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暮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空谷流韵
陆贽方才一吐为快,此时也有些力竭,只朝圣驾又伏了伏身子,恭听圣训。
德宗道“想当初,太宗皇帝膝下,太子、魏王、晋王三子,皆为长孙皇后所出,个个堪称人中龙凤,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后,太宗再宠爱魏王,也定其谋嫡之罪,而立晋王为太子。为何立魏王为太子,则诸皇子必不得善终。立晋王为太子,则诸皇子,包括魏王,也能长命百岁。敬舆……”
天子说到这里,微微有些难以自抑。
“朕不如你能写能说,但朕不聋不瞎,朕幼年失母,最是见不得血亲受苦之事,遑论血亲相残。你和李泌,你们这一老一少,将心放到肚子里罢,朕听多了前朝那些故事,胸中的主意拿定了,太子之位,只能是诵儿的。”
天子将话说到这个份上,陆贽也只能道声“臣谨记”。
接着,君臣都意识到,眼下调停朔方军与神策军的矛盾,才是大事、正事。
“陛下,臣以为,当日廷上,李散侍所言,实为良方。”
德宗龙颜肃然“朕知道。朕想了这些时日,明白李泌确是社稷之臣。普王,我自会叫他回来,派个朕信任的内侍去做朔方与神策联军的监军。李晟给他女婿和裨将讨的三州刺史,朕也不会给。只是……”
德宗停下来,瞧着书房内那扇来自韦皋岳父张延赏敬献的屏风,略略出神后,又继续道“厚赏朔方军之事,着实让朕头疼。李希烈占了汴州,江南漕运阻隔,韩滉再有本事,这辗转好几程,也来不及运足够物资过来。朝廷确实困难重重,敬舆,朕还须你去点拨点拨李晟,神策军平日里莫那般奢靡阔绰,没得叫朔方军因为眼红而心恨。”
陆贽遵旨,暗暗琢磨,既然韦皋和他岳父,都能从西北西南给朝廷弄来不少粮饷,圣上为何当着群臣的面大赞韦皋爽气,现下又好像记不起这回事般。
德宗自然看出陆贽心思,倒也对这个近臣不隐瞒“韦皋窜得太快,就不要再立大功了。此人文武兼备,不可小觑。敬舆,朕与你交个底,将来,朕对这韦皋颇想好好用一用,你莫因崔宁之事对他心存芥蒂。他也是遵旨而为,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其实,早在韦皋与皇甫珩争论是否割让安西北庭的那次朝议中,陆贽就已对韦皋又重新审视了一番。韦皋关于国土疆域、唐廷主权这些原则问题上的坚持,与陆贽的见解是一致的。因此,陆贽实已淡化了对韦皋的鄙夷。
都在天子治下,文臣武将,谁个又没做过身不由己之事。污点就污点罢,只要这个人,身上还有一大片英雄气、臣子义,他陆贽就能引为御前同僚,共同辅佐君王。
……
这日夜间,平章事李勉宅邸内院,多年的家奴正在向这位老相爷禀报要事。
这家奴自幼跟随李勉,自灵武肃宗登基时便陪着主公,大到出生入死,小到帮着李勉在奉天装病,从未办砸过一件事,颇得李勉信任。
这种恐怕连亲生儿子都比不得的成就,也令主仆之间的等级鸿沟,在没有其他外人在场的情况下,渐渐消失了。一个奴身之人,便可以处于仿佛谋士般的地位,与平章事这样级别的当朝大员,推心置腹地交流。
“主公,邠宁韩节度的话,普王殿下的话,小的都传给韩钦绪将军了,那韩将军昨日就去启奏圣上,说是咸阳军务繁忙、急急忙忙地要回朔方军,想来彼等之计,已如箭在弦上。”
李勉“唔”了一声,闭着双目,好像在沉思,又好像什么都不想。
