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李彬
尽管此举收效甚微,但毕竟如空谷足音,醒人耳目。隋朝平定南方,一统天下后,革故鼎新,返璞归真,南朝的淫靡文风又提到变革的日程上来。其实,开皇四年(584),隋文帝已普诏天下,要求“公私文翰,并宜实录”(《隋书·李谔传》),着眼点在于要求公文去除华艳的藻饰,讲求实用的表达。从传播学的视角看,此举意在提高传播效率,增加信息含量。所谓实录,无非就是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文帝此诏甫下,当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便因文表华艳“顶风作案”而被交付有司治罪。
不久,大臣李谔又在《上隋高祖革文华书》中,进一步申诉了改革文体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打响了讨伐齐梁文风的第一枪,并在历史的时空中留下绵远的回响。他首先痛诋曹魏以降的竞巧逐奇与雕虫小技,其中一段几成名言:
魏之三祖(曹操父子),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隋书》卷66《李谔传》。
本来,李谔的初衷并不错,即“屏黜轻浮,遏止华伪”,但他的建议未免苛刻。他主张,对华而不实者绳之以法:“请勒有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隋文帝对此也表赞成,将其文“颁示天下”。无怪乎有论者认为,这“是企图用文字狱的手段,把文学完全纳入有助于皇权统治的轨道”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中),21页。
不过,齐梁遗风遍流华壤,其势已积重难返,即使胁以文字狱,一时也难以扭转这一“递相师祖,久而愈扇”的风气。别看史书上盛称李谔奏表一经颁布,“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隋书·李谔传》),“帝纳李谔之策。……于是风俗改励,政化大行”(《旧唐书·薛登传》),但事实上情形远非如此。别的不说,即以近在眼前的隋文帝二子杨勇与杨广为例,便“笃嗜‘淫丽’而不少悛者”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155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据《隋书·魏澹传》:“废太子(杨)勇……令(魏澹)注庾信集”,又据《杨传》:“初(晋)王(杨)广属文,效庾信体。”为此,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不无嘲谑地评说隋文帝此举:“欲平天下而未齐家,普诏州县而不严庭训……睫在眼前固不见欤。”同上。讽刺隋文帝是不是像睫毛近在眼前反倒视而不见呢。
不仅如此,“‘文体’未正,即唐与隋代兴,齐梁遗风,绳继不改”同上书,1552页。以《与权侍郎(德舆)书》一文而开韩愈文论之先声的盛唐史官柳冕,在其《谢杜相公论房杜二相书》中便提到,“国家承文弊之后,房(玄龄)杜(如晦)为相(二人皆太宗朝良相,政声卓然),不能反之于质。”《全唐文》卷527。就是说,以房杜之贤,犹不能使文风返归质朴凿实,“房杜虽明,不能变齐梁之弊”同上。后世欧阳修也曾纳闷,而他的困惑更是表达了人们的共同心思:“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居士集》卷41。岂止是不能革除余习,太宗干脆心向往之,甚至追慕仿效。如《续通鉴长编》熙宁九年五月癸酉神宗曰:“唐太宗亦英主也,乃学徐(陵)、庾(信)为文”;王应麟《困学纪闻》卷14载郑獬语:“唐太宗功业雄卓,然所为文章,纤靡浮丽,嫣然妇人小儿嘻笑之声,不与其功业称。甚矣淫词之溺人也!”
