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山刀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桑甄
“这些人是咋回事啊”
“造反作乱。”军士简单的加了个字继续看着这些人,他怕这些人的家属也造反作乱。
沈狗蛋他娘眼珠子一转,想到她儿子就在军营里,就想着表现一下。
“呸!活该。”
沈狗蛋他娘跑到领尸的地方吐了口唾沫,昂起头,吸了一下鼻子,抬头挺胸趾高气扬的从这里路过。
那些原本还在哭泣的百姓,全体一静,瞪大眼睛盯着她,狠不得打她一顿。
老太太感受到他们的目光,往军士身边靠了靠,恶狠狠的说道:“你们还有脸哭要是我,我就挖个坑把自个儿埋了。你们的家人造反作乱,大人不把你们赶尽杀绝已经很仁慈了,你们还在这里哭丧,一个个的不知羞耻。”
这些百姓听完老太大说的话,心里一慌,都不敢哭了,擦了擦眼里的泪水,开始收拾自家汉子的尸身。
高见的婆娘知道老太太说的是实话,在这个时代造反作乱是灭族的,王则之不杀他们,还允许他们收尸,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
她擦了把眼泪,把娃儿背在身后,把高见的头颅绑在身上,拖着高见的尸身一步一步,艰难的往外走了。
人死了,入土为安,她是无论如何都要把自个儿男人给埋了的。
当最后一个百姓收完尸之后,军士回营向王则之报告情况去了。
王则之随口应了一声就让军士下去了。
此刻,他正在头疼。
单同善一走,军营里一大堆事务都需要他来处理了。
虽然单同善不辞而别了,不过他还是留了一封信,他把自己经手的所有事情都交待清楚了。
他的房间里摆放了许多账册。
他不止把账册整理好了,还交待了一些事情。
比如,营内学校里他招来的那些童生、生员,他是全都留下了。
有人算数好,有人四书五经好,他都一一交待清楚了。
其实,王则之放任他离去,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如果单同善走时煽动这些人跟着他,王则之会毫不犹豫的杀了他。
还好,单同善并没有这么做。
王则之看着单同善留下来的这些账本正在发愁。
单同善一走,他才发现了单同善的重要性,现在这些事全都积压在他一个人手里,他都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情了。
“大人,流民营今日的米粮不多了,请大人批准再调拨一些。”
“好。”
“大人,铸造局来报,鲁密铳使用的火药不足了,需要去北直隶采买一些,请大人批准。”
“好。”
“大人,这是厨房今日采买的食物,请您核对一下。”
厨房每日采买的食材,单同善都列了一本账册,上面写着每种食材的市价,以防止厨房贪没钱财。
王则之拿着厨房的采买单,跟账册核对了片刻他就受不了了。
“不行,这样不是办法。
单同善走了,谁合适当新的参谋呢”
他看眼随身护卫他的阿牛,阿牛直摇头。
这货刀法一流,就是不识字。
王先识字,会算账,可惜,他有别的用处。
也有一些军士能识文断字,可是他不信任这些人。
思来想去,只有一人适合。
李化。
李化,识字,会算数,会星象,会洗脑,会训练,最主要的是他的手里已经有一批一百多人的教官。
眼下,只有他是最合适的。
想到就办,王则之大笔一挥,写了一份任命书,盖上雁门关游击的敕印,锦衣卫百户的敕印,还有他的私印,交给阿牛。
“去,把李化给我提过来。”
“遵令。”
阿牛虽然不识字,在王则之身边呆久了,看着他盖了这么多敕印,用脚指头想他都知道,李化这是升官了。
“哈哈哈啊,爽。”等阿牛走后,王则之大笑一声,把笔一扔,准备当甩手掌柜。
王则之看着眼前的一堆账册,静思了一会儿。
如果时间长了,李化也贪污那怎么办,看来他非常有必要搭建一套财务系统。
“预算、报销、资产、台账,计划、分析、组织、控制、决策、核验”
说干就干,王则之打算在李化手里搭建起营地的财务系统。
要不然,等他的势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光靠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
李化最擅长的就是训练、洗脑,这件事交给他肯定没问题。
不多时正在给手下教官训话的李化被阿牛带了过来。
等他进来的时候王则之正在认真的书写着新的财务系统,李化刚开始是乖乖的站在一旁的。
可是等的时间太长了,他就忍不住了。
李化悄悄的往王则之身后挪动起来,阿牛见状拉了拉他的袖子。
李化把阿牛的手拍开,大着胆子靠了过去。
当他认真看起来的时候,眼睛越来越亮。
“大人,这是新的训练内容”李化一时兴起,他觉得他又可以教一些新内容了。
“嗯,你来了,来咱们从第一页开始看,我先教会你,你再去教别人,你看啊,咱们如此如此”
“噢原来如此啊还可以这样”
第一百二十九章:封赏
七月上旬,王则之正在演武场查看军士们的训练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人全都面貌一新,有了些军士的样子。
王则之对于李化培养出来的这些军士很是满意。
王则之不得不承认,李化在学习和培训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
他学习王则之的这些理论不过两日时间,就已经能够融会贯通运用在实践当中了。
