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青云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林南1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悲声也越来越浓,再看看前面出现的人,不论丫鬟仆役,都带着白色的粗麻带子,林南的心顿时咯噔一下,脚步有些虚浮,再也迈不动了……
大哥林启的音容笑貌瞬间浮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刚到京师靖北伯府时候的温言软语,二到靖北伯府之后的兄弟相谈,览卷解惑……虽然相处的时间不多,但这位温文尔雅的大堂兄给林南的感觉,却是独一无二,其他人无法替代的。
林南是自家里的长子,没有兄姐,大伯家的哥哥也就是自己的哥哥了。但林福林寿的脾气禀性和日常行事,很难让林南当做兄长来看待。惟独林启,在林南的心中,实是拿他当做亲哥哥来看待的。谁想到天不从人愿,越是对自己好的,越是自己感觉投脾气的人,却越是要离己而去呢?
眼前的一切渐渐变得模糊起来,林南心中一阵酸楚,眼泪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一屁股坐在柳树根上,斜靠着树干,一时间竟不想往院子里去了。林跖此时也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自小到大,林跖还是头一次见到自家哥哥这么一副表情,林跖心中半是悲痛,半是惊慌,连忙扶着林南,一边四处探头,巴望着有个人来帮忙照看着。
这时水晶拿着东西从后面赶了上来,见了林南和林跖的模样,心下吃了一惊,忙加快了脚步朝院子里去了。
里面老太太赵氏正在一个丫鬟的劝慰下抹着眼泪,周氏更是早就躺倒了。水晶来到外间屋子将东西放下,随后来到里面,贴着老太太耳朵边说了几句:“老太太,两位堂少爷回来了……方才见了,都在外面树根儿那坐着,满脸是泪,怕是知道了消息,不忍进来呢!”
“哦……啊?啊哟,那……那怎么成啊!这……”老太太先是充耳不闻,随后一愣之下回过味儿来,忙吩咐人去:“快,快去看看那两个……”
旁边林文早已听到了水晶的话,不待吩咐,忙带了几个人出来。隔了不大一会儿几个人来到柳树跟前。林文看了看一脸木然的林南,抿了抿嘴唇没有说话,只伸了一只有力的胳膊,将林南扛在了背上,另外一个健仆将林跖也背了起来,众人这才折返了回去。





青云记 第三十三章 丧服
第三十三章 丧服
此刻老太太赵氏早已经心乱如麻,虽则林启一直身体羸弱多病,赵氏和府中上下人等心中也隐约预感到早就会有这么一天,但当这一天真正来到的时候,众人的心仍旧不免受到冲击。
赵氏与林侍郎共生了三个儿子,林文是长子,顺下来讲,林启乃是正经的嫡长孙。二十年间,不管别人怎么看,林启在祖母赵氏和父母双亲的心中,毫无疑问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即便是同样身为嫡孙的林南,也是比不了的,就更别提林福林寿等人了。若是换上一副好身板,凭林启的言谈学识举止风范,若身入仕途,日后必然是第二个林武,甚至犹有过之。可惜,这一切……现下想来都是虚妄了……
老太太心乱,周氏心碎,唯一看起来还有些精神头的便是靖北伯林文了。逢此巨变,府中上下人等都是人心惶惶,好在这种时候还有自家老爷这个主心骨在,否则真不知要乱成什么样子。林文面色也有些灰败,一双嘴唇紧紧地抿在一起,少有说话,但有他往那一坐,众多下人该干什么自然便有条不紊,遇到重要事情则由管家来请示一番。
此刻老太太在外间屋子坐着,旁边是夏氏和林福、林寿以及两个丫鬟侍候着。林文带着林南和林跖进来的时候,老太太刚刚缓过一股劲儿来,见到两个嫡孙泪眼婆娑的模样,老太太心中一酸,眼泪顿时又掉了下来。
“我苦命的孩儿啊……”老太太一阵悲声,伸手把林南和林跖拉到怀里,老泪纵横。只夏氏在一旁心中嘀咕,这苦命的孩儿,不知道是在说死去的林启呢,还是在说眼前的林南……大概是两者兼而有之吧……
老太太又哭了一会儿,渐渐止住悲声,旁边丫鬟递过来巾帕,把脸抹了抹,一抬眼看到了站在旁边的林福和林寿,老太太微微点点头,好在……好在还有这几个孙儿……
