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青云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林南1
“呵呵!”高宝在旁边笑了。“几十年了,除了大少爷大婚的时候,再没见老爷这般高兴过。既然今日老爷说了,那这些东西老奴可就照单全收了,指望着老爷可别临阵了,心里头舍不得呀……”
“去你的!”赵广伸出拳头砸在高宝肩膀上。“老夫什么时候舍不得了?哼!”赵广咧着嘴,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转身走到旁边的座椅上坐了下来。“唉,高宝,这有多少年了?真没想到哇,老夫还能活着看到这一天……”
“老爷,大小姐十七岁上由世宗仁皇帝降旨赐婚,嫁到了林家,现在算一算,大小姐已经六十有四了……”高宝说着,眼圈又红了:“大小姐离开咱们赵家,已经整整四十七年啦……”
“四十七年了……”赵广喃喃低语,一时也有些出神。“过得真快呀!这么多年了,真想不到还有这一天哪!老夫这妹子从小性子就又臭又倔,比老夫还像老头子三分呢!自打那一年大婚之后老头子发了狠,扬言再也不认她了,在那之后她也就真的不登门了……即便先父过世,她也没上门拜祭过一次,只是背地里不知道哭了多少次呀……”
“是啊……说起来,老奴一直为大小姐感到委屈,说句不好听的,老太爷当年的脾性,也确实倔强得很哪……”
赵广看了高宝一眼:“这话咱们也就是关起门来说。当初你也在老头子跟前伺候着,你是知道的……老夫从小就和这个妹子对脾气,也是最疼她的,可就是那时候,却怎么也没能让老头子改了主意……现在想起来,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哇……”
高宝叹了口气,上前给赵广倒了杯茶,说道:“老爷,过去了,都过去了……这么多年了,老爷苦心磨合着,总算心思没有白费,这不,现在总算见了亮光了。依着老奴的了解,大小姐既然这次能打发人给府上送这么多东西来,那也就是松了口儿了,这个时候老爷若是趁热打铁,指不定过些日子春暖花开了,咱们赵家人就能团聚了……”





青云记 第二十六章 布子
第二十六章 布子
“团聚……”赵广顺着话音念叨了一遍。“团聚!你说的是,哈哈!哎呀,说起来老夫也有很多年没有见过这亲妹子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想必她也老了。可你看看咱们,哈哈,还是一口一个妹子,一口一个大小姐地叫着,哈哈!人家呀,现在也是儿孙满堂,稳稳地做着林家的老夫人呢!”
“嘿!”高宝也有些感慨:“老爷说的是,老奴这……是叫得惯了,若要改口,一时还真有些不习惯……”
“别说你了,就是老夫想想,也觉着别扭哇!”赵广望着窗外叹了一声:“可恨那林侍郎,当初同朝为官,可却与老夫不大亲近。哼!娶了老夫的妹子,居然对老夫这大舅子如此不敬!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高宝一听这话乐了:“老爷,老奴还记得呢,当初老爷很长一段时间都憋着气,还借着公事的由头想灌林老爷的酒,可惜最后没能成……”
“你还说呢!这是老夫这辈子最亏的事儿!”赵广看起来依旧有些愤愤不平,但接着忽地咧嘴一笑:“不过嘛,哈哈,常言说得好,父债子还!林侍郎有四个儿子呢,他欠老夫的酒,得让他的儿子喝下去!”赵广说的兴起,一双眼睛眯缝起来,似乎瞧见了日后自己灌林家几个儿子酒的样子。
高宝见国公爷开心,也跟着凑趣儿:“不对呀!老爷,这么说起来,不是老爷拿自己的酒给他们喝?算起来还是老爷亏呀!”
“呃……嗨!”赵广一摆手:“管它呢!老夫别的不敢说,酒可是有的是!就是旁人难得的御酒老夫也有那么几坛子!嘿嘿,等到老夫一家团聚,非要好好量一量那几个林家小子的底不可!说起来,老夫只知道林文那小子仗打得不错,可酒量到底如何,那只有亲自试一试才知道了!哈哈哈!”
