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之淡定宝钗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小春贤
莺儿说道:“明日便能家去呢。”宝钗道:“看了还不是要回,终究早些适应这新家才是正理。”莺儿亦跟着感叹一回,主仆两人说了一会子话,听到外头自鸣钟响了五下,莺儿便起了,不一会子,香菱初雪等人亦跟着进来服侍宝钗漱洗,换了衣裙后,香菱给宝钗梳了一个妇人髻,又插戴了簪环,宝钗见了镜中这新梳的妇人髻,心中大感别扭,正发怔时莺儿进来了,说道:“外头下好大的雪,姑娘今日穿甚么大髦衣裳?”
宝钗想了想,说道:“寻出那件银白底色翠纹织锦羽缎的斗篷便是了。”莺儿进去寻出了斗篷与宝钗穿上,按规矩顾耘应带宝钗给长公主并顾太爷灵牌磕头,而昨日顾耘突然离京,便只得宝钗独自去给顾家先祖磕头,宝钗正心中计较之时,初雪进来了,她说道:“奶奶,赵管事正侯在外头,等着给奶奶请安呢。”
宝钗点头,起身扶着莺儿的手,由初雪引着往前厅去了,进了前厅,只见院子里乌压压站满了人,其中有妇人有长随有小厮不等,又有一个身穿羊皮袄儿体格高大的男子正双手垂立侯在厅外,他身穿站着一个穿焦布比甲的妇人,看他这架式,想来便是初雪口中的管事赵安。
宝钗进去先坐在正堂的大交椅上,一旁莺儿递上了一个小手炉,又有丫头上了热茶来,宝钗抱着手炉先扫视了堂外的众人一眼,问道:“哪一个是赵安赵管事?”那穿羊皮袄儿的应了一声,向宝钗打了个千儿,说道:“回奶奶的话,小的正是赵安,今日特引了家人来给奶奶请安,也叫奶奶认认脸。”
说罢,便由他领着,满院子的人给宝钗行了一礼,宝钗见他大约四五十岁的年龄,又是顾府第一管事,自然不免高看了两眼,她笑了笑,免了众人的礼,又说道:“横竖以后日子还长着呢,你打发旁的人散了,只留几个管事的在外头侯着,待我去给老太爷老太太磕个头再招他们来问话便是。”
赵安道了一声‘是’,院里人都散后,便由赵安引着宝钗等人往正屋北边一个小礼堂里去了,那礼堂内供的正是顾家祖宗,赵安将宝钗送往到礼堂外便停下来,按规矩他们下人无故不得入内,因此顾安便对宝钗说道:“里面供的便是老太爷老太太并头先的两位奶奶,咱们都在外头伺候着,奶奶有事只喊一声便是。”
薛宝钗点了头,便独自进了礼堂,她四下一看,只见屋内有些昏暗,香案上燃着一香烛并置了鲜果之类,这堂内不似原先薛家供的一列列上百个祖宗牌位,那案上只供了四个灵位,居于正中的是牌位上写着‘先考正文公讳顾惠之位’,旁的一个牌位上书写的是‘先妣孺人程水氏之位’,宝钗见这姓氏上面书写的是国姓,便心知这位必定是顾耘母亲前大长公主的牌位了,再往旁边又立了两个牌位,右边一个是‘先室顾何氏燕生之位’,左边一个是‘先室顾姚氏连湘之位’,看那姓氏,很明显这自然便是顾耘前头两房妻室了。
宝钗原先便听说顾老太爷是寒门之子出身,却不知连顾耘祖父之位都无,他竟能成为大长公主的驸马真正奇也,好奇了片刻,宝钗随后不再细究,毕竟是在顾家礼堂,若叫顾家老太爷在天之灵看到她如此好奇一时显了灵,宝钗可应付不了。
穿越红楼之淡定宝钗 97第 96 章
宝钗在礼堂内静坐了一会子,先恭恭敬敬的给顾老太爷并大长公主磕了头,又在四个灵牌前点了线香,待香燃了一半,这才开门出去,那初雪等人见宝钗出来连忙迎了上去,对宝钗说道:“奶奶,前头已传了饭,是不是叫先摆下早饭?”
