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卧子,速速与本宪前去李啸的赤凤堡!”

    李懋芳这声焦急之令,让陈子龙心下不觉一叹。

    这位李巡抚啊,早些时日,那李啸送上门来愿意效劳,你却恐其另有他图而不答应,现在火烧眉毛了,又要上赶着去求人,真真何苦来哉。

    由是可见,这李懋芳实是个庸碌多疑之人。自已跟了此人,日后前程,怕是黯淡。

    不过他心下虽这般想着,却什么话也没多说,还是立刻陪着李懋芳一同出发。

    两人紧急赶来,二天后,便到达了赤凤堡。

    见得二人一脸风尘仆仆之状前来,李啸心下快意,却还是恭敬迎接。

    “李啸,闲话不说。现在流寇正大肆渡河北上,欲图我鲁西之地,本宪希望你能立刻带兵出发,剿灭流贼,护我山东军民安靖。”各人看坐献茶后,李懋芳一脸急色,也不顾宾主之礼和自家身份,便急急开口说道。

    “哦,鲁西之地,情况竟至这般严重了么”李啸故作惊讶。

    “李千户,前段时间,你提出愿意派兵前往鲁西抗击流寇,巡抚大人亦是欢喜,只因事务繁忙,一时没有回复。现在流寇事急,巡抚大人专程前来赤凤堡与李大人协商此事,还望李千户勿要推脱。”

    陈子龙看得出来,李啸这话不过是故作姿态,他见得李懋芳一脸尴尬,连忙在一边打圆场。

    “李啸,寇情如火,万万不可耽搁。本宪现在问你,还需几日尚可出兵”李懋芳真是急了,一句废话也不愿多说。

    李啸心下暗笑,这个李懋芳还真是个属驴子的,非得让人抽了鞭子才肯上坡,倒是可笑可叹。

    不过李懋芳这样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大明官员,整个明朝多如牛毛,李啸也不想再于此事上与其多计较。毕竟现在是对方急着求自已,自已却可好好与他谈谈条件了。

    “出兵抗贼,乃我大明官军本份。李某言既出,必以信。只是李某心中有句话,却不知当不当讲”

    “李啸你但说无妨。”

    “巡抚大人,本将说句实话,我赤凤堡距鲁豫边境之地,有一千多里,行军奔波,实是辛苦。我军现在出兵抗击流贼,纵然获胜后返回,却亦难保没有别的流寇又趁虚而入。若是这般,我军总是长途奔袭,士卒劳苦,军心必沮,而各路流寇却能一直以逸待劳,我军岂不吃亏。这样一来,我军想打击流贼,力保山东军民安靖,实非易事。”

    “那李啸你的意思是”

    “本将恳请巡抚大人同意,在流寇侵入的单县之地,划出一块土地,由我军驻守防卫。若有了我军这般驻军威慑,小股流寇断然不敢进犯,而大股流寇,我军可凭堡坚守,这样消灭流寇,却是容易得多了。”

    李啸诉说时,一脸诚恳之状,李懋芳眼神复杂,久久无言。

    这个李啸,说得冠冕党皇,还是要为自已在那单县谋得一块飞地罢了。

    也不知那土地贫瘠,常被黄河决口冲淹的单县,却为何这般吸引这个李啸

    只是,自已现在还有条件拒绝他吗

    真若流贼泛滥起来,在山东之地大肆荼毒的话,他这个巡抚,也就当到头了。

    李懋芳下意识地看向陈子龙,看到陈子龙正微微点头,示意自已赶快答应。

    良久,李懋芳长叹了一口气,对李啸说道:“既如此,本宪同意了。准李啸你在单县附近,如这赤凤堡一般,选择方圆二里之地,筑堡屯军,防贼护民,以为长久防备之计。”

    “大人,二里之地,实在太小。单县之地,多有流寇,我军若要在其处驻扎,却实难与赤凤堡一般局限于一处,另需多建岗楼,墩堡,以便及时应警,方可护卫周全。”李啸平静回道。

    李懋芳的脸上,不觉哆嗦了一下。

    这个李啸,看来真吃定自已了。罢罢罢,现在自已有求于人,却是实难于拒绝他。

    “那依李大人之意,需得多少土地方可”李懋芳淡淡道。

    “禀大人,至少方圆十里。”

    “好,十里就十里,本宪答应了。”李懋芳一咬牙,答应下来。

    李啸见事情谈妥,心下极喜,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向李懋芳拱手道:“巡抚大人既已应诺,我军自当奋发效力!另外,还请大人安排兖州各地,支应我军粮草,李某准备妥当后,立即率军出发。”

    “好,就如你李啸所言,本宪自会安排妥当,盼李千户早日剿贼成功!”李懋芳脸上挤出笑容道。

    “但请巡抚大人静候捷音!”