家奴迟疑了片刻,终是忍不住探寻地问道“主公,您此番居间传讯,若将来普王所为昭然天下,可会牵连到您”
“牵连”李勉嘴角露出讥诮的笑容。
他抚摸着座床上的红锦缘夹贴绯毡,那是前些时日西川张延赏所进贡之物,霍仙鸣遵了圣旨特意送来的。毡上精工匠造的羊绒,又糯又软,当真担得起“贡品”二字。
贡品……张延赏和韦皋,岳老子贴财,女婿贴命,这一对翁婿如此卖力,在天子座下也算是讨了不少脸面去。
李勉没有正面回答家奴出于关心的疑问,而是反问他“你觉得,眼下天子最喜欢的贡品,是什么”
“仆愚钝,不明。”
李勉冷笑一声“当然是朔方军四分五裂,长安还能安然收回来。”
家奴抬起头,望着主公,似乎明白了。
“放心吧,老夫是七十岁的人了,帮忙帮到何种程度,既还了情,又自保,心中还是有数的。我给李晟的神策军在御前说话,说得堂堂正正,有何可指摘之处。我向圣上禀报咸阳军请,言李怀光迁延不进,又哪里有半句是捏造至于为普王与韩游環父子通联讯息,乃是吾等发现了李怀光有反叛之象,提前预备,免得泾师之变又在这兴元元年重演。”
李勉站起来,缓缓地踱到窗边,看着院中那一地的月光。
稍倾,又喃喃道“真是白驹过隙,一晃已是三代帝王。当年在灵武,老夫身任御史,得罪了肃宗皇帝御前的勋臣,若不是那还是郭子仪裨将的韩游環正好路过,出手相救,老夫早就死在当年那个月夜了。”
他回过头看着家奴“受人滴水之恩尚且涌泉相报,韩游環对老夫有救命之恩,如今老夫略尽微薄之力,助他和儿子立一桩大功、增几分兵势,又何足道哉。”
。
第九十四章 步步为营
咸阳,朔方军中军大营内。
韩钦绪正向李怀光禀报此行奉天的情形,同时在场的,还有李怀光的长子李琟,以及李怀光最为亲信的几位牙将。
只听韩钦绪道“末将刚到奉天,面圣后回到驿站,平章事李勉的家奴就寻来,却是什么也没说,只送了吃食。末将还犯嘀咕,李平章现在是御前朝臣,怎地也不忌讳。不料那家奴却是敞着门,大大方方,说起当年肃宗皇帝灵武即位后,李平章作为监察御史,帮着朝廷弹劾一些依仗恩宠不知礼仪的勋臣,得罪了人,若不是郭公子仪特加保护,恐有性命之虞。”
李怀光听到这里,侧头问李琟“那奸佞贼臣卢杞被贬时,你在奉天安排的人,可打听过什么”
李琟喃喃道“儿子的线人打探过,圣上下不去手,本来还想给卢杞一个上州刺史,是李平章坚持应诛杀卢杞,甚至不惜把话说得重了些,还有些忤逆了圣驾。”
李怀光哼了一声“天下之乱,皆卢杞所为,此曹竟还能留得一条性命。圣上对卢杞下不去手,对吾等舍命勤王的藩镇,倒能狠下心。”
韩钦绪忙逮住话头,试探道“大帅,如此说来,李平章确实有心与朔方军为善。”
李怀光点点头道,示意韩钦绪继续说下去。
“大帅,圣上本来要让我与那神策军使者韦执谊对质,将朔方军与神策军合兵咸阳以来,营中各种纷争向天家说个清白,但我等了两日,并无动静。正是坐立不安之际,李平章的家奴偷偷来告知,因为李泌的建议,圣上有摆驾咸阳之意。”
韩钦绪将“摆驾咸阳”四个字说得特别重一些,但正因为这四个字过于惊心,他也立刻止于这四个字。
只要不是个傻子,都会品咂出这四个字的含义。
果然,李怀光砰地一声将拳头砸在案几上。
“圣上,这是要作出御驾亲征的样子,来逼我朔方军,还没讨到说法,就去打长安都道我朔方军人多势众,但怎地不想想,长安城城墙何等广阔又坚固,岂是旦夕就能攻破的。礼泉之战后,圣上对吾等将士如此冷傲苛待,如今又迟迟不给厚赏,还有那普王和李晟频频使手段,叫我怎能心甘情愿地赶着朔方子弟去长安拼命!”
