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风云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三溪明兰
皇太子大婚,赵弘毅也分到一杯薄酒,太子派人送来了梨花白。
赵弘毅看着托盘中的一杯酒,忽然间想要笑了,太子不能容忍他活下去了?赵弘毅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那些小厮痛哭失声。
人生微凉,回忆仍暖,那只不过是一杯普通的水酒,他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到了大婚这天,太子妃一早就在礼官引领下忙碌起来,在父母面前拜了四拜,李鸣唯少不得说了几句教诲之言,再往后父女之间就得行君臣之礼了,鼓乐声中皇太子前来迎亲,内官跪请太子妃升轿,在赞者的引领下仪仗队由承天门进了皇宫。
皇太子的大婚庄严隆重,太子妃礼仪娴熟,忙了一天的繁文缛节终于结束了,此刻淡月笼纱,香飘兰麝,摇曳的烛光下太子妃极尽妍态,比平日更是美了十分,皇太子与太子妃并肩而坐,吃了交杯酒,宫女都退了下去。
玉沁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两腮晕红,垂了眼帘不敢看太子。
太子和她记忆里的慎哥儿不一样了,半年多没见过面,太子长高了许多,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举止温文尔雅,玉沁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淡淡的失落了,往昔那些熟悉的记忆如同过往云烟般消散,她面前的是皇太子殿下。
周蕴含笑说道,“太子妃还不过来服侍孤王。”
玉沁柔顺的站起来,倒了一杯茶递过去,太子也不接茶杯,语气淡淡的,“孤的意思是让太子妃服侍孤王更衣。”
太子身上还穿着繁重的礼服,熠熠的烛光下形容俊美,表情却很严肃。
玉沁在心里诽谤着,刚才分明有宫女要过来服侍的,太子把人都打发走了,她累了一天,脖子又酸又疼,她是太子妃,要伺候太子爷,玉沁只得走到跟前,弯腰帮着解下玉带,又摘了太子身上的饰物。
玉沁小心的看了太子一眼,就见太子一动不动的等着她服侍,玉沁咬了咬嘴唇,只得伸手帮太子宽了礼服,露出了里面的朱红中衣,玉沁再不敢动了,太子还伸着手等着呢,玉沁垂着眼睛看着脚下毛毯上的西番莲花纹。
太子笑道,“太子妃想什么呢?还不快点与本太子洞房花烛。”
玉沁只好磨蹭着走到大红帐幔跟前站住了,按理太子爷睡在里面的,太子妃半夜也方便端茶递水,就听太子在耳边一声轻笑,“五姐姐你怕我做什么呢。”
一股热气喷到了耳朵上,身边的人带着灼热的温度,玉沁心里砰砰的跳起来,脸上更加晕红,眼皮儿羞涩的都有些抬不起来了,太子爷连声音都不一样了,听起来更加醇厚,再不是过去稚嫩的童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们都长大了。
玉沁眼角的余光看过去,就见太子周蕴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呢。
玉沁脑子里还没反应过来,身子忽然间腾空而起,下一刻就坐在周蕴腿上了,玉沁不禁呀的一声轻呼,周蕴一声闷笑,“五姐姐刚才好玩极了,你连看都不敢看我。”
这个姿势羞也羞死了,玉沁连忙扭动着腰肢要下来,她又挣脱不开,摇曳的红烛下,就见周蕴脸上又是那熟悉的笑容了,玉沁心跳如鼓,教养嬷嬷都教过的,接下来该做什么了,周蕴的脸慢慢的挨近了,玉沁全身颤栗起来。
周蕴似乎一僵,伸手轻轻的拍着,就如同拍着小婴儿。
玉沁心里还是狂跳,嘴里发干,紧张的喘不上来气,两只手都没放的地方了,周蕴在她耳边笑道,“五姐姐我想求你件事情呢。”
“我又能帮你什么了。”玉沁嗯哼一声,“还请太子改了称呼,妾也能安心。”
“沁儿你不知道,今个儿五更天我就起来了,这一大天又是磕头又是作揖的,这会子我身上还乏呢,连腿都累软了,我想求沁儿一件事。”
太子倒是从善如流叫上沁儿了,玉沁双颊榴火一般嫣红。
就听太子在耳边笑道,“沁儿今晚饶了我可好?为夫没力气和你洞房。”
玉沁再也想不到太子说了这话,不由愣愣的看过去。
周蕴嗓音有些暗哑,“沁儿我没力气呢,腿软脚软的,你饶了我怎么样?”