    。。。。。。

    黑蝎子部流寇,于五日后,终于集齐船只,大举渡河北上。

    流寇入得单县之境,立即露出了狰狞面目,四处纵兵掳掠村寨,整个单县南部,顿时




第九十二章 聚歼
    黑蝎子部流寇将整个单县扫荡完后,又假意在单县南部呆了三天,做出要返回河南的姿态,随后,在安和尚带领下,趁着夜色向东北部的金乡县突袭而去。

    天亮时分,五千余众流寇,终于快到金乡县集里寨处。

    众人可以远远地看到,对面村寨中,仿佛还未从睡梦中醒来,依然处于一片静谧中。有几个荷锄挑担的农人,正在村中四处走动,似乎正打算出村干活一般。

    “大帅,前面就是集里寨,是金乡县第一大乡镇,土地肥沃,存粮积多,还有好几个大财主呢。大帅你看,前面有村民走动,说明他们在听闻我等要返回河南后,已是纷纷返乡。现在,却是我军下手的最好时机。”

    安和尚急急说完,黑蝎子忍不住猛吞了一口唾沫。

    “他娘的,总算找到一只肥羊了!兄弟们,操家伙,跟某家上,富贵发财就在眼前了,冲啊!”黑蝎子猛然喝一声,率先刷地拔出腰刀。

    “冲啊!”过山虎、一根毛等流寇将领,亦是纷纷叫喊起来。

    每个流寇眼中,都满是贪婪焦渴的光芒,人人鼓噪着挥舞刀枪,一窝蜂似地从村子入口一拥而入。

    一只藏在一栋房屋后的千里镜,正在密切关注这些猛冲进村的流寇。

    这只千里镜放下后,露出一张英俊又眼神锐利的面孔,此时,这张面孔上,浮起了淡淡的微笑。

    这个人,便是李啸。

    经过长时间谋划与控制,今天,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

    安全司的暗哨们,暗中已与安和尚联系好了。让他于昨夜,带着全体流寇,来到了李啸军设下埋伏的金乡县集里寨内。

    方才那几名在村中闲逛的农人,皆是安全司哨探们假扮。实际上,全村百姓皆已被转移,而现在村子各个出口已全部围上,只留得村口进入,这是一个标准的请君入瓮的埋伏阵型。

    李啸看得清楚,流寇只有一百多名骑兵,余者皆是步兵,那些穿着残破盔甲,且手中武器较好者约一千余人,应是最为核心的流贼老营。而那些什么盔甲也没有,只有一把武器在手的,则是流寇的新附军兵及刚刚裹胁的百姓。

    黑蝎子部全部冲入村中,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本应该被吓得鸡飞狗跳,百姓哭喊逃命的村子中,却依然一片静默。

    此时,天已大亮起来,黑蝎子四处张望,方才那几个农人早已不见踪影。

    作战经验丰富的他,仿佛已预感到了什么,瞳孔顿是一缩。

    他慌忙四下扫视一遍,立即发现,安和尚和他手下那几十名前来投诚的匪兵,已是无影无踪。

    黑蝎子在一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娘的,原来,自已早就成了别人的一枚棋子!

    安和尚,你这混蛋,骗得老子好苦!

    “安和尚,你他娘的给老子滚出来!老子被你骗了!”黑蝎子发出近乎绝望的嘶吼。

    没有人回答他,只是从村子的各个出口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前进声和盔甲摩擦的哗哗声。

    “快撤!”黑蝎子拔转马头,放声大喝。

    晚了。

    各名皆是一脸惊惶之色的流寇,还未来得及行动,就都听得身后传来一声整齐的“轰”的巨响。回头望去,一排一百多人的盾兵,已将村口撤退之路严密堵死。

    黑蝎子一颗心,顿时如沉入冰渊之底。

    完了,被彻底包了饺子了。

    “大帅,快看,那边屋顶也有人。”过山虎的声音打着哆嗦。

    黑蝎子啊了一声,猛地扭头,立即看到,远处那村中祠堂的屋顶上,六十名手里端着修长而乌黑鲁密铳的铳兵,铳上挂着的火绳烧得滋滋响,每个铳兵都是一声不吭地向自已这里瞄准。

    流寇们顿时更是骚动不已,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绝望之色。

    一片让人窒息的寂静中,突然有细微的马蹄声传来。

    “大帅,快看,那边来人了,定是这些官军的头目。”一根毛惊恐地说道。

    他说得没错,此时,李啸在田威安和尚一众人的护卫下,于黑蝎子前面一排盾兵后面站定。

    看着正洋洋得意与李啸并马而立的安和尚,黑蝎子恨得直咬牙。

    “你就是那个黑蝎子”李啸以一种平淡的语气问道。

    “正是某家,你是哪个明狗!”黑蝎子大声喝道。

    “在下李啸,乃是明军把总,今天在此得遇黑头领,倒是幸会。”李啸脸上露出微笑。

    “屁话少说,我军中尔奸计,悔不当初。尔要战便战,哆嗦个甚!”黑蝎子犹是齿强牙硬。

    “哼,黑蝎子,你现在已被我军四下包围,断无脱逃之理,本官劝你认清形势,趁早投降,不然,本官定要取你与你一众手下之狗命!”李啸说到这里,脸上已是显现狰狞之色。

    “哈哈,老子从陕西打到这山东,还从未投降过!今番,老子就与你拼个你死我活!”黑蝎子举刀大喝:“冲啊!杀明狗啊!”

