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开工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古往今来,每到国家一统时人们大谈忠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可是天下只有一个帝王,不知多少人才被埋没。而到了乱世时,人们又讲究“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

    在乱世之中,大量的人才的涌现,不至埋没的代价却是以整个社会的倒退为代价。可如果将诸藩易封南洋,却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华夏文明不再只有一个帝王,就像春秋战国时那样,士人游走列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在这样的时代,士人就有了选择权,他们的地位会得到质的改变,他们不再是皇权的奴仆,而是具备独立人格的士人,也许到那时,古籍中“士”的风采,也势必将会再一次重现于华夏大地。

    当然,诸侯们会一致对外,向“非我族类”的蛮夷进行扩张,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竭尽所能的招揽人材,这些人才会会自己的理念不断推行改革,或是推行重商,或是推行重军,或是大陆,或是海洋,但毫无疑问的是一点是,在不断的“变法”之中,华夏文明将来再次焕发出勃然生机。

    当然,这些都是施奕文内心的想法,是不曾也不需要示人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但问题是朱翊钧会同意吗?

    从南京回来的路上,施奕文想过种种可能,尽管他考虑过朱翊钧可能会反对,但是他最终仍然会同意,因为对于他而言,这是最有利的选择。

    不仅可以解除藩王的威胁,同样也可以消除权臣的威胁,对于朱翊钧而言,这甚至可能是他唯一的选择。

    眼下的局势,就是施奕文最大的筹码。

    “明志,先前你问我该怎么办?这就是我的办法!也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施奕文的话声不大,但是传入耳中的瞬间,尽管想要出言反驳,但是朱翊钧张张嘴却没能说出话来,又一次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个恶梦。看着施奕文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

    “这……朝廷会同意吗?”

    。

    (iishu)是,,,,!




第370章 阶下囚
    【】(iishu),

    这阵子京城风声鹤唳,街上荷枪实弹的兵丁在街上来回巡视,行人被搜查,形迹可疑的会被逮捕。被逮捕的人都被直接关到瓮城里头,毕竟,现在大牢里早就人满为患了!

    申行时作乱后,锦衣卫缇骑四出,当天就逮捕了八百人,随后每天都有上百人被捕入大牢,非但昭狱里人满,刑部大牢同样也是人满,至于顺天府大牢同样人满,被牵涉其中的非但有许多官员,同样也有不少商人。

    而在被称为鬼门关的昭狱之中,这里每天都回响着上大刑时的惨叫声,在绵衣卫大刑的招呼下,一份份攀咬的口供被递了上去,更多的人被关进大牢之中,人越来越多,牢狱里头自然也是越来越挤,地上铺满了麦秆,躺在那上面的囚犯挤成了堆,这些人躺在这些麦秆上,绝望的看着周围,他们的双眼中充满绝望,囚犯,们就这样一个挨着着一个,敞开那里。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恶臭味,这么多人被关进大牢,在大明这是极为罕见的。

    突然,这些绝望的囚犯突然骚动起来,他们站起身来看着在锦衣卫押解下往外走着的人。

    “申行时……”

    突然有人大喝一声。

    “你这逆贼,要不是你为一已之私,试图行逆,我等又岂会被你牵连!”

    “申行时,你这狗贼……”

    骂声、喊声在大牢里回响着,那些人无不是瞋目裂眦的盯着申行时,也难怪他们如此的恼火,原本他们正在家里吃着火锅唱着歌,结果锦衣卫冲了进去,人就被关到大牢里。

    从逆作乱!

    这是那门的罪名,可现在被攀咬上了,有嘴也辩不清的他们,面对大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别人拉下水,在互相攀咬的同时,对导致这一切的申行时自然是恨不食其骨。

    听着身后的喊声,感受着人们刻骨的恨意,申行时只觉得的一阵头晕目眩,他原本想奋力一搏,可最后……

    完了,完了……

    听着身后的喊声,听着那些恨之入骨的话语中的乡音,申行时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江南士林这次之后恐怕会元气大伤,没有百年时间,恐怕是恢复不过来的。

    终于,被绵衣卫领着来到刑房,隔着门闻到里面的血腥味,申行时长叹口气。

    “看来,这终究还是要上刑……啊!是你!”

    进入刑房,申行时看到房中站着的人——施奕文!

    “你,你不是在南洋吗?”

    盯着眼前的这人,如果不是他在南京遭遇袭击,又怎么可能会走到现在这一步,他申行时也是读过圣贤书的啊!

    “那边的差事办好了,自然也就回来了!”