现在李化已经带着十数人,组成了财会部,掌管整个营地的财务。
王则之一教会李化就当了甩手掌柜开溜了。
美其名曰,他要思虑思虑将来的发展。
他确实要思虑一下将来的发展,按照日期算起来,陕西王嘉胤已经起义了。
他手下目前有九千多军士,这些军士当中,老兵只有两千多,还有两千多边军逃下来的兵油子,剩下的都是没经上过战场的菜鸟,如果把这些人就这么拉到陕西去打流贼,他觉得会损失惨重。
“到底去不去”
一方面他担心会损失惨重,另一方面,虽然他是雁门关游击,可是没有朝廷调令,私过省界,会遭朝臣弹劾。
以崇祯的尿性,如果他知道王则之私自跑到陕西用兵,怕是会对他起疑心。
“朝中怎么还没消息。”
六月初王则之就吩咐白玉在《三晋评论》的小报上说过此事,可是直至今日,朝中一点反应都没有。
“大人,圣旨到。”
正在王则之左右为难的时候,传令兵前来禀报,鲁四带着圣旨来了。
王则之一个激灵,赶紧跑了出去。
圣旨到了,那应该是他的奖赏下来了。
游击营大门,王则之摆案焚香,跪拜,迎接圣旨。
鲁四展开圣旨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雁门关游击,王则之,品行优良,尽忠为国,屡立战功,平寿阳反贼,灭盂县流寇,抗鞑靼于西安堡,战功卓越,朕心甚慰,擢升王则之为大同总兵,钦此。”
“谢皇上隆恩。”
王则之谢过,双手接过圣旨,他的内心有些激动。
他怎么也没想到,崇祯竟然会封他为一府总兵。
这可是连升三级。
崇祯之所以会给王则之这么大的封赏。
一来,他知道王则之的底细,他手里有王则之的把柄。
二来,王则之屡立战功,表明他确实有一些能力。
三来,崇祯刚登基他必须扶植自己的力量。
正好王则之有功在身,崇祯就有了底气。
他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快马加鞭给王则之下达了这个封赏。
“鲁天使一路而来,车马劳顿,辛苦了,末将于营中准备了酒菜,给天使接风洗尘。”
王则之收了圣旨,给鲁四塞了两锭二十两的金子。
鲁四不动声色收到袖兜里,又从袖兜里取出一封密旨。
“不急,不急,王百户可还记得皇上的嘱托呀”
鲁四一挥手,随行的锦衣卫一拥而上将王则之围困起来。
营门处的军士见状,一个个剑拔弩张,将锦衣卫围了起来。
“鲁天使这是什么意思”王则之淡淡的问道。
鲁四艰难的吞咽了一下口水,他手下的锦衣卫也惊慌的左顾右盼起来。
“王将军不要紧张,咱家就是帮皇上问问,文举人这个反贼抓着了没有,你看都过去这么些个时日了。”
鲁四被这么多人包围着,他也害怕了。
王则之在最里面,锦衣卫和鲁四在中间,他们周围全是军士。
有拿火铳的,有拿刀的,有拿戟的,有拿枪的,有拿弓的,就鲁四带的这点人手,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这么点小事早说嘛,阿牛。”
阿牛闻言,将保存文举人头颅的盒子,还有那份投敌文书拿了出来。
鲁四捏着鼻子,看着盒子里干瘪的头颅,说道:“画像。”
锦衣卫拿出一卷画像比对了片刻。
“确认无误。”
鲁四这才松了一口气,一挥手锦衣卫全都把刀收了回去。
王则之一挥手,军士们也收了武器。
“误会,误会,皇上密旨,王百户又升官喽。”鲁四把手里的密旨,还有一个包袱递给王则之,拿起文举人的投敌文书看了起来。
王则之打开密旨仔细看了一番。
原来是褒奖他立功了,封他为锦衣卫副千户,从五品。
包袱里是新的官服,敕印,牙牌。
“此事事关重大,还请王大人随咱家一同进京,禀明此事。”
鲁四看完那份投敌文书面色大变,立刻迫不及待的叫王则之一起和他回京。
“不急,不急,天使车马劳顿,兄弟们一个个也是风尘仆仆,先吃顿饱饭再走不迟。”
鲁四看着随行的锦衣卫,这些人听到有吃的,都有些意动,他也就不再坚持,跟着王则之回营吃饭去了。
王则之安排人做好了上等的酒菜,这些人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
王则之营内的各个将领全部叫到了一起,说着恭维的话,轮翻给鲁四敬酒。
等鲁四喝醉之后,王则之安排好鲁四,把将领们带到会议室开了一次会。
会议上王则之告诉他们,他离开后,李化就是营内最高长官,他给李化临机独断之权。
除此之外,他还准备了几份锦囊,命人送给煤矿上的王先。
他担忧陕西和鞑靼那边的事情,特命于忠、小六子,兵分两路,一路向西,一路北上,去打探这两个地方的情报。
大同总兵是要掌管大同府军务的,鞑靼的情报必须有。
他记得陕西那边的起义军,是有一些人会跑到山西来的,对于这些流贼他不得不防。
安排好这些事情,王则之这才放下心来。
他再次回到酒桌上。
鲁四带来的锦衣卫,先给耿如杞下旨,再来王则之这里下旨,已经接连赶了**日的路程了。
旅途劳顿,加上多日没有好好吃过饭,这些人吃着桌上的酒肉,一个个狼吞虎咽的。
王则之想要从这些人嘴里打探一些情报,他走过去举着酒杯给这些人一一敬酒。
这些人原本就已经喝了不少了,此刻都有些微醉了。
“嗝大人,您都是千户了,还跟小的们一起喝酒,您可真瞧得起咱们。”
“大人不比京城里那些人,这酒肉实在,好。”
“大人跟小的们喝酒,那是属下们的荣幸,以后到了京城,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对,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