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夫妻县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垦天

    “黑大壮”和“斗笠男”来到她面前,一人问道“找你们的地宫老巢怎么找?”

    “找树上或石头上的标志,也充当路标!”王桂一边捂着自己的伤,口里还吸着气抵抗着疼痛,一边爬起来找个树枝在地上画出了一个图案。

    “这什么图案?剑不像剑、刀不像刀的!还飘个穗缨子……”

    “我们宫主叫它为‘扎地撅’!穗缨子往哪边飘的,就往哪边走。穗璎子的多少,也就是稠密与稀疏程度标志着距离地宫路程的远近。”

    “嗬!有点玄虚,越稠密距离中心越近?”

    “不!正好相反,越稠密距离越远,等到了地宫附近,那穗缨子就不是一簇细线条了,只是飘扬的一条较粗的线了。这个时候只需找到一个干木桩,把它搬倒,自会有人出来与你对接头暗号。”

    “你走吧!”






第249章 你不能杀我
    


    走出有三四十步,王桂回头看看两人,“黑大壮”还看着她,“斗笠男”已经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了。

    咱们先顺着王桂向深山里走,真的是在大树干上或石壁上看到了刻出的一竖,就是一条手指宽的刻痕,直上直下,下面带尖,上面带个圆环形,从圆环里飘出一条粗线,线端密密地画着一簇较细的短线条,好像个穗缨子,与上面的线连在一起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流苏。越往山里走,那簇较细的短线条越稀疏。随着王桂进入到一个近乎封闭的峡谷内,看到石壁上的“扎地撅”。较细的短线条还有三四根,又走一段路,在一个立陡的大石壁前,看到的所谓穗缨子就真的只剩下一条飘起的粗线了。那线飘起的方向,正是一个山洞的洞口,隐蔽在几棵大松树的后面。

    王桂在那排大松树外面找到了一个干木桩子,努力把它扳倒,不一会儿从树后面的山洞口便传来了一个男子的喝问声“来客你去过皇宫吗?”

    王桂回答“我连天宫都去过,只是在梦里!”

    “天宫、皇宫、地宫哪个最美?”

    “地宫!”

    王桂被带进洞里,往里走了大约一百多步,有一个大转弯,而且转过弯儿就向下去了。看来原是一个陡石坡向下去的,现在变成了十多级粗糙的台阶。下了台阶进入了仅能走进一人的小洞,高超不过两米,宽仅在一米多点。

    但是往里走不多远便豁然开朗,是一个长形的大厅,就在厅口安装了一个木制大厚门,看去挺结实的。下了台阶就有灯笼了,到大厅更加明亮。

    大厅长约50步,宽有10余步,两边有数个木门洞,其中的两个大洞门是开着的。

    王桂进了左边的那个,里面坐着一个白面老头儿,无胡须,看打扮是个老太监,也就是这里的地宫宫主。一旁真的坐着高才、木成舟,其实就是木成,还有包宝宝等人。

    王桂一进来,那老太监抬眼看了看她二话没说直接摆手道“来人,把她投进地宫海眼里!”

    一听这话,王桂脸都吓白了,高叫道“宫主!你不能杀我……属下虽弄钱失败,但带来了重要情报,事关整个地宫军的安危,宫主……”

    “哦?让她说完吧,宫主!”一旁的高才冲着上面坐着的宫主点头说。那宫主老太监便答应让王桂把话说完。王桂急急地一口气把那两个神秘厂官给她说的话“叨叨叨”都倒了出来。

    “宫主!我们的敛财计划被个别贪财好色的成员给搞砸了,再加上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杀人谋财,更加引起了地方官府的注意。我们两组都坏在刘六的贪功上,不听指挥,强行出头,硬去抢王华的事做,结果他自己丧了命,还导致其他人丧命,最终任务失败。属下建议,马上传令收网,让派出去的各组成员能弄到钱弄到钱,弄不到钱的也先撤出来,晚了这些人怕是都要折进去了!宫主,只要人还在,弄钱的机会随时有,如果没有人了,那就永远不会再弄到钱了。还有,宫主,您也必须从这里搬走,保不准就会有人出卖了中心,或者被哪个官员顺藤摸瓜给摸到这里了。好了,属下话说完了,就把我送下海眼吧!”