玉沁忽然间就松了口气,紧接着就担心起来,“你生病了吗?哪里不舒服了?还是赶紧传太医看看,你身上热得很呢,是不是发热了?”
玉沁伸手摸他的额头,也不是很热,身上倒是热得很,脸上也是一片晕红,周蕴干脆把头埋在玉沁的肩窝里闷声说道,“我没什么呢,就是有些累了。”
玉沁年纪虽小,嬷嬷也教过她的,男人都愿意逞能,尤其情事上面更不愿意服输,太子说了这些话心里也不好受吧,他才连头都不要抬了,玉沁心里一阵柔软,“太子先躺下来歇歇,妾还是传唤太医过来,有病可不能耽搁了。”
周蕴连忙拉住了笑道,“沁儿可不许传唤太医,我还要求你呢,明儿母后问起来,你只说我们圆了房了,也省的我母后担心,我身上又没病,就是有些累了。”
“那,那”玉沁一脸的纠结和担心。
周蕴忽然放下玉沁,转身倒了一杯茶喝了,眼神慢慢的清亮起来,修长的手拿着朱红描金龙凤花纹的食盒,里面是几样点心,“沁儿饿了没有?你这会想必饿了,这么晚了也不方便传膳,先吃几块点心充饥,明天还要祭拜天地,又要忙一整天呢。”
玉沁还真的饿了,忙拿了一块递给周蕴,周蕴接了含笑喂到她嘴边,“我那会子吃了呢,倒是你来回换衣服,哪里得了闲,这玫瑰糕饼是甜的。”
玉沁哪里肯让他喂了,红了脸偏过头去,“太子不要折杀了妾。”
“沁儿不公平呢,我叫你沁儿,你叫我夫君才好。”周蕴笑道,“要不然叫我蕴儿。”
玉沁吃了几块点心,周蕴在一旁端茶递水,一点也没有身为太子的自觉,玉沁从小被他服侍惯了的,也就接了茶杯喝了。
红烛摇曳多姿,灯花爆了又爆,周蕴拉她走进大红的帐幔,玉沁还有点紧张,悄悄的看看周蕴,周蕴躺下就睡了,玉沁也朦胧欲睡,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一只手握住了她的手。
周蕴微微欠身,就见玉沁甜美的睡颜像孩子般安静,脸上的皮肤光滑细腻,眼睫毛轻轻的颤动着,在脸上勾出一弯弧度,粉红色的小嘴半张,身上是薄透的红纱衣,露出了雪白的脖颈,白生生的脚丫。
玉沁就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她还是太小了。
周蕴微微的笑了,他想要天长地久,就不能贪图眼前的欢愉。r655
嫡女风云录 第二百六十三章 讨要
皇太子大婚的典礼持续了四天,太子妃一身深青色织金凤纹五彩翟衣,镶边绣着二十二条龙纹,头上戴着六龙三凤冠,金龙翠凤交相辉映,太子妃接了金册,陪皇太子到皇陵祭拜先祖,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皇家礼仪繁琐,庄严隆重。
皇太子大婚之后参与政事,朝局又是一番新局面了。
后宫也是一番新局面,太后常年住在万春宫,如今太后身边的宫女都是新人,苗贞儿那等有嫌疑的早被遣送出了宫,国朝以孝治天下,皇帝感念太后恩德,对赵家人格外宽容,皇太子大婚之后携了太子妃过来给太后请安。
太后的万春宫说不尽的奢华,檀木作梁,椒泥涂壁,水晶为灯,白玉铺地,生冷的珠玉堆砌了富丽堂皇,太后心里再不情愿也只能让太子和太子妃进来。
