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帝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如今的吐蕃赞普,就是当年为李立遵所挟持、凌迫的赞普。

    大宋干翻了李立遵,让这位赞普得以挣脱傀儡的身份,从此踏上了掌权之路。

    故而,今日大宋的戍边重臣,不分文武,心里面其实都是忐忑不安的。

    就怕自己行差踏错,让汴京那边产生了什么不好的想法。

    夏竦等人,自也不能例外。

    欧阳修闻言,呵呵一笑,放下手里的茶盏,道:“癸未日,两府集议,已有结论了……”

    他缓慢而有力的看着夏竦等人:“两府的结论就是:元昊不过是羌氐的酋长,一时侥




第三十四章 忽闻汴京有圣王(3)
    欧阳修呵呵一笑,他此行自也承担了另外一项任务——将大宋天降圣王的这个大好消息,告诉给沿边和将士们:你们等了千年的圣王,今天已经降临大宋拉!这可是中书宰臣和官家,在他陛辞的时候,千叮铃万嘱咐,让他务必严格、细致、耐心、圆满完成的正治任务。

    这个任务的重要性,甚至还在他此行传达的官家和中书赦命之上!

    没办法,三川口之败后,大宋迫切的需要将这个事情,晓瑜给天下臣民,特别是这沿边的军民知晓。

    同时,两府的宰臣们,也需要此事给他们添光加彩,以便让天下人将他们和前代张士逊、王鬷这样的废物点心区别开来。

    吕夷简可是想着,靠这个事情,让未来自己致仕的时候,自己的头衔加几个字。

    而章得象则寄望于,能够让自己实现零的突破,变成大宋功臣。

    这功臣和非功臣,致仕以后的待遇可是天差地别的。

    就是这俸禄,都是完全不一样。

    致仕功臣,是拿全俸的。

    而非功臣的俸禄,就要大打折扣了,有些时候甚至只能拿到法定的一半俸禄,就这还有三成是折色。

    所以,这个任务,两府都是很上心的。

    吕夷简和章得象,甚至都亲自出汴京相送。

    送的路上,自是又是一番嘱托,大有一副他欧阳永叔要是这个事情没办好就不用回汴京的意思。

    欧阳修当然是不敢怠慢的。

    他可不想再被贬到州郡去喝西北风。

    所以,他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选择了一下措辞后,就道:“公等难道没有看近期的邸报吗”

    所有人都是一阵默然,良久,夏竦才道:“永叔,沿边这里,最新拿到的汴京邸报,还是上个月的……”

    没办法,陕西与汴京,路途遥远。

    何况沿边这里,环境复杂,道路崎岖,加上官僚的臃肿与怠慢,一般情况下,邸报的传达,常常有一个延误。

    欧阳修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拱手道:“那便容下官道来……”

    “上月,寿国公不幸染疾,缠绵病榻……”

    “本月庚辰,翰林医官许希报,国公命若悬丝,已是油尽灯枯,恐难回天!”

    “于是,曹皇后亲赴大相国寺,亲以身祷,愿折寿一半,以换国公安然度过此劫!岂料,当夜钦天监报见月掩心前星!”

    于是,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夏竦更是夸张的抚着胸膛,一副焦急而担忧的神色,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范仲淹也捂着胸口,一副沉痛、忧虑与担心的神色。

    庞籍则几乎瘫坐在座位上,几欲昏厥!

    便连在坐的几位大将,也都是立刻起身,面朝汴京方向,满脸的担心和忧虑。

    只是不知道,他们这份作态,有几分真意,几分作伪了。

    欧阳修见此,自然停顿了一下,以便大宋忠臣们尽情的抒发他们对国家对社稷对未来的担忧,以及他们满腹的赤胆忠心。

    待到差不多的时候,欧阳修适时的站起来,面朝汴京方向叩首,又朝河南府方向顿首,然后才慷慨激昂的高声道:“幸赖祖宗庇佑,社稷有灵,及辛巳日,国公安然醒转!”