韩钦绪和其他牙将皆喏喏附和。
唯有李琟如以往那般,没有轻易流露出强烈的情绪。
他甚至暗暗失望,父亲说来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朔方军宿将,怎地年过五旬,仍如火石般,一打就着,并且还爱为这样沉不住气的表现高谈阔论一番,仿佛欲盖弥彰的注脚。
李琟原本为泾师长安兵变后、父亲从魏县到礼泉的表现惊喜过,觉得那才是一名又老成又果决的大镇节度使应有的大局方略头脑。然而一旦到了要与天子和他身边的文臣直接对垒时,父亲那莽撞戆直的性子,又暴露无遗。
譬如对韩钦绪的消息,父亲怎么就对里头的一个关键人物,好像浑无听见一般。
李泌。
李琟探身向韩钦绪问道“杭州刺史李泌他也到了奉天城”
韩钦绪道“我在御前看到一位眉目有些像那画中老仙的长者,圣上似乎对其言听计从。我向李平章的家奴打听,原来那便是当年肃宗皇帝极为亲近的信臣,李泌。”
李怀光原本满面怒容,听闻此言,忽然闪过一丝回过神来的表情,轻轻地“哦”了一声。
李琟趁势道“李泌当年随肃宗皇帝在灵武时,虽对外自称白衣山人,但实在深受天子倚仗,时人都道权逾宰相。到了大历年间,他因先后受元载和常衮的嫉恨,屡屡被迫远离朝堂,外放到南边,却都在当地颇有政绩,官声极好。阿父,儿子从前在长安时,所闻所知,这李泌不会是怂恿天子做出激荡之行的卢杞那样的佞臣。”
李怀光似乎因思索而心气和顺了些,眯着眼睛道“我想起来了,肃宗皇帝于灵武登基后,我随郭公子仪面圣,商议剿贼方略,天子身边总是一声白衣、隐士模样的,便是那李泌。他对吾等朔方军颇为客气称道,后来,天子让郭公子仪取冯诩、入河东,李公光弼守太原,各路勤王兵马聚于扶风,与我朔方军互为援应,共同平定安史叛军,就是这李泌向天子献的计策。”
李琟点头“如此睿智多谋的老臣,且与朔方军颇有同袍渊源,此前又一直在杭州外放,怎会一到奉天就推助圣上与我朔方军势如水火阿父少安毋躁,”
对于儿子的劝解,李怀光也不是完全听不进去。尤其,现下姚令言死了,放眼自己朔方军中,自己那些幕僚,由于并未长期在长安生活过,毫无宦场经验,带出来也就是些摆设,哪里能比得上和自己骨肉相连、又很有些谋臣能力的李琟。
李怀光于是又转向韩钦绪“神策军那边的韦执谊,你在奉天城可曾知晓他的行踪”
“回大帅,韦执谊面见天颜后,被龙武军的令狐建安排在另一间客邸,我本也想令亲随去探听探听,但李平章的家奴送来这般紧要的讯息,我便想着兹事体大,还是先回咸阳禀报大帅,咱们朔方军好有所防备。”
李琟打断了韩钦绪“你既是我朔方军去到御前的使者,自当设法多呆些时日,将消息听准了,再回来。”
韩钦绪却道“神策军李晟擅杀寄身于我朔方军中的姚令言,平素朝廷在军饷赏赐上又一直没个说法,只这两桩事,便是铁板钉钉,圣上却还一句安抚都没有、只将我晾在驿站,如此情形,奉天城还有什么好多呆的”
他又转向李怀光“节下,要不,咱们跑回河中吧长安城这烂摊子,交给那人模狗样的李晟去收拾,他不是仗着自己是亲军么,那就显显他的能耐……”
“住嘴!”李怀光训斥道,“你好歹是韩游環的儿子,本帅也是瞧着你颇为勇武才招来身边,你怎地就这点出息”
