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老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野怪逆袭
当然了,这也是说得简单,真正做的话,肯定不会那么容易。扯皮和y交易肯定是要有的。不过嘛,这都不是事儿,董明就是给个方法,具体实施的又不是他。甚至可以说,只要能拿到地,用什么方法都没问题。
他写完之后,又附上了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当然都是一些指导性的思想,没有具体的操作流程。简而言之,大概就是在灌鸡汤。
《学田制》三个大字写在了文章开头的部分之后,董明吹了吹墨迹,等到都干了之后,直接一卷,拿了一个竹筒放了进去。又在竹筒外写上了《学田制》这个名字。
这玩意寄给洛阳不现实,就算刘宏感兴趣,他也没功夫去做。他正忙着配合蔡邕推广曲辕犁呢。
董明的打算就简单了,先给刘备送过去。从后世而来的董明,深谙特区之道。这么好的经验不用,他不是棒槌吗
汉中早就或主动或被动的成了董明的实验区。这学田制度,肯定也要现在汉中实行不是董明在写的时候,就专门单立了一篇文章,用来阐明汉中郡如何设立书院,如何征集学田。详细到书院的规模,学田的规模,课程规划都给安排了。
这个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董明想了一下,打算等汉中的休沐期结束之后,亲自跑一趟汉中。捎带脚跟孙挺见一面,提醒他一下。
有些时候,步子跨的大了,容易扯着蛋。
大概用了半个多月,戏志才拿着一份测量数据给董明送了过来。
“老师,山脚下一共有可开垦的荒地大概有七千多亩。”戏志才道“不过只有一半容易开垦。剩下的一半,多是贫瘠之地或者常年被水淹没,难以使用。”
“这样啊”董明接过测量数据,看了起来,盘算了一会儿之后道“那就先找人把容易开垦的开垦出来吧。至于地力不行的和水利不行的,等开学了,就当做你们的功课吧。增加地力和修建水利设施,咱们从洛阳就开始学了。”
戏志才闻言愣了片刻,然后道“学生会转告威哥儿的。”
“也对。”董明反应过来,戏志才开春就离开了“告诉他也行。对了此去洛阳,你有什么打算吗”
戏志才拱了拱手道“老师有何事要吩咐”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
董明心里感慨了一句,道“到了洛阳之后,会有人找你。唔大概会问计于你,你帮衬一下。”
戏志才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很是知趣的没有多问,直接应了下来。
“喏!”
董明见他问都没问就答应下来,觉得有些意外。不过想了想,他又释然了。以戏志才的智慧,估计只要两三次,就能搞清楚是刘辩在找他了。
没错,董明就是让刘辩有什么问题就去找戏志才。这还是戏志才决定离开之后,董明才做出来的决定。并且当晚就让董琬给刘辩去了一封信。
董明的打算倒也简单,刘协虽然聪明勇敢,但毕竟刘辩才是自己的学生。日后不管董明如何去变革,都需要一个能全力支持他的皇帝。就目前来看刘辩显然更合适。
如果刘辩不配合怎么办呢
汉中不还有一个备胎呢吗
112章 中平三年三月
中平三年,正月,初十。
董明在书院里大摆宴席。新野马维、马明、马令等人,蔡飒、蔡游等人全都在列。除此之外,还有从汉中赶来的刘备一行人,从荆州回来的刘表,特意跑来的诸葛玄。以及一些新野本地的豪族家主。
也不是特意的挑日子,只是觉得这个日子还不错,董明就定了下来,在这一天收董琬为义女。这种事情本来悄悄地办也行,但董明想了想还是觉得操办一下,让董琬长长脸。这样她嫁到诸葛家之后,腰板才能挺直。
宴席上,董明除了收董琬为义女之外,还宣布了董琬与诸葛瑾的婚事。匆匆赶来的诸葛玄大概是喝高了,在席上很是高兴,还即兴写了一首四六骈文,很是华丽。
一群人一直闹到了后半夜才散去。
翌日,诸葛瑾要和董琬结婚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老人们都很是高兴,但是几个小字辈的却有些吃味。
倒不是都喜欢董琬,而是觉得以后就没人相关大姐姐一样照顾他们了。这其中就数郭嘉的意见最大。
郭嘉跟董琬的关系其实是最好的。虽然董琬嘴上说着很讨厌郭嘉这个熊孩子,但是每次有好处都会想着他。
而且从出身上来说,小地主阶级出身的郭嘉跟董琬之间的差距更小。郭嘉原本还想着等年龄到了,向董琬提亲呢。结果被诸葛瑾这个浓眉大眼的抢先了。
当然,郭嘉只是自己生闷气,最惨的要数徐庶了。
徐庶对董琬没啥兴趣,毕竟这家伙满脑子都是练肌肉、练兵、上战场。但是架不住徐庶母亲对董琬满意啊。