    盯着申行时,施奕文在心里默默发出声叹息,原本在历史上,这位应该会在张四维之后成为大明的首辅,可是阴差阳错间现在却成为了阶下囚,这可真是造化弄人。

    “你是来看老夫笑话的?”

    申行时仍然试图保持几分尊严。

    “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摇摇头,施奕文吐出一个数字。

    “4786!”

    眉头紧锁,申行时疑惑道。

    “什么?”

    “到目前涉及到的人,一共介4786人,都是南直隶浙江、江西等地的官员士绅。”

    瞠目结舌的盯着施奕文,申行时怒道。

    “他他张居正想干什么,难他想杀尽天下读书人吗?”

    谋逆是不赦的大罪!这么多人涉及其中,他们会是什么下场,申行时自然非常清楚,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施奕文怒斥道。

    “他们不是天下!”

    接着施奕文又讽刺道。

    “现在你知道天下了,可是之前呢?你行逆的时候,又何曾考虑过天下。”

    “朝,朝有奸臣!”

    “奸臣?我没看到奸臣在那,我只看到首辅等人力挽狂澜试图中兴大明,只看到江南士绅借口种种抵制改革,只看到你们为了一已私利,甚至不惜谋逆,如此大逆不道,又岂能对得起天下!要是你心怀天下,为何不愿意清地,不愿意按律纳粮当差?”

    施奕文毫不犹豫的揭穿了的申行时的伪装,在另一个时空,就是他申行时毁了张居正的改革,如果说张四维为了维持相位,让张居正的改革半废的话,那么最终毁掉改革的就是他申行时,用另一个世界的说法——他就是潜伏在革命队伍里的叛徒!

    “天下!你申行时口中说是为了天下,可是你除了江南的士绅大族之外,心里可曾有过天下的百姓分毫?”

    面对施奕文的接连质问,申行时只觉得一阵目眩,毕竟,这被人当面揭穿的滋味确实不怎么好受,于是立即出访讥讽道。

    “老夫心中没有天下百姓,你施致远还是无双国士不成?”

    面对施奕文的质问,申行时反击道:

    “虽说此事事败,可是算起来,只能怪申某人没有你施致远那般无耻,南京刺案到底是何人指使?又是如何牵涉那么多人?你心里比谁都清楚,你心意为的谁?你虽智算无双,却不过是利用吕调阳、甚至张居正而已!”

    “是吗?”

    施奕文的双目冷冰冰的盯着申行时。

    “照你这么说来,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做的了?”

    “不是你,还能是谁?这些天我一直在苦思冥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申某人走到眼下这人地步,算来算去,所有的一切都和你有着直接的关系,要不是你,即便是他张居正再过蛮横,也绝没有机会对我等行事!”

    此时申仿佛什么都看开了,说话毫无顾忌。

    “你却利用遇刺一事,煽动事非,挑动吕调阳,张居正对我等下手,你为的是什么?直到现在,申某人都想不清楚,我等与你有什么血海深仇能让你如此算计!”

    “算计!”

    施奕文冷笑起来,

    “血海深仇?你以我施某人和你们一般下做?我告诉你,为了这天下天平我绝不在乎自己会作什么。如今天下大势已成,即便是有尔等跳梁小丑逆势而为,也于大局无妨,所以……”

    顿了顿,施奕文说道。

    “我决定救下他们的性命,我绝对不会让他们为了你的一已之私,赔上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iishu)是,,,,!



第371章 易封南洋
    【】(iishu),

    屋子里突然寂静下来。

    申行时惊讶的看着面前的年青人,他说什么?

    “你,你要救下他们!”

    这,这可能吗?

    “没错!”

    施奕文当然不屑于欺瞒已成沦为阶下囚既将身死族灭的申行时。事实上,当申行时他们做出那个决定的时候,他就对这些人抱着一种特殊的心情,尽管一直以来,他都将江南士绅集团视为自己的敌人,从开办纺织工厂再到种植棉花,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把钱利从南方夺回来。

    甚至就是在刺袭案中,他想的也是趁机彻底瓦解江南士绅集团,把他们流放到南洋去,让他们再也不能抵触改革,让大明的改革可以继续下去。

    但是对于施奕文来说,他绝不仅仅只是想摧毁他们,实际上,对于施奕文来说,他更希望利用那些人,或将江南士绅集团太过自私,但是他们还有一个用途——传播华夏文化。华夏文明的扩张离不开这些人,那怕是他们的思想不一定是自己的需要的,但是用来教化土人倒也正合适。

    抚夷归夏!