宝钗想了想,转头望着赵安问道:“那些管事们还侯在外头?”赵安垂手说道:“回奶奶的话,我私心想着,奶奶给老太爷并老太太上了香,必定要先用饭,然而此时正是管事们交接对牌的对辰,恐怕耽误下来误了事,便做主打发他们各自回去先当差了,等会子奶奶用了饭后,要喊他们来问话都是极便宜的。”宝钗听后看了赵安一眼,便点了点头,又外头叫传饭,初雪于是打发一个还未留头的小丫头去传饭。
一时,初雪引着宝钗往前厅去了,此时早饭已摆下,屋里虽守着众多伺候的丫头,却满堂静寂无声,宝钗见了眉角隐隐有些抽疼,不过吃一顿早饭便要动用如此阵仗,她原想着薛家的规矩已够多了,然而平日多半都是在自己院里用饭,只要不出格倒不碍,她一向是自由惯了的,见了今日此景便禁不住有些浑身不自在。宝钗心中暗道顾耘虽是贵族公子出身,却多年混在行伍里,这么多繁杂的规矩也不知他嫌不嫌烦琐,此时宝钗已心中打定主意,日后有些不必要的规矩一定要蠲掉才是。
薛宝钗扫视一眼桌上,见桌上天上地上无不尽列其中,只因如今这家中用饭的只她一人,委实有些太奢华了,宝钗心中如是想着,坐在桌前默默用了半碗粥便罢了,一旁自有丫头们轻手轻脚撤了残席,初雪见了问道:“可是这饭菜有不合奶奶胃口的?怎的奶奶只用了这点子,奶奶有想吃的告诉我,我去回厨房便是。”
薛宝钗笑了笑,便抬头望着初雪说道:“不相干,我原先在家里也是如此,只是有一样,我想着如今家里只我一人用饭,费了心做这么一桌子饭菜,用了不到两口便撤下,着实有些可惜,却不知咱们家里厨房是谁管的,这份例都是个甚么数?”
初雪听后便笑道:“厨房里的管事是万娘子,原是家里老太太在时的旧例,后老太爷并老太太去了,大爷又久不在家中,这例便蠲掉了,大爷偶尔回府,一切都从简,只因奶奶新进府,大爷怕委屈的奶奶,便嘱咐仍按老太太在时的旧例做饭菜。”
宝钗一听是顾耘吩咐的,耳根有些发红,她瞄了一眼初雪,笑着说道:“可见把我看外了,我既是进了这府,没得爷的吃穿用度从简,我这里反倒要比着老太太,快跟厨房传下去,这些都免了,仍按着先时罢。”
初雪应了一声,便下传话,宝钗坐了一会子,问莺儿:“赵管家呢?”莺儿回道:“正在外头侯着呢,奶奶可是要传他来问话,我去请他来。”宝钗想着此时正是管事忙的时辰,便道:“我刚来,府里是个甚么情形也不知,先喊赵管家引着我府里各处走走。”
不一会子,赵安进来,听说宝钗要查看宅子各处,便先引着宝钗前厅,后院,花园,库房,厨房等地逛了一遍,宝钗见这宅子格局与薛府差不多,却比薛府还小些,又因住的人少,屋里显得的极冷清,宝钗便问家里每日几时点卯,每月几时发例银,外面铺子庄子上的管事何日对帐,那赵安一一答了,将屋里逛了一遍后日辰已不早了,薛宝钗便说要见各处管事。
赵安听说宝钗要管事们,立时便打发人去喊管事们来,趁此空档宝钗便跟这赵安说起闲话来,她早已从初雪口中知道早上那穿焦布比甲的是他娘子,也是府里的管事,人都只称她赵安家的。
宝钗问道:“赵管事家里养了几个哥儿姐儿,都在哪里当差?”赵安低眉顺眼的说道:“家里养了三个哥儿,大爷不嫌弃,见第三个哥儿还算得用,留在身边做了长随,余下的两个在远处庄子上当管事。”
宝钗想了想,又记起昨日来报信儿的那小厮面相跟赵安有些相似,便转头笑着问初雪:“昨日那小厮可是赵管事家的小哥儿?”初雪回道:“正是呢,跟了爷五六年,最是个机灵不过的,咱们府里都喊他赵三儿,昨日也跟着爷往安州去了。”
宝钗笑着对赵安说道:“多大了,可曾许了人家没有?”赵安回道:“刚过十七岁,还不曾说亲,一则跟着爷在外头驻防好些年,一来二去的便耽误了,二则主子们没发话,咱们也不敢随意婚配。”
