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美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盛月公子
大约是为了融入厢房中那副佛家“食存五观”之念,一顿清淡晚膳我和盛玉童吃得很是静默,没有只言片语地交流,默默地遵循着佛家戒训。
用过斋饭自行收拾好碗筷还归,盛玉童去真龙寺走动打通人脉,顺便打探下慕容曜的近况;而心燥不止的我,一个人在这禅房中静坐多时,不见盛玉童归来,便决意到真龙寺四下逛逛,打发有点清闲的时间。
廊檐外的雪声依旧清寰于耳,呼吸着清新冰凉的山间空气,和着寺院里特有的安宁祥和之气,我之前焦躁地心也渐渐舒缓下来。
不知不觉地逛绕到真龙寺中的一处偏殿,烛火摇曳的莲花长明灯,簇拥在宝相庄严的佛像脚下。
我踏过佛殿门前的高槛,昂着头,怔然地望着那尊面带悲悯慈祥的佛祖金身像片刻,心生敬畏间又不禁上前几步,双手合十跪在供桌蒲团上,敬上三个虔诚地叩拜。
求得佛前定心间,却不想诚心叩拜之时,耳边竟响起了清明静心的钵声。
礼成,一脸狐疑地我顺势望上声音由来之处,惊愕地发现,不知何时这佛堂偏殿中多出了一个面色慈祥老和尚,手持戒尺为自己敲响不远处的铜钵盂。
“心静则安,烦止则宁。”
大约明白自己是贸贸然闯入佛殿重地,行为颇为唐突无礼,跪着的我忙再次双手合十,朝那老和尚尊敬地施上一个致歉拜礼。
“民妇唐突闯入,无意打扰大师在此清修礼佛,望见谅。”
“世人皆有佛性,兼有悲天悯人之心,施主虔诚向佛之念何来唐突之说。”
老和尚礼仪地向我还上一礼,放下手中的戒尺,不紧不慢地又从手边执起油壶,为一盏盏长明灯的盏托之中注入灯油,慈和地与跟前的我攀谈起来。
“女施主应该就是今晚留宿在庙里的客人吧。寺内生活本清苦,若敝寺有不周之处,还请施主多多见谅。”
添着灯油的老和尚慧眼如炬,一言道破玄机,我惊讶之余也不糊涂,立马意识到此人在真龙寺身份不低。
我忙谨慎起来,更客气地回到“大师太客气了,贵寺佛心人和,并无不周之处。”
“来者皆是客,理应的。”
老和尚并未怪罪我擅闯佛殿的意思,凝着佛陀拈花般慈和之笑,依旧把细地为长明灯添着灯油,且点滴不洒;光这份添香油的功夫,没有个二三十年的持之以恒,怕是做不到他现在的熟练之境。
况且此人佛面慈和,亦不失持重之稳,气势对比下便让人望而生敬。
从蒲团间缓缓升立起来,我带着疑虑,虚心地向这位老和尚一拜,轻声地询问上。
“恕民妇僭越,还未请教大师法号如何敬称”
“女施主太过礼谦了,老衲法号静念,乃这真龙寺的主持方丈。”
静念大师!
心猛一颤,我意识到自己在无意中撞了大运!
