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林丹汗病故后,林丹汗的遗孀们及他的儿子额哲,接到了漠北外喀尔喀的车臣汗硕垒的致函,车臣汗硕垒希望继承汗位的额哲,能移帐漠北,以图再起。额哲与手下部将商量再三,也感觉青海之地恐是难守,故率领插汉余部,准备自青海大草滩北返河套地区,最终在外喀尔喀蒙古之地扎根落脚。
得到老冤家死对头林丹汗病死的消息,皇太极心情大悦。他随即下令,鉴于林丹汗已死,插汉部余众已不足为虑,为避免战线过长,全军停止向青海大草滩进军,转而南向征明。
后金大军得令后,随即回师,开始向明朝宣府大同一带,大举侵袭。
原先被后金征明口号吓得高度紧张的明朝边军,在终发现后金大军只是征蒙古插汉部,各人心下,皆有大松了口气的感觉。
只不过,他们放松的状态,很快就结束了。
原本以为可以好好看看热闹的大明边军,万没想到插汉部会败亡得这般快。后金这头凶猛的巨兽,在轻易击败插汉部后,调过头来,便要拿自已开刀。
见得后金兵锋转向,大明朝廷上下,顿时慌成一团。
崇祯皇帝紧急下旨,为拱卫京师,急令保定总兵陈洪范守居庸,北直隶巡抚丁魁楚守紫荆,防止后金军进入京畿之地。
忧心如焚的皇帝同时下达谕令,着兵部行文,特从临近各省抽调兵马,以加强宣府与北直隶的城池防御,避免再出现崇祯二年时,后金大军包围京师的可怕事件。
朝廷征调兵马的军令,到达山东巡抚李懋芳和山东总兵刘泽清手上时,正好是六月下旬初。
“总兵大人,除掉李啸的机会来了!”李化鲸一脸奸笑地向刘泽清拱手而道。
“哦,军师有何妙计”刘泽清眼中一亮。
“刘大人,现在朝廷征调兵马前往北直隶与宣府一带,在下认为,这道谕令,却是去除李啸的绝佳机会!”
“军师且详细道来。”
“大人,你可先和巡抚李懋芳商议好,告诉他,这朝廷谕令,我军当要遵从。我部可即刻派出参将姚文昌大人率5000兵马入京听调。那巡抚李懋芳乃庸碌无能之人,估计正为要如何让大人听其安排而发愁,现有大人自去奉上调遣兵马,那李懋芳定是欢喜非常。这时,刘大人你再向其提出,鉴于李啸部抵御流寇甚是得力,求其派李啸率其部军兵同往,以壮我山东外
第九十六章 横行队
听了李啸铿锵有力的表态,吴亮犹是一脸忧色。
“学生望李大人三思而行,我军力量尚为薄弱,若在与鞑子作战中消耗太大,损了根本,却恐得不偿失。”
“吴先生,你的心思,本官自是明白。本官现在只是千户官身,官职低微,据得赤凤堡与铁龙城两处地盘,已是颇遭人忌。俗话,名不正则言不顺,本官官阶若不提升,再想图谋扩充地盘与军兵,却是难矣。”李啸顿了顿,目光深沉地道:“我等大明武将,自古功名阵上取,为国而战亦是本份。若能搏得功名,晋官得爵,那本官在这山东之地的施展空间,自是宽广得多。若是畏首畏尾,只顾私念,那本官与那一心谋私的山东总兵刘泽清,又有何异。”
听了李啸这段话语,吴亮终于头叹道:“大人思谋深远,学生但听安排。”
与吴亮议定后,李啸随即传达军令。
他下令,现在铁龙城驻守的田威甲总军兵,即三队盾兵、五队枪兵,40名玄虎重骑,50名飞鹞子轻骑,作为此次出征的主力。另外火器部队的60名鲁密铳手,亦全部随军出征。
本次出征的后勤队伍,由原水师总头陈猴子负责,从赤凤堡带60名辅兵作为后勤劳伕,利用此刻已又做好的十辆新的四轮马车,到达单县后,再从此处抽调10辆四轮马车,总共20辆,以每辆马车配3人的方式,装运饷银、粮食、马车配件、火铳弹药等物。