“福儿,寿儿……”老太太轻声唤道:“你们两个别在这儿陪着了。启哥儿没了,现下你们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以后……就得你们为父亲分分忧了。”林福和林寿恭谨地应了一声,老太太又道:“你母亲在那边不知怎么样了,你们过去看看吧,有你们两个在身边陪着,或许能稍减悲苦……也总算她没有白疼你们一场……”
古人未成年而死称为殇,林启年二十,刚刚加冠,因此不算殇,丧服不必降等。早有人请了风水先生,择定了良辰吉日入殓,又请了大相国寺的高僧念经超度,停灵七天,置办丧事。
靖北伯府的下人们往来忙碌,粗麻,细麻,各式丧服都按照人头添置齐备,另外还得额外备上一些,留给前来吊唁的人。按照一般大家大户的治丧标准,一般都要停灵数天,待到宗族各支的人员悉数到齐之后,才开始发丧。但一来这次离世的不是长辈,停灵不须太久;二来林侍郎单支单族,到了林文这一辈才开始开枝散叶,人数并不多;三来少年早亡,停灵太久了,老太太和周氏每日睹物思人,怕是身子也吃不消……种种原因,由此才决定停灵七天,吉时一到,便入土为安了。
停灵期间,府中上下人等都置丧服,吃素食,禁言笑。
其时丧服分五等,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斩衰是五等丧服中最重的一等,是用最粗的生麻布扯就而成,边角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而叫斩衰。林文中年丧子,按礼制要服斩衰,周氏为人母,则须服齐衰。
古人将父、己、子三代作为家族的核心,以此为基点,向上向下延伸扩展,来确定家族的范围。即“以三为五,以五为九”。
三,便指的是父、己、子三代。由父亲往上推一代是祖父,由儿子向下推一代就是孙子,经过这样一次扩展,亲属关系就由原来的三代延伸为祖、父、己、子、孙五代,这就是“以三为五”的意思。接着,再由祖、父、己、子、孙五代分别再向上、向下推两代,经过这一次扩展,亲属关系就延伸为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孙、曾孙、玄孙九代,这就是“以五为九”的意思。这样一来,上至高祖四代,下至玄孙四代,加上自身一代,一共九代,包括从父兄弟、从祖兄弟、族兄弟等在内,构成了人们常说的“九族”,囊括了本宗家族的全部成员。
从礼制上讲,九族之内的亲疏关系有很大差别。父、己、子三代最亲,而无论向上、向下还是向旁系,亲情关系都是越来越疏远,自己与祖父、孙子不仅在血缘上隔了一层,而且相处的时间一般也比父、子少,彼此的情感自然会递衰。与曾祖、高祖就更是如此了,甚至可能从未见过面,只是听父祖说起,情感自然会再度递衰。这种递衰的现象礼书称为“减杀”。
在如此亲疏不同、恩情不一的家族中,自然不可能用同一种丧服。古人根据家族内亲情“减杀”的原则,制订了与之相对应的五种等次的丧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直系向上,亲情逐代减杀,丧服的等级也由重到轻地下降,称为“上杀”;直系向下,亲情也逐代减杀,丧服的等级也由重到轻地下降,称为“下杀”,例如,父亲为嫡长子服斩衰,为嫡孙服不杖期,为曾孙、玄孙服缌麻。林文为林启服斩衰,便属下杀。同样,亲情向旁系亲属的减杀,称为“旁杀”。除了林文、林福、林寿之外,林武、林和、林德、林南、林跖众人,相对林启来说,若是服丧,便都在旁杀之列。
不同的亲属关系服不同的丧服,《礼论》说是“称情而立文”,是与不同的情感相适应的。上杀、下杀、旁杀的结果,函盖了人一生中所有的亲属。所谓“四世而缌,服之穷也。”因此民间往往用“五服”来指代家族关系,用是否出了五服来衡量彼此是否属于同一个家族。所谓“五世袒免”,就是说五世之亲有丧事,不必为之服丧,只要在入殓、出殡时左袒、著免(在头上结一条一寸宽的丧带)就可以了;“六世,亲属竭矣”……
按照这样的规制,老太太为林启服不杖期,林文服斩衰,周氏服齐衰,两位姨娘服齐衰,林福林寿服齐衰,林南林跖服大功……诸般林林总总一一分派下来,七天之内,靖北伯府里一片萧戚之色,不复往日生气的模样。




青云记 第三十四章 恭喜
第三十四章 恭喜