宝钗见赵安四五十岁的人了,十七岁的儿子却还未成家,这实在少见的很,于是便失笑说道:“你也太老实了,有合心意的只管定下,大爷难道还能不允?”初雪对宝钗笑着说:“哪里是赵大叔没给赵三儿定人家,分明是赵三儿随着爷常年在外头走动,见识也不一般了,家里寻常的丫头他看不上眼呢。”赵安便笑道:“初雪姑娘说笑了,咱们做下人的,终身大事还不随主子们一句话。”说罢,他又望着宝钗说道:“我瞧着奶奶身边的姑娘个个好齐整,奶奶要是舍得,我厚着脸皮替家里这猴崽子求奶奶一回。”
宝钗轻笑一声,说道:“可见是我不该起这话头,你这主意竟是打到我屋里人的头上来了。”正说笑时,小丫头来回话说管事们已来齐了,几人便收了话头,不一时,进来七八个管事,其中有男有女,薛宝钗自然是一个也不识,于是便有赵安一一说明,原来这来的都还只是大管事,余下的都等着日后再相见。
宝钗将众人扫视了一眼只听下面管事们自陈,她初来乍到,眼下是两眼一抹黑,就算是有满腹的主意,此时也不宜立时便改动,何况她心中还未有个正经章程,需叫这些管事先适应她两日,待日后再慢慢接手不迟。需知宝钗心中暗暗盘算时,那底下的管事们也正试探着宝钗,奈何宝钗一言不发,管事们回话时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倒叫管事们一时有些踌躇。
听他们说了半日话,宝钗正有些身乏之时,外头有个声音说道:“苏嬷嬷来了,说是给奶奶请安。”大家规矩,主子们议事时断然不会有旁人来打扰,此时听说有个苏嬷嬷来了,宝钗只当是个迟来的管事,于是便转头问初雪:“不知这苏嬷嬷是何人,在哪处当差?”
初雪回道:“奶奶有所不知,这苏嬷嬷原先是老太太贴身服侍的人,后又奶了大爷一场,平日大爷也十分敬重她,在咱们府里算是十分体面的老人了。”宝钗心中一动,大长公主贴身的人,又是顾耘的奶娘,偏挑了这个时候来请安,是打算做甚么啊?心中虽如此想着,宝钗仍笑眯眯的说道:“既如此,还不快请了苏嬷嬷进来。”
立时,便有一个穿宝蓝色绸袄儿的妇人进来,大约五六十岁的年龄,长着一张圆脸盘儿,保养的十分得宜,见了宝钗也不行礼,只笑着说:“原是新奶奶刚进府便招了管事们议事,我挑错时候来了。”宝钗也不答她的话,只微微笑着说道:“这便是苏嬷嬷罢,我新进府,不大认得。”说罢,又转头对莺儿道:“快搬张杌子给苏嬷嬷做。”
那苏嬷嬷愣了愣,随后坐下,她是头一日见宝钗,因顾耘前头两房妻室出身官宦人家,因此十分嫌弃宝钗商人之女的身分,再兼之初霜昨日被宝钗拿住话柄,打压了两句,心中十分不服气,于是跑到苏嬷嬷跟前挑唆,苏嬷嬷心中十分恼怒,原来这初霜是她在府里认的干女儿,因此便自认宝钗是在打她的脸,因此便想趁着今日给宝钗一个下马威。
这苏嬷嬷这二三十年来被人捧着,便日渐得意忘形起来,打量宝钗是个好性儿,便含讽带讽的说道:“新奶奶也忒急着当家了,新嫁进来,合该多歇些日子才是呢。”宝钗心中微微愠怒,只是在满屋管事面前,却断不能恼羞成怒,因此微微一笑,便对苏嬷嬷似笑非笑的说道:“往老太爷老太太跟前儿磕了头请了安,我便当不起这‘新’字了,也不敢在这府里托大躲懒,况且大爷走时嘱咐我管好家,我心里惶恐不安,心想我年纪小见识浅,万事又没个头绪,做的不好岂不惹人笑话?只是昨日想了一夜,我既嫁进来了,大爷不在,我不当这家,还能有谁来当家?因此纵是再难,此时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来接手了。”
宝钗的一番话说的进退有度,倒叫苏嬷嬷不好说甚么了,只是她心内因此越发认为宝钗粗鄙,宝钗也不理会她,只对一旁的初雪说道:“请苏嬷嬷回咱们院里去坐,我这里正跟管事们说话,不得闲儿,再去叫厨房今日多做几个菜,中午留苏嬷嬷用饭。”
初雪回了一声,便请苏嬷嬷出去,苏嬷嬷心里又羞又恼,偏又不能冲宝钗发作,因此只能瞪了初雪一眼,说道:“可见你是捡了高枝儿了,眼里如今是认不得人了。”
初雪顿时涨红了脸,宝钗淡淡的说道:“苏嬷嬷说笑了,这丫头原是伺侯大爷的,现大爷又把她指给我,何时下过这高枝儿了?”