    于是,每一个人立刻如释重负。

    夏竦马上就站直了身子,范仲淹立刻抖索了精神,而庞籍旋即就坐了起来,抓住了自己的座椅的把守,激动的抬起头来。

    而大将们更是跟着对汴京方向叩首,又向河南府方向顿首。

    虽然其实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对河南府方向顿首

    便听欧阳修道:“及国公醒转,时,翰林医官许希在侧,又有内殿头王守规服侍于殿前,众人所共见,众人所共闻,国公醒而神圣,先站于床榻,后盘膝而坐,赋诗而作,其文曰: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于是,每一个人都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议和不敢相信的神色。

    夏竦更是在心里面忍不住嘀咕起来:“当年,司马君实八岁砸缸,洛阳父老以为荣……这寿国公两岁赋诗这……这……”

    翻遍史书,查遍故事,两岁就能如此的人物,恐怕得去上古才能找到记录了。

    欧阳修却是接着说道:“官家闻之,以为大吉,乃率两府宰臣,连夜入春坊以见国公……”

    “于是,乃知国公卧榻不醒之时,宣祖皇帝有灵,以授国公之智,感生大帝显圣,亲自出手以拯的事情!”

    “宣祖皇帝感生大帝”范仲淹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nbs



第三十五章 元昊气晕了(1)
    事实上,所有人还是低估了夏竦的觉悟。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庚寅日。

    夏竦就从泾州出发,带着欧阳修、韩琦、尹洙、范仲淹、庞籍等沿边文武大臣,自泾州一路向西,巡视边塞。

    先入镇戎军,然后,这位经略便当着镇戎军上下,发布了严格的戒令:自即日起,不得有一卒出境!

    夏竦更是公开威胁镇戎军都监英武:要是镇戎军胆敢私自出兵,即使有功,我也会先杀了你,然后再向陛下请罪。

    夏竦可是从宝元元年开始,就在沿边了。

    在军队和地方上,都已经建立起了威信,有了人望。

    自然,信誉也是很高的。

    于是,英武吓得当场保证:若是镇戎军有一卒出境,不需经略斩下官的首级,下官先砍了那些私自出境的人,再将下官自己的脑袋送到经略案前谢罪。

    接着,夏竦又带着这支浩浩荡荡的沿边视察团,赶到保安军,重复了在镇戎军的作为。

    在这里,夏竦命令庞籍,亲自坐镇保安军,主持全面封锁和禁绝元昊贸易之事。

    为了保证效率,夏竦让庞籍这个老部下给他立下军令状:使有一马西向,自请落职!

    如是这般,花了七天时间,夏竦将整个泾原路、环庆路、麒延路、秦凤路的主要塞訾与控扼交通要道的城市、军县都走了一遍。

    将来自朝堂的命令以及夏竦本人坚定不移执行中书赦命的决心,传达给了沿边四路的军将、都监、指挥、钤辖们。

    效果,当然是立竿见影的。

    从庚寅日开始,大宋沿边四路,全体向后收缩。

    在收缩的同时,撤退的军民,还不忘记放上一把火,将那些刚刚长出新芽的草地,连着去年的枯草一起烧光。

    又纵火焚毁了原本为了进攻而筑造的许多寨訾。

    这也是夏竦的命令!

    他担心,有些地方上的愣头青,为了功劳,不顾大局,学着韩琦去年指挥任福偷袭白豹城,想要一战成名。

    索性,这位经略便干脆将那些可能碍事的进攻据点统统焚毁。

    反正,已经自居寿国公忠臣,发誓一定要报答国公的‘知遇’与‘赏识’的经略安抚使,已经是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将所有与进攻、夺取、攻袭之类的字眼,从自己的脑子里赶了出去。

    夏竦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事情——坚壁清野,不令贼有丝毫可趁之机!

    简单的翻译一下,其大体战略就是:宁肯吃亏,也绝不让元昊能有一丝一毫的可趁之机!

    由之,沿边四路,烟尘滚滚。

    大火从庚寅日烧到了乙未日(十六),都还没有止歇的样子。

    幸亏现在是早春,大地回潮,河水开始上涨。

    若是夏秋干燥的季节,说不定这些大火可能会蔓延到横山。

    即使如此,这样规模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纵火行为,还是吓坏了窝在横山里,打算不掺和大宋与元昊之间纷争的羌氐部族。

    “大宋到底意欲何为”许多羌人首领,望着远处浓烟滚滚的地方,一个个都嘀咕了起来。

    但,他们怎么可能想到,就在几天前,还派人来联络他们,打算邀请他们一起攻打元昊的大宋,居然会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彻底放弃了从前策划的一切方案,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彻彻底底的从进攻姿态,转变为防御姿态。

    而且是完全抛弃了进攻的念头,只想着深挖壕、广积粮,据险而守,不动如山!