中年丧子,放到什么样的人家都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何况林文是朝廷命官,靖北伯爵。一连几日,前来致哀吊唁的人络绎不绝,除了附近的邻里之外,大多数都是官场上的同僚和军营中的袍泽。意外的是,这次国公府赵家居然也派人来了,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前次在昌宁府受过林武照拂的赵毅。
赵家来人,令林文有些讶异,但此时来了就是来了,死者为大,该吊唁还是得吊唁,即便老太太赵氏在此,也不能将人赶出门去。何况赵毅嘴上没说什么,可对老太太执的礼可是正八经儿的家礼,而赵氏不知是伤心失神还是心中有了别样想法,这一次,竟没有挑什么毛病……
七日之后,哀乐奏起,靖北伯府内一阵悲哭声传扬开来。三哭之后,起棺离府。林福在前边挑着引魂幡,林寿在前面执丧杖开路,林文扶柩,林南林跖和其他众人随后,每人手中都提着好大一串儿纸扎的社火,一路出了古石街,向西边出了外城,到吉地下葬。一切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办的,待到吉时过完,林启的棺椁已经入土,众人视野之内只余一个黄土抔成的圆中带尖的土堆儿……
入土之后,放飨食,燃社火。飨食有猪羊,社火便是纸扎的元宝、印子,还有童男童女,应用之物等等。飨食放了,社火燃尽,整个仪式便算完结了。
林福林寿一左一右扶了父亲林文,余人跟在后面,浩浩荡荡折返靖北伯府。仪式虽然完了,但众人却不能散,还得返回靖北伯府,喝了去晦酒,这才许各自归去。
众人在头里走着,林南却没动脚步,站在那有些发愣。社火的烟气还在空中回荡,坟头前的飨食依旧未冷,可昔日的哥哥此时却已经天人永隔,永远地埋了地下……一时间,林南站在坟前,思绪似乎有些纷乱,但又像什么也没有想,心中空空荡荡地没有着落。这一场变故,让他生平第一次,生出了世事无常的感慨。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事情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虽然仍旧在丧期之内,但靖北伯府里也恢复了一些生气。自林启没了之后,老太太赵氏和大媳妇周氏走动得明显勤了许多,老太太三天两头便找周氏前去说话,周氏虽仍旧伤心伤身,但叹气的时候终究少了许多。
“怎么样,身子骨儿好点了没有?”老太太房里,赵氏看了看周氏略显苍白的脸,关心地问道。
周氏忙站起身来答道:“多谢婆婆挂念,媳妇已经好多了……”
“唉……人死不能复生,该节哀的时候还得节哀呀!”赵氏看看周氏的脸,转头看向窗外的天:“我是过来人了,现在想想,当初你公公过世的时候,那感觉……真像是天塌了一般……整个儿心像被挖空了似的,人虚虚飘飘的,身子都不像是自个儿的了……”赵氏说着说着,似乎陷入了过去那段时光中去。“不少人都劝,节哀顺变,节哀顺变……可那会儿,任是谁说都是听不进去的,只想一心随了你公公去……人生在世,便是大悲也就是如此了吧……可现下呢,还不是挺过来了,活得好好的?”
“别想那么多,人嘛,活着都得有个念想,有个盼头……”赵氏继续说道:“当初若不是有文儿武儿这几个孩子,我可能就真随了你公公去,可转眼一看自己的孩子,这心就狠不下去了……这就是念想,当时呢,把孩子都拉扯大,长大成人,不丢林家的脸面,这就是我的盼头了,做到了这些,日后九泉之下见到了老爷,我也有脸面说话。”
赵氏在这边说这话,周氏那边眼泪早就下来了。“可是……我一想起启儿,这心……就止不住地疼……”
赵氏叹了口气:“能不疼吗?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疼是必然要疼一阵子的,不过你得往前看,启儿的病不是一天两天了,要说呢,咱们这做长辈的心里,怕是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的了,只是真遇到事情,一时拗不过来罢了。可你得这么想,没了启儿,你还有福儿和寿儿,大房里可不是后继无人哪。”
老太太看着周氏的眼睛:“福儿和寿儿虽说不是你亲生的,可自小也是你带大的,也一样是我林家的血脉。这两个孩子虽说平日有些贪玩,但本性却不坏,只是以前少有管教,有些放纵他们罢了。启儿没了,还可以再生,就算不生了,也还有福儿和寿儿给你养老呢,眼下的事儿,就是好好的教养他们成人,只要这两个儿子有了出息,你这做母亲的还怕什么?”