那苏嬷嬷心里恼怒不已,气呼呼的转身出去了,初雪连忙上前儿相送,苏嬷嬷走后,那宝钗端起桌上的茶盅淡定吃茶,屋里众人见识了她的手段,态度一时越发恭谦起来。
见完管事们儿,宝钗自打发他们出去了,莺儿因这苏嬷嬷心中十分不平,宝钗见了便笑道:“她值甚么,再体面也五六十岁,况且又不住这府里,最紧要的是这屋里大大小小的管事们,最是会欺上瞒下,偏偏又一时离不得他们,便是换了这个,下一个仍是照旧,我如今算是见识了妈妈理家的难处了。”
莺儿心里也没主意,又自觉自家姑娘受了十分的委屈,偏自己不中用,因此倒跟自己赌起气来,宝钗见了好笑,也不劝解她,只扶着莺儿的手回了东院里。
到底那苏嬷嬷也未留在宝钗院里用饭,宝钗自然乐见其成,用了中饭后,宝钗在屋里歇了一会子觉,起来见外面雪下得越发紧了,心中不觉想起顾耘,也不知他此时行到哪里来了。
穿越红楼之淡定宝钗 98第 97 章
次日便是薛宝钗回门的日子,前一晚宝钗半宿未睡,至天刚亮时,便起床梳洗,又在府里点了卯,吃过早饭便有赵安来回话,说是外头车马都已备齐,宝钗换了出门的衣裳又带了初雪莺儿等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安国府,由赵安送到薛府去。
只说马车刚到了薛府门前,宝钗心内激动不已,悄悄打了帘子往外一看,只见薛蟠,薛蝌并薛蟪带了一众的小厮们等在大门外,赵安正上前去与他们几人说话见礼。
继而旁边的窄门被打开,马车径直驶了进去,过了二门,马车停下,外头有个媳妇子的声音说道:“快回太太,姑奶奶家来了。”
宝钗听了那一声‘姑奶奶’心中不免五味杂陈,果然嫁人的姑娘回来便是客,紧接着车帘子被打起,门口站着一个妇人,宝钗认出来人正是王氏身旁的陪房常武家的。
常武家的见了宝钗,满脸堆笑的说道:“请姑奶奶安,太太一大早连饭都没用,就盼着姑奶奶呢,又催着咱们在二门处守着,此刻已命人去回了,老爷太太们都在上房里等着呢。”
宝钗听后心中一酸,又十分心疼王氏一片爱女之心,她勉强笑着说:“劳动婶子一早候着,快扶我见太太去。”
常武家的连忙扶宝钗下车,宝钗心急见王氏,下了车便快步往上房去了,到了王氏的院子,宝钗见院里正守着几个小丫头,见了宝钗进来,便朝里面喊道:“姑奶奶家来了!”