太子携太子妃一丝不苟的完了礼数。
太后只穿了平常的服饰,丁香线镶滚的如意衫,雪青闪蓝裙子,露出一段葱绿裤脚,瘦骨脸上的一对萎靡的细眼,心不在焉的打量太子妃,这就是弘毅念念不忘的女人,果然狐媚如此,太后看着皇太子说道,“太子与太子妃青梅竹马,如今这般喜庆,还来看哀家这老厌恶做什么呢,你们往后不必来了。”
太后这番话说的不客气,太子一点诚惶诚恐的样子也没有。
周蕴笑道,“孙儿小时候不能在太后膝下承欢,心里一直挺遗憾的,孙儿常听弘毅说起您老人家,说您老人家宽厚仁慈,将来还要给他指婚呢,孙儿带了孙媳妇给您老人家磕头,还想讨了皇祖母喜欢。”
周蕴小时候出了那般意外,背后是赵家人手笔,皇太后哪有不清楚的,皇太后万万想不到皇帝会把嫡长子托付给大臣抚养,到了如今算总账,太后早心灰意冷了。
太后说了两句挥手让太子与太子妃出去,眼不见心不烦。
太子还不肯走了,看着太后笑道,“皇祖母一心向佛,孙儿怕打扰了皇祖母的清修,往日也不敢常来请安,今日皇孙大喜的日子,孙儿还要向皇祖母讨赏,皇祖母也疼疼孙儿。”
太后终于抬了眼皮,细长的凤眼起了波澜,“哀家的这点东西将来还不都是太子的,太子这么着急做什么呢,失了天家的气象,朝臣看着也不像了。”
太子不紧不慢的抿了一口茶水,“皇祖母这个茶喝着味儿好,您这是疼孙儿呢,这种积年的茶最是难得,皇祖母平日想必舍不得喝了。”
太后脸上那两道法令纹更深了,她没想到太子还敢说出来。
说出了他就有了脸了?
就听太子笑道,“孙儿一片孝心为皇祖母分忧,皇祖母误会孙儿了,您册子上的珠宝都是有数的,皇孙哪里敢要,皇孙说的是您老人家在民间的铺子,李德海三番两次出宫,皇祖母跟前难免不尽心,孙儿看着忧心如焚,说起来皇祖母当初也想要孙儿帮着管铺子不是?弘毅和我说过这些,皇孙一直想帮皇祖母分忧。”
太后气得胸膛起伏,“太子还惦记哀家的铺子?”
“皇孙奉父皇旨意筹建慈善堂,没动用朝廷的饷银,靠皇孙昔日从李家分得的家产无异于杯水车薪,颖国公少夫人也捐了嫁妆,皇孙以为皇祖母仁慈,您的产业铺子每年也要做善事的,步云禅院哪年没得了您老人家的香油钱?
孙儿这才斗胆想要帮您老人家料理铺子,孙儿以为,铺子的收益留着做善事最好不过了,您老人家为赵家赎罪,千秋万代之后,您老人家享用宗庙的供奉也无愧于心。”
周蕴神色淡淡的说着这些话,就好像他的要求再正常不过了。
“好,好,好”太后怒极而笑,“哀家要是不愿意呢?”
“您老人家又怎么会不愿意了?”
太子明亮的眼睛闪着光辉,“您在鼓楼大街的香料铺子是百年老店,说起来还是皇祖母的嫁妆产业,还有绸缎铺子、珠宝铺子什么的,都是内府提供的便利,您那些产业记在赵家家奴名下,上回查抄成了漏网之鱼,也是孙儿帮您打掩护,把几处产业摘出来了,孙儿想着皇祖母仁慈,您想必愿意为慈善堂捐款。”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明抢!
太后气得胸膛炸开一般,就连皇帝都不敢这么和她说话!
