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青云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林南1
“就是,酸溜溜的好像翻到了醋坛子!”林文说着,和林和两个人架着林武就往院子里走。
刚过了二门,还没等怎么着呢,前边忽然传来一声断喝:“给我停下!瞧瞧你们这副样子,成何体统!”竟是老太太出来了!几个人立刻收了言笑,束手站了。老太太皱着眉头,心里头想笑,可面上还得绷着:“真是……几个人都老大不小的了,嗯?兄不像兄,弟不像弟,大门口的拉拉扯扯的,想什么话?尤其是你们两个!”老太太拿手一指林文和林武:“看看你们刚才这副样子,哪里像朝廷的官员?若是被多嘴的看见了,没准明天上书房里就有了你们的本子!”
“嘿嘿,娘,消消气……”林文见老太太发火,连忙上前轻轻拍着脊背:“这不是兄弟见了,一时兴起么,又是在自家门口,就算是皇上知道了,也不会怪罪的。哪有那么严重?”
“什么不严重?”
老太太还想再说,但看看林和,话到嘴边咽了回去。“回来了?”
“不肖孩儿给母亲磕头!”林和当院子就跪了下来,后面的女人和孩子见了,也呼啦啦跟着跪了。
“行了,回来就好了,快起来吧!”老太太忙伸手拉他。“这当院子冷冰冰的,顾着礼节不假,可也得顾着自己的身子,你也不小了。”
“嗯,是。”林和听了心里一暖,站起身来答应着。
一行人转回到正厅,此刻周氏带着陈氏、夏氏和郑氏早就安排好了座椅和茶水点心,众人挨排坐了,林和带着正妻马氏和几个孩子又重新给老太太和几位兄嫂见礼,同时林南这般小辈的人也过来给长辈见礼,忙忙活活好一阵,这才重新安静下来。
林和虽然排行第三,也没有纳妾,可此时已经有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倒是最多的一位。长子林恒现年九岁,长女婉儿八岁,次子林安六岁,次女莲儿五岁……这么看下来,这些年林和真是没少忙活……
大人之间亲热和睦,孩子们自然就容易合群。老一辈在旁边聊天,小一辈的呆了没一会儿,你叫我,我拉你,便纷纷出了正厅,在院子里玩起来。林福和林寿也在其中,不过林寿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并没有和林南林跖过多亲密,倒似乎和三叔家的两个孩子更亲热些。反而是林福,一起堆雪打架的过程中,对待林南的态度和善了许多。
二十三,糖瓜粘。
依着传统习俗,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小年,也就是祭灶王爷的日子。灶王爷是传说中玉皇大帝钦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民间常称“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所居住的府邸……嘿嘿,就在各家各户的灶台旁边,一般来说不是靠东就是靠北,有的人家专门立座神龛供奉,有的则直接贴幅画了事。
从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起,便算是正式开始过年了。上到皇帝,下到贩夫,在这一天都要祭祀灶神。靖北伯府也不例外,前一天晚上,府里就开始熬糖,有玉米糖,有麦芽糖,在锅里熬得稠密粘连,开始的金黄色也渐渐加深,变成了浅棕色。房门一开,满院子里飘的都是麦香米香混合着一股让人迷醉的甜味儿……
从熬糖的那一刻起,府中的小一辈人就开始围着厨房转悠。林福和林寿虽然大些,也不过是少年,这般喜庆的日子情绪也高涨起来,合着林南、林跖、林恒、林安,外加婉儿、雪宜和莲儿几人,不住地穿进穿出……





青云记 第六十二章 大年
第六十二章 大年
平常日子里,像靖北伯府这样的人家,小孩子是不能在厨房附近转悠的,尤其是男子。眼下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熬糖瓜,做齐了各种吃食,全家老少齐聚一堂,热热闹闹,凸显喜庆,孩子们即便有些不合规矩的地方也就没人怪罪了。周氏在厨房外头摆了张桌子,每当有新的花样出来的时候,便分出来一些放到桌子上,小一辈的人在外头玩够了回头就拿上些,放到嘴里嚼着。
到了晚上,全家的老少齐聚灶房,摆上桌子,桌子上摆了猪、羊、鸡、鸭、鱼、饴糖、糖瓜、四色水果、冷热菜肴……供桌的边缘左右摆上两只碗,碗里放着鸡蛋,这是给狐狸、黄狼之类的吃食,传说中它们是灶王爷的部下,所以在这一天可以得享供奉。