宝钗一看,一群人正站在廊下,正是薛家众人,宝钗几步上前,朝着王氏喊道:“妈妈,女儿回来了。”
王氏迎了上来,扶住宝钗的手,眼里含泪说道:“我的儿,可想煞娘了。” 宝钗眼里跟着落下泪来,她扶着王氏的手说道:“妈妈,女儿回来了。”
母女两人呜咽哭了起来,另有韩氏跟宝琴等人上前围着宝钗说话,薛谦见此说道:“大冷天的站在雪地里说话,也不怕冻着,快回屋里说话是正经。”
王氏便跟宝钗两人携手进了里间,宝钗脱了外面的大髦衣裳,先恭恭敬敬的给薛氏夫妇磕头行礼:“女儿给爹爹妈妈磕头了,因朝中紧急军令招了夫君去,夫君不得亲自陪着女儿家来,走时他还嘱咐女儿来给爹爹跟妈妈赔罪,只能日后驱除了鞑子便亲自来给二老磕头。”
因屋里还有顾家人,薛谦自然说了一番体面话,宝钗又喊了初雪等人上前来给王氏磕头,王氏每人给了厚厚一份赏,又唤了同喜同贵来,一番见礼后,同喜引着众位丫鬟去耳房里吃茶说话。
待屋里伺候的人都下去后,王氏摸着宝钗的手,仿佛许久不见一般的看了半日,她问道:“儿啊,那屋里可有人为难你没有?” 宝钗不忍王氏担忧,笑着说道:“我好的很,并不曾有人为难我,妈妈不必牵挂我!”
王氏便忍着泪说道:“叫我怎能不牵挂你,才十五六岁的年龄就去给别人家当家,偏姑爷不在家,身边又没个人给你撑腰,那底下的人见你人小面嫩岂有不欺负你的?”
宝钗拉着她的手劝解道:“妈妈从前给家里做媳妇的不也是如此过来的么,女儿自问不是笨人,又有妈妈给的几房可靠的陪房,便是吃几回亏也不怕,日子还长着呢,没的做下人的能欺了做主子的去!”
王氏便道:“你怎比我?那时家里有你爹爹在,他素是个有主意的,家里事我但凡有料理不清的,只问他便是了,如今你在府里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那日听闻姑爷被圣旨召走,几乎没哭死我,第二日我便亲自去寻了进宫前教导你规矩的杨嬷嬷,心想着她左右在京中无亲,若能在你身旁帮衬着,我也能安下心来,可惜她竟是拒了,想来是因这些嬷嬷自宫里出来,因此便有些清高,不肯轻易为人使唤,说不得我还需上门再请几回呢。”
宝钗听说王氏去寻过杨嬷嬷,便说道:“妈妈不必费心去请杨嬷嬷出来,总规学着管家还需我自己摸索,再者国公府里人口比咱们家更简单,我上无公婆,下无妯娌,况且夫君见我人小力微,又给我留了几房极得力的家人。”
提起安国公顾耘,王氏又替宝钗委屈起来,她流着泪说道:“自古以来,也没见谁像我儿这般,新婚夜里丈夫边关抗敌去了,留了你一人在府里,我那日听了这信儿,几乎没心疼死,儿啊,你怎的这般命苦……”
宝钗笑了笑,替王氏擦着眼泪说道:“这也是人力不能极得事,况且有爹爹跟妈妈这样疼着,我也不觉命苦,如今我嫁给他,只替他管好家,现祈望着他在外能保重自己便是。”
王氏见宝钗如此说,连忙收了泪,反倒安慰宝钗说道:“我也听说了,鞑子那里是因冬寒冻死了人畜这才进关抢粮食,待日后天暖和了,又有女婿这样带兵的将才,必定能早日将他们赶出边外!到时你们夫妻也可团聚了。”
一旁薛谦听了王氏此言,心里长叹一口气,他深知边疆战事只怕短期难平,原来薛家自有一支商队长年往返关外,对鞑子国之事极为熟悉,那新君是本是谋了哥哥的王位,自他做了新王,跟更北边的俄罗斯国贸易往来十分密切,这几年越发开始买铁囤粮,此次天朝朝中权臣大清洗,必定他们也是得了消息,想趁此机会入关。
然而这事自有上位者操心,薛谦一介商人,能做的不过是捐些米银罢了。况且薛谦心里隐约疑心,那顾耘想来早已得知,不然怎会意外提前迎娶宝钗。
薛宝钗归宁一日,与家人有说不完的话,只因到底是嫁出去的女儿,在薛家吃过中饭,便收拾着要回国公府,那王氏等人眼巴巴的送她上了马车,又亲看着她出了薛府,这自不提!
