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臻途无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公子斯诺
离苦苦着脸道:“以前只听说过学堂里背不出书要打手板,没想到都入佛门了还是这样。哎!”
离尘听了竟有几分羡慕:“你还记得家里的事儿。我刚下生就被扔到山门外,俗世里的事情都不清楚。”说完觉得好像哪里不对,便又道:“俗世里都是罪孽。你看道谛师傅,你说她长得好看还有两个孩子,可我听说她男人不要她了呢。”
离苦惊讶道:“这怎么可能,你听谁说的”离尘答道:“还能有谁,妙悟师傅说的呗。”
“你们两个小蹄子干什么呢!没人看着就不知道干活。午前不把这前后院都打扫干净了别想吃午饭。”一个尖尖的声音突然打断了她们的对话。
两个小尼姑闻声不由得一哆嗦,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身材高挑中年尼姑站在大殿前的台阶上,在冲她们瞪着眼睛吼。她说一句话,身形也要扭几扭,宽大的僧衣都遮不住她的水蛇腰:“吃起来没够,一干活就知道偷懒耍滑,说你们也没记性,就得经常给你们几下子才行,都是些敬酒不吃吃罚酒的货……”
听到她说得越来越不像话,年纪小的离苦委屈的眼泪的下来了。
“妙悟。”寂源波澜不惊的声音从殿内传来:“你进来一下。”
“快点干,仔细着你们的皮。”妙悟扔下两句话,转身进殿。
离尘拉过离苦,给她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安慰道:“妙悟师傅就是嘴
第二十五章 稚子无辜
且说慧娘转过夹道尽头的月亮门,一眼看到了正在扒着知客间窗户里面张望的小儿子。清净庵的规矩,男子一律不许入内。所以即便是才七岁的臻儿,也只能在大门西侧会客的知客间中等候娘亲。
“娘亲……”臻儿眼尖,看到慧娘便叫,只叫了一句就住了声,背过身去不肯再看。随后书儿也出现在窗前,也不禁拿手捂在了嘴上。尽管小姊弟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当他们亲眼看到剃去一头秀发,身着灰布僧衣的娘亲,还是禁不住眼眶发红,鼻子发酸,心里堵得难受。
慧娘的脚步也变得沉重缓慢起来。她在心里默默的告诉自己:“你是他们两姊弟的娘亲,你是孩子们的主心骨,你不可以示弱。”这样想着,脊梁不觉挺得更直了。她一步一步稳健地走到窗前,伸手进去,拉住书儿的手,抚摸着她期待又委屈的小脸,笑道:“看到娘亲不是应该高兴吗娘亲看到你们可开心了呢。”
书儿努力的给了娘亲一个最灿烂的笑脸:“娘亲,书儿高兴,书儿见了娘亲可开心了。”说着又去扳臻儿的身子。
起先臻儿还是别扭的不愿转身,书儿无奈轻轻在他腰上拧了一下,提醒他别惹娘亲伤心。臻儿这才转过身来,待他看到娘亲笑容,便再顾不得自己心中难受,和阿姊一起上前,一左一右拉住了娘亲。而他们的另一只则手不约而同地,在身后暗暗地抓住了对方的,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仿佛这样就可以互相给予力量一样。两个孩子同时对着娘亲露出了笑脸。
慧娘拉着他们的手道:“好孩子……你们是好样的。还是让娘亲先进屋去,咱们坐下好好说话。”
禅房门外,秦三铁塔似的站在最前面,然后是河珠和徐会。众人见到慧娘纷纷双手合十。只有秦三如平常一样抱拳颔首,口中仍称“慧娘嫂子”。
慧娘合掌还礼,道:“贫尼有礼了。”又对秦三道谢:“秦施主辛苦了。多谢你平日里照顾孩子们,今天又专门护送他们上山。贫尼这厢有礼了。”
秦三听了只觉得血往上涌,心中难受。想说些什么,终究没有开口。暗暗地咬了牙后槽牙,两边太阳穴上青筋一跳一跳的。
书儿看见慧娘白皙的腕子上带着一串14珠的木佛珠,佛珠随着她抬起手腕的动作顺着那纤细的小臂几乎滑坠到肘部,心疼地上前拉住母亲问道:“娘亲都清减了。可是在这里不习惯吃得惯斋饭吗晚上冷不冷”臻儿上来也拉住慧娘,一迭声的对慧娘嘘寒问暖。