当然,对这一“齐梁遗风,绳继不改”的现象,也存在不同的认识。比如前引《中国文学史》一书就认为,这是“唐初统治者对文艺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政策”,唐太宗“虽然也主张文学为政教所用,对前代帝王如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虽有文才却不懂得管理国家大为不满,但作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却懂得文艺同政治并无直接因果关系,他也不相信所谓‘亡国之音’的陈词滥调”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中),22页。不管怎样,事实应如钱锺书先生所指出的:“盖周、隋至唐,知五代余习之须革,初非一人亦非一朝一夕矣。”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1553页。
隋文帝、李谔强行推展的文体改革,虽因不逢其时而未获实绩,但对崛起于中唐的古文运动却可谓拥帚清道,开其先声了。而唐代的古文运动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流光溢彩的文化景观,其声其势若大海波涛层层叠叠,在后世的思想文化领域涌动不息。其中解放文体一项即摒弃骈文的程式束缚,恢复古文的自由抒写,对当时及以后的新闻传播具有不言自明的功效。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断言中唐时开始萌生的新闻事业乃由古文运动所催发,但句式参差交错、结构舒卷自如的散体文大量涌现,为最早的新闻传播文体——新闻信提供了适时而便捷的表达形式则属不争之事实。因为,在此之前,骈文几乎垄断了一切书面表达形式,抒情写景一类文字完全骈偶化自不待言,就连奏议、论说、公文、信札等各种实用文的领域也几乎为四六文一统天下。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篇讲究用典、声律、对偶,通篇充斥着精雕细刻、华而不实、半死不活、不痛不痒之陈词滥调的“新闻稿”会是什么样子。可见,文体改革涉及的不仅仅是文章体裁问题,也不仅仅是文以载道问题,从传播观念的角度审视,它也关系信息流通的畅达迅捷。从这个意义上讲,李谔的《上隋高祖革文华书》堪称隋唐传播思想的第一块奠基石。
李世民与《贞观政要》
诚如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所言:“在中国帝王之中,李世民可算是最具有人身上的吸引力。”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10页。这位千古一帝以其天纵之才、英武之姿,将一身鲜明的个性淋漓尽致地挥洒于大唐时代,为一段绚烂的历史涂抹了一层耀眼夺目的神采,贯注了一脉摇曳流转的灵气,充实了一股蓊郁蓬勃的生机,以致后人往往将他的个人形象同整个大唐合为一体,好像他就是大唐,大唐就是李世民。这使人不由想起英国思想家卡莱尔在其名著《英雄与英雄崇拜》中所论及的帝王英雄:以有声有色的一生铸就一个时代。大唐若无李世民,就像古希腊缺了亚历山大,古罗马少了恺撒一样,将显得多么平淡乏味,黯然失色。
李世民的个人身影不仅鲜明地印在“文皇帝”、“天可汗”一类的文治武功上,同时也渗透到有唐一代的思想观念中,一部《贞观政要》简直成为唐人修齐治平的百科全书。里面一些有关传播的议论不仅为唐人的传播思想调了音、定了调,也将古人的传播观念推向新的高度。《贞观政要》的主旨,在于居安思危以求长治久安。因而,全书自始至终都弥漫着战战兢兢日慎一日的忧患情绪,其中涉及传播的内容也不例外。这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是兼听与纳谏两项,而二者都可化约为传播过程中的“接受”。
先说纳谏。对封建时代的君臣而言,纳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在这个老掉牙的事情上,李世民也别开生面创下不少泽被百代的思想话语,从而显示了他的非凡与过人。纳谏说白了是个能否以及如何听取不同意见的问题。对此,他首先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然后自己择善而从。他意识到“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贞观政要》卷1政体第二章。存在不同意见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只有如此才能“集众思,广众益”。(诸葛亮)。他深知,“若无忠谏者为说,何由行得好事”《贞观政要》卷4教戒太子诸王第一章。于是,他想方设法地鼓励大家进谏。贞观五年(631),他曾下令,命有关部门“采访大业(隋炀帝年号)中直谏被诛者子孙闻奏”《贞观政要》卷5忠义第四章。贞观十七年(643),一位大臣上疏论政,太宗特赐他药石一剂,说:“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贞观政要》卷2纳谏第八章。在他看来,“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贞观政要》卷2纳谏第二章。有一次,他甚至对侍臣们恳切说道:“每思臣下有谠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贞观政要》卷1政体第十四章。如此拳拳之忱,简直不亚于魏武当年那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求贤若渴之情。