    “禀宫主!快探来报,派出去的十组人员已经被官府灭了五组了,人员死的死,抓的抓,活下来并逃回来的寥寥无几!云贵镇守使的军队有一支正在向九宫山地区移动!”

    宫主闻言一下从虎皮椅上跳了起来,大叫道“王桂免死!赶快通知下去,撤回剩下的五组人员,宫军中心三日内搬走,军师立刻派人去选新址!”

    王桂内心一阵激动,无数遍感激那“斗笠男”和“黑大壮”。

    再说那“斗笠男”和“黑大壮”,走出山口,来到一个村镇客栈里牵出马,飞身上马直奔阆县县衙,原来两人是王召、马憨兄弟。来见了古风,简略地说了情况,古风便吩咐他兄弟俩休息去了。

    出了门,王召又回来向古风说,他们看到了镇守军有一支向九宫山区去了,不像是拉练,不知道是干什么去的。

    古风略一思考,笑着说“没事!老爷我知道了,不管他们去干什么,无形中帮了老爷我的大忙,帮忙敲山吓跑了猫!呵呵呵呵……”

    王召听不太明白地摇着头走了。

    古风高兴之余坐下来想到,安排自己的学生以州府官方的名义向临近府县发出去了协查乡村财主被骗一事,看来是大有成效,自己交代给王召、马憨释放王桂的做法应该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驱赶那个神秘的组织动起来,既调回外出者,又搬迁老巢。我明敌暗时,就怕敌不动,只要敌一动,我就有捕捉到他的可能。是时候调动调动镇守使这个老太监了,抓捕与剿灭神秘组织“地宫军”的任务就由阮老头子命他的镇守军去完成吧!也算我古风送给知遇提携过我的恩师他一个小小的报答吧!

    古风带上王召、马憨汇报出来后形成了文字的东西,准备去拜访镇守使阮锦了,形成文字的东西,比如寻找地宫军的路标标志;再比如,地宫成员相认的暗语对话等,这些都是顶顶要紧的东西。

    一听说古风求见,镇守使阮锦老太监立马换上官衣来到中军帐接见。他早已知道古风南府巡察破黄金船案后回来了,之所以没露面,原因就是他在等着古风先来见他呢!

    如今的阮锦手握重兵,又掌管着一个大型铁矿和一个小型淘金矿,要兵有兵、要银子有银子,那权利就更不用说了,整个大西南,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哪个人不得惧他三分?那真叫一方霸主、八面威风。

    所以,他如今已经不太重视与古风的私交了,准确地说,他老人家已经不太重视与任何人的私人关系了,包括当今小皇上。能让他重视的是如何把铁矿、金矿生产出来的东西变成自己的,铁能随便打造武器,金子能随意支出。

    还有就是,他很重视火药的生产,如何弄到钱办起来一个秘密火药厂是他目前的最大心愿之一。

    这些古风当然不知,但古风不傻,至少能感觉到阮锦老大人与先前不大一样了,特别是对他古风的态度变了,变得越来越淡漠,变得越来越生疏了。

    “呵呵呵……恩师老大人,学生自回衙便公务缠身,没办法,出去时日已久,百废待兴,所以没能早来拜访,请恩师莫怪罪!”





第250章 猎户奇案
    


    “咯咯咯……古风啊!你是咱家的好学生,咱家岂会怪你,疼还来不及呢!几时回来的?”

    一听阮锦的问话,“几时回来的?”古风心里暗暗嘀咕道“老狐狸!还装!你装那我就装。”

    便笑呵呵地说“两日前回来的。回府之后尚未来得及休整,便接了个毒杀财主的案子,足足忙了两天,案件方才告破,这半日便来恩师这里了……”

    “咯咯咯……真是个好学生啊!朱知府不是见你了吗?说些什么?”