作为当家人的林文手执束香,一头点了,上前礼毕,插在了灶君神龛前的香炉里。灶君神龛正中,贴着一幅神像,眉开眼笑,肚子溜圆,若不是身上有头发,倒和笑脸弥勒佛有几分相像。神龛两侧和上方嵌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东厨司命主”,下联是“人间监察神”,横批“一家之主”。林文从旁边接过另一副对子,在神龛两侧贴了,把原来的盖住,正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随后点燃了事先写好的香表,口中唠叨了几句,大约就是求灶君上天多说好话的意思。
周氏从后面上前来,身后夏氏提着一个小桶,小桶里是新和好的泥浆。周氏伸出白皙的玉手,到桶里蘸了蘸,回头矮了身子,伸手在灶壁上涂抹。待厨房里所有的灶都涂抹一遍之后,这新年“挂袍”的仪式便算完了。
做完了这些,后面林福林寿从左右上前,每人怀中抱着一只公鸡,林福怀里是一只红公鸡,林寿怀里是一只白公鸡。传说中灶君上天要骑马,灶君的马便是这公鸡。本来一般人家都是用一只公鸡,但后来大户人家慢慢便用了两只,方便灶王爷换乘。
两人跪在神龛前,面前各有一只干净的盆子,林文手执菜刀喝了一声:“领!”随后干脆利落地下刀,噗!噗!两只鸡头掉落,血一下子就喷了出来。林武自旁边提了壶酒过来,淋在公鸡断头处,两只鸡刚掉了脑袋,还没有死透,被酒一淋登时扑楞楞抖起翅膀。见灶王爷领了情儿,林武随即便停了手。
随后一家子老少按顺序在神龛前叩拜,纷纷对着灶王爷唠叨:“上天之后,坏的不说好的说。”折腾了一溜拜完了,又停了一会儿,估摸着灶王爷吃差不多了,林文从桌子上抓起几块糖瓜来,丢进了灶里,同时提起酒壶来,往灶壁和灶坑里淋了几下。灶王爷被糖甜了嘴,被酒灌醉了,自然也就不会说坏话了。
这些大大小小的程式做完了,神龛香炉里的香也快燃尽了。取出了香根儿,把那幅神像揭下来,裹上香根儿一起烧化了,全家老少再一次跪拜磕头,这祭灶的仪式便正式完结了。
但祭灶不过是过年其中的一项活动,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大年初一,每一天都没闲着的时候。腊月二十四,全家上上下下都开始扫尘。传说中,灶王爷上天之前,在那些有罪过的人家墙壁上都做了记号,民间这扫尘呢,就是把这记号给抹掉,同时也有“除旧布新”的意思。府里头虽然主要都是下人在扫,但主人家也得象征性地动动扫帚,所以自老太太以下,到四爷林德,人人都拿着扫帚头子忙活。
接下来的几天里,蒸花糕、团子、豆沙包,过油的豆品、面食;祭土地神、门神、户神、行神;随后便是擦锡器,专门祭祀用的器皿,同时祭祀祖先……到了大年三十的一天,更是忙碌,所有的春联和窗花,都必须在这一天太阳在头上的时候贴。
无论大人孩子,女人们手上都拿着窗花剪纸,男人们便人人扯着对子,见什么贴什么,贴得府中满院一片红彤彤,预示着来年的红火。
小一辈的人跑前跑后,人人脸上红彤彤地,也忙活得欢。林福和林寿拿着“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跑去贴财神;林南林跖拿着“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奔着院子里的水井去了;林恒是“土中生白玉”,林安是“地内生黄金”;林婉儿和大人在一边贴着窗花,雪宜则不那么安分,带着莲儿拿着一摞写好的“福”字,见到空地儿就贴一张,大门、二门、角门、院墙、灶台、米囤、水缸……
看着孩子们忙活得欢,林文林武几个人相视而笑,仿佛都想起了小时候的时光。林文贴了个“抬头见喜”之后,冲着林和说道:“三弟,你这一回来,可就亏了。”
“嗯?”林和一愣。
林文笑着又拿起一张“满院生金”来,一边贴一边斜着眼看林和:“这段日子可是催命的时候,放出去的银子可全凭着这几天呢。”
“呵呵,”林和一张圆脸笑了笑,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林文还想再说,忽地肩膀挨了一巴掌,一个严肃的声音拖着长声从旁边说道:“嗯——说什么呢,这大过年的,你又是‘亏’又是‘命’的!”林文下意识地一激灵,扭头一看,林武正板着脸看着他。林文没好气地给了他一巴掌:“臭小子!吓我一跳!”
林和在旁边大笑:“哈哈,二哥这么一闹,我倒想起来了,咱们小的时候过年,可没少因为说嘴挨父亲的训斥!”