另外赤凤堡的张铜柱铁匠与陈麻子医师,也分别带上一些得力的助手与伙计,备齐工具与药材,一同随军出征。
现在赤凤堡驻守的王义守乙总军兵,由王义守带队,抽调二队盾兵,二队枪兵,40名玄虎重骑,50名飞鹞子轻骑,前来铁龙城接替防卫。赤凤堡处,只留下一队盾兵,二队枪兵和火炮部队驻守。另有一队枪兵,则驻守蹲犬山,看管匪兵劳工,以及砖厂、石灰厂、采石场三个工坊。
李啸又安排,在军兵出征后,铁龙城依旧如常兴建,其一切管理工作,由吴亮全体负责。赤凤堡及蹲犬山的相关管理工作,由许秀清全体负责。
这些工作都准备完后,李啸便率军北上,前往山东与北直隶交界的武定州,与姚文昌部汇合,随后一同前往京师,再听从下一步调遣。
李啸的命令,被迅速地贯彻执行。
这几日,正在担砖运沙的新附军劳工武壮,惊讶地看到,铁龙城处,新来了大批新的军兵,装运粮食与物品的马车亦是颇多,看起来,李啸军又有一次大的行动了。
武壮从心里羡慕那些军兵,看着他们身上的盔甲与手中的武器,想到自已一身武艺却难于再上战场厮杀,武壮在心中向往之余,不免有莫名的惆怅。
别想太多了,自已还是好好改造吧。毕竟那个徐监抚也过,只要表现得好,一定会有早日成了李啸军一员的机会。
希望能用自已的努力表现,让这一天早日到来吧。
武壮停止胡思乱想,把沙担稳稳地挑在肩头,大步向城墙处走去。
“兀那汉子,过来!”
听得有人似乎在叫自已,武壮一愣,转头一望,却见一个光头锃亮的大汉正向自已招手。
武壮认得此人,乃是前段时间混入自已流寇阵营的安和尚,连忙放下沙担,快步走了过去。
“安大人有何吩咐”
武壮恭敬完,没想到,那安和尚却是大喝一声,向自已迎面一拳猛挥过来。
武壮一惊,随即迅速扭身闪避,安和尚刚猛的拳风,堪堪擦脸而过。
两人随即战在一处,你来我往交战二十多回合,不分胜负。武壮灵机一动,卖个破绽,安和尚见他胸门敞开,不知是计,乃大吼一声,挥拳猛击过来。
武壮见其上当,侧身一避,盘腿一扫,绊住安和尚支撑的右脚,安和尚吃不住劲,摔趴于地,砸得灰尘四起。
“安大人,承让了。”
武壮走过来,欲将安和尚从地上扶起。
安和尚一把将他推开,敏捷地从地上弹跳而起,拍手大笑道:“好家伙,果真武艺不错,那徐修向俺推荐你,倒是有眼光。”
武壮一怔,不知安和尚此话是何意,他一所扭头,却见徐修正陪着千户官李啸,微笑着向自已走来。
“李大人,此人便是学生向你推荐的那个武壮,这段时间,此人积极改造,做事极其认真负责,又兼一身好武艺,倒是个好汉子。”徐修边走边向李啸介绍道。
“李大人,此人俺要了,身手真他娘的不错,入俺这横行队,实在是合适不过。”安和尚看得李啸走近,也大笑着对李啸道。
武壮愈发糊涂了,他缩着手脚站立,有些不知所措。
见得武壮一脸迷惑的模样,安和尚用力拍着他的肩膀,大笑着向其解释现在即将成立的横行队。
原来这几天,李啸思虑良久,打算挑选一批武艺精熟身强力壮之辈,成立一只名叫横行队的精锐重甲步兵战队。
李啸在上次与鞑子交手后,对那些重甲冲阵的白摆牙喇兵印象极为深刻。那身穿重甲的白摆牙喇兵,仅仅只有5名,便能冲破李啸军战阵,造成许多伤亡,这战力之强悍,着实让人心动。
白甲陷阵,以一当十。这种战法,乃是后金在辽东打遍蒙古与明军无敌手的秘决所在。在战阵陷于胶着之际,用这样精锐的重甲步兵冲阵,很容易将对方阵脚扰乱,最终达到使对方崩溃的效果。