两人又开了几句玩笑话,赵广吩咐道:“高宝,你叫几个手脚仔细的来,把这些东西都抬下去吧,都仔细着点,东西给我放好咯!”沉吟了一下,赵广又道:“另外,这礼咱们是收了,可如何回礼,回些什么东西,你得好好帮我想想……老夫虽然心疼这个妹子,可那都是年少时候的事儿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夫只知道这个妹子喜欢吃燕窝粥,其他的……可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你,你好好帮我想想!可别到时候出了纰漏,惹得她犯了性子,那可就坏了!”
“老爷,老奴一时也还真想不起什么……”高宝琢磨了一会儿,忽地抬头,声音放低了下去说道:“老爷,依着老奴看,以大小姐的性子,既然能一反常态地给咱们送了这么多东西,这事儿便八成是坏不了啦……至于回什么礼……是不是大小姐最喜欢的……似乎……似乎都是次要的了……”
“嗯?”赵广眼中一闪,扭头看了看高宝,一时陷入了沉思。隔了一会儿,赵广轻声一叹,缓缓说道:“嗯……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你从小就在咱们赵家,跟了老头子,又跟着我到了今天,有些事情多多少少你也知道点儿,瞒也瞒不住你。”顿了一顿,赵广一叹:“唉!这么多年老夫思谋着,始终盼着能与林家和好,一方面自然是想念自己的亲妹子,另一方面……嘿嘿,其实也是有些私心在里头的……”
高宝闻言老眼一眯,微微低了头没有答话。
“别人不知道,想必你是肯定能猜到的。”赵广继续说道:“这些年来,朝廷局势日渐变化,你也知道个大概。我赵家以武晋身,自先祖以降,直到老夫和拓儿,无不是南征北战,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到了现在,不但老太爷生前倍受皇恩,现在老夫更是被封为国公,一门尊荣,到现在也算到了头了……”
“你也知道,老夫年轻时候性子刚猛有余,却不怎么会细细地考虑这些事儿。可老太爷一过世,这一大家子的事儿就都压在老夫头上了,这么多年下来,就是没吃过猪肉,总也见惯了猪跑了……常言道刚则易折,物极必反,到了老夫这辈子,赵家一门的尊荣差不多已经到了极致了,这没发生的事情,任谁都难以预料哇!”
高宝听着,眉头也渐渐锁了起来,虽然没有说话,呼吸声却有些粗重了。
赵广又叹了口气,说道:“这话若是说给别人听,或许很多人不相信,在以前老太爷和我说这话的时候,我也是嗤之以鼻呀,可直到自己亲自坐上了这个位置,才能体会得到当初老太爷的苦心哪……”顿了一顿,赵广靠近了高宝,低低地说道:“当初老太爷在的时候,为什么咬死了反对这门婚事?不瞒你说呀,其实……老太爷原本想把老夫这个妹子送到宫里去的……”
“啊?”高宝一惊,惊呼了一声,抬头看向定国公赵广。“这……这不……”高宝嘎巴这嘴儿,有些语无伦次:“这……莫非老太爷想把大小姐……嫁给……世宗仁皇帝?”
赵广点了点头:“没错……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哪,妹子无巧不巧地早就看上了林侍郎了,老太爷还没等提出来,妹子就先开口了。后来的事情你也都知道了……唉,说真的,这些事情到现在压在老夫心里,也难说到底是谁对谁错。可是说到底,老太爷还不是为了咱们赵家的子孙着想?”
“若是当时妹子能嫁进宫里去,咱们和皇室沾上了亲,只要子孙恪守本分,不行差踏错,那日后即便不能像今日这般尊荣,却也不会生出其他变故来。虽然老太爷想的不一定都对,可在当时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赵广挑了挑眉毛,继续说道:“此事没有成,可眼下的情形也和当时有所不同了。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皇上即位,老夫出乎意料地封了国公,老太爷当日怕是也没有想到。老夫现在也像当日的老太爷一样,老啦……人一老,就总想着身后事,未雨绸缪,不能不想啊!”