“呵呵……唉!”几个人说着说着,笑意慢慢淡了下来,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日头西斜,爆竹声声,烟花阵阵,整个京师里头开始响起爆豆似的震天响来。
靖北伯府里头,忙活了一天的老老少少也都围坐在了桌子前面。老太太居中,旁人分左右尊卑按顺序坐了,正式开始吃除夕的年夜饭。一张特大号的圆桌面上,摆着冷菜八道,热菜二十四道,猪、羊、鸡、鸭、鱼、肉、豆品,另有苏糕、鲍螺、果钟等各式点心……
老太太上座,林文先是斟满了一杯酒,弹指敬天,弹指敬地,泼洒敬了鬼神,随后重新倒了一杯酒,敬给了老太太。老太太喝过了酒,动了筷子,随后年夜饭便算正式开始了。




青云记 第六十三章 拜帖
第六十三章 拜帖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年夜饭不能快吃,与平时相比,席间要宽松很多。饭后撤了席面,一家老少围坐在一起,女人家聚成小圈子说着悄悄话,男人则围着桌子继续吃酒喝茶,小一辈的人则嬉闹着玩笑。劳累了一年,想放松的可以打打叶子牌,开些平日里不敢开的玩笑话……
年长者感叹岁月,珍惜光阴;年少者努力当下,期盼未来。这便是守岁了。
梆声阵阵,锣声啷啷,五更天到了,全家老少开始拜年。依次拜过之后,一家人便各自回房略事休息,林文和林武则不然,回去换了官服,出门骑马坐轿,前往皇城去了。
腊月二十三,皇帝开始“封笔”、“封玺”,自己给自己放假了,直到正月初一,才重新“开笔”、“开玺”。往年惯例,正月初一的早晨,朝廷百官要齐集太和殿前给皇帝拜年。林文本来就在其列,每年都是如此;林武虽然不是京官,但此次回到京师,也须按例前往,一方面是尽臣子之礼,另一方面也是向皇上报个到。
冬日里的天,黑的早,亮得晚。林文和林武借着雪光和偶尔街巷边闪过的灯光一路往前走,夜色里,穿街过巷来到正路上,影影绰绰地看着从各个巷子口里都开始往外出人。西城贵人多,古石街里也出来不少,都是赶着往皇城奔的。大家见面都是点头拱手,人人面带红光,黑夜里不多说话,上马坐轿,默不作声地一起向前赶路。
天光刚亮,城门发着低沉的声音缓缓向两边开启,百官鱼贯而入。太和殿前的广场上,銮驾仪仗早已经排开,启元帝和静淑皇后、三位贵妃娘娘都穿着崭新的袍服,人人面上带笑,在静候吉时到来。大殿屋檐下边,金钟玉磬一字排开,两旁站着穿戴整齐的乐师。
“吉——时——已——到——”
辰时一到,钦天监的官员立刻高声宣喝,同时,午门上钟鼓齐鸣,太和殿两旁金钟玉磬也同时奏响,一片吉乐声中,启元帝登上太和殿宝座,銮仪卫官员甩动拂子,殿上内侍钱海高呼一声:“排班——”
百官依照“品级山”所标注的品级位置,列队下跪。文渊阁、武英殿两位大学士跪捧贺表,由宣表官宣读。每年的新年贺表,都是翰林院擅弄文墨的才子挥就,无一例外,都写得四平八稳花团锦簇,神州一片好,江山万万年。贺表读毕,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
礼毕,启元帝赐座赐茶,这时候气氛就要缓和多了,百官纷纷向皇上和后妃说着吉祥话,皇上满脸带笑照单全收。喝完了茶,说了一会儿话,拂子再响,乐师再奏,启元帝下殿,这个时候百官就可以退朝了,整个贺岁拜年的大典也算完事了。
平民百姓给尊长拜年,磕头,是敬礼,但礼尚往来,同时作长辈的得还礼,有的是压岁钱,红包,有的则是小物事,装在印着红纸的荷包里头往下分派。大年初一,百官给皇上拜年,皇上也不能小气,也得回礼。拜年大典完事的时候,旁边两列宫女太监缓缓走上前来,挨个给百官发东西。别看皇上吃的用的都光鲜,可出手也不全那么大方。大家伙儿起个大早来给他拜年,每个人不过喝了几口茶,得了一个荷包而已。这荷包做工倒是精巧,里面装的不过是金如意、银如意、玉如意之类,东西不值钱,不过新年讨个彩头——事事如意。此外,一年中劳苦功高的大臣,功勋贵戚,还能额外得到皇上御笔挥就的福字,贴在家里不但脸上有光彩,还预示着额外添福。
折腾了这么久,已是日上三竿,肚子里的年夜饭也消化得差不多了。百官散了朝,没有即刻走掉,纷纷拱手作揖互相拜年。不管平日里勾心斗角还是互相往脸上喷过唾沫,在今日这大年初一的时候,每个人都是脸上带笑,互相恭维。
例行的折腾都完了,百官这才一一散去,各自回府——祭五脏庙。
林文林武一前一后出了皇城,一路上肚子咕噜咕噜直叫,终于回到了府上。此刻府中上下也早就起来了,休息了不长时间之后,得开始准备大年初一的头一顿饭了。神州大地,无论是紫禁城里还是山野乡村,大年初一的头一顿饭都是饺子。
往日的饭食都是下人动手,但靖北伯府里头,这大年初一的饺子却是不用下人动手的。周氏、陈氏、马氏连带几个姨娘和贴近的大丫鬟围在厨房里,一边说着话一边包着饺子,连老太太高兴了都上来捏了几个花样儿。
林文和林武饿坏了,可大年初一的规矩,饭前吃别的东西是不行的,必须得吃饺子!没办法,两个人只好忍着,在正厅里坐着,脸对着脸在那喝茶,哧溜!哧溜!咕噜噜!