    只有把这些士绅带到南洋,让他们去推行教化,才有可能让南洋在未来的一百多年里,像云南等地一样,慢慢的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现在尽管有些偏离最初的计划,但是大体上都按着他设想的方案进行,随着谋逆案的牵连,看似庞大的江南士绅集团被瓦解了,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会有数千个江南大族被流放到南洋的各诸侯国,他们将会在南洋扎根,在那里繁衍,无论是他们是否愿意,就像历史上的衣冠南渡一样,他们将会在南洋落地生根,华夏文明将会迎来再一次大扩张,或许,这也将是最后一次,但是有这一次大扩张,华夏文明必定会迎来的新的巅峰。这个时候,不需要太多的阴谋诡计,太多的阴谋反而是画蛇添足,只会适得其反。

    真正的谋略是什么?

    是阳谋,所谓的其实就是营造一种大势,当大势已然形成,只要顺应它走下去,就会达到目的。任何人敢逆势而动,都必定会被这大势碾得粉碎。

    大势!

    而现在这个大势已经出现了,甚至是别人一手送上门来的。

    无论是被牵连的江南士绅,还是即将面临大劫的藩王宗室,他们都已经不知不觉中裹进了这个大势之中,无论他们是否愿意,都将会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尽管知道现在这个大势不过只是刚刚形成,但是施奕文并不着急,毕竟,现在的形式非常清楚——无论是皇帝还是首辅都需要把藩王、把江南士绅集团丢到南洋去,尽管这六千多名士绅和他们的九族几乎不下百万人,想要把他们流放到南洋需要,花个三四年时间是最少的,而在这三四年间,大明以及诸侯国将会建立一支庞大的船队。

    五年!

    这或许是所需要的部时间,施奕文相信最多五年的时间,在南洋各地必将出现几十个大明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他们或许会在马来半岛,也可能是在高棉,也可能是在婆罗洲,也可能是在吕宋,当然也会在苏门达腊、在爪哇……或许刚开始的时候,诸侯们只是一城一国国民数万的小国主,但是随后每年都会有几十万、上百万明人涌入南洋。

    就像另一个世界的下南洋一样,在短短几十年间,就有上千万华人涌入南洋,而在这个时代,只会有更多的人涌入南洋,毕竟,在小冰河期到来的时候,北方甚至直到江南的极端天气,会让人们作出新的选择,南洋,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随着江南士绅集团被流放,他们的家产会被抄没,这笔钱恰好可以用于易封藩王,用作流放的开支,而这些人家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的土地,也将会抄没入官,也可以卖给佃农,那可是数千万亩上等的良田,无论经是朝廷还是官府都可以从中得利。

    而这一切之后,大明也势必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良机!

    那怕是张居正只有两年的时间,没有了江南士绅集团的掣肘,他的改革可以得到方面的推行。所以,即使是离开,施奕文也可以放心的离开,甚至于,他根本就不需要考虑这里的政局发展,毕竟,张居正只有两年的寿命,继任的吕调阳,会继续推进改革,继续流放那些人,毕竟,对于他来说,那些人同样也是他的政敌。而他……同样已经年迈!

    十年之后,当改革功成,当张居正、吕调阳先后身死,那个时候,大明朝还有谁能挑战皇帝的威信?

    到时候,皇帝就可以亲政了!

    至于权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施奕文甚至不需要按部就班的推行计划,他所需要的只是静待这一切的发生,当然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这也最恼人的地方,这问题竟然是他自己的将来!

    把藩王易封南洋为诸侯国后,自己怎么办?

    对于已经决定避开纷乱朝局的施奕文来说,南天门宣慰司是他给自己寻找的退路,也是未来施家传承百年的基业所在,但是随着诸侯国的出现,南天门宣慰司很有可能成为大明在南洋的根基,用来扶持诸侯、威慑诸侯的根本所在,在这种情况汇报下,大明,还会容忍南天门姓施吗?

    对此,施奕文的心里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现在的这个大势,同样也是他阻挡不了的。

    当然,对于这一切,申行时并不清楚,也不了解,他诧异的看着施奕文,心里只有一个疑问。

    “你准备怎么救他们?”

    “流放南洋!”

    此时的申行时或许是阶下囚,但是施奕文却需要他的一些建议。

    “流放南洋?哈哈……”

    申行时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妙策!妙策!施致远,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处心积虑办这件事了,你终究还是露出了你的真面目啊!什么为国为民,什么为了他们,哈哈,你分明是为了自己,为了回你的旧港……”
1...121122123124125...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