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帝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而是取决于官家信任与否。

    王贻永、晁宗悫,一个当日投票反对,一个弃权。

    在官家眼里,恐怕都已经不可靠了——你们连这么点担当都没有,朕为什么还要让你们身居高位

    晁宗悫可能还好些,他已经老了,估计这次拜执政就是他最后一次拜官了。

    而且,晁宗悫终究是文




第四十九章 前世阴霾
    对赵昕来说,自重生以来,睁眼之后。他心中就一直有一根刺在那里横亘着,让他睡也不舒服,吃也不爽快。

    简直是寝食难安!

    这根刺,就是他名义上的‘长兄’——真宗之弟雍王赵元份的孙子,如今的江宁节度使赵允让的幼子,被赐名宗实的男人,历史上的宋英宗!

    说起来,赵宗实今年也就八岁多一点,在理论上来说,对赵昕是构不成威胁,也威胁不到赵昕的。

    只要他健康、顺利长大,赵宗实就只能和他父亲一样,乖乖的当一个宗室节度使。

    或许赵昕哪天开心高兴了,等他们死了,就追赠一个郡王或者亲王的头衔。

    但事情坏就坏在,赵宗实的父亲,那位江宁节度使赵允让身上。

    赵允让可就不是什么小孩子了。

    他比赵昕的父亲还大一些。

    这位江宁节度使,有着和赵宗实一样的经历。

    当初,真宗的长子周王赵佑早夭,真宗一下子就面临无嗣的可怕结果,于是在朝臣的建议和再三要求下,真宗下令以绿车旄节,将赵允让接到皇城里来住,让他住到春坊附近的宫殿里,当成准皇子一样抚养和教育。

    但,没两年,章懿太后就生下了当今官家赵祯。

    于是,真宗在高兴之余,马上派人用韶乐鼓吹把这个‘准皇子’送回去。

    等赵祯即位,同样的剧本又来了一次,景佑二年的时候,赵祯还没有儿子,大臣们就着急了,半是胁迫半是逼迫半是利诱的劝这位官家在宗室里选一个男婴入宫抚养,这样以后官家有了储君就可以送回去,没有就当儿子养着,未来好承嗣江山社稷。

    于是,赵祯就选了赵允让刚刚出生的第十三个儿子,也就是赵宗实入宫抚养。

    依旧和赵允让一样,用绿车旄节接到宫里。

    然后……

    前年,赵祯出生后半年,就韶乐鼓吹送还赵允让,送了赵宗实一个宜州刺史的头衔。

    这赵允让能忍得了

    在赵昕的前世,给他制造了最多问题和麻烦的就是这个堂伯了。

    而偏生这个赵允让,曾经是做过真宗养子的。

    对皇室内外和朝野上下,都有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所以,他非常善于伪装和表演。

    其子赵宗实在其耳闻目濡之下,同样的学会了作秀和表演。

    他们父子,经常出现在朝臣们,表现他们的谦卑恭让与贤良,以至于赵昕前世都被蒙蔽了,以为自己的这个堂伯和堂兄是类似影视剧里的八贤王,忠心耿耿,谦良有德。

    但他那时哪里知道,赵允让实则是一条隐忍的毒蛇,无时无刻不想着咬他一口呢

    于是,就栽了一个大跟头。

    那位堂伯在赵昕十岁的时候,故意带他去延福宫,然后竟想将他推到延福宫的人工湖里溺死!

    没有得逞后,就反诬赵昕贪玩,差点落水,要不是他忠心耿耿……

    最后,当赵昕的父亲派人来调查这个事情的时候,这位堂伯竟在家中服药自杀!

    这直接将赵昕陷在进退两难的境地,让他百口莫辩!也给他的统治生涯,蒙上了第一层阴影——其死后,赵宗实立刻将其遗表送到朝堂,在遗表上,赵允让自己主动承认了所有的事情都是他的错‘与殿下无关’。

    于是,一下子就将他自己摘的干干净净,洗的清清白白。

    错非赵昕是他爹唯一的儿子与国本,就那一招,赵昕恐怕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而那是赵昕前世被这个世界与现实上的第一堂课。

    亦是第一次接触到权力的黑暗与龌龊。

    如今,再活一世,赵昕自然清楚,他表现的越好,他的那位堂伯就越痛。

    &nbs



第五十章 帝王之心
    第二天一早,富弼就入宫来报告昨天身言书判试的结果。赵昕拿着富弼呈来的报告,连看都没有看,就放到了一边,笑着道:“铨曹的事情,有正言在,孤是完全放心的!”