    “冲啊!”流寇又鼓噪起来,由一百多名骑兵打头,流寇们发狂般地冲向李啸的位置。

    李啸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

    有如密集的爆豆一般,六十杆鲁密钗响起了四十多根,鲜红的余焰在浓密呛人的烟幕中隐现,四十多颗三钱重的细小铅弹,发出有如死神欢笑般的轻微尖啸,向黑蝎子的方向疾速扑去。

    黑蝎子旁边的那些幸运未中弹的护卫骑兵们,惊恐地看到,黑蝎子背上,以及他胯下的坐骑,突然绽开了许多朵小小的血花,黑蝎子摇晃了一下,一声不吭,与自已那悲鸣的坐骑一并摔倒。

    另有十几名运气不好的骑兵,也纷纷中弹,惨叫着从马上掉了下来。

    被犹然浑身抽搐悲鸣不已的坐骑压在身下的黑蝎子,就这样无声地死掉了。

    前冲的流寇们,顿是突然一滞。所有人在这一刻,都呆住了。

    “降不降”安和尚如雷般的剧吼,在每个流寇耳边炸响。

    “降不降!”

    “降不降!”

    “降不降!”

    。。。。。。

    所有的李啸军兵一同嘶声大吼,连绵的喊声有如春雷滚滚,让整个集里寨的天空都在颤抖。

    “降了!大人,我们降了!”

    稀里哗啦的扔下刀剑声,和扑通扑通下跪的声音,以及低低的哭声与斥骂声,顿时响成一片。

    这场谋划了近一个月时间的战斗,就这样,在十几分钟内就结束了。

    甲总总长田威满脸遗憾,他恼怒地啐了一口:“真他娘的一群怂货!一顿排枪就投降,老子的刀头还没过血呢。”

    李啸军没有任何伤亡,除了打死打伤了十多名流寇骑兵外,共抓获流寇53



第九十三章 铁龙城
    “李大人,您真是贵人多好运,才能发现这般品相上好的矿区啊!您看,这是这亮闪有光的是镜铁,这形如球状的是肾铁,这长直条状是笔铁,这如鳞片一般重叠的是云铁,以小人多年经验来看,这外露之处,便有如此之多的各类铁相显现,其地下定然矿脉深远,藏量极丰。小人敢打包票,此地的矿石储量若炼成铁,便是装备数十万甲士,亦是小事一桩。”

    李啸站在这块单县龙王庙的地界上,一脸微笑地听着一名身穿粗布短袖襟衣面孔黎黑粗糙的人,正一脸兴奋与欢喜地向自已介绍铁矿情况,说得唾沫飞溅。

    这名向李啸介绍的人,名叫颜均,原是辽东铁岭的红印山铁场作头。鞑子攻陷铁岭后,颜均带着一家老小,先逃辽阳,再逃锦州,后在锦州之处,因其长子被选为流民战兵,全家人得以家属身份,入李啸军中安身立命。

    颜均这段时间,一直与其他家属一样,每天都在协助工匠们修建赤凤堡。只是近日,赞画吴亮秉李啸之意,在军中询问招揽是否有懂挖矿炼铁的工匠,颜均见机会来临,遂立刻向吴亮自荐。听完颜均的自我介绍后,吴亮十分高兴。于是,这次李啸率领甲总军兵前往兖州平定流寇之时,颜均也随军前往。

    见得颜均说得这般有条理,李啸心下甚喜。原先他对颜均尚有疑虑,今番听了他这般说辞,李啸认定,此人便是自已现在极需的人才。

    李啸遂笑着对颜均说道:“看来颜均你对开采铁矿确有研究,既如此,我便委你为铁场总头,将来全权负责此处铁矿开采冶炼。我着吴赞画协助于你,所需工具、人力、花费等等让其一并帮你解决。”

    颜均大喜过望,跪地叩谢道:“千户大人如此看重小人,小人敢不尽心全意,定不负大人重托!”

    李啸鼓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颜总头,开办铁场一事,皆且先别和任何人说。待我军在此处城堡建好后,铁场方可开始筹建,此事要紧,颜总头勿必谨慎。”

    “大人放心,小人不会对任何人说及此事。”

    。。。。。。

    李啸是个谋定而后动的人。

    所以,在修建了劳工与军兵暂住的草房之后,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便是修建这座李啸苦心谋划的城堡。

    李啸的规划磅礴而大气。

    他打算在大刘庄与龙王庙相交的地界,在横贯单县南部的太行堤河北岸,择一处地下没有矿脉的空地,建一个周长12里,面积为2.25平方公里的超大城堡。
1...3536373839...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