不说薛宝钗回了安国公府如何,只说林黛玉这头,每日打发家人打听贾家的消息,这日事关两府处置终于有信了,那荣宁两府罪孽深重,连带着祖宗拿命挣下的爵位也被削了,贾赦贾珍等人被发配柳州充军,贾蓉贾琏等人被罚于近郊采石厂做苦力,贾政因管教不严被罢官逐京,贾家这支子孙更是三代不许出仕,余者女眷念其无过,被无罪释放。
如今贾家宅子被抄,家中仆妇近数被买,只能投奔林黛玉处,黛玉早几日便收拾了屋子,大小小的太太奶奶们将这处宅子挤了个满满当当,偏她们都是不事生产的,离了下人甚么也做不了,无奈黛玉只得请了邻近的婆子们来帮工,绕是如此,每日仍生出许多口角。
再说这王夫人,自贾家被抄便病倒了,因不得医治,身子早拖垮了,搬到黛玉处,黛玉请了京中名医来治,也只说是拖日子罢了,那王夫人眼见病的要死,却不肯于黛玉相见,黛玉只当她是受了家中变故的缘故,并将紫娟拨给王夫人使唤。
这日,便是贾宝玉出狱的日子,一大早黛玉便带了贵叔去接宝玉,王夫人醒来后,见紫娟正守在床边,便问道“今日可是老爷跟宝玉回来的日子,可打发人去接了没有?”
紫娟因这几日王夫人不见黛玉,心中很是替黛玉不平,然而这到底是她之前的主子,因此满腹的不满也只得咽下,她说道:“家里一个使唤人都没有,还能指望谁去,不得已,今日姑娘亲自过去接了。”
王夫人听后便默不作声,紫娟又红着眼圈儿说道:“为了给一家人打点,姑娘拖着个病身子四处打点,又将仅有的两间傍身的铺子都拿出来典当了,即便如此,那边几房太太奶奶们还编排姑娘的不是,只说姑娘藏私,我心里只替姑娘委屈,各房都有各房的算计,唯有姑娘一心为了家里众人,现如今手中银子眼见也到底了,还不知明日拿甚么东西来下锅呢。”
紫娟说了几句,擦泪出去了,只留了王夫人一人伏在炕上失神,这头林黛玉租了骡车,先往大理寺去接了贾政出来,一行人便又转到狱神庙,众人在外头过了一会子,便见宝玉出来,因黛玉时常来探望他,身上所穿衣物虽不比从前,倒也算厚实。
宝玉见了贾政跟黛玉还呆呆的站在原地,贾政见往日神采风流的儿子如今这副模样,心内长叹一口气,口气也温和许多:“还愣着做甚么,快家去罢,太太等着见你呢。”
贾宝玉怔怔的点了点头,上前走到贾政跟前跪下来:“儿子给老爷请安。”贾政扶起宝玉,一旁黛玉说道:“咱们快家去罢。”
宝玉转头看着黛玉,说道:“妹妹,你好些日子没来看我了,我每日守在窗户前,见了有人经过便往外张望,今日狱吏说你来了,我还只当他哄我呢。”
黛玉心中苦涩,说道:“这两日太太她们回来,家里正忙乱呢,咱们快回罢,太太念了你几日呢。”宝玉点了点头,一时贵叔牵了骡车来,主仆几人上了骡车便离了这狱神庙。
穿越红楼之淡定宝钗 99第 98 章
只说今日是贾政与宝玉归家的日子,现下家中日子艰难,黛玉只得租赁了一辆骡车去接他父子二人,宝玉见了黛玉有满腹的话要跟黛玉诉说,只因在贾政面前,不敢轻易造次,只得暂且忍耐着,只拿一双眼悄悄看着黛玉,黛玉被他看的浑身不自在,只得默默低头装作不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