    古风心里一惊,嗬!老狐狸还真手眼通天啊!看来我古风说了仅有几次的瞎话,这一次还真让对方给识破了。于是不得不一直装下去说“就是学生回来的当天,知府大人和知州大人一同前来,因为知州大人是学生的弟子,所以他才来迎接的,朱知府是巡察时碰巧。老大人,学生可是听朱知府说,铁矿在老大人的监管下,日新月异,产量直线上升,金矿也有扩大规模的要求了。知府大人说起来眉飞色舞,准备写奏折向皇上为您请功呢!不知那奏折是否已送达。”

    “产量直线上升?嘿嘿……他真这么说的?”听了古风的话,阮锦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古风闻言心头一紧,赶紧答道“自然是这么说的!”

    阮锦闻言哈哈大笑,且笑的甚是畅快,仿佛六月天喝了甜冰水似的。但不久脸色却又黯淡下来了,想必是他老人家回过味儿来了,他这段时间都干了什么,别人不知道,他自己又岂能不知?铁矿与金矿的实际情况怎么样?以及朱知府过来后,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又是什么样子?

    阮锦“咯咯”地又笑了一阵子,说“古风啊!你知道内卫厂之事吧?同时,你也了解南直隶府几家王侯的家兵在扩大,并且是无限制地在扩编的事情吧?咱家这里所做的一切可都是为小皇上着想的哦!咱家的忠心日月可鉴!你就不要搀和进来了,至于地方官员如何说东道西,你就只当不知道,有风声传来时,只当是耳旁风便是!咯咯咯……记住了吗?”

    “呵呵呵……学生记住了!”

    “好好!你今天是有什么事要给咱家说的吧?”

    “是!恩师大人明鉴!学生确实有一事向恩师大人禀报……”古风便把破杜家毒杀案所牵出来的神秘组织“地宫军”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阮锦,并将路标与暗语的书面材料交给了他。

    古风没忘了强调地宫宫主派出的十组成员都是去乡村里的大财主家谋财,并隐瞒下已有五组被破获,另五组也在被召回的途中。之所以隐瞒这些,纯粹是为了给阮锦他老人家出兵一个理由,有银子可赚动动军队还行,如果没有钱赚,那要动军队岂不令人心疼?

    阮镇守使大人一听这些,心里早合计好了,让内卫去侦察,派军队去剿灭,完了上报朝廷,既有名又有利。便“咯咯”地笑着答应并表示谢过了古风。

    从镇守军大营里出来,古风觉得心里轻松好多。回忆阮老大人的话,自己觉得也对,南直隶留下来的皇亲国戚,侯门官宦可不少,无论是财力还是军力上都不可小觑,小皇上要想求得安稳不防着点儿怎么能行?

    唉!反正这些皇家内宫里的事,我古风无权也无心去问,老爷我只做好分内的事,当好百姓的父母官就行了!

    还没有进府门,便听到了衙门外孔智孔知州的喊声“恩师请留步!学生又来请教了!”

    “呵呵呵……知州大人!下官这里有礼了……”

    “哎呀恩师!这可折煞学生了……虽然恩师是知县,那也是六品知县,与学生的官阶是相当的,行不得礼。从师生这层说,从恩师的三品巡察使这层面说,那就更是只能接受学生的大礼参拜,绝对不应该向学生行礼了,这这这……天地不容啊!”

    古风在孔智的坚持下收回了施礼的手与身形,便问孔智所为何事?

    孔智长叹一声便向古风诉说起来近日遇到的一桩棘手的案子。

    蔡县县令呈给知州一宗案子请求帮助破案,这就是说县一级没破了,呈到州这一级,州这一级又没破了,按说是要由知府那里或派人来破,或上递到朝廷,请朝廷派巡察使下来破案,因为孔智与古风有这层师生关系,所以直接拿来请老师帮忙了。按照当时大明吏制知县、知州到知府三级不能破案的,都是要在官阶考评时减分的,要是出了冤假错案,那就不是考核减分的问题了,直接是犯法犯罪,要被撸官的。