太子把她的几处私产都查明白了,身为皇族与民争利,怎么说都不是光彩的事情,尤其赵家多事之秋,博望侯还被关押在大牢,赵家的产业充了公,百年经营毁之殆尽。
最让太后痛心的是赵弘毅,赵家的长房长子承重孙,赵家最优秀的儿郎也被无辜的牵扯进来了,她倚重的赵家成了拖累,皇帝真要绝情起来,她这个太后算什么呢,太后沉沉浮浮了几十年,心里也是通透的。
太后强压住心中的厌恶,长满老人斑的手攥在一起。
“到了哀家这般年纪,哪里还在意钱财小事,哀家也痛心赵家的冥顽不灵,博望侯难逃死罪,皇帝容他活着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哀家还有心愿未了,想见见弘毅那孩子,不知道朝廷给他定了什么罪。”
太后缓缓地说着,就算把铺子交出来,也得讲讲条件。
周蕴笑道,“弘毅赤子之心,他哪有什么罪过,他不幸被博望侯牵连了,孙儿心里也挺惋惜的,皇祖母想要见他,孙儿帮您安排。”
太子答应的痛快,太后抽动着嘴角看着太子,掂量他的话有几分是真的,皇太子狡诈,比那个不声不响的皇帝还要狡诈十倍,那些铺子给出去也罢了,若能护得弘毅平安,赵家将来还有希望。
太后露出了和蔼的微笑,赏了太子妃朝阳五凤钗挂珠钗,又赏了皇太子一块玉佩。
皇太子笑着告退,“孙儿明日再过来给皇祖母请安。”
太子和太子妃告退出去了,太后看着晃动的珠帘一阵眩晕。
太子、太子妃出了万春宫,皇太子乘舆先行,太子妃的轿子随后,但见万春宫遍地的奇花异草,美不胜收,更有挺拔的花树十六株,都开着碗口大的白花,花瓣细长,花香浓郁,远远看去宛如三月堆雪,满目芳华,近看玲珑剔透,花瓣莹润。
张太妃的宫殿就没有那般气派了,多年没有修缮过,执事女官迎了出来,太子、太子妃进去拜见太妃全了礼数,张太妃打量玉沁,“你姐姐怎么不来看看哀家。”
玉沁只好笑道,“臣妾也是多日没见过方少夫人,不知道她那里如何了,方少夫人身为宗妇,想必抽不开身。”
张太妃见皇太子一脸严肃,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有些话就不敢说了。
老一辈只有这一后一妃尚存,其他的妃嫔身份低微,没资格留在皇宫,都到皇家寺院修行去了,张太妃又说了几句体面话,皇太子、太子妃告辞出来,往凤仪宫这边来了。
皇后戴了凤冠,穿着翟衣,含笑受了太子、太子妃的大礼,国礼完成。
赵贵妃、吴贵妃等十几位有名分的妃嫔坐在两边,女官引着太子妃拜见,玉沁拜了两拜全了礼数,皇后便说一声散了吧,十几位妃子都告辞出去了。
周蕴坐在皇后身边,皇后含笑看着玉沁,“私下里沁儿叫婆婆就是了,我们家人之间没那些讲究,你们爹爹那里也是如此,你们爹爹为人最是洒脱,沁儿时间久了就知道了。”
玉沁连忙含笑叫了声婆婆,按民间的规矩奉茶,皇后眉开眼笑,接了茶喝了,携了玉沁的手细看,“沁儿比上一回瘦了一些,也是礼仪太累人了。”