慧娘拉着一对儿女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由衷地赞道:“书儿穿着骑装可真是英姿飒爽!娘亲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穿这一身了;臻儿好像又长高了。头发束起来像个小大人一样了。”
面对着可爱又贴心的一双儿女,慧娘心中再次庆幸自己没有为了一腔的不平,一时愤怒,而选择去拼个鱼死网破:“看到孩子们好,我便是好了。”
她此时心中笃定,矛盾和疑虑如烟般散去,面色和语气也都随之愈发温柔平和起来,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一种安抚的力量:“我一切都好。这里的住持寂源师太待我极好,不但精通佛法,更是体察人心,对娘亲极是照顾。寺里有田地收入,吃喝穿用都是足够的。我在这里除了想想你们两个,倒是万事不操心的……”
书儿一边听着慧娘娓娓道来,一边拿出为慧娘准备的斋菜和素点心,在桌子上摆好。再把茶水一一斟好。待到慧娘说完,马上把茶杯端到娘亲的面前,指着满桌子的点心说这是我做的,那个是五婶子做的。希望慧娘能喜欢自己的手艺。臻儿也把自己的功课给慧娘看,好几篇文章上都有先生赞许的批语,可他更渴求慧娘的肯定。慧娘开心又欣慰。慧娘又细细地问了一遍姊弟俩的近况,虽然她已经大致有所了解,但她更喜欢听他们自己来说,她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
慧娘询问的时候,臻儿很克制地对书儿道:“请阿姊先说。”
“哦……”慧娘和书儿对看了一眼,不约而同地会心一笑。书儿道:“可见小弟长进了呢。”慧娘颔首附和。
书儿把家里的变化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一遍。其中着重讲了自己如何从文婆婆处所学甚多,甚至会嬷嬷和两个大丫头身上也颇有长处值得借鉴,听得慧娘频频点头,脸上都是满意地笑容。
书儿讲罢,臻儿便如那被松了笼头的小马驹一般,撒着欢儿地说了起来:“娘亲阿姊,我在学里也所学甚多。头一天太爷爷亲自送我上学,把我托付给言先生。先生真的对我很关照,对我的文章作业都是用心批评批注。有几次言先生的批注比我的文章字数还多……太爷爷赐给我字了哦,我姓徐名致臻字子期。娘亲阿姊你们喜不喜欢太爷爷可慈祥了,和我每天同吃同住,晚上他也会来帮我掖被子的。娘亲你不用担心我会把被子踢到床下去了。太爷爷还陪我一起读书。他老人家一点也不像过去看着那么威严,讲书的时候有趣的很,读书一点儿也不枯燥了,就和在家是同娘亲阿姊一起读书时一样…..”说到这儿,臻儿突然意识到什么,声音戛然而止,有些惭愧的看着慧娘和书儿,道:“我不是说……我是说只是读书的时候有点一样,我还是更愿意和娘亲阿姊教我读书。”
慧娘心道:“无论我愿意与否,孩子毕竟长大了。”书儿则想着:“以前那个只想着要表现自己的话唠弟弟怕是一去不返了。”嘴上却齐齐地道:“娘亲(阿姊)明白。”屋内一时安静下来。
秦三见状,踟躇了一下,还是拿出了一直背在身上的那根根色泽暗红,纹理细腻的手杖,对慧娘道:“也不知道慧娘嫂嫂都需要些什么。想着你住在山上,就做了根手杖。上下山的时候用着安全些,也可以惊走蛇虫什么的。”
慧娘一怔,秦三便有些忐忑,生怕慧娘拒绝。臻儿道:“我上山的时候问你还不说,原来是为娘亲做的。真好看。娘亲快拿着试试合不合手。”
书儿也告诉慧娘:“秦三叔也给我做了一根,刚才上山的时候多亏了它了。特别给力,特别趁手。”
慧娘听了便先道了谢,双手把手杖接了过来。手杖看着质地坚硬纹理密实,拿在手里却意外的轻盈;观之通体颜色亮丽,自然的云状暗纹灵动的从杖头流畅而下。
徐会已是忍不住赞道:“这是红栎木,最是坚硬,几百年都不会朽烂。加上这独有的天然颜色和纹路,做家具造花船都是最好的。现在这木头已经是越来越难得了。府里诚爷娶亲的时候,送过去喜盒就是红栎木做的,过门的时候放在嫁妆的第一抬上,那个好看气派哟,啧啧……难为你找到这一整根。”
&nb
第二十六章 呦呦鹿鸣
蔚蓝的天空下,初夏的苍岭山脉美得炫目。层峦叠嶂,满眼青翠,连绵不绝。
秦三出了庵门,并没有马上离开。他在墙外略站片刻,确定四处无人,便沿着清净庵高墙向西走去。只见他如闲庭信步一般,边走边打量的墙根和墙头,同时从容的把衣角掖进腰带里,袖子卷好,不一会儿就走到了悬崖边上。