此时,供桌上那一盏盏长明灯,在静念大师添过灯油之后,燃烧地越发明亮了。
山间地夜风不时窜入这佛殿,摇曳着供桌上的烛火,如一颗颗闪烁正盛的星星在绽放光华,给人一种无形的拂尘洗心之安。
而未动声色的静念大师,虔诚地朝伫立在跟前的佛祖金身像,持敬地一膜拜,礼成之后便满脸宁和地望上身后的我。
和煦的笑,透着宽和。
真诚已至,话题自来。
此时静念大师问上我“听说施主是来探望澄念的,是吗”
“正是,不知静念大师是否能通融”
他道“是否通融,取决于女施主和澄念间,有着怎样的俗家尘缘”
“不瞒大师,民妇和您这位座下弟子有夫妻尘缘未了,听闻他有落发出家之念,心急如焚间,特不远千里来真龙寺寻他。”
我不加掩饰地道出来意,苦涩间,心中丝丝苍凉委屈感跳出控制,染上了我眉目之间。
举头三尺有神明,满含伤情的心似乎瞒不过佛之法眼,静静地等待着对人训诫。
静念大师道“相由心生,悲从中来,若一念不澄,顿生烦绪万千。恕老衲妄言,女施主似乎也是执迷重重,不得开悟。”
我也是倏然一怔,有感静念大师乃得道高僧,故应上心之真想“民妇本为一世俗间迷途之人,眷恋红尘情爱已深;此番夫婿因我之故而舍身入佛门,民妇难承生离间,故前来贵寺讨个人情,还望静念大师慈悲为怀,成全我们夫妻团圆。”
“缘由因,念成果;万事自有其理法在,生生循环,因为果报,岂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业果皇后娘娘会来真龙寺,老衲并不意外,世有‘夫唱妇随’之说,澄念与施主有尘世姻缘,你来敝寺寻夫理所当然;但决心遁入空门,诸多尘缘便无牵无扰,敝寺亦有拒绝之理。不过老衲认为,皇后娘娘和真龙寺立场相悖间,与其无畏的争执而生口舌业障,不如当着佛祖之面做个禅论,断断清明如何”
如何断,如何清明我不敢拒绝,也不敢贸然接受,心里十分矛盾。
静念大师见我多时不语,亦猜中我心中的迟疑不定,温和而笑间,将手中佛珠递了过来。
“皇后娘娘,这是老衲平日里礼佛诵经之用的佛珠,老衲已是老眼昏花的年纪,娘娘可否代劳为老衲数数这串佛珠之上,有多少念珠”
我愣了愣,不敢推辞间,恭敬地从静念大师手中接过那串佛珠;颗颗念珠上闪烁着点点佛之华光,无声地述说着这串佛珠已经有些年头了。
细心地理上佛珠的一头作为起头,我便静下心思,在心里默数着念珠的数目;不大一会儿心中便得出了答案,我抬起头,回上静念大师之前的问话。
“一共108颗。”
“噢,依旧是108颗。”
静念大师若有所思地应上一句,接过了我毕恭毕敬递回来的佛珠,又径直地将佛珠上的念珠熟稔地拨念了一遍,遂转上释然的笑容,又对上我不解的面容。
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结局:心无尘埃(三)
“的确,这串佛珠上的念珠依旧是108颗,颗粒未减,分毫未消。皇后娘娘可知,这佛珠上的108颗念珠,在佛家眼里代表着什么意思吗”
我虚心道“还请大师不吝赐教。”
“是人的108种烦愁苦痛。人世中诸多烦恼,尽融在这108颗念珠的佛珠之中。老衲惭愧,参佛六十余载,终是不能以一己之力,将这佛珠之上任意的一颗念珠消去。”
没想到这一串佛珠,竟然蕴涵了如此高深的佛喻。
惊讶同时,我也是震惊像静念大师这样的得道高僧亦是不能妄自消除烦恼,那自己又有什么能耐超脱执迷呢
不觉间,更深的迷惘在心间弥散开来。
我面色上的变化,点点不漏地落入静念大师眼中,柔起更慈祥的悲悯之色;无怪乎,世人皆被林林总总的表象所惑,且不知,心如明镜则不惘。
他道“世间108种苦痛,随着人的降生而在,直至寂灭的那一刻才会停止,任谁人都无从逃避。皇后娘娘无需迷惘,连佛祖都是历经108种人世苦痛,悟透人世沉浮,方能立地成佛,何况是我们这些身处世间之人呢我佛慈悲,因不忍世人继续沉沦苦海,遂将这18颗念珠之内,并配合佛法之理,去消除这108种苦难带来的烦愁。佛法至理之处,方知手中苦难是为何;知错之过错,方可宁心,施主觉得呢”