终于等到传饭了,热气腾腾的饺子一盘盘地端上来,一个个白嫩嫩圆溜溜地鼓着肚子。全家上下都坐齐了,这次就没什么祭拜的了,老太太一声吩咐,开吃!林文早就等不及了,三口两口,一盘饺子进了肚子。刚吃第二个盘子,忽地听得嘎嘣一声!林文“嗬”地一声,张合着腮帮子,一脸的苦相。
“哈哈,吃到什么了?”老太太今日特别高兴,像孩子似的问道。
噗!林文手捂着嘴,过了一会儿张开来一看,竟是一枚制钱!明晃晃地油光发亮!
“呀,恭喜大哥,升官发财!”
“嗯嗯……嗯……”林文活动着槽牙,点头答应着。
老太太忽地笑了:“今儿这福气,让我一个人沾了!”说着一抬筷子,只见筷子头上半个饺子,豁口冲外,里面不是肉也不是菜,竟是麦麸末。众人见了又是一阵吉利话说出来。
……
吃罢了早饭,府里头又开始忙活。林文带着各式的礼品出去拜年,去各个府上递帖子。老太太等人也得好好打扮,在府里头坐着,准备迎接宾客。林文是一等的伯爵,要拜的人家不多,可是来他这里拜望的可就不少了。官员拜年,大多不需要亲自登门,只须派自家的管家下人带着帖子礼物送到府上就行了,只有极少数关系特别好的,或者官阶比自己高上很多的,才要登门拜望。
老太太等人在正厅里喝着茶,一边闲聊一边打盹,正这个时候,外面来人了。一个小厮从前面跑回来:“报老夫人,有帖子到了!”
“嗯……”老太太抬起眼睛,接过了帖子,可打开一看眼睛就圆了,精神头也像忽然好起来似的,只是那面色……就有些不大好看。周氏在旁边见了不明所以,忙接过来看了一眼,心中也是咯噔一下,那拜帖不是别个,落款上写着几个字:“侄儿赵拓拜上。”




青云记 第六十四章 带话
第六十四章 带话
周氏看了一眼,没敢作声。别看周氏也算是靖北伯府的主母,有些事情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说的。和这拜帖有关的事儿,便是其中之一。
下人们或许不太清楚原委,但周氏却知道内中情由。每年的正月初一,府上都会接到很多拜帖,旧去新来,人事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递帖子的人也不断地变换。惟独有一张帖子,十几年来雷打不动,偶尔落款换换人名,但不论怎么换,都是姓赵,而且几乎都是准时准点地送到府上来。
大年初一喜迎春,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递帖子送礼上门,不管如何,不能把人撵走。但自从十几年前赵氏收了第一次礼之后,以后便仿佛成了惯例,年年来,年年送,东西倒都不特别贵重,可也绝对不便宜,有时候是稀缺的吃食,有时候是日用的物件。
这么多年下来,礼是都收了,但从来没人打开过,无论是吃喝还是用具,都原封未动地锁了起来,到得现在,已经快堆满了一间屋子了。老太太吩咐下来的,没人敢违背,即便是林文四兄弟小时候嘴馋想吃点什么,也从来不敢打那间屋子的主意——东西烂掉了,没人动一指头。
小的时候不懂,大了便瞒不住了。老太太赵氏和京城赵家的关系,几个儿子儿媳妇渐渐地都知道了。既然是这么近的亲戚,怎么闹成这样?林文没少问,可老太太从来都是把脸一板,一句话不说。问得急了,便是沉了脸一句话:“记住你自己姓什么,干好自己的事儿,别给林家人丢脸就行了!别的事情少操心!”
