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魏忠贤的春天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躲雨的麻雀
很轻松。魏四望着城下蜂拥而至的金军,觉得他们便如蚂蚁般轻轻一捏便会捏扁,没一丝的担忧。





魏忠贤的春天 第三一八章 宁锦大捷
晌午,阳光毒射,气候炎热。再加上明军火炮、火罐等高热量火器,令金兵们叫苦不停,士气下落。
士气的下落带来更大的伤亡,而皇太极似什么也没看见,亲自督战,誓夺锦州城。
你无视,我又何必操心那么多。明军的火炮依旧不断炸飞金兵的魂魄,明军的矢石依旧不断夺去金兵的生命,惨死者数不胜数。
傍晚,皇太极无奈下令撤军回营。在撤退的金军中竟传来很多哭声,或许是自己的兄弟死在城下,或许是红衣大炮的威力震撼到他们的心灵。
城墙上发出震天的欢呼,还有无情的讥笑。
六月初五,攻城的继续,守城的继续,死亡的继续,厌烦的继续,轻松的继续……
今日比昨日还轻松,因为金军中都是东北人,对这天气很不适应,又来来回回地折腾,竟有不少人中暑。
中暑的人还能打仗吗?傻子都知道不能,更何况皇太极。所以有很多士兵只能留在营中,忍受头晕眼胀的痛苦。
他们是幸运的,很多伙伴不用忍受这种痛苦,尸骨却从此留在锦州城下。
六月初六、初七、初八,发生着同样的故事,不同点只有金兵死伤人数的上升,士气的剧烈下降。
六月初九,剧终,只剩下一张“大白幕”,皇太极已于昨夜全军撤退。
这是他反思和总结后的结果,他找到失利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自己的军事经验不足,经常在战场上受忽悠;二是自己的武器装备不够,斗不过明军的神器火炮。
找到原因就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经验可以在战争中积累,可火炮必须得回沈阳制造,一时半会也造不出。所以他决定撤军。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的不明白。现在他什么都明白,他有信心再过两年,或者三年,他会卷土重来 ,而那时他的睿智足可识破所有忽悠,他的火炮足可轰破大明任一座城墙。
大明朝则自上到下陷入空前的兴奋。
袁崇焕上疏捷报,心想自己此战大挫皇太极锐气,升官赏赐是少不了的。
捷报刚送出,魏四便来到宁远。袁崇焕和阎鸣泰惊喜相迎,少不了吹嘘一番魏公公的先见之明,雄才伟略。
魏四在众人陪同下看望了养伤的满桂、祖大寿等人,又得到一番赞誉。
只要获得最终的胜利,总能让人淡化曾经的惨烈。
庆功宴上,魏四、袁崇焕、从锦州过来的赵率教、纪用,忍着伤痛的满桂、祖大寿等人,皆痛饮不已,庆祝这自萨尔浒之后最大的胜利!
宁远方面歼敌不下五千,锦州也有三千,令国人振奋。最为关键的是野战的胜利,大大提升了明军的士气。
“袁大人,有件事我必须要提前告诉你,你可不要怨我。”皆有醉意,魏四对袁崇焕道。
“哈哈,魏四,有什么只管说,我怎会怨你。”袁崇焕看来是真醉了,方才魏公公的尊称,现在就忘形地直呼监国公公的小名。
“我已经向朝廷提出了赏赐。”魏四道。
“哈哈,魏公公,赏什么赏,只要能杀鞑子,能胜利,我满桂什么都不要。”满桂端着酒杯踉踉跄跄地过来敬酒。
祖大寿当然也不落后,“魏公公居功至伟,功劳第一。”
“是啊,若没有魏公公的神机妙算,怎会有此大捷。”阎鸣泰也不失时机地恭维。
袁崇焕见被忽视,心里稍微有些不舒服,可这城外作战确实是魏四给的死命令,他不得不服气。“没错,魏四你功劳第一。”
“哈哈,我一个敌人也没杀,有什么功劳!”魏四大笑不已。
尤三妹示意栗香一起过去,搀着他对众人道:“他醉了,我们扶他去休息。”
“不能走,魏四哥不能走。”赵率教在那大喊着想站起阻拦,然后“哗啦”一声自己先摔倒在地。
“魏四哥不能走,不能走……”声音越来越轻,不省人事。
“哈哈。”满桂等人大声取笑,但也好不到哪里,大多都醉得趴在桌上。
“哈哈,有我魏四在,杀他个片甲不留!”回到屋内的魏四仍兴奋不已。
栗香的脸庞羞得红霞满飞,因为魏四的手正碰在她的胸部,一动弹就接触到,若即若离,令她的心像只小兔子扑通扑通直跳。
“看你醉的。”三妹责怪魏四,然后对栗香道:“扔到床上。”
栗香却两眼迷茫,根本没听见。
三妹望见魏四的手在栗香胸部不肯离开,顿生妒意,“栗香,把他扔到床上,咱们走。”
“哦。”栗香回过神来,顿时脸色更红,“不,不管他了?”