秦三却没有停留,只见他五指如爪,抓住墙上凸出的部分,脚尖在墙上略一借力,便如壁虎一般,转过墙角去。清净庵的西南角,有半丈长的墙是延伸到崖外的,其中最外侧三尺墙更是悬空而筑,看上去很是险要。便是防止有人或是野兽绕到后窗去。
转过这堵墙后,便是一排庵舍,庵舍的墙角大部分是与崖壁一体,只有几处突出山石和数棵在岩缝里顽强生长的松树灌木。这已经足够秦三借力的了。
他且行且查看,尤其到了慧娘的窗外,更是仔细地检查了窗户和墙外是否一切正常。之后,秦三继续贴着庵舍向庵后攀去,,直到庵舍尽头的钟楼。
这钟楼依靠庵后的峭壁而立,有五六丈高,通体石筑,东侧有几个小小的通风口,铁皮包的重木门。他抬头打量了半晌这高高的筒式建筑,身子一纵攀上屋顶,翻入后院。
一道黄色的影子无声地扑了上来。秦三并不惊慌躲避,右臂一抬,手掌向下做了个手势,一条半人高的大黄狗便顺着他的手势听话地坐下了。原来那是庵里的看门狗大黄。大黄坐在地上摇头晃脑,显然已经不把秦三当外人了,秦三从其双耳开始上下一顿揉搓,大黄开心得大尾巴在地上扫来扫去。秦三继而一翻手掌,拿出一块肉脯,大黄一口吞下,丝毫不于他客气。
慧娘入庵以来,秦三已经暗中来过两次。虽然庵里几个做粗活的婆子都有着一把着力气,墙又高,门户颇严,但他总是要自己查过,对庵中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可放心。一来二去就和大黄做了“朋友”。
一切正常,似无安全隐患。秦三从再次翻出去,离开清净庵上山去了。庵中竟无一人发觉。大黄在西墙下冲着秦三消失的方向又摇了半天尾巴才转头跑开了。
这一带的山林就好似秦三的第二个家。他几乎每天都要上山转转,对徐村周围的几个山峰上的草木,水源,野兽及大路小径都了然在胸。村里人都道他每天上山是为了打猎谋生。他们并不知道,对这个身材高大胸有丘壑的北方汉子来说,谋生并不是一件很花心力的事情。
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和今天一样,貌视漫无目的、又或有的放矢的在林间穿行。时而听听鸟叫虫鸣,时而看看怪石嶙峋,时而在飞流直下的瀑布旁打坐吐纳,时而在清澈的潭水或是小溪里洗个澡。
哪怕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大雪天,他也能在万籁俱寂的山中呆上一整天。如果有臻儿跟着,他便会悉心教导各种自然知识和野外生存的本领;如果只是一个人,他可以在山里一连呆好几天。
徐谨和慧娘的院子,则是他体验人间温暖的地方。说起来真是缘分。如果当初不是因为他重伤之后又高烧不退,命悬一线,为徐谨所救,为慧娘几个收容,他的人生应该不会和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发生任何关联。
现在的他已经习惯于像个恋家的孩子,把自己当做慧娘家的一员,听着徐谨高谈阔论着治世之论,吃着慧娘亲手做的可口的家常菜,和书儿天马行空的谈些江湖上真真假假的传奇异闻。
他最喜欢的还是带着臻儿玩儿。他把和臻儿相处的时间一律看做是玩儿。因为那是他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可以完完全全无所顾忌的释放天性的时候。臻儿聪明,善良,天真,对他的所知所能充满了崇拜和好奇。无论他做什么,臻儿都是兴趣盎然;无论他说什么,那小家伙都无条件的相信赞同。如果可能,他愿意每天领着臻儿玩,而且就这样一天一天地乐而忘忧到老。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了。最令他难过的,则是因为当事人都是他的恩人和朋友。是其中一个背叛了另一个,而他的两个小朋友也因此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他有气都不知道去哪里发,想报复都无仇人可寻。
如今徐谨家的院子其实已经不存在了,进了熟悉的大门迎接他的是一堵陌生的墙。现在的他,只有这山林中的自由之地了。
秦三走得口渴,便走到溪边用手鞠着喝了几大口。溪水清冽,沁心润脾,令他顿时心神一振,不由得起身对着群山,仰天长啸。