“我赵家尊荣是尊荣,可一步一步爬上来的时候,也难免得罪了不少人。何况,大建朝尊荣的又何止我赵家一门,定州方家,甘州吴家,蜀中向家……这些个门庭,哪一个也不比咱们差呀!大家都同样站在高处,不说背后都有无数人盯着,相互之间可也都睁大眼睛盯着哪!若是得势时候还好,万一失了势,皇上会如何暂且不说,这些歌明里暗里的手脚,肯定是少不了的。想想以前,多少高门大户风光一时无两,最后却结局惨淡……古今如一,不能不防啊!”
高宝听到这里,叹了口气说道:“老爷说得是,这么多年下来,别说远的了,就是本朝这几十年里,倒下的人家也不少了……”
“是吧?”赵广道:“不是有人这么唱么,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咱们赵家这楼,只要老夫仍在,是肯定塌不了的,可若是老夫不在,也总不能让它立刻就塌了。”
“呵呵,老奴觉着,以朝廷现在的局势,老爷说这话似乎为时过早,未雨绸缪自然是要的,可依老奴看,大少爷的脾气秉性比老爷稍微柔些,战功是比不得老爷,但看情形日后朝廷北疆必有大的战事,以大少爷的本事,将来必定是要派大用场的,所以……”
“呵呵,你说的只是一方面,老夫可得考虑长远点。”赵广看了看高宝,说道:“咱们都老了,这么大一个赵家,将来若是只剩下一个赵拓能干,一旦有事,即便他浑身是铁,又能碾得几颗钉儿?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也得有三个帮啊!咱们赵家一直以来都是靠着圣眷才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可是万一没了圣眷呢?那就只有多找几个帮手了,互相帮衬着,总还能过得去难关……”
“老爷考虑得是……”
“若是找帮手,那林家自然是首选。俗话说‘是亲三分向’,找别人帮衬不如找自己人来得托底,毕竟那是老夫的亲妹子家。当时老太爷瞧不上的一个文吏,后来竟做到了侍郎,眼下他的这几个儿子,看起来前途也是不可限量……林文走得和拓儿是一个路子,老夫另一个外甥却不同,现在已经做到了一方封疆大吏,嘿嘿,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皇上让他做这个汉南布政使,看来多半是要拿他做钱耙子,若是干得好了,将来肯定是要入阁的。这一文一武,可比拓儿一个人要牢靠得多呀。何况,他林家在宫里还有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这更是我赵家没有的……短短的几十年,真是沧海桑田哪!要说句玩笑话,现在看起来,老夫这妹子相人的眼光,怕是比老太爷还要毒几分哪!”
“老夫这些年一直对这几个外甥暗中照拂,一方面固然是看在自己亲妹子的份上,另一方面,也是看好他们的前途。林文可能不知道,可那个林武心思细密,多半已经有所察觉了,不然,前几年江南发大水,那么多人办砸了差使,惟独赵毅得了他的援手,差使办得妥帖。”
高宝闻言说道:“老爷说得是,老奴听闻,林家二爷做官是有些门道的,只是早年有些不顺,窝在昌宁府十几年不说,先前儿子还被恶仆抱走了,前几年天可怜见才找回来。听说这位小公子现下被皇上点名入了宫,做了伴读了……”
赵广应了一声:“没错,呵呵,高宝,你可别小看了这小子。有些事情你不知道,我也不便说,可就眼下来看,林家这些小一辈的人里头,将来或许只有这个娃娃最有出息。你看看我赵家,赵拓,赵毅之后的几个孙子,虽说也有些看得入眼,但出类拔萃的可不多。林家这几代人,虽然现在官做得不大,可你仔细看看这几个人就会知道,老夫这位妹夫……可真是布得一手好棋呀!也罢,既然这妹夫下得一手好棋,老夫也就沾沾光,将来若是真有什么不测,也就只好借借力了,谁让他是老夫的亲妹夫呢!”