美国政治学家、传播研究的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1948)一文中曾将传播活动的功能归结为三项,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与传递遗产。其中第一项尤为重要,它“是指准确地、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及其变化,再现周围世界的实际面貌及其动向”李彬:《传播学引论》(第三版),160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此项功能被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形象地概括为“社会雷达”(social radar)。所谓社会雷达,在当代中国无非是“耳目喉舌”的同义语,而在封建时代,便不能不系于广开言路求谏纳谏,而李世民可谓深谙此理。贞观五年(631),他曾对侍臣说道:“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贞观政要》卷1政体第六章。第二年,他又说:“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敝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贞观政要》卷1政体第七章。这里,他实际上是把谏诤之途当成自己耳目的延伸,既然自己身居九重,所知有限,便只有借助于各方股肱之臣、鲠直之士,以广视听,舍此别无他途。不论人们怎样指摘这种做法的弊病与缺点,都不能不承认这实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最佳选择。李世民能够认识这一点并积极地予以实施,自然就使他显得卓荦超群了。
不管李世民在纳谏上如何特立独行,毕竟还只是蹈袭前人的路径,他及其侍臣在传播观念上不同前人的闪光点还在于兼听一项。兼听的思想,最初是由魏征提出来的: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魏)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古人说,即使微贱如樵采之徒,也应当向他征求意见)昔唐(尧)、虞(舜)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工)、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贞观政要》卷1政体第二章。
此段议论先讲兼听之利,所谓“圣无不照”;继谈偏信之弊,所谓“天下溃叛”、“竟不得知”;最后归结为只有兼听纳下,才能下情上通。兼听的关键,在于打破贵臣独霸传播的局面,使之“不得壅蔽”下情上通的渠道。诚如王涤武先生所言:“明君之所以能明,便在于他不仅能听贵臣的意见,还能听取疏贱之臣的意见,这就是‘兼听’。”王涤武:《武则天时代》,23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太宗对此深为赞同,因为这与他求谏纳谏的一贯主张正相吻合,可以说,魏征说的正是他心中想说而未能说出的话。难怪魏征去世后,李世民曾不胜感伤地说了如下一段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贞观政要》卷2任贤第三章。
除了为政之利,兼听主张的价值还在于提出了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传播理念——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有听取各方观点,才能明辨是非;而只信一方意见,势必懵懂昏昧。这既适用于居万乘之尊的君王,用范祖禹的话说“圣人以天下为耳目,故聪明;庸君以近习为耳目,故暗蔽”《贞观政要》元戈直集论本卷1,君道第二章集论。同样也适用于三教九流形形色色之人。问题是,兼听之难并不在事理——谁人不懂集思广益,而在实行。以唐太宗之明,有一次都对魏征的廷争“聒噪”忍无可忍,在后宫对皇后忿忿地说道:“会杀此田舍翁!”(迟早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隋唐嘉话》卷上。尽管太宗君臣只是提出兼听之理,尚未凿实兼听之道,但兼听精神依然像根主线似的若明若暗地贯穿于唐代的传播活动里,时隐时现地弥漫在唐人的思想观念中。下面一段出自太宗儿子高宗之口的议论,如不特意说明则完全可以混同于李世民本人所言:“朕闻为君上者,以天下之目而视,以天下之耳而听,盖欲广闻见也。且天降灾异,所以警悟人君。其变苟实,言之者何罪?其事必虚,闻之者足以自戒。舜立谤木,良有以也。欲钳天下之口,其可得乎?”《旧唐书》卷84《郝处俊传》。