“浑身臭味,要管你管,我不管!”尤三妹说完便将魏四甩到床上,便要离开,却无法离开。魏四的手紧紧抓住她的手臂,却喊着另一位夫人的名字,“留留,不要走,不要走!”
栗香见此情景,忙道:“三妹姐,你帮他,我,我去外面看看。”结果她也无法离开,因为魏四的手也抓着她手臂,“栗香,不要走,不要走。”
我晕,他就没说他的这位御赐夫人尤三妹。
“都不走,我走!”三妹这被气得,使劲将他的手甩开。
“三妹姐,他是醉了。”栗香着急不已,甩开魏四先行羞红了脸离开。
“三妹,三妹……”魏四有气无力地喊着。
尤三妹看他醉后的难过样,又心有不舍,噘着小嘴道:“喊我作啥,找你的留留、栗香去。”
“你的伤好了吗?”魏四一使劲将她拉到怀中,便要看她的肩。
三妹知道他所说的是少华山顶那事,那次为了疗伤,他脱去了她的上衣。
想到这,她不由有些心神不定,竟向往着魏四把她搂得更紧些。
“三妹,其实我一直就喜欢你,可我是阉人,不能耽误了你。”魏四说出的话根本不象是醉话。
“那,那你现在不是了嘛!”三妹有些紧张,可她想要,想要夫君能给他的一切。
魏四恍然大悟,本来闭着的双眼突然睁开,盯着近在眼前的三妹粉面,“我不是太监了嘛,我怎么就糊涂了呢!”
“你,你没醉?”三妹吃惊地道。
“呵呵,你是想我醉还是不醉呢?”魏四说着将她搂得更近,生怕她走掉。
“你,你这个坏道,竟敢耍我!”女汉子尤三妹也有温柔的一面,说出的话绵软无力。
“那我就真耍了哦。”
“你,你……”论武功,尤三妹要想拜托魏四轻而易举,可是她没有,连反抗都像是在回应。
房间里的响动,门外的栗香不想听,可是必须听,因为她不能离开。孙云鹤几人被她支开,久娃还在酒宴上大吃大喝,她不能让人靠近这个房间。
魏四哥已不是太监,魏四哥已娶了两位漂亮的夫人,魏四哥为啥刚才喊我的名字,魏四哥是我回到大明的唯一理由,魏四哥……栗香就这样胡思乱想着立到天明。
“栗,栗香……”尤三妹已穿上男儿衣,恢复到侍卫装束出来,见到栗香,又有些惊讶,又有些羞涩。
“三妹姐,恭喜你!”栗香笑着道,那两个浅浅酒窝象是盛满美酒,让人不饮也醉。
“栗,栗香,不许取笑我!”三妹扭捏不已,哪还有名震京城“神捕三妹”的风采。
魏四很满足地躺在床上目送三妹的离开。他的满足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得到这位女子,而是三妹昨夜在很多时候竟很主动,主动得让他惊讶,让他更加满足。
责任这个词再一次出现在他脑海。他不能辜负她的深情,还有留留、雨婵,也许还有栗香。
宁锦大捷让整个朝廷欢欣鼓舞,接下来自然是论功行赏,这时王体乾、刘若愚、李永贞拿着一份名单到了内阁,交给叶向高。
“魏公公在锦州?”叶向高几位阁臣吃惊不已。
王体乾三人忙道:“我们也是刚刚才知晓。”
叶向高叹气道:“监国公公亲临前线,若万一有个闪失,该如何是好?”由于魏四的存在,内外廷和睦相处,大明朝蒸蒸日上,他不想这种局面有所改变。
孙承宗这时来到文华殿,听到这句,问道:“你们说魏公公他在锦州?”