知错之过错,方可宁心。我蓦然地一声沉吸,似懂,却还是显得无从。
“皇后娘娘现在的苦执,正如澄念初来真龙寺时那般无从,只是那时的澄念比施主更加为情所困,不知其错失在何处。从本心讲,敝寺先贤与慕容氏的约定老衲并不太在意,但不可置否的说,不论是心性还是悟性,澄念都是老衲见过最出色的。虽然澄念与我佛结缘,并非出自自愿,但在这五年点化时光中,老衲也渐渐被他的佛心悟性所吸引,这样一个身俱佛法天资,处事井井有条的慧子,老衲认为日后必定能在佛门有一番大造化。”
“佛无不可度之人,可,佛更渡有缘人。正因为老衲知澄念和我佛的缘分未到,故我立下五年宽限之期,一则让他有充足的时间了断尘缘牵绊,二则也是对他心性的一种考验,净纯他的佛心悟性。想起澄念头两年被老衲强拘在寺中,每夜都被梦魇缠身不能安稳入睡,时常跪在我房外央求,求老衲网开一面,放他下山去。在细细开解他的过程中,老衲慢慢意识到这个孩子心念太重,并不是如表面上看到的那样释然,心想着,若贸贸然将他收归门下,会不会适得其反害了澄念于是老衲用了个折中的法子考验他,让澄念每日负责打扫山门前的108层阶梯,并告诉他若哪天能将阶梯扫得一尘不染,便是他超脱之日,离开真龙寺之时。澄净心智,摒弃旧念,这是我给澄念法号里潜意;可晃晃五年时间过去了,澄念依旧在那山门的108层阶梯徘徊往复着,始终做不到一尘不染。”
听过了静念大师关于点化慕容曜的事,我此不住地摇摇,泛出苦涩笑容。
“执念太深,要澄净心,心如何能一尘不染静念大师,民妇也是芸芸众生中一向佛信徒,多年参佛修心,亦小窥我佛慈悲渡人之宏,小有感悟;大师既然以佛珠做喻,那民妇为讨您一个回心转意,便班门弄斧以一则佛喻做辩,望大师慧心明断是否在理。”
我敬拜上身旁人后,又双手合十地在蒲团上跪下,望着庄严宝象的佛祖像前,娓娓道来心中那则佛喻。
“民妇年少时曾读过一本佛译,里面有则故事这样讲的
从前有一位风流的浪子,才情横溢,家财万贯;世间荣华聚此人大半生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谁又知道这个人前光鲜的浪子,曾是圆通寺里一个出逃的小沙弥。当时还是小沙弥出身的浪子,极得圆通寺方丈喜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期望着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
可造化无常,人心易变;他却在随着方丈下山讲佛之际动了尘心,五光十色的繁华世俗迷住了他的眼目。动心的浪子不甘枯寂在这小小的圆通寺内,终其一生;于是他起了尘念,辜负了方丈的一番期望,偷偷下山还俗,过上了花街柳巷,放浪形骸的生活。
而身处凡尘俗世,夜夜是春,却夜夜有悔。
佛有明灯,自导惘心。
二十年后的一个深夜,浪子陡然从梦魇中惊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
浮华一世,他忽然对前尘过往深自忏悔,遂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回了圆通寺。
当浪子跪在了已经是迟暮之年的方丈跟前,悔心满满乞求着方丈宽恕
师父,你肯饶恕弟子的过错,再收我为徒吗
而方丈他,早已深深厌恶此人过往人生的放荡,只是一味的摇头否决,斩钉截铁的训斥道
不可能!你罪过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
此时怒极的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说到除非佛前供桌会开花,否则我不会原谅的不肖之徒!