    这孔智找古风也算是找对了,没走正常程序,破了案还算他知州的功劳,还不影响年终官阶考评,可谓好处多多。

    古风拿到案宗看了起来,“猎户奇案”——蔡县大山里的小李楼,是一个住着十一户猎户的小山村。别看这是十一户人家,但人口却只有十九人,就是这十九人中也还有七位年轻人常年不在家,在大山里讨生活,干什么的都有。狩猎的、挖参的、采草药的、捡干果的……等等应有尽有。

    小李楼的十二个常住山民中有一对中年夫妇养着一个有点呆傻的女儿,男主人叫李二,给女儿取名叫李九。李九今年十八岁了,却只知道吃、睡、唱山歌。说是李九在唱山歌,但是,从来没有人听得懂她唱的歌词,那调也与当地流传的歌曲调不沾边儿。

    这一天风和日丽,山花开得烂漫撩人。李二安排妻子看管好女儿,自己进山里猎几只野鸡、野兔来炖蘑菇吃。这个季节正是山里最富饶的时候,各种动植物都丰富。也因为常年如此,这个小李楼子里的人其实家境都很殷实,有一半以上的人家住的都是小楼,有木石结构的,有竹木结构的。

    谁知去了不长时间,李二就慌里慌张地背着弓箭跑回了家里,跟着他去的两只猎犬也不见了,箭筒里原本装满的箭矢也仅剩下三支了。

    “当家的,你怎么了?你猎的鸡和兔子呢?”

    “没有……没有他娘的野鸡野兔,只有……只有野鬼!”说完,李二就只顾蹲在地上抽烟袋锅子。

    “狗呢?当家的!咱那阿黑阿黄呢?家里就剩下一只阿花了,以后可怎么进山干活呢?”





第251章 这不是箭伤
    


    任凭妻子在一旁唠唠叨叨,李二就是闷声不吭,两眼发直,只顾“吧叽吧叽”一锅子一锅子地抽烟。

    当天夜里,李二的邻居李百听到了李二家传出三声狗叫,然后一切又归于寂静。到第二天吃过早饭了,李二的家里仍没有炊烟也没人出门,李百便走过去趴在竹门缝上往里看,一看把他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要知道李百可是个年近六十的老猎手,按说什么恐惧啦、血腥呀等等哪种场面没见过?为什么向李二家一望便被吓成这样呢?

    那是因为李百看到了李二身中两箭,一箭射心窝深入数寸,另一箭穿透了脖颈,仰躺在竹床的床头上。他的妻子则趴在了床沿上,双膝跪在地上,而那头,却已被拧转过来,脸朝后背,瞪着眼睛、嘴巴大张,七窍流血,恐怖之极。

    李百老头回家叫上老伴又去几家喊来村里仅存的几个老乡亲一起,去李二家,打开门,也没敢动李二夫妇,只找来布片把他们的尸体遮盖住。

    在乡亲们商量着去县衙报案时,李百突然想起李二的闺女李九不见了!乡亲们赶紧在李二家寻找,结果在床下面找到了裹着一条大棉被还在呼呼大睡的李九。

    乡亲也没有叫醒李九,叫醒了她也不敢告诉她,他爹娘都被杀的事,恐怕告诉她,她也不明白啥是死了。

    县太爷姓徐,带杵作来验尸得出的结论是被山鬼山怪所杀,因为李二中的箭不是弓射出的,没有那么强劲的弓,特别是咽喉上的一箭,那是近距离大力刺入的,用弓射箭,纵然是千石弓距离远一点也难射穿脖颈。不过,徐知县得出的结论不能服众,有位军中千户就用一张强弓对着一匹老马的头一箭射穿。证明了近距离强弓能做到一箭射穿人的脖颈这一点。

    徐县令不得已上报给了知州,孔智知州连续三次细查现场,结果证明了两点后线索又断了。孔知州证明的两点一是李二家的猎犬阿花是被飞石击碎头盖骨死亡的,那块拳头大的石头也被找到了,通过比对形状,已经证明了正是那块石头打死了阿花。二是通过与李二箭筒里的箭矢作比较,证明了射死李二的箭矢正是李二自己的箭矢,可是,李二的弓不强,反而是个非常普通的较弱的弓。这就是说,箭是李二的箭,但不是李二的弓射出的。
1...9596979899...1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