众人点头。
“我说这袁崇焕何来与金兵在城外决战的信心呢,原来有魏公公撑着。”孙承宗恍然大悟。虽说宁锦之战全权由袁崇焕负责,但野外作战这等大事他并未向兵部禀报,令孙承宗好是疑惑,现在他知道这必是魏四的主意。
“这名单便是魏公公所拟,孙大人可以看看。”叶向高将名单给了他。
名单上主要是几位重要官员和将领,袁崇焕排在最后一个。“为何?”孙承宗好是惊讶。
“是啊,本相也不明白。”叶向高叹气道。
“这还有封信。”王体乾拿出给众人。
是魏四写的,很简短:除袁崇焕,其他人都可商酌。
也就是说宁锦大捷的总指挥只能列在功劳薄的最后。
为什么呢?众人不解,可魏公公就在前线,他所说的准错不了。于是几日后,根据各级上报,赏赐的名单出来,袁崇焕名列第八十五位,赏赐是:纹银三十两,两匹红布。
袁崇焕在哪个地方得罪了我们的监国公公呢?




魏忠贤的春天 第三一九章 委屈
嘉奖到了宁远,来颁旨的是刘若愚,这也说明了皇上的重视,虽然他还小。皇恩浩荡,与皇上的年龄无关。
满桂、赵率教、祖大寿,甚至阎鸣泰都排在前列,可袁崇焕大人的名字在刘若愚宣读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出现。
众人愕然。
跪着听旨的袁崇焕极其惊讶,以为自己听错。
没有听错,刘若愚似乎看出他的心思,又念了一遍他的名字。“袁崇焕。”
“谢主隆恩!”圣旨念完,众人高呼,魏四也在其中。
“刘公公,为何袁大人不再最前?”满桂第一个不满意,他被列为首功。
“是啊,为什么?”众人纷纷表示不解。
刘若愚望了眼魏四,回答得很委婉,“这是内阁和兵部根据功劳所定,请大家相信。”
“好像没有魏公公的名字。”阎鸣泰发现,他最关心的人还是监国公公。
对啊,还真是的。众人的关注点瞬间从袁崇焕移到魏四。
魏四笑着开口说话,“我有何功?都是大家的功劳。”
说的也对,他已是监国公公,再往上升也没什么级别了。
“魏公公毫不居功,令人敬佩!咱大明朝有魏公公,真是福分哪!”阎鸣泰的溢美之词十分露骨。
露骨也招来众人应和,接下来的话都是大家对魏四的赞颂,唯有袁崇焕心中不知什么滋味,闷声不响。
接待刘若愚的宴会后,魏四找到袁崇焕,“袁大人,你的赏赐是我提出的。”
袁崇焕似乎早就猜到,苦笑着不语。
“袁大人,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是想升官发财,还是名留青史?”魏四问。
袁崇焕很爽快地回答:“哼,我一生的心愿便是平辽,建立千秋功业。”
魏四笑笑,“袁大人还记得咱俩来到关外考察的那些日子吗?”
“当然记得。”袁崇焕脑海里浮现着当时的情景。
“我也记得,所以我已向朝廷上奏你不适合这个位置,请求罢了你的官。”魏四的话出人意料。
“为何?”袁崇焕站起。没有封赏也就罢了,还要罢我的官?
“袁大人,别激动,听我说完。”魏四微笑摆手示意他坐下,“看来袁大人对升官赏赐还是很上心的啊。”
“我没有,只是觉得有点不舒服。”袁崇焕重重坐下,不瞧魏四。
魏四收起笑容,郑重地道:“从那次来关外考察起,我便觉得袁大人与我相同,以平辽为己任,应该不会错。袁大人我问你,这次宁锦大捷之后,皇太极最忌讳的人会是谁?”
“当然是魏公公您。”袁崇焕说的是真心话。若没有魏四的死命令,他绝对不敢在城外与敌决战。
魏四笑了下,“不,是你,因为你才是辽东经略,这次大捷是你指挥的。”
袁崇焕没争辩。既然你知道,为何我一点功劳都没,而且还要丢官呢。
“我相信袁大人和我一样不会仅仅满足于这一次胜利,我们的目标是彻底消灭大金,解除大明祸患,建立万世功名。”魏四继续道,“袁大人难道不是这样想的吗?”
袁崇焕忙道:“那是自然,但是没了权,如何能实现?”