“啊……啊,啊……”长啸之声远远的回荡在群山之间。秦三心中郁闷抒散了不少。他索性脱了衣服,除了鞋袜,把衣服挂在树枝上,赤条条地淌水入溪,上上下下洗了个痛快,方才消了心中的一股无名火,清爽舒服多了。
&n
第二十七章 山外来客
那伙人似乎很有默契,略一整顿便一起向秦三迎面走来。
打头的是一个面目忠厚,气质沉稳的中年人。他样子非常普通,普通到可以让人联想到身边的亲戚,或是街坊邻居。让人觉得观之可亲,过后却记不住具体长相的那种人。他的身侧稍后紧跟着的,是一个看上去很年轻的高个子男子。其他三个壮年男子踩着前面两个踏出的小径,不远不近的跟在后面。
秦三注意到那几个人看见他,外表如常,步调不乱,但暗中却右肩微沉,右肘微曲,右手五指稍稍张开,手指隐隐指向身体左侧的佩刀刀柄。仿佛是全体瞬间进入一种防御状态。这变化有种不动声色的微妙,如果不是秦三的感觉异常敏锐,换个普通人根本不会注意。
待到对方确认了他应该只是个单身行人,那种悄然绷紧的气场才无声无息地散去。虽然如此,这几个人还是从一竖队行走,变成了一种看似随意不规则的前后左右中的排列。秦三心中更惊,这排列可攻可守,而且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截住自己的后路。如果这几个人是冲自己来的,则情况危矣。
秦三内紧外松,收敛精气,既不示弱,也不逞强,仿佛面对的是一群野兽,尽量不挑起对方的敏感,触动攻击性。
那一行人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终于双方若无其事的交错而过。打头的中年人还面带微笑地和秦三点了点头,秦三则有些腼腆局促的回应着,活像一个从未走出过方圆百里的山区农夫。
秦三看清楚了中年人身后的那个高个子,居然是个面目英俊,身姿挺拔的少年人。虽然貌似弱冠,然气势很足,一身粗布短衫竟然被他穿出金盔银甲的感觉。他的眼睛里隐约有精光闪动,眼神却有些阴郁。两人错身之时,被他若无其事的抬头盯了一眼,让秦三心里咯噔一下,很不舒服。
另外几个随从模样的人则干脆视他如无物,擦肩而过之时,连眼角都不曾给他一个。秦三可是暗暗地留神着这几个人的一切,他发现,除了身上的斗笠和包裹,最后两个人背上还有两个硬质的四方背包,体积不大看起来却很是沉重。
待到那五个人尽数安然无事的走过,秦三心中微微松了口气,正想着要不动声色的提速离开。谁知身后忽然响起一声低喝:
“站住”!
秦三骤然停住脚步,脖颈微微一僵,心又悬了起来。待他转过身去时,面上已是一脸的憨厚,用带着询问的眼神看着几个陌生人。说话的是那个盯着他看的少年人,说话功夫正向他走过来,眼神阴郁,气势冷冽。
秦三不觉心中有些发寒。于此同时其他几个人见少年有所行动,便看似无意地,实则是以这个年轻人为中心再次调整了各自的位置。效果还是和刚才一样,有攻有守,目标都是自己。
秦三脑中警钟大震,心思急转之下,他总算是想起来了。这几个人训练有素、默契精确的位置变化,不就是边军中的杀豺阵吗虽然他也仅仅在十几年前见识过一次,但是那种把敌人如困在蛛网之内的绞杀能力,给了很深的震撼。只是边军的人跑到这内地深山之中来做什么单就这个说话的少年人外形气度,就不像是个苦哈哈卖命的下层小军官或士兵。而主要将领无旨擅离防地……
只是现在这当口多思无益。好在不是黑蛟卫,应该不是冲着自己来的。无论如何,想跑肯定是不行的,唯有见招拆招了。正当秦三已做好了搏命一搏的准备,却见那中年人抢先几步,越过年轻人对着他一抱拳,语气亲切:“这位兄弟,我等是北边走镖过来的,要去落凤坡。本想抄个近路,不想反而在山里迷了路。敢请你帮忙,给指个路。”
这汉子确实是燕赵一带口音。他们这种精悍的气质,还带着兵刃,大概只有冒充是走镖的,才不会有人生疑了。秦三猜那两个汉子背上的四方型的重物怕就是他们保的“镖”了。
“你们就编故事吧,可惜骗不了我秦三。”秦三心里丝毫不敢放松,脸上还是那副憨厚的模样,用本地的方言笑着答道:“好说好说。你们方向也没大错,只是离了山路才迷糊了。你们只要顺着我身后这条小径走,半个时辰就能找到路了。下山后向西就是徐村,穿过徐村再向南就是落凤坡了。以你们的脚程,天黑前怕是也赶不到那儿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