青云记 第二十七章 葫芦胡同
第二十七章 葫芦胡同
晨曦初露,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夜晚的凉意。
林南要回宫了,老太太吩咐下人准备了些东西,可林南什么也没带,只带了一个春哥儿就离开了靖北伯府。
两人出了古石街,走着走着,春哥儿忽地发觉有些不对,诧异地问道:“堂少爷,您不是回宫里?若是回宫里……这道儿走得可有些岔了……”
“哦。”林南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接着问道:“春哥儿,往日都说你对四九城里特别熟,今日我倒要问问你……这京城里头,哪的臭豆腐卖得好?”
“呃?”春哥儿一愣,接着眉头紧了起来,脸色有些发苦:“堂……堂少爷,您想……想吃那东西?”
“啊!”林南若无其事地答了。“最近总是听人说京城的臭豆腐怎么怎么好吃,一直没有尝过,左右现在也没什么事儿,就先不急着回宫,你既然对京城熟,那咱们就去尝尝。”说着,林南奇怪地看了春哥儿一眼,说道:“怎么?”
“没……没什么,那……咱们就去……”春哥儿扁了扁嘴,有些犹豫,说道:“堂少爷,小的实话实说,虽说小的是在四九城长大的,可这京城里的臭豆腐……小的还真没吃过……”见林南诧异地看向他,春哥儿一咧嘴:“嘿,不瞒堂少爷,小的实在是……实在是受不了那个味儿。不过堂少爷既然问了,这卖臭豆腐的地方小的还是知道的。南城的十字坊,东城的老甘家,还有大石桥的大卤摊子,这几个都是京师有名的,也是卖得最好的几家作坊了。”
“哦,那……”林南听完了有些犹豫,问道:“这几个作坊里,哪家做得最好吃?呃……你可曾听人说过?”
“嘿嘿,堂少爷这可问着了。”春哥儿一乐,说道:“堂少爷有所不知,咱们林府里头的二管事老陈,就是个特别好这口儿的,有事儿没事儿经常听他说起这些东西。堂少爷方才问的是哪家卖的好,那小的就知道这几家。不过……”春哥儿又道:“若是说哪家做得最好吃,这小的可说不准了。几年以前老陈总吃南城十字坊的臭豆腐,后来他说十字坊的变了味儿,改吃老甘家的了。可是去年秋上的时候,他又不吃大卤摊子的了,说有个地方做得更好吃,味道也更足。这地方似乎不大有名,容小的想想……嗯……噢!对,好像那地方在葫芦胡同!”
“葫芦胡同?”林南听了这名字觉得有些怪异。
“是,堂少爷,您看咱们是……”
“好,既然老陈说那的臭豆腐好吃,那咱们就去看看。带路吧!”
“好叻!”春哥儿一听,顿时如释重负,一边在头前走着,一边嘴里不闲着。“堂少爷觉得那地方名字怪吧?嘿嘿,小的第一听的时候也觉着有点别扭。这葫芦胡同是又窄又长,那一带住的都是些没身份的人,胡同里就一条细肠似的小道,歪歪扭扭的好像一个糖葫芦,所以就叫葫芦胡同。有那口齿不灵便的,一说起来倒像是‘糊里糊涂’,所以后来传开了,大伙儿就都管那里叫‘糊里糊涂’了。”
“呵呵,糊里糊涂……”林南笑了:“这么个叫法儿,那里住的人岂不是都变糊涂了?还有什么人爱在那儿住哇。”
“嘿,堂少爷可不知道,像那般没身份儿的人,能有个地方安身立命就知足了,至于叫什么哪有闲心理会。现下那里也聚了一些小摊子,有些东西挺便宜,慢慢地也有些兴旺的迹象,现在赶他们走估计也没几个人会走啦!”