太子笑着陪母后说话,“往后蕴儿不在身边娘亲也有人陪着了,太子妃还小,她要是哪里做的不周到,娘只管告诉蕴儿知道,蕴儿找人提点她。”
皇后笑了,“这是我们娘儿们的事了,沁儿聪慧,她哪里会不周到了。”
皇后看着周蕴笑道,“你爹爹前朝还有事情,和陈大人说话呢,蕴儿晚些时候再带太子妃过去,娘把手边的这些事忙完,赶明儿都交给太子妃操心,娘也能松快几年,沁儿也得学着管理六宫。”
玉沁忙笑着说道,“媳妇年轻,又是在皇宫里面,媳妇还得跟婆婆多学几年。”
皇后听了满意的点头,笑着让皇儿带太子妃回去歇着,这几天累坏了呢。
“爹爹好容易给了蕴儿十天假,蕴儿还想陪娘亲多说会话呢,娘撵我做什么,蕴儿还想陪娘亲用膳,娘这里的饭菜香。”
周蕴黏在皇后身边,只是不肯回去,皇后不常看见皇儿,周蕴每日不得清闲,好容易有了这几天闲暇,只说要陪在娘亲身边,皇后听了心里受用,看着皇儿越看越爱,连带看儿媳妇也顺眼,拉着玉沁的手不肯放开。
周蕴故意笑道,“娘真偏心,有了媳妇就不疼儿子了,蕴儿心里不服的。”
玉沁听了笑意盈盈,皇后看着皇儿笑得眉眼弯弯。
太子带着太子妃在皇后宫中消磨了大半天,皇帝过来的时候听到一屋子的笑声,死气沉沉的后宫什么时候这么开心热闹了。
几个小宫女比赛踢毽子呢,太子拿了十两银子当彩头。r1152
嫡女风云录 第二百六十四章 装扮
早晨,天光微亮,郎官求见。
皇后喝了一口热茶,看着跪在一旁的郎官颦眉。
郎官在后宫四十几年了,指导过三代皇子的房中事,见多了皇子们或是羞涩或是紧张或是猴急的情态,她这差事也当得顺风顺水的,当今的皇太子却又不同,郎官想到皇太子面对宫女子时那清澈明亮的眼眸,淡然的神态,皇太子分明是人事未知的模样。
皇后有些坐不住了,“还是没有圆房?”
郎官小心翼翼的说道,“皇太子的床铺很干净,太子妃步履安闲,还是女儿之身,老妪这般年纪再也不会看错了的。”
郎官老眼毒辣,发现有不妥之处当天就上报了皇后知道,皇太子的交gou之期都是司天监反复推演出来的,讲究的是天人感应,阴阳调和,皇儿就这么样把吉期给耽搁了,皇后只说皇儿还小,给隐瞒了下来,叮咛郎官好生教导。
皇太子还是只管拖延着。
皇后想起那个只有一滴血的帕子,那上面干净的很,并无其他不堪的痕迹,皇儿还跟她玩这种小把戏,也是皇儿太小,只知道有落红,不知道还有其他。
皇后喃喃自语般的说,“太子大婚都七天了。”
都七天了还不见皇儿圆房,皇后不禁有些忧心了,太子妃是皇儿一心想要娶的,两人情投意合,由不得皇后多想,皇太子国之储君,他若是长久拖延着,引来谣诼纷纭,对皇儿的名声极为不利,若是被皇帝知道了,连皇后都有过错。
郎官责任更大了,她负责教导人事,出了这般纰漏。
皇后有些头疼,“太子妃身边的四位嬷嬷怎么说?她们就没有好生教导太子妃?”
郎官都有些冒汗了,皇后果然把责任推到太子妃身上了,“皇太子大婚前就不肯收用几个宫女子,老奴以为皇太子还小。”
郎官的意思过错不在太子妃,皇后心里更加郁闷,命人传太子妃身边的嬷嬷,四个嬷嬷都过来了,皇后冷了脸说道,“尔等可知罪?”