周氏擦了擦眼泪,低眉顺目地在一旁听着,这时神色忽地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悲意渐渐消去,嘴角却慢慢地抿了起来……老太太见了,不以为其他,还以为周氏终于被自己劝慰得好转了过来,因此心中也有些宽慰。
“事情过去了有些日子了,启儿原来住的那间屋子,若是你没什么意见,便着人把东西归置归置吧……”赵氏悄然叹了口气:“人都不在了,找个时间把东西也给他送过去吧,放到咱们这儿也没什么用,整日见了,还要唉声叹气……”
“是……”周氏哽咽着答应了。
次日,府中的下人在东院收拾着林启生前所用的东西,周氏不愿触景生情,于是只叫了林福和林寿两人在这边看着。小物件儿在林启下葬那天大部分就随着烧了去,剩下的则是一些稍大一点的东西了。自然,房中的座椅是不用动的,只是一些林启生前用过的器具、衣物、铺垫、饰物等等,挑拣一些贵重的留下,其余的则要一并烧了去。
林福和林寿在东院的门廊下站着,看着府中的下人丫鬟们忙活着,林启生前贴身的两个丫鬟负责清点东西,又有专人搬运,所以林福林寿只是名义上照看着,实际上闲得很。林寿皱着眉头,悄声对林福说道:“哥哥,这种事儿干嘛叫我们来?不是有管家和丫鬟在么……”林寿说着扭动了下肩膀,歪着脖子说道:“其实这个院子,大哥在的时候我就不喜欢来,现在他死了,我就更不想来了……哥哥,你说……大哥这从小就病着,是不是这院子晦气?”
林福横了他一眼:“你胡说什么!小心被人听见,嚼了舌头,有你的好果子吃……”
“嘿嘿,我不说,你不说,还有谁知道?”林寿四下里瞧了瞧,嘿嘿一笑:“哥哥,有件事可得提前恭喜哥哥呢……”
林福一愣:“嗯?恭喜?何喜之有?”




青云记 第三十五章 交代
第三十五章 交代
林寿闻言,抬起眼睛瞧了瞧林福的神色,见林福不似作伪,便皱眉说道:“怎么,哥哥到现在还没有意识到?哥哥和我不一样,大哥在时,咱们兄弟自是一般,但大哥不在了,咱们兄弟也就不太一样了……”林寿说着说着,语气中便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酸溜溜的味道,神色间也悻悻地不那么喜气了。
林福听了林寿的话,略一思索也明白了其中道理。林启是嫡长子,正常来讲,林启便是林文的继承人,林文过世之后所有的东西,除去各个儿子分家分出去的那些家业之外,其余的便都是林启来合法继承。但现在林启没了,而正房周氏所出又只有一个林启,如此一来,嫡支便断了,林文这一支等于没了嗣子,这在林家这种大宅门里可是个大问题。
自古以来,皇家立储,宅门立嗣,不仅仅是继承香火的问题,还有利于家族的稳定,宗族的繁衍。立嗣的规矩,一般是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若是林启死了,林文没有儿子,那便须从血缘关系最近的一支过继来一个儿子,以之为嗣子。眼下的情况却不是那样,林启死了,还有林福和林寿呢,两人虽然是庶出,但毕竟是林文的亲生儿子,既然有子,那便没有过继的道理。单单从眼下来看,庶出二子——林福和林寿,林福是老大,若是大房立嗣,那林福首当其冲,自是不二人选,故此林寿才有以上那般言语。
林福听了林寿的话,也恍然而悟,一颗心不由得怦怦跳了起来。若是以前,林福自是不敢想这个问题,可现在……
林寿不过微微起了一个火头儿,在林福的心里,却渐渐越燃越旺,渐成燎原之势……若是林福真的被划到嫡支上头,那从此和林寿的待遇便不同了,何况现在最重要的是,靖北伯林文的爵位,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封衔——世袭的伯爵,也难怪林寿有些酸溜,一向不分彼此的兄弟俩,只因为一个生得早些,眼看着命运便要从此开始分野,林寿内心又怎么能平静呢……
林福的心里被林寿撩拨得热烘烘的,一股细汗慢慢地渗了出来,再没有心思看着下人们收拾了。就在这时候,外面忽然来了一个小丫鬟,林福林寿一看是认得的,正是亲生母亲夏姨娘身边儿的小丫头春苗。春苗一路小碎步跑着来到近前,左右看看无人注目,这才悄声说道:“两位少爷,姨娘派我来给少爷捎句话……”
“哦?”林福和林寿互相看了一眼,忙道:“什么话?”
春苗悄声道:“姨娘说,两位少爷最近若是得空,最好往二院里走一走。姨娘还说,两位少爷最好别特意往那边去,免得让人看见了乱嚼舌头。姨娘说,在这个当口,福少爷行止得格外注意些,尤其得多陪陪大母……”春苗说完,左右看了一眼,匆匆走了。
春苗走了,林福和林寿则犯了寻思,春苗这话乍一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但略一分析,则显得古怪了。很明显,夏姨娘这是有事儿要交代,但又特别嘱咐要小心些,这是为了什么?虽然说林福和林寿近几年便少往夏姨娘那边去了,但平日也会去看看亲生母亲的,又何必这般交代呢?