总之,我们认为,李世民的观念集中体现了唐代官方的传播思想,其境界是开放的如纳谏,其精神是宽容的如兼听,而其宗旨则在一个“通”字。“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贞观政要》卷1政体第十四章。如此通明的时代怎能没有一种通畅的传播体系与通达的传播理念与之相匹配呢?如此说来也可谓时代使然而不得不然了。
陆贽的去蔽求通说
李世民的求通意识固然为唐代的传播思想奠定了基石,但将这种思想真正繁衍成较系统较完整的理论,还得等到贞观之治后约一个半世纪的德宗朝,即唐明皇的曾孙在位的时期。也就是说,太宗的原创思路经过一百多年的吸收、沉淀、化合、咀嚼,才由德宗朝的名相陆贽缕析得头头是道、一脉贯通。这里,思想史又一回显示出千里伏线至此结穴的演化线索,再一次表露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生成轨迹。
终唐一代,名相辈出。如追随太宗开贞观之治的房玄龄、杜如晦,辅佐玄宗创开元之治的姚崇、宋璟,中唐时期推行两税法的杨炎,平定淮西叛乱的裴度,晚唐政坛牛李党争的领袖牛僧孺、李德裕等。而里面称得上政治家的却为数不多,陆贽无疑是其中之一。所谓政治家,不仅具备精明干练的施政能力,更需禀有洞察古今涵化万物的真知卓识。借用苏轼的名句来说,就是“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陆贽正是如此。史书上曾将他与汉代的青年政治家贾谊相提并论参见《旧唐书》本传赞论。不愧为画龙点睛之笔。陆贽与贾谊都属少年得志,而且都在十八岁成名。贾谊以其奏疏集《治安策》及《过秦论》而著称,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同样,陆贽也是以其五十四篇《陆宣公奏议》(又名《翰苑集》)而闻名,当时名相权德舆就曾盛赞道:“榷古扬今,雄文藻思……其关于时政,昭昭然与金石不朽者,惟制诏奏议乎?”(《翰苑集序》)。欧阳修也称其“论谏数十百篇,讥陈时病,皆本仁义,可为后世法,炳炳如丹”。(《新唐书·陆贽传》)清季鸿儒纪晓岚为《四库全书总目》所写的此集断语是:“其文虽多出于一时匡救规切之语,而于古今来政治得失之故,无不深切著明,有足为世龟鉴者,故历代宝重焉。”
在陆贽这些匡救规切、炳炳如丹的论谏奏疏中,有一篇专门论及传播的文字。它回还往复,洋洋洒洒,思路绵密,步步为营,堪称中国传播思想史上一篇系统的专论。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十月,京师突然祸起萧墙,一队哗变士兵出其不意地回师长安,情急之下皇帝仓皇出奔,逃往京兆府所属的奉天(今陕西乾县)。这就是史称的泾原兵变(因哗变士兵属泾原节度使)。兵变发生后,时任翰林学士的陆贽随驾扈从,前往行在。一次,“道途艰险,扈从不及,(陆贽)与帝相失,一夕不至,上喻军士曰:‘得(陆)贽者赏千金。’翌日(陆)贽谒见,上喜形颜色,其宠待如此”《旧唐书》卷139。在奉天,“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而(陆)贽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新唐书》卷157。当时局势严峻,万分危机,几乎相当于安史之乱的潼关失守。正是在此多事之秋危难之际,当德宗问计陆贽什么是当下最要紧最急切的事情时,陆贽上了这篇出人意料的、不论其他而专论传播的奏疏。
以其理论与实践而大大推进了中国近代报业的梁启超,曾在戊戌变法中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办报思想——“去塞求通”:“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载《时务报》创刊号,1896-08-09。梁任公此论不仅已成“经典”,而且往往被看作“独创”。其实,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它也是渊源有自,而其源头至少可追溯到陆贽的这篇奉天奏疏。尽管陆贽不可能谈及报馆,但其所论主旨正是去壅塞,求贯通,而他讲到的“通”与梁启超所说的“通”也是一脉相通:“主要涵义是指事物达到上下内外之间的沟通、联系、和谐和统一。”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95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面对四郊多垒,陆贽的奏疏自然首先从当下的危局谈起。在他看来,泾原兵变以及此前的诸镇叛乱,皆由上下之情不通所致。他说:
四方则患于中外意乖,百辟又患于君臣道隔。郡国之志不达于朝廷,朝廷之诚不升于轩陛。上泽阙于下布,下情壅于上闻。实事不必知,知事不必实,上下否隔于其际,真伪杂糅于其间,聚怨嚣嚣,腾谤籍籍,欲无疑阻,其可得乎!《资治通鉴》卷229。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疏通内外上下的传播渠道,使上情下布,下情上闻,而尤为关紧的是让舆议群情上达天听。为此,首先不能不审察群情,看看大家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同上。这也是孟子所说的“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之意。如此一来,陆贽认为,“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同上。特别是“当变故动摇之时,在危疑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去则倾”,此时此刻怎能不“审察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归趣,以靖邦家”呢?“此诚当今之所急也”同上。
不过,这篇犹如词牌中之上中下三阕的奏疏,其上阕还只是泛泛而论,在阐述求通的思想时仅仅原则性地谈道:“总天下之智以助聪明,顺天下之心以施教令,则君臣同志,何有不从!远迩归心,孰与为乱!”这类“大话”显然无济于事,只能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了。史书载,“疏奏旬日,上无所施行,亦不诘问”同上。差一点不了了之。于是,陆贽又上一疏。在此“中阙”篇中,他开宗明义地说道:
臣闻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之要,在乎见情。故仲尼以谓人情者圣王之田,言理道所生也。《资治通鉴》卷229。
再一次申述了洞察人情、民情、舆情、群情对安邦治国的首要意义。接着,他又借《易经》的乾(天)下而坤(地)上曰泰(通顺)、坤下而乾上曰否(不通顺),说明上下沟通的道理。按说,“天在下而地处上,于位乖(违背自然)矣,而(《易经》)反谓之泰者,(是因为)上下交(通的缘)故也”同上。同样,“君在上而臣处下,于义顺矣,而反谓之否者,上下不交故也”。此番议论不无神秘主义的味道,但其要义仍在于通上下之情。就当时的情形而言,由于“君臣意乖,上下情隔”,致使“(上面的)睿诚不布于群物,(下面的)物情不达于睿聪”同上。这里有个例子,足以说明当时信息壅塞、上下意乖的局面与危害。有一次,德宗打猎路过一农家,他问户主:“百姓乐乎?”回答是“不乐”。他觉得奇怪,今年不是大丰收么,为什么不乐呢?农人答道:“诏令不信。前云两税之外悉无他徭,今非税而诛求者殆过于税。后又云和籴,而实强取之,曾不识一钱。始云所籴粟麦纳于道次,今则遣致京西行宫,动数百里,车摧马毙,破产不能支。愁苦如此,何乐之有!毎有诏书优恤,徒空文耳!恐圣主深居九重,皆未知之也!”《资治通鉴》卷233。一边是小民百姓的愁苦哀怨,另一边是皇上老子的太平幻觉,如此天差地别的根源正在于上下情隔,用司马光的话说:
自古所患者,人君之泽壅而不下达,小民之情郁而不上通:故君勤恤于上而民不怀,民愁怨于下而君不知,以至于离叛危亡,凡以此也。同上。
不要说草民不得人人自言于天子,就是当年身为监察御史的陆贽欲见德宗,也是苦等半年而不获召见。为此,他在“中阕”篇中感叹道:“轩陛之间,且未相谕,宇宙之广,何由自通!”《资治通鉴》卷229。针对德宗起初的无动于衷,陆贽最后禁不住驰笔牵出内心的愤激之辞:
变乱将起,亿兆同忧,独陛下恬然不知,方谓太平可致。陛下以今日之所睹验往时之所闻,孰真孰虚,何得何失,则事之通塞备详之矣!同上。
陆贽此处的观点与前文所述的兼听思想,不是遥遥相应、暗暗相合么?
这一次,德宗对陆贽的奏疏不能再置若罔闻了。他派宦官去对陆贽强词夺理道,我本好推诚布公,也能采纳谏官的意见,但结果偏偏被奸人所欺,如今的种种祸患起因无他,全在推诚,云云。许是有了对手,许是有了“上阕”、“中阕”的铺垫,陆贽在“下阕”奏疏中才思泉涌,层层推进,发挥得酣畅淋漓,直把去蔽求通的思想说得义正辞严,无懈可击。你不是说“推诚不疑,多被奸人卖弄”么?那么,我认为,“天子之道,与天同方,天不以地有恶木而废发生,天子不以时有小人而废听纳。”你不是说“即位以来,见奏对论事者甚多,大抵皆是雷同,道听途说,试加质问,遽即辞穷”么?那么好吧,即使进谏者“辞情鄙拙,亦当从容以开言路,若震之以威,折之以辩,则臣下何敢尽言”(司马光转述语)?而且你“若纳谏不违,则传之适足增美”,你“若违谏不纳,又安能禁之勿传!”经过一番辩驳,陆贽又回归主题:
1...1112131415...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