“谁说你没权?你的权力比现在还大,只不过不在明面上而已。”魏四笑道。
袁崇焕摇头表示自己不明白魏四话中含义。
魏四解释,“当获得这次的总指挥被削去了官职,你猜皇太极会有什么反应呢?”
“当然是高兴万分。”袁崇焕冷冷地道。
“高兴之后呢?”魏四追问。
袁崇焕思考起来。
魏四马上给了他答案,“当然是从此放松对你的警惕。袁大人,你还不明白吗?我的计划是让你暗地里继续进行平辽大略。”
“这么说?”袁崇焕顿然醒悟。
“所以你即将可以获得调动全**队的权力,只不过是在暗里,还需要委屈一下。”魏四道。
袁崇焕喜出望外,“只要能平辽,这点委屈又算啥。”
魏四很满意,笑道:“当然你也可以发表对朝廷的不满,特别是对我,你可以任意攻击。比如说因为你未对锦州进行救援,在锦州的我公报私仇等等。”
“这,这怎么可以?”袁崇焕慌忙拒绝。
“是必须这样做,因为既然演戏,就要逼真。”魏四笑道。
袁崇焕叹气道:“真正委屈的还是魏公公。”
“只要能平辽,这点委屈算啥。”魏四毫不在意,引用他的原话。
袁崇焕跟着笑起,心中对魏四的钦佩无以复加。
魏四突然从怀中拿出一封密信给袁崇焕,“当然,若要去了你官职,理由必须足够,所以你必须要去做件事。”
袁崇焕看了信后,大惊:“岂有此理,这个毛文龙胆子太大了。”
“所以你要去杀了他!”魏四坚定地道。
杀毛文龙?他的东江军是他凭着几百人发展壮大起来的,对他自是俯首听耳,杀了他,东江军不就乱了吗?袁崇焕犹豫不决。
魏四笑了笑,“你放心,我会陪你一起去皮岛。”
“还是袁某独自前往的好。”袁崇焕忙道,他可不想监国公公犯险。
“你一个人去,我能放心吗?千金的重担在你身上,我可不想你有损失。”魏四笑着道,“三日后前往皮岛,袁大人可不带一兵一卒。”
三日的时间里,袁崇焕都在发脾气,原因当然是论功的不均。他将矛头直指魏四,说他只因未去解救锦州,解救魏公公,所以惹怒这位当朝的九千岁,所以才落得个无功之结果。
魏公公不像这种人啊?所有人都这样想。
是人谁会无私心呢?也许是给袁大人一个惩戒吧。所有人又都这样想。
魏四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似的,这三日一直在屋内,除了送刘若愚回京时露一小面。
这三日的晚上尤三妹也一直在魏四房间,前两日做着夫妻该做的事,最后一晚栗香竟然也在房间内。
“栗香你看,还认得出不?”三妹对自己的“作品”很自豪。
“嘻嘻,象个傻大兵。”栗香望着易容穿上士兵服装的魏四道。
“哈哈,这就对了!毛文龙那有我的像,不能让他认出。”魏四大笑道。
三妹又仔细端详一番,“别说他,恐怕留留也认不出了。”
我在旁边做什么呢?栗香忙道:“三妹姐,我先回房了!”
“栗香,你别走!”三妹忙道。
不会吧?难道你想?魏四惊喜望着三妹。
“我和你一起回去。”三妹说完便过去挽上栗香。
魏四有些失望。
“你今晚……”栗香的意思谁都听得懂。
“说什么呢!”三妹娇羞着轻拍她一下,“好不容易弄好的。”跟着又叮嘱魏四,“今夜睡觉不要乱动,弄坏了明天我可不管。”
魏四很失望地望着她俩离开。
次日晨,袁崇焕仅领十名卫兵乘船去向皮岛,这十人当然是魏四、尤三妹、栗香、久娃,还有孙云鹤六位。
船行海上,碧波荡漾,海风吹拂,甚是舒畅,但前路会发生什么,手持尚方宝剑的袁崇焕不敢想。
虽有尚方宝剑,但别忘了,毛文龙也有。更何况那是毛文龙的地盘,虽然袁崇焕的卫兵里有监国公公。万一把他惹毛,后果不堪想象。
“也许皇太极已经知道一些了。”一身士兵装束留着络腮胡须的魏四道。
袁崇焕微微笑道:“应该是的。”
魏四猜得没错,皇太极吃惊不小,当听到魏四在锦州时。“他真在锦州?”