上次李啸缴获了几百件的流寇盔甲,虽然破旧,却还可穿用。所以,李啸决定模仿后金的作战模式,成了一只人人身穿三层盔甲,头戴铁盔,使用在锦州作战时缴获的虎刀、虎枪和长柄挑刀之类的重型武器的重甲冲阵部队。
横行队,这个威风凛凛的名字,被李啸命名为这只有象特种部队般的重甲步兵部队的专属队名。
由于缴获的后金重型武器只有四十来件,李啸决定,新成立的横行队,人数暂定为42人,人员皆从作战勇猛,身高力壮的步兵中挑选。
虽然现在只包括正副队长和二甲队员,但李啸决定,以后若有了更多的合适武器与盔甲,便要再继续扩充。
出乎李啸意外的是,军兵们听了这个消息,几乎人人都想参加这个极具勇士气概和男儿豪情的队伍,甚至还有骑兵想加入其中。
毕竟,这样武装到牙齿,有如一架开动的微型坦克一样的重装战士,冲击陷阵,大杀四方,几乎是每一个热血儿男的最终梦想。
最让李啸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计划一出,最高兴,最欢喜,以至踊跃毛遂自荐的人,竟是枪兵副哨长安和尚。
安和尚几乎以哀求的方式,向李啸请求成为这只横行队的队长。
看到安和尚急切渴盼的面容,李啸心下不觉一乐,他想起当初当安和尚去担任枪兵队长时,安和尚对自已强迫他只能教枪兵练一招突刺的安排,那无奈与不甘的神情,犹然历历在目。
确实有些委屈这个武艺出众,枪术高超的家伙了。
那么,可以让他尽展枪术才能的横行队,才是安和尚的最适合位置吧。
安和尚生怕李啸不同意,甚至对李啸,他可以不当枪兵副哨长,也要当这个横行队队长。李啸闻言,放声大笑。
李啸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不过还是暂时让他兼任枪兵哨长。而且,横行队队员及副队长还有下属的4个甲长副甲长全部由安和尚来挑选。
成功担任了横行队队长的安和尚喜形于色,他一脸激动地对李啸喊叫着表态:“请李大人放心,在下一定竭尽所能,给你带出一支威风八面,战力十足的横行队来!”
他随后向李啸建议,因时间紧急,横行队可
第九十七章 出征
崇祯七年七月初,李啸军准备完毕,千户把总李啸,亲自统军北上前往山东与北直隶交界的处的武定州,到那里去与姚文昌部汇合,再同往京师。
五十名飞鹞子轻骑前行探路,后面的军兵依序分别是,三队盾兵,五队枪兵,鲁密铳手,铁匠、医师、随后便是由20辆四轮马车组成的长长后勤队,接下来则是横行队,最后是玄虎重骑簇拥着李啸,押尾而行。
李啸经反复考虑,没有带上火炮部队。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火炮长距离装运困难,行程太慢,历史记载,清军为了攻克潼关,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等待后方运来红夷大炮。现在征程紧急,没这么多时间让李啸在路上拖拉。第二个原因便是,这些火炮乃是昂贵军物,属于李啸压箱底的家当,要是到了北直隶或宣府后,哪个将官起了贪心,倚仗权势要强行扣押留用,那可就纯为他人作嫁衣了。
骄阳似火,热浪滚滚,这只全部人数加起来才只有1200余人的出征军旅,士气却是十分高昂。队伍整齐,旗帜翻飞,让人热血沸腾的军歌昂扬响起:“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军歌唱完后,军兵们又在监抚司的各名监抚带领下,齐声高喊口号:
“吃李大人的饭,穿李大人的衣,跟定李大人立功名!”