    别说他们了。

    六盘山上的元昊,也是怎么都想不到,居然还能有这样的神转折。

    带了差不多二十万大军,在这六盘山里,喝了六七天的北风,又吃了一堆的泥土。

    元昊麾下大军,已经是军心浮动。

    更麻烦的是,军粮好像也有些要撑不住了。

    这让元昊焦急万分,不停的抓着的头顶,虽然他头上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光秃秃的,要不是两边还留了头发,恐怕会被人以为是和尚。

    “兀卒……”这时候,帐门被推开,一个文士急匆匆的来到元昊面前,躬身行礼:“刚刚接到斥候奏报,宋人……后撤了……”

    “什么”元昊目瞪口呆,一脸的不可思议。

    在他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他和宋人的沿边大将重臣们,打了一辈子交道。

    从从前的范雍、夏守赟、刘平,到现在的夏竦、韩琦、范仲淹。

    元昊对这些宋人的脾气和性格,摸的比自己的妻子的身子还清楚,闭着眼睛都知道,这些宋人自视甚高,对他与他的大夏国,从来都是充满了轻蔑与不屑。

    根本没有几个人愿意正眼看他和他的国家,更不提沉下心来研究了。

    所以,他才能百战百胜,才可以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

    &n



第三十六章 元昊气晕了(2)
    元昊的斥候,立刻就四散而出,拼了命的打探消息。可惜,如今的大宋消息,再非过去那样可以轻易打探到了。

    这些斥候,只好沿着边境,侦查了一番,发现,整个大宋都在大踏步的后撤,向着他们那些坚固的塞訾与城市撤退。

    同时焚毁了大量的前沿寨訾。

    他们抓了几个附近的熟番,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只好讪讪的打马回去报告自己的发现,而这个时候,已经又过去了两天了。

    六盘山上的元昊大军,已经将带来的军粮吃的七七八八。

    听完这些斥候的奏报,元昊的内心,宛如火山里的岩浆一样,亟需一个发泄的地方!

    恰好在这个时候,元昊的谟宁令野利荣仁带着他的副手杨守素来禀报:“兀卒,撞令郎似乎有所不稳……还请兀卒示下,如何处置”

    撞令郎,乃是元昊军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元昊大军可以膨胀到现在这个数量的主要原因。

    自当年宗哥河惨败后,元昊再不敢西向河湟,不敢去面对那个隐忍到让人发指的吐蕃赞普。

    回到兴庆府后,元昊痛定思痛,对他麾下的军队进行全面改组和重编。

    于是,下令组建起铁鹞子。

    这是元昊最精锐最核心,同时也是战斗力最强的骑兵。

    总数也就三千,但人马具着甲,以三百人为一个作战集群,自成立以来,所向睥睨,纵横天下。

    在元昊攻取沙洲、瓜州和肃州的战斗中,铁鹞子们以一当百,冲阵陷将,打的回鹘人哭爹喊娘,哇哇大叫。

    除了铁鹞子,元昊麾下,最让他的敌人胆寒的部队就是撞令郎了!

    所谓撞令郎,其实就是炮灰。

    是元昊在历次战争中抓到的俘虏以及通过种种方式抢来和绑来的吐蕃人、回鹘人、宋人甚至辽人!

    从明道二年迄今,元昊穷兵黩武,不断对外用兵。

    抓回来的撞令郎也是越来越多。

    多到现在撞令郎们起码占了元昊军队总数的七成!

    就像他现在麾下的那号称二十万,实际也就十来万的大军,起码有六七万撞令郎!

    元昊从来都信不过这些撞令郎,每次作战,都不给他们武器,只发一根木棍或者一块石头,就叫撞令郎们冲。

    死了算逑,活着回来的就赏肉吃。

    自然,撞令郎们从来都不稳定。

    不过,元昊从来都不担心这些撞令郎会失控。

    现在也是一样。

    他听完野利荣仁的报告,嘴角一扬,就残忍的笑道:“不稳那太好了!”
1...1213141516...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