老婆子在洛阳的时候,就是董琬照顾的。来到了新野之后,还是董琬照顾的。而且徐庶的家世就更一般了,跟董琬相比好不了多少。徐庶母亲早就把董琬当成儿媳妇看了。可惜的是,徐庶这个没情趣的家伙,就没想过这些事。
徐母相对来说又比较注重徐庶的学业,所以一直也没有逼迫徐庶。
可是现在,诸葛瑾抢先一步,徐庶母亲就有些吃味了。每天逮着机会就要把徐庶念叨一顿。
董琬值得这么多学生喜欢吗
这要看从哪个角度去分析了。从家世来看,哪怕是董明的养女,这地位也比上世家大族的嫡女。娶回家之后,说是后面站着明德书院,但是书院又能给夫家多大的支持,这谁也说不清楚。
但是从学识上来看,跟着蹭了几年的课的董琬,在新学方便决定能吊打当世所有的女子。这一点上,绝对是非常的吸引这些学生了。哪怕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学生们,也想过把董琬收为妾室。
只是没有人像诸葛圭那么狠,直接把以未来诸葛家主母的架势为诸葛瑾求娶董琬。
说句不好听的,这就是诸葛圭的一次风险投资,高风险同样会带来高回报。别人不清楚,但是董明很清楚,诸葛圭的这笔投资,赚大发了。
且不说,原本董明就没打算将诸葛家的龙虎狗三兄弟都纳入到了自己日后改革的队伍中。就算是换一个人,如此对待他的养女,哪怕这家人都是废物,他也会想办法送他们一场富贵。更不要说,汉末的世家,总有那么一个两个能够拿得出手的精英人物。
光和三年,春三月,明德书院复课,戏志才离开新野,去往洛阳。开学典礼结束之后,董明直接给所有学生布置了功课,想办法解决山脚下学田另外一半难以开垦和地力低下的地方。然后他就带着一车礼物和刘威,直奔汉中。
这个月开始,汉中一直都有人结婚。刘备结完,简雍结,简雍结完,关羽结董明估计光是吃喜酒,就得吃个月余。考虑到眼下书院开学,他肯定不可能在汉中待这么久,所以他打算一下子把礼物送到,只参加刘备的婚礼即可。
路上的时候,董明翻开了这段时间刘备整理好的邸报,事情还挺多的。
去年九月份的时候杨赐升任为司空,可是十月份杨赐就死了。董明之前的老上司,光禄大夫许相升任司空。
不过当时董明很少能见到这位,跟他也不是很熟悉。
前司徒陈耽、谏议大夫刘陶不知道怎么得罪了刘宏,被刘宏下了大狱,顶了死罪。好在蔡邕从中斡旋,死罪变成了流放。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这两位今年死定了。眼下只是被流放,就还有复起的机会。
十一月的时候,张温在美阳击破了北宫伯玉。北宫伯玉仓皇而逃,张温派遣荡寇将军周慎追击,在榆中将北宫伯玉围住。
同时,又拍出了时任中郎将的董卓,讨伐先零羌。不过这两位辜负了张温的期望,全都战败。也因为这两场失败,鲜卑趁着大军被托在三辅地区的时候,杀向了幽州、并州。不过,他们也是倒霉。在幽州碰上了刚开始发迹的公孙瓒,在并州碰上了杀红眼的吕布。
同时,刘备还附上了一条小道消息,说是洛阳有一户人家生了一个两头四臂的儿子。这一看就知道是有心人在搞事情,传出来的谣言。
中平三年到没啥事儿,不过董明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刚离开新野,后脚整个南阳郡就乱了。江夏人赵慈造反,直奔南阳而去,好在新野、叶县、章陵县三县被马蔡两家牢牢掌握,有人有钱有兵,将赵慈挡在了城外。
不过赵慈也不傻,直接绕道,去了宛城,打算拿下宛城再说。但是有了新野三县的阻隔,南阳太守秦颉早就有所准备,不说平叛,守城还是没问题的。在马明的建议下,马维等人直接出兵,杀向江夏方向,沿途收复了被赵慈打下的县城。
当然,这些董明都不知道。当赵慈杀到新野的时候,董明已经出现在了刘备的婚宴上。冗长复杂的仪式之后,刘备满面红光的跟众人举杯痛饮,一直闹到了后半夜。
翌日,董明又陪着刘备等人吃喝一天。
一共在汉中耽搁了七八天之后,董明才收到了新野方面的消息。刘备同时也收到了。当下,刘备点齐兵马,步骑共五千人,以张飞为先锋领骑兵杀向新野同行的还有杨隆。其余人等坐镇汉中。
有马维等人在新野,又有刘备张飞驰援,董明放心了不少,不过他还是跟着刘备大军杀向了新野。
好在,赵慈虽然悍勇,但有了准备秦颉也不是一般人。当初黄巾起义都没把他怎么着,更何况区区一个赵慈
秦颉在宛城挡住了赵慈,后者被张飞直接莽穿了阵线,当场斩杀。一场动乱,来得快,消失的也快。
董明不知道的是,如果不是他的出现,让新野多了马维这个小军阀。历史上的秦颉因为毫无准备,直接被赵慈给杀了。
战后,董明等人被秦颉邀请到了府上一聚。宴席上,董明不得不佩服刘备的个人魅力,一顿饭的功夫,秦颉差点就对刘备纳头就拜,口称主公了。好在两千石大员的体面,让秦颉保持着冷静。
但是看样子,这南阳太守只要不换人,以后肯定姓刘了。
是刘备的刘。
113章 汉中-南阳水利工程计划