林福和林寿虽然纳闷儿,但却不敢不听,因此当下没有便去,隔了一天才找了一个空子,悄悄地来到了夏氏的房里。
夏氏正在屋子里倒腾柜子,翻出几匹布来端详着,见林福和林寿进来了,忙把旁边的丫鬟打发出去,关上了门儿。林福和林寿见了,也不禁将心提了起来,林寿问道:“娘,你这是……这是怎么啦?”
“去!”夏氏轻叱了一声,转身坐到了旁边椅子上。“干什么……你们是渐渐大了,对规矩是记得越来越牢了,往我这跑得也越来越少了,这次若是我不叫你们,你们怕是也不会过来了吧?”夏氏停了一停,见二人没有说话,心下一阵黯然:“我就你们两个儿子,你们不来,我这里有多冷清,你们知道么?”叹了一口气,夏氏接着道:“没错,把你们带大的是主母,不是我,可我想亲手拉扯你们,却谁又给我这个机会了?如今你们大了,翅膀硬了,却只知道有大母,不知道有亲娘了……”说道最后,夏氏眼睛一红,拿了帕子开始揩抹。
林寿见了,微微皱了皱眉头,站在原地低了头没有说话,林福则有些慌神,忙上前劝慰:“娘,儿子哪里敢忘记娘呢……你看,你派了丫头去,我们这不就来了么……”
“就是……”林寿在一旁帮腔,接着说道:“我们也不能总呆在你这儿,万一叫母亲那边知道了,还不是怪罪你……再说了,就连母亲那边我们也没怎么去,整日呆在府里,憋也憋死了!”夏氏闻言看了看林福,又看了看林寿,暗自叹了一口气。
林福道:“娘,您找我们来,是有什么事儿要交代吧?怎么……”林福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怎么还……还像……还像防着人似的……”
夏氏一摆手打断了林福的说话,接着朝窗户口扫了两眼,这才将心放下来。夏氏转头看着林福:“我这还不都是为了你们……”夏氏喘了两口气,问道:“昨日你们去东院收拾东西,收拾得怎么样的?留下什么了没有?”
“哦!”林福答道:“大体上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大的物件都没有动,别的东西都是雪莲和霜儿清点的,这些事情我和寿弟也弄不清楚,还是她们来得稳当,毕竟是贴身侍候过大哥的人……”
“糊涂!”没等林福说完,夏氏便轻叱一声打断了他的话。“这个节骨眼儿上,你怎么还是那榆木脑袋,不开窍儿呢!”
林福听了一愣,抬眼看向夏氏,一脸的迷茫,连旁边的林寿也不大明白。
夏氏看着这两块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无奈地叹了口气:“让你去收拾,你也得用点心哪,大少爷生前,老太太、太太和老爷可没少往那赏赐,现下大少爷不在了,那东西……虽说按理应该跟了他去,但轻贱些的埋到土里倒是无妨,那贵重又合用的,岂不是可惜了?”




青云记 第三十六章 选物
第三十六章 选物
“娘……”林福一听这话顿时变了脸色。“这……这怎么行?”
林寿则在一边皱起了眉头,鼻子里不屑地哼了一声:“娘,你不是要叫哥哥把那些东西匿下来吧?嘁,用死人的东西,咱们可犯不上。”
“你懂什么!”夏氏瞪了林寿一眼,转眼见对林福说道:“有什么不行的?咱们林家虽说家大业大,可也不是不须守富贵的人家。便是富贵人家,那东西也分个三六九等,陪葬的也不多,哪有几个是真正真金白银往土里埋的?”
“可……可是,这事儿……”林福一听娘亲果然是这般想法,一时心中慌乱,虽感觉不大妥当,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夏氏拿眼看了看林福和林寿的反应,见自己话一出口,两个儿子竟似没有一个赞同的,脸色不由得阴沉了下来。“怎么,果然是长大了啊?人家只是平时动动嘴,管教了一番,就把你们给哄过去了?现在为这么一点小事儿,竟然连谁远谁近都分不清了么?再说了,我只有你们两个儿子,我这么做是为了谁?这么多年了,我忍气吞声,处处小心,给这个赔笑脸,给那个说好话,就是为了换你们这一副嘴脸对着我么?”
1...2425262728...1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