老太太不说,可架不住小辈的猜疑。慢慢地,林文升了官,在京里认识的人多了,听得见得也就多了。同朝为官,少不得遇到赵家的人,谁承想不管是哪一个,就是当时官位比林文高上两级的赵拓,见了他也非常和气,此外还透着一股亲近之意。一来二去的,林文碍着老太太的关系,即便不能对人家主动示好结交,可也冷不下一张脸来。因此往日里见面,多是点点头,互相笑笑便过去了。
今天又是大年初一,这帖子也果然来了。
正厅里,老太太摩挲着帖子看了半天,还是叹了口气说道:“送来了,就收了吧。”说着把那帖子扔给那小厮,再也不言语了。
老太太发下话来了,可那小厮却没动地方,站在当地期期艾艾地说道:“老夫人,东西收了,那……这话怎么回?”
“什么怎么回!”
老太太忽地来了火气,瞪了那小厮一眼,还要说什么,却被那小厮一句话说愣住了:“启禀老夫人,外面……”
“不管外面来的是谁!”
“是……”那小厮一见老太太发火了,再不敢言语,忙不迭退了出去。老太太不理会,旁边的林武则有些犯嘀咕,见那小厮言语不似平常灵便,心感蹊跷,微一琢磨,便找个了由头出了正厅,迈步往府门而来。
那小厮拿了帖子,心里七上八下地往府门走,琢磨着怎么对外面的人交待。可穿了几重院子,眼看着府门到了,也没想出不得罪人的词儿来,只好硬着头皮开门,一出门便不住地打躬作揖,脸上堆着笑。
府门外那人一见,摇头苦笑:“怎么,老太太还是不见人?”那小厮见这人没有生气,言语还算和气,如逢大赦般点了点头。同时心下有些纳罕,这人言称“老太太”而不是“老夫人”,倒像是自家人称呼一般,透着一丝亲近,莫非……
那人见自己不幸料中,转过身便走,可又仿佛心有不甘,脚步迈得有些缓慢,抬头看看靖北伯府的牌匾,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就在这个时候,府门开了,林武慢慢地走了出来。
林武出了府门,抬眼一看外面站着的人,不由得愣了一愣,忙上前施礼。可这刚要弯腰的工夫,心下忽地有些迟疑。若是在别的地方见了,对方官阶比自己高,用官礼拜见没什么说的。可现下是在家门口,严格说起来,对方大年初一登门拜年,那是来走亲戚的,这个时候拿官礼相见,怕有些不妥,一个举动就把人推出三尺远去,太也无情……可若是按家礼,这更不行了,若是老太太知道了,气个好歹就麻烦了……
林武这般想着,身子就是一僵,好在及时两手一搭,朝对方拱了拱手,面露苦笑:“赵兄来了。”
对方自林武出门便一直打量着他,见林武动作微一迟疑,不由得眼神闪了一下,随后也露出一丝苦笑来:“嗯,来了,老太太……还好吧?”
“嗯,”林武点点头。“多谢赵兄挂怀,家母还好。呃,国公大人可还康健?”
“嗯,家父身体甚好,有劳兄弟动问。”
两句话说完,两人便都是一阵尴尬,面对着面,互相看着,竟是一时都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林武苦笑了一下,打破了沉寂:“赵兄百忙,如此佳节前来拜候,本应请到屋中奉茶,只是……”
“唉……”赵拓理解地一摆手,笑道:“算啦,说起来也不是外人,何须计较这些……唉!罢了,既然老太太一切都好,我也不在这碍眼了……”
“……”按照礼节,客人要走,理应出言挽留,可林武在这府门站着,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只好尴尬地笑笑,看着赵拓离开。
谁想赵拓说完没有立刻就走,而是又往林武那凑了凑,见左右之人离得甚远,这才回头悄声说道:“林武兄弟,这里人多耳杂,我就不和你客套了。长话短说,其实我这次来,倒不是为了见老太太。”
林武听了一愣,心中有些不解。赵拓接着说道:“我听说你这次回京,不日就会升迁。可这升官不见得都是好事儿,这次家父托我来带句话,若是能留京自是最好,若是调往东南……还是尽量别去的好……兄弟好好琢磨琢磨吧。告辞了。”




青云记 第一章 密报
1...3233343536...1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