秦颉如果真的成了刘备的麾下,对刘备来说绝对是一大助力。首先,秦颉本身就是汉末少有的能吏,而且文武双全。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时,秦颉只是江夏都尉。当时张曼成突袭宛城,斩杀了时任南阳太守的褚贡,秦颉临危受命,调任南阳太守,全权负责南阳方面剿灭黄巾军的工作。当时他与荆州此时徐璆合击张曼成,将其斩杀。
余众以赵弘为帅,据守宛城。秦颉与徐璆将其围住,后朱儁赶来,三家合围宛城,当年十一月破城,杀了赵弘等人。
说起来,历史上秦颉还有一个趣事儿秦颉赶往荆州南阳郡上任的时候,途径宜城县城。城中有一户人家,门朝东并有大道,秦颉停车看到后,说“这房子可以做坟墓”。中平三年,也就是今年,秦颉被杀,运送其尸体的马车路过此房屋时,马车不肯向前走,秦颉的故吏便掏钱将此房屋买下来,修做秦颉的坟墓。
当然了,现在秦颉还好端端的活着,并且还跟董明一起吃饭喝酒吹牛波依。
且不说刘备四处散发的该死的魅力。就说大家都是因为黄巾起义起家的这一点,天然上就有了亲近感。
“初起兄,备实在是羡慕兄长啊。”刘备当着众人的面儿,对秦颉说道。
秦颉问道有点纳闷,道“颉有什么好让玄德羡慕的”
刘备瞟了一眼正在跟烤鹿腿做斗争的董明道“有伯照先生这种大才在郡内,难道不让人羡慕吗”
董明闻言一愣,不成想刘备这个浓眉大眼的也有当舔狗的潜质啊。
“玄德说笑了。”董明接过话,道“什么大才,不过是一个教书匠罢了。”
秦颉也跟着调侃道“先生如今所作所为,不论是曲辕犁还是新式制肥法,可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颉最近一直在忙活曲辕犁和新式制肥法的普及,正说找时间去新野一趟呢。”
他倒是没有撒谎。
南阳郡曲辕犁的普及程度、新式制肥法的普及程度,绝对可以说是冠绝天下。哪怕是刘备的汉中都比不上。尤其是在书院的作坊引入了流水线工程之后,曲辕犁的产量大大提高,全都供应了南阳本郡使用。
秦颉人品还不错,全都是按照市价进购的,倒是董明让作坊给便宜了三成。
而且秦颉跟董明之间还是有些联系的。当初董明派出的在南阳各地探查石灰岩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张田的,被当地世家朱家看上了手中系统出品的地图,想要买走。后来,董明也没有多做阻挠。让张田卖给了朱家。
这件事秦颉当时也听闻了,听说有人拿了一份极其详尽的南阳地图,立刻跑去了朱家。见到了地图之后大为兴奋,直接就让人誊抄了两份。一份自己留着,另外一份留在了朱家。至于原件,又还给了张田,还没有收回朱家买地图的钱。
“地图已经在你家了,你买地图钱怎么能拿回去呢”秦颉当时就是这么对朱野说的。
这是个妙人。
除此之外,董明的眼力之下,可以看到秦颉如今四维都不错,军略超过了八十,其他的都在七十以上。
“何须劳烦太守大驾,明这不是送上门来了吗”董明说起了玩笑话“不知道太守见了某家之后,是不是有些失望”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秦颉抚掌大笑道“哈哈哈哈,董伯照,妙人也!”
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眼见气氛还不错,董明想了想,打算促成一件事。只见他,忽然从矮几前站起来,几步走到了厅中,整了整衣服之后,对着坐在上手的秦颉和刘备遥遥一拜。
两人都被董明这郑重的模样搞的有些懵,刘备更是连忙站了起来。
“先生,何至于此!”刘备毕竟还是个小年轻,不是以后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的枭雄。
倒是秦哲依然稳坐钓鱼台,维护住了两千石大员的脸面。
“刘太守、秦太守,明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董明叫上了二人的官名,以示郑重。
见董明如此郑重,刘备知道必是大事,立刻正襟危坐,看了一眼秦颉之后回道“先生单说无妨。”
席上其他人也都停下来,等着董明说话。
“兴修水利!”董明轻声说道“黄巾刚灭,但是天下各处仍有人聚众造反,百姓流离失所。某家觉得可以在汉中和南阳两郡兴修水利,以工代赈,吸引流民。这样一来可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
“水利”刘备和秦颉闻言心里都有些意动。这既是政绩,又能为百姓谋福利啊。更何况,这么些年过去了,董明所说的以工代赈的法子,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两人都知道用以工代赈的方法,有很多的好处。
虽然他们也说不上来好处是什么,但是从徐州那边传来的消息来看。除了流民被安置了之外,连税收也会增加不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