    富弼那里敢信

    别说眼前这位国公这段时间表现出来的种种了。

    便是他真的确实只是一个两岁稚童,富弼也不敢等闲视之。

    因为,这个国公背后,可是当朝的天子、官家!

    于是,富弼立刻上前报告道:“托国公之福,今岁选人的质量与考绩,都较往年大为提升!”

    “身言书判试,优胜者竟足有百人之多,良者三百余,余者仅有不足百人未能过考……”

    赵昕听着,点点头,他知道,这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

    毕竟,他这个寿国公可是格外降恩,帮选人去掉了一个最不受控制的因素——相貌。

    自然成绩大大提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这些人,则从此都将在他们的脑门上贴上了一个‘寿国公门生’的标签。

    封建社会就是这样!

    人情大于礼法,礼法大于制度,便是君王也不能不承认这些潜规则。

    许多后世人无法接受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如今,是司空见惯,甚至被人以为是合情合理的。

    旁的不谈,后世的资本家们,若是来到北宋,必定会欣喜若狂,因为在这里,雇工是不允许随意跳槽的,而扣发工资,甚至随意开除患病雇员,则是他们的权力。

    当然了,他们也得接受,当官的可以随意揉捏和盘剥他们的现实。

    就听着富弼汇报说:“臣已经将本次身言书判试的头三甲,上禀政事堂,请宰辅执政们陶铸!”

    “哦……”赵昕听着,便微笑着问道:“今岁流内铨有哪三人将得造化神功”

    在大宋,普通选人,通过铨曹试的优胜而举于正府,被宰执官堂除,称为陶铸,所谓陶铸,神功造化所成也。

    “回禀国公,今岁流内铨所举政事堂三人,分别是江宁府教谕戚恩民,应天府左司理马文君、泾原路行营参军傅耿!”

    赵昕一听,心里面就清楚了,这又是文官们擅长的那一套分猪肉。

    你看,江宁府一个,应天府一个,为了照顾沿边,也给泾原路分一个。

    于是,赵昕微微抬眼,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富弼。

    富弼连忙恭身拜道:“微臣死罪!”

    在这位幼年圣王面前,他自然知道是瞒不过的,若瞒过了还叫圣王吗

    只好是老老实实的俯首乞罪:“此乃旧制,臣虽有心,却也无力,只能尽量选擢良吏!”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传统的惯性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他这个判流内铨,也无能为力,根本无法更改。

    他若贸然变动,恐怕三京的官员一闹腾,他就得滚去地方州郡待罪了。

    “戚恩民是睢阳先生的后人”赵昕忽然问道。

    富弼的头低的更低了:“臣万死!”

    因为选戚恩民,这确实是他的私心。谁叫人家姓戚呢戚同文的戚!

    这要放在春秋,就是孔子的子孙啊!

    徒子徒孙哪里敢不供着

    但赵昕并没有追究,只是道:“孤闻孔子曰: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睢阳先生这一代还未出三代,所以,戚恩民当受先人遗泽!”

    睢阳先生戚同文,那可是大宋的文宗!

    大宋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府书院,前身就叫睢阳书院,是应天府文人戚同文和他的老师兼姐夫杨悫亲手建立起来的。

    这对师徒,一生都醉心于教书育人,于是桃李满天下。

    这师徒教育出来的弟子或者受他们资助成才的儒生,光是做到宰执官的就有十几个。

    如今的朝堂上,从应天府书院或者睢阳书院读书出来的重臣,也不在少数。

    著名的如范仲淹,不那么有名的如王洙,都是猛人。

    于是,对这样的人物,便是活着,也会被礼遇,何况已经死了

    死了的,那就是活菩萨啊,会被供起来的。

    便是赵昕,也只能接受这种事情。

    但还是给富弼提了一个醒——君子之泽,三世而斩,戚家下一代就要靠自己了,不能再靠这种关系来当官。

    有一个曲阜孔家,赵官家就已经很难受了。

    再来一个应天府戚家,这谁受得了

    至于那大名府马文君和泾原路的傅耿,赵昕自然也就不再过问了。

    这提点要适可而止。

    咄咄逼人的话,就可能会适得其反,起反效果了。

    富弼于是长身而拜,知道,这位国公的话不止是对他说的,也是对他身后的人说的。

    “好了……”赵昕站起来,对刘永年招手:“孤乏了,刘卿替孤送送正言!”