方丈不肯宽恕的态度,让浪子彻底心灰意冷,并失望地离开了圆通寺。
第二天早上,当方丈再次踏进佛堂的时候,惊呆了一夜间,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佛莲,红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密不透风地佛堂里,那些骤然盛开的佛莲却簌簌急摇,仿佛是一声声焦灼的召唤。
看着满供桌盛开的佛莲,方丈在瞬间明白了佛祖之意,悔恨不已。于是方丈连忙下山寻找浪子,却已经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他原本的荒唐生活,不肯再回头;而供桌上开出的那些佛莲,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
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
这世上,没有绝对之善,绝对之恶,即便他这样的高僧参佛数十载,亦有跳不出魔障的时候。佛渡有缘人,而佛法之所以深厚广德,并不在于渡人皈依,在于渡心向善,若无向善之心,即使修行于佛祖座前千年万年,那他亦无修成正果的可能。而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才是世间最罕有的奇迹,就好像供桌上开出的稀世佛莲。”
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结局:心无尘埃 四
我的佛喻故事讲完了,泪此时亦涌满了眶。
“只要相信,任何事情都有转圜的奇迹,而往往让奇迹陨灭的,不是过往不可挽回的错误,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宽容的、不肯相信的心。民妇修佛不精,但也知小爱自私,大爱无疆的道理,若静念大师真顾惜澄念,欲成就他惠泽苍生的大造化,那就不该将他拘役在这真龙寺小小一方天地中,而是应该放他到更广博的天地中,尽其所能,造福天下,这才是我佛大智慧大仁德的体现。”
此时双手合十的我,面带释然的笑容跪身在佛前,再次虔诚地向佛祖一叩拜。
“佛祖明鉴,弟子与夫郎心有纯善,愿以余生之力,普德扬善,共扫世间疾苦;唯不舍前世修千年结来情缘,恳求佛祖慈悲,再圆我夫妻团聚之梦。”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静念大师”
从叩拜中再抬起头的我,此时已经是泪流满面。
他深蹙着眉头说到“皇后娘娘与澄念的伉俪情深,固有为人可悯之处,但澄念以天子之名在佛祖面前曾立下的重誓,言而有信,且是对神明之诺,不可不从,不可不遵。”
“古语有云,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大师难道此时还不明白,真龙寺或许会因您的一念之仁,进而少一个出色的修行僧,但天下却佛门的宽容,从此多了一个仁德之君。一个利在当下,一个功在千秋,慈悲有大小,理法有圆通,这不是佛门慧者所苦修参悟的世间大善所在吗播善于世,修身立德以教化世人,无论是方外净地,还是世俗红尘,人不都可以立地成佛吗”
山风阵阵入殿,吹得满供桌长明灯灯火摇曳,我想我已道尽了自己的来意和决心,静念大师时不时的叹息声,我拿不定,完全不知能在他坚心中掀起多少动容涟漪。
一切,如佛家所言,随缘,不可多强求。
一夜的细雪沉淀,尽释阴霾,给天空留下一方晴朗之色。
落雪过后的崇山更显苍翠,铺天盖地的盎然绿意扑眼而来;山林之间,鸟雀欢快的雀跃着,嬉戏在成荫的树林之中。
真龙寺山门石阶上,一个灰蓝色僧袍的僧人正执着扫帚,认真打扫着一阶阶石梯上的落叶积雪;扫帚和石阶之间摩擦而出的“沙沙”之声,倏然间让这幽静的山林有了人气。
这是他每日必修的功课。
不知独自扫了多久,僧人抬起他那有点埋得酸痛的脖子,抬起僧袍袖,擦拭着额上渗出的汗水间,清凉无痕的目光无意地朝向上蔓延的石阶仰望去,却不想这一眼,换来了一个怦然悸动。
踩着高低不一的山阶,我不徐不疾地迈着步子,从石阶之上朝他走去。
容颜之间的熟悉感,在沉静的心中起了变化,圈开了一环环涟漪;似乎有什么,要从封存已久的记忆中弥散出来。
停滞的僧人怔然地站在石阶上,眼中关于我的形容越来越清晰,随着我面上那一抹清丽的笑容和一声温柔的呼唤,他深藏在心的前尘记忆瞬间解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