“哦……”
两人说说笑笑,不多时来到了葫芦胡同口子。果如春哥儿所说,从胡同口看起来,这地方倒显得有些破败,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道走进去,里面却别有洞天。这里的摊子大多都支在胡同里的屋檐下面,或者半山墙的豁口边上,中间那条道很窄,有的地方几乎两个摊位互相一伸手就能拿到对方的东西……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小小的胡同里除了做买做卖的吆喝声之外,还多了一丝温馨和安宁的气氛。
“大叔,向您打听个去处。”春哥儿向前紧走几步,朝一个卖货的中年汉子作了个揖,脸上堆笑问道:“咱们听说这糊里糊涂有家臭豆腐做得倍儿香,敢问这家是在哪儿?”
“嘿——”这汉子没有立刻答话,反是冲着对面那摊子的人嚷嚷开了:“听见没,他老罗的臭豆腐现在是越来越红火啦,两位小哥儿是慕名而来的?”说着笑了笑:“这糊里糊涂哇就这么一条道,想找臭骡子?那你根本不用问,沿着这条道走下去,提鼻子一闻,保证你错不了!”
林南二人听了,谢过中年汉子继续往前走,穿过歪歪扭扭的巷道,不多时,果然闻到空气中有股异样的香臭。林南闻了还不觉得什么,春哥儿可有些受不了了,可当着堂少爷的面又不敢太过表露,只得绷着脸强忍。
此时周围穿过的人身上都带着一丝臭豆腐的味道,有些人手里端着个粗制的小陶碗,正热火朝天地吃着。二人又往前走了几步,终于看到个油腻腻的灰布幌子,上面不知道是用黑炭还是什么歪歪扭扭写了一个“罗”字。
“唔……”春哥儿吸了一口气,走到前面去冲着里面喊了一句:“哎,你这儿是卖臭豆腐吧?”里面没人应声,只有一个系着围裙的汉子在背对着他们忙活。春哥又问了一句:“哎,这人呢?”
话音未落,就听里面那汉子哼了一声:“问个屁,你长那鼻子是干啥的?没闻着这豆腐味儿?”
“你……”春哥儿一听回头瞄了林南一眼,脸上有些发急。“你怎么说话呢?你就是店家?哼哼,这京城里转了个遍,就没见过你这么做生意的!”
“咋了?”汉子转过身来,一张脸红里透黑,硬邦邦地说道:“爱买不买,不买就走!俺这破地方,不敢留贵客!”
“嘿——”春哥儿还想说什么,林南一摆手把他拦住了,这时候就听旁边一个圆脸的胖子笑道:“嘿,看见没,这臭骡子又犯毛病了。我说二位,第一次来吧?嘿嘿,甭理他,就那臭德行!要不能叫‘臭骡子’么?”
“用你多事儿!”老罗横了那胖子一眼。
“嗨嗨嗨!”胖子转头冲林南笑道:“瞧见没?就是一头倔骡子!人都说和气生财,就真没见过他这样的。可您还别说,这臭骡子的豆腐做得还就是好,脾气是大了点,这臭豆腐却还真没少卖了,不少回头客儿呢!”
林南笑着冲胖子点点头,伸手将春哥儿拉了回来,自己上前看了看那黑脸汉子,说道:“我们是慕名而来,特意来尝尝罗师傅做的臭豆腐,若是好吃,以后还会常来光顾。敢问罗师傅的豆腐……怎么卖呀?”
黑脸汉子依旧是那副硬邦邦的口气:“两文钱一碗,要多少?”
林南不以为意,答道:“先给我们来两碗……”说到这儿林南忽地想起春哥儿,略一犹豫却发现那汉子的脸似乎更黑了些,于是忙道:“呃……就来两碗吧!”
黑脸汉子也没言语,转身走了进去,没一会儿工夫,油炸的声音响了起来。“哎?”林南一愣:“还得过油?”