范文程悔恨地点点头,“若知道这样,我们只需猛攻锦州便可。”
“他们的监国公公在锦州,袁崇焕却不援救,难怪会有这结果。”皇太极讥讽道。
“臣总觉得有些怪。”范文程皱着眉头。自从萨尔浒第一次遇见魏四,他便认定遇到了最大的对手,因为这人对他似乎了如指掌。之后的一切验证了他的想法,魏四竟在不经意间成为大明朝的监国公公,被人称为九千岁。
一个普通人怎会有这神通呢?
皇太极也想到这点,“看来这个魏四并非普通人哪!如此尊贵的地位竟敢呆在被我重重包围的锦州,大明朝还是有很多人物的。”
“只可惜萨尔浒之战让他逃脱,此次又没敢确认。汗王,是臣之罪。”范文程自我检讨。
“哈哈,范先生不用自责,如此也好,他与袁崇焕从此有了矛盾。”皇太极安抚道。
范文程叹口气道:“这袁崇焕不可小觑,但他的弱点就是太狂傲不羁。这次那位魏公公给他个小小惩戒,下次可就难讲了。”
“如此不是最好不过。”两次在宁远的战备,让皇太极对袁崇焕有了忌惮。
范文程点头赞同,“明朝的名臣良将数不胜数,但他们喜欢窝里斗,难以其心。”
“父汗走后,我大金又何尝不是如此。”皇太极叹道。
“汗王何不趁此机会加强皇权呢。”范文程提议。
皇太极当然知道他所说的人是谁,微微叹气道:“只凭一个御前拔刀,恐怕难以服众哪。”
“也许汗王可以给他一些发作借口。”范文程提示,“三贝勒为人蛮横,若他再有发作,汗王这时提起御前拔刀之事,恐怕无人敢再护他。”
“过几日不是要去狩猎吗?”皇太极顿时有了主意。
我没有跟错人。范文程微笑着想。
你确实没有跟错人,只不过有个人的来到,错了历史,错了一切。大家都知道他,大名魏忠贤,小号魏四。




魏忠贤的春天 第三二零章 挣扎
不论在哪个,只有拼死挣扎的人才有机会生存下去,毛文龙便是。
辽东失陷后,他仅带二百人来到敌后,取得了“镇江大捷”等胜利,到现在发展成共计两万多人的东江军,像一根钉子一样扎在大金的后方,靠的不是别的,就是挣扎。
皮岛东西十五里,南北十里,不生草木,并不算大,但因为毛文龙的到来它有了名气,这里是东江军的总部。
一身戎装的毛文龙远望海平面,等着袁崇焕的到来,辽东经略启程来皮岛阅兵的消息已传到。在他身后站立着两位义子孔有德和耿仲明,与他一起开创出东江军局面的猛将。
他与袁崇焕从未谋面,在他心底袁崇焕就是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突然就成为辽东经略的陌生人。当他取得镇江大捷,创下东江军名号时,袁崇焕还是无名小卒呢,所以他有理由看不起这位辽东经略。
“大帅,来了!”一同等待的赵应元和徐进教指着远处道。
毛文龙没应声。说心里话,他讨厌朝廷派来的监军,他也曾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掉一个监军,只报说失足落水身亡。
那个监军给朝廷写的信笺被他获得,上面写着他与朝鲜人、金人等做交易之事。
但现在这两位监军让他有些为难,因为他俩是魏公公的人。魏公公是谁?我的义父。若不是他,军饷也不会这么快来到,那些武器也不会送到皮岛来。
于是做什么事只能避着这两位。
而这两位也很识趣,每每给魏公公禀报的信笺总是让他先过目,包括去送信的人也请他委派。
信中这二人总是大肆夸奖毛大帅的丰功伟绩,大肆渲染东江军生存的不易,让他相当的满意。
“有德、仲明,都准备好了没?”毛文龙问义子。
“已准备妥善,将士们已在操练场等待阅兵。”两位义子答道。
孔有德跟着不屑地道:“袁崇焕算什么东西,义父不用如此大动干戈。”
毛文龙冷笑道:“听说这次锦宁大战他得罪魏公公,现在来我这,莫非是想拉拢我?”由于在海上,消息比较阻塞,他并不知得罪魏公公的真正原因,只知道因为得罪,所以袁崇焕没有获得封赏。
“哼,敢得罪魏四哥,等会有他好看。”那边赵应元怒道。
1...1361371381391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