韩钦绪露了几分委屈之意“如今局势比数月前泾师兵变时还乱上三分,京畿附近李晟、尚可孤、骆元光三支神策军兵力有一万五千,河东马燧带来了五千,那泽潞李抱真的两万昭义军也是旦夕可至。某是担心,万一圣上来咸阳的目的,不是催促进攻长安,而是要收咱们朔方军……”
说者有心,听者更是意动。李怀光闻言,脸色又是蓦地一变。
而对于韩钦绪今日的表现,李琟胸中疑云渐起。此刻,他觉得最妥当的做法,是结束这样的帐中之议。
“父亲,儿子在奉天的眼线,办事还得力,既然李平章对于卢杞的态度都能探知,不如咱们暂且观望一两日,待儿子着人去打听打听”
李怀光实也倦了,好歹儿子很可倚重,略略沉吟,只得道“便先如此罢。”
……
时令已过早春,即使到了夜晚,空气中也只是有些微微的凉意。
这样的夜晚,沉在月色溶溶里,不论在繁华富丽的长安洛阳,还是春风吹度的边塞小镇,都因为浸润了来自天地的温柔之意,而变得分外美好。
春苑月徘徊,
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
风花隔水来。
偏偏只有一个地方,春夜会变得如此难熬。
那就是军营。
韩钦绪坐在自己的帐中,刚咽下一个馕饼,就听到外头有喧闹声。
越闹越凶,似乎有军士们厮打起来。
“何事”韩钦绪高声喝问道。
帐帘一掀,他的进来,俯身禀道“将军还是去看看吧,闹事的两人,乃大帅去年才收的假子。”
韩钦绪披了袍子出帐,但见数十步外的一处营火边,影影绰绰的有两人扭作一团,混合着呼喝咒骂,围观的军士们竟然还在起哄叫好。
韩钦绪疾步到了跟前,仓啷一声拔出佩刀,怒气冲冲对左右道“把他们拉开,不然本将亲自执行军法。”
这位李怀光的左臂右膀、素来因勇悍而闻名于朔方军中的壮年将领,声震如雷的怒吼,配合着分外刺耳的钢刀出鞘之音,是最有效的威慑。
不待围观者上去拉扯,打架的两人已放开对方,奋力爬了起来,喘着粗气,面向韩钦绪垂首而立。
借着营火的亮光,韩钦绪辨认出,这果然是李怀光的假子中相当年轻的两人,不过二十来岁年纪。
早在玄宗朝,各地节度使便逐步兴起收假子的习惯,其实就是聚集军中精锐以为牙兵心腹。当年安禄山起兵叛唐前,就收了八千假子。
毕竟是李怀光看中的人,韩钦绪的口气温和了些“你二人为何斗殴”
其中一人拍拍自己的胸口,好像在摸什么东西还在不在。继而,他掏出一节竹管,向韩钦绪禀道“将军,只因为末将吹了这其篥。”
其篥,就是羌笛。
另一人也不甘示弱“禀将军,其篥的声音,最是凄苦,眼下正是春思时节,他这样夜夜吹,忒也烦煞怨煞,末将方才不过好声好气地劝阻几句,不料这獠汉二话不说便扑了过来。”
韩钦绪细细盯了这二人片刻,又扫视了一遍围在周遭看热闹的诸多军士。
他觉得,今夜,自己就可以去向李怀光开口了。
。
第九十五章 大幕拉开
已是夤夜,李怀光正要睡下,亲兵忽报,韩钦绪求见。
李怀光想起白日里帐中议事,众人散去时,儿子李琟最后离开,曾问自己,是否发现韩钦绪有些异样。
李怀光觉得李琟多虑了。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在长安呆了几年,很是习得了些臭文吏的作风,对朔方军帐下不少粗悍的武将瞧不上眼。
此时韩钦绪来访,李怀光倒正好和他深聊些军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