    富弼于是连忙起身,对着赵昕再拜而辞。

    看着富弼消失在自己的宫阙之外,赵昕忽地笑了起来,然后拿起了富弼方才呈来又被他放在一旁的那封名单,仔细的看了起来。

    “富弼果然不愧是将来能做到宰辅的人物!”

    &nb



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
    甘昭吉是一个看上去文文静静的宦官。他今年三十二岁,从外表看上去,体格还颇为健硕,大约六尺高(约1.85米),在宦官群体里也算很高大了。

    所以,他才能被委派去京东路为都巡检使,替官家当其在京东路的眼睛与耳朵,监视那些不听话的文官、可能会有二心的武臣,缉盗和抓逃税,只是顺手为之。

    但他做的不赖。

    所以,短短几年,就从英州、韶州巡检使升迁为京东路都巡检使,本官迁为内殿崇班,在宦官群里,也算是一个人物了。

    虽然比不得那些身居高位的大宦官,却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头面人物。

    去年,甘昭吉更是单枪匹马,就消弭了宋州厢兵的动乱,将为首者尽数处死,立下大功,连官家都亲自下诏勉励。

    只是……

    “元用兄……”甘昭吉对来迎接他的旧友蓝元用问道:“朝廷何故忽然召我回京”

    “佑之!”蓝元用亲热的叫着这个过去的小兄弟的表字:“贤弟此番,将有大用啊!”

    “寿国公亲自点将!”他拱手朝着春坊方向拱手:“命贤弟为管勾春坊事,赦书已经下达到了内侍省,张都知也已经用印了,就等贤弟回宫去换符改官了!”

    “寿国公”甘昭吉惊骇莫名,虽然他远在宋州为巡检使,但这汴京的事情,他岂能不知道

    更何况,这一段时间,大宋朝野上下都在拼命宣传着这位大宋皇子、国本的种种事迹。

    得祖宗之佑,获赤帝之庇,启无上之智慧,于是醒而赋诗以明志,内外皆惊,宰辅、执政、枢密皆拜而服之,口称:国公千秋。

    于是,口画军国之机密,运筹帷幄之间,令西贼元昊谋算落空,弹指之间,使张元、吴昊二贼授首。

    当真是让天下称快,世人拍手。

    于是,就连宋州的商户、匠人都在议论这个事情。

    某些僧道,趁机蹭热点,说什么国公是菩萨(仙人)转世巴拉巴拉的。

    甘昭吉在宋州,就抓了好几个想借着这个幌子招摇撞骗的僧道。

    但,对于那位传说中一醒来便已有‘圣王幼年之姿’的国公,甘昭吉没有半分怀疑与揣测。

    在他心中,大宋便合该有这么一位‘幼年圣王’。

    因为,当今官家配得上这样的皇嗣!

    当初,甘昭吉还只是一个小黄门的时候,在宫中的御花园里充当烧水送茶的寮子。

    某次官家忽然来御花园游玩,但茶水却未能供应及时,以至于官家口渴难耐。

    这本该是弥天大罪,他甘昭吉作为责任人,便是有十个脑袋都不够掉的!

    但是……那一日,官家却在发现没有茶水后,一声不吭,竟生生的忍着口渴,陪着妃嫔们游玩了尽兴,才回到附近的妃嫔居所,一到殿中,这位官家马上叫当时的张贵妃给他取水来,一接过茶水便咕咕咕的喝了足足大半壶。

    贵妃见状,便好奇的问道:“官家怎么如此口渴外面的人这么不懂事吗”

    官家当时就笑道:“朕屡屡回头,却没看到有送水的宦官,害怕主动问起的话,这些人就要受罚了,想着反正离爱妃这里也不远,便忍忍好了!”

    后来甘昭吉听说了这个事情,惭愧和痛苦的不行。

    从此,这个当时的小黄门,便立誓要给官家尽忠到底,即使是死,也在所不惜!
1...181920212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