嬷嬷们面色入土,心里都猜到了几分,跪下了磕头。
皇后缓缓说道,“太子妃年轻,你们就该提点太子妃,皇家子嗣意义非凡,哪里禁得起耽搁?尔等也该劝谏太子妃,让太子妃明白皇嗣绵延的要义。”
李嬷嬷咋着胆子磕了个头,“奴婢几个都劝谏过太子妃,太子妃心里也苦恼,还说过不知道怎样才能讨皇太子喜欢,皇太子待太子妃极好,不像那等无情的,依着老奴斗胆猜想,皇太子年龄尚小,每日早起练功,连大婚这几天都未耽搁,皇太子心性不在这上面。”
这才是皇后真正着急的地方。
皇太子在这上头混沌着,将来可怎么得了。
皇后也不好直接和皇儿说起来,只能寄希望于太子妃,希望太子妃能够点醒皇儿,让他明白女儿家的妙处,皇太子混沌未开,太子妃年纪尚小,皇后交代几位嬷嬷,好好和太子妃说说,让郎官再送过去几样画册,郎官当着太子妃又有一番教导,就连一些房中.秘.术也都倾囊传授了,太子妃脸上热了一整天。
幸好皇太子忙公务去了,要不然太子妃真得找地缝钻进去。
皇太子接到急报,赵弘毅高烧不退,人都要不行了,周蕴顾不得还是新婚燕尔,立刻到暗云卫的监牢探望,找了太医诊治,灌了药派人小心照顾着,又问询了赵弘毅的小厮,周蕴想要把他们安排到各地卫所,这些小厮都不肯赏脸,只说要与他们的大公子同生共死。
周蕴神色间还是淡淡的,也不见生气,只说让他们都想清楚了。
周蕴忙完了回来,宫女扶着太子妃在宫殿门口迎接,远远的周蕴先嗅到一阵花香,再看玉沁晕红的双颊暗叹一声,玉沁这大半天的时光都花在打扮上了,只为了取悦他。
玉沁屈身福了一礼,还来不及站起来早被周蕴搂在怀里了。
一阵熟悉又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玉沁鼻子都酸了,心里只觉得委屈,略微挣扎着动了一下,想起嬷嬷的那些教诲,玉沁柔顺的把红透了的脸颊藏在他怀里,周蕴搂着她进了屋,嬷嬷宫女都是一脸喜气,这大半天的打扮没有白费,太子爷瞧着喜欢呢。
玉沁捧了一杯茶递过去,吹气如兰,“妾这一身打扮太子爷瞧着可还喜欢?”
周蕴上下打量一眼,“太子妃的头发谁给梳的?”
李嬷嬷笑道,“是老奴的手艺,太子看着可还好?”
“太子妃长得极好,你梳的这头倒把她面目弄得紧凑了,以后只管松松的挽起来就好,刨花水用多了,一股桂花油味儿,还不快帮太子妃把头发散了,”
李嬷嬷羞得老脸通红,还想说点什么。
她帮太子妃梳的是后宫流行的朝天髻,吴贵妃最喜欢这样的发式。
这样的发髻不是谁都梳得起来的,太子妃有一头乌鸦鸦的好头发,借助义髻,发髻高高耸起,一头乌发梳至头顶,编结成二个圆柱形发髻伸向前额高高翘起来,刨花水把发髻抹得油光可鉴,光溜溜乌翘翘的,发髻上戴着飞鸾走凤的发钗,高插着白羊角的梳篦,黑缎子一样光滑的发髻上几样珠宝熠熠生辉。
眉间精心贴了花细妆,两条眉画的又粗又黑,眉毛的末端晕染着由深渐浅向外散开,这是时下最流行的倒晕眉,玉沁皮肤细嫩,脸上还是擦了白抹了红,端庄的大红宫装,一丝一巾搭配的恰到好处,脖子上挂着五彩璎珞,衣裙间环佩叮当。
周蕴说了一句让散了头发,李嬷嬷自然是舍不得的,玉沁也没愿意动弹,为了这高耸三尺的发髻,腰都坐酸了呢,太子轻飘飘一句就拆了?
周蕴见玉沁不肯卸妆,拍了拍手臂,抖掉了一身的鸡皮,“好好的眉毛画成这样子,眼睛也画细长了,你脸上贴的是什么?蜻蜓的翅膀?你也不嫌恶心,简直难看死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你不懂?你就由着那帮不知道深浅的打扮?”
玉沁气得几乎要哭了,圆睁着眼睛瞪着周蕴,眼神里隐藏着屈辱。
她是太子妃,她的梳妆打扮都由几个教养嬷嬷操心,哪里由得了她做主,再说了这样打扮是最时新的,又不是她要这么打扮的,还不都是皇家的那些规矩。
周蕴也是一肚子闷气,他可不要玉沁变成后宫中那帮俗气艳丽的女人,几个嬷嬷大道理一套套的,连一道眉毛都能变出一百种花样,又是横烟眉,又是却月眉,又是鸳鸯眉,周蕴只觉得她们可笑,懒得再说什么了,吩咐一声传膳,先把肚子填饱了再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