“吃李大人的饭,穿李大人的衣,跟定李大人立功名!。。。。。。”
“杀鞑杀贼保家国,扬名显贵荣子孙!”
“杀鞑杀贼保家国,扬名显贵荣子孙!。。。。。。”
“杀鞑子,上天庭!”
“杀鞑子,上天庭!。。。。。。”
“杀鞑杀贼纵身死,来生定投富贵家!”
“杀鞑杀贼纵身死,来生定投富贵家!。。。。。。”
。。。。。。
这些李啸让监抚司管毅根据现有情况编写的口号,简单好记,琅琅上口,很是受军兵们的欢迎。在这只大部分军兵都是纯文肓的队伍中,李啸设计的这些杂糅了民族大义与封建迷信在内的口号,用形同后世传.销洗脑般的手段,由监抚们天天高强度,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反复宣讲洗脑,故这些口号皆已深入广大兵将之心,基本每个文肓士兵都能倒背如流。
李啸并不想把自已塑造成张角或洪秀全这般的宗教教主,虽然创立宗教对于这样文化程度不高的军队来说,前期可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但到了后期,其反噬力及对社会发展及新生思想的束缚程度,也会极为严重,更可能会催生一个庞大腐朽的祭司阶层,这都是李啸所不愿看到的。
从古至今,用宗教般洗脑手段来对手下官兵进行思想塑造,可以极大地增进军兵的忠诚度和作战无畏程度。因为这些洗脑手段,可有效性地缓解人类对死亡的本能恐惧,以及对不可知未来的迷茫。
李啸要做的,是借鉴其宗教的洗脑手段,使其成为手下官兵思想塑造的重要部分。
这其中这个度,李啸还要仔细拿捏好。
一路上,军纪整肃、秋毫无犯的李啸军,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热烈欢迎。
李啸军出兵抗击鞑子进犯的消息,不知怎的,竟在这些天内,迅速地传遍了兖州的沿途县镇。
这些纯朴善良的百姓们,闻听消息后,纷纷带着食物,来到官道旁,拿出自已都舍不得吃的米酒、鸡蛋、熟肉等物品,硬往李啸军的军兵们的怀里塞去。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军兵竟然纷纷拒绝接受,而且言语客气,说什么李啸军内有严格的军律规定,不得擅拿百姓钱物,违者立惩。
军兵们客气礼貌的回应,让送行的百姓们十分感慨。
这年头,大明官军不杀良冒功,不坑害百姓,已是难得的好军旅了,李啸军竟然连百姓送上门的财物都不肯收,这样的大明官军,简直堪比古代冻死不穿民衣,饿死不入民宅的岳家军啊。
见得前头的枪盾兵这般处事,挑入横行队的原流寇新附军军士们,更觉羞愧不已。各人皆在心中暗暗发誓,今后定要奋战疆场,一洗前恶,方能对得起自已的良心,对得起李大人的再造之恩。
甲总总长田威与副总长段时棨等人,亦在心下感叹,这大明官军,能这般受欢迎,整个大明朝中,李啸怕是独此一人了。
最后还是李啸下令,为防止行程受阻,保证行军速度,由陈猴子的后勤队统一接收乡亲们的馈赠,这才让军兵们从热情的百姓们怀中挣脱出来。
望着烟尘滚滚大步离去的李啸军,沿途观望的百姓犹是感慨不已。
“李千户亲统军兵,去保卫皇上,去抗击鞑子,真真我大明官军之典范!俺们山东能有这般军兵,实是有幸呐。俺听说,咱们大明北边的官军被鞑子打得大败,鞑子在宣府,在大同,可都猖狂着呢,那是逢人便杀,有物便抢,见女人便奸.淫,真真有如禽兽一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