“嗨!”旁边那胖子摊主又接过话茬儿去:“看来公子真是不知道,这老罗祖上是南方人,流落到京城,开始卖起了臭豆腐。当时他们卖的臭豆腐是南边的做法,就是那种黑不溜秋的,臭味儿要比北方的臭豆腐轻一些,但香味要浓一点儿。到了老罗这一辈儿,别看脾气倔了点,可脑子却好使,他把南北两边的臭豆腐做法融合到一块儿,这做出来的东西,又臭又香,还发明了很多吃法。过了油的臭豆腐片,加上点作料和浓汤,外脆里嫩,浓香可口,比旁人家的好吃多了!”
“哦……”林南这才恍然,看来府中那位陈管事还真是个嘴刁的人,这地方不知道是怎么找到的。此时黑脸汉子老罗端了两个陶碗走了出来,上面放着两双筷子。林南接了过来,看了看春哥儿,叹了口气,转身递给旁边那位胖子:“多谢您了,来,吃一碗!”那胖子推辞了几句,见林南盛意拳拳,忙接过去,两个人忙不迭吃了起来。
风卷残云之后,林南额角上也冒了些细汗。果然如胖子所说,这老罗的臭豆腐还真是好吃!林南冲着春哥儿一努嘴:“去,再买十碗来!哎,叫他拿个大点的家伙装了,咱们拿走!”
“十……十碗?”春哥瞄了林南一眼,依言去和老罗说了,同时把钱也付了。待到东西凑齐了,林南犯难了,这怎么带?此时那胖子说话了:“哎哟,您这是要带走吧?没带家伙什?呵呵,我这里倒有您要的东西!”说着回身从摊子后面拿出一个小巧的方形竹篮子来。 “这东西怎么样?正好您用得着!”
林南一笑:“多少钱?”
“原本呢要卖八文钱,看公子也是好这口儿的人,六文钱卖你了!”




青云记 第二十八章 宁馨公主
第二十八章 宁馨公主
“好吧!那就六文钱!”林南说着接过篮子,把装着臭豆腐的一个坛子往里面装了,盖上盖子,又额外付了坛子的钱,这才和春哥儿离开了糊里糊涂。
“堂少爷,您可让刚才那胖子给占了大便宜了。”春哥儿一边走着,一边低声埋怨。“这么一个破篮子,怎么也不值六个大钱呀!”
林南一笑:“行了,咱们这一趟下来,总共也不过花了几十文钱而已。几十文钱换几十两银子的东西,怎么算都是划得来的。”
“几……几十两银子的东西?”春哥儿瞪大了眼睛,一时不明所以。
林南见状也不解释,说道:“你先走几步,去胡同口那雇辆车,要快点,不然一会儿这汤凉了,豆腐泡久了也不好吃了。”春哥儿应了一声,忙去胡同口雇车。待林南出了胡同口,两人上了车,一路打马朝着皇城行来。
“堂少爷……”春哥儿不时瞄了瞄林南身边的竹篮子,几次欲言又止,终于忍不住问道:“这东西……真的那么好吃?”
“嘿——”林南歪着头看看他,笑道:“想知道哇?刚才让你吃你不吃,现在你就是想尝尝,也没你的份儿了!来!”林南把篮子往春哥儿旁边一递:“抱着吧,闻闻味儿!”春哥儿下意识地往旁边躲,林南有意逗他,哼了一声说道:“抱着!难不成一会儿还让本少爷拎着不成?”春哥儿无奈,只好忍了接过了篮子。
此时太阳已经渐渐高了,但外面仍旧有些凉。二人坐着马车,不多时来到宫门外,离着老远林南便下了车,春哥儿用袖子掩了口鼻,一手拎着篮子跟在后面,两人一前一后往宫门口行来。没等到宫门呢,远远地就看见两个小太监在城墙根儿附近晃荡,一见林南来了,立刻朝这边奔来。
1...4243444546...1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