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于事
    “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献帝春秋】

    “入徐州之后,势要市恩于境内豪强、安抚人心……我打算表陈登为广陵太守,麋芳为下邳相,如何”刘备问道。

    “府君睿鉴。”陈群大为赞成,无不服膺的说道:“陈元龙有过人之才,能养耆育孤,视民如伤,有他治理广陵,即可安抚一方、又能为府君防备江东之兵。至若麋芳……此人略有清名,其兄又在朝廷备受重用,笼络其人,大可佐证府君之心胸坦荡。”

    他还有一点没有说出来,麋氏祖世货殖,在徐州是后来者居上的豪富之家。这种底蕴不足的豪强,空有财力,却没有名望,所以一直备受世二千石的老牌士族、下邳陈氏的轻视。两者之间的关系虽不说势如水火,彼此却是没有任何好感,刘备让麋芳出任下邳相,多半是出于这一点,玩的一出权衡手段。

    简雍、刘琰等人稍解其意,跟着附和称赞了几句。

    “市恩之余,兄长也不可忘了立威!”张飞在一边忽然开口说道,虽然他身体壮实,是个实打实的武将,但他此番说出来的话却是一语惊人:“徐州陶公身边有个小人叫曹宏的,整日里进献谗言,戕害了不知多少良善。若是兄长能将彼等捉来当众问罪,而后杀了,既能足以警惕宵小、又能使徐州士人怀德。”

    陈群大感诧异,他与刘备等人相处这半年以来,只知道刘备手下简雍等人在智计上多有不足,部将也各有性格、能力上的缺陷,倒没想到看似粗鲁的张飞还会说出这么一层利害。

    这是他难得一次看走了眼。

    “是这个道理。”刘备点头称是,凛然道:“不消你说,我也要将此等祸乱境内的小人法办。”

    就这样一直洽谈到深夜,彼此将事情重新捋顺明白,都觉得再无纰漏。回过神来,才发觉都忘了时辰,天色将白,众人这才依次告辞离去。

    临去前,简雍故意单独留到最后,拉着刘备的手说道:“陈长文善变,自从为府君辟任掾属以来,常奔走于外,交游士人,未见亲待。我观其人只是碍于父命、未必彻底归服,府君要多留一份心,若是爱惜此人智谋,总得设法真正收服此人才是。”

    他刚才也看出来了,有些事情,譬如颍川士人与平东将军曹操的态度,陈群不仅没有任何详陈,反是避而不谈。

    刘备笑容温润,不紧不慢的说道:“有劳宪和提醒,早些回去休息吧。”

    简雍点到即止,话不多说,向刘备作了一揖后,便悄然离开。

    刘备仍站在门边,目视着简雍等人的背影消失在院门外,他这才将目光收了回来,漫无边际的放眼四望,最终聚焦到庭院中的那棵大树上。

    此地原有的一棵大树在很久以前被黄巾贼砍去作柴,现在的棵树是近几年新栽的,长得虽然笔直高挺,但枝叶间稀稀疏疏,还是一副羸弱未及长成的样子。

    刘备眼睛盯着那株树,心思却神游天外,半晌,嘴里喃喃说道:“根扎得浅,要何时才长得茂盛”

    第二天陈登便前来催促行程,刘备遂率张飞、夏侯博等将,合陈登来时所带兵马,一共七八千人,慨然起行。

    在行至襄贲县外,恰好遇见了故人田豫,原来田楷兵微将寡,饶是有田豫从旁襄助,也难敌麴义、高览等冀州强兵。又因为北去的道路阻绝、东边的吕布未见得乐于接纳,田豫只好带着数百人护卫田楷南下投奔刘备。可没走多久田楷便病死于途,田豫只好只身带着部曲继续南行,与刘备等人相遇。

    刘备正愁身边缺少才智出色的体己人相佐,陈群虽然善谋能断,但心思多变,哪怕是有陈纪的关系在里面,刘备也不敢全信,说起来,到底是



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夺食SHuHaiGe.CoM
    “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孔传】

    陶谦身死、刘备徐州豪强的拥戴下火速坐稳徐州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寿春。

    “我有生之年,从未听闻天下有刘备。”袁术一把推开了怀中的美婢,随手整理了衣冠,走下来对阎象说道:“他是个什么微末人物,还敢与我争夺徐州”

    阎象似是有些心虚,不敢与袁术站得太近,小小的往后退了半步,进言道:“刘备新得徐州不久,立足未稳,手下兵马可战者不过万余,又有臧霸、昌豨等人心思未定。君侯当趁此时机,以刘备、陶谦、陈登等人擅相议定州牧、私相授受、藐视朝廷法度等罪,出兵讨之。”

    袁术阴鸷的看了阎象一眼,两手背在身后,慢悠悠的往旁边踱了几步。他今天穿着一件皂色的缯袍单衣,外面罩着一件黑色暗纹的袍子,将他还算健硕的身材撑出了几分气势来。只不过他那阴沉的脸色与面容,实在未见得有多少堂堂正气,反倒显得过分阴毒。

    他缓缓走着,眼睛犹如盯视猎物般盯看着阎象,像是在思索阎象所提的这个计谋的可行性、又像是在审视着阎象本人。

    阎象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不敢与之对视,只好把视线下移,放在袁术腰间,那把黄金错的鱼鳞刀、一对为紫绶所饰的白玉印……种种装饰,无不彰显着主人位比王侯的尊贵。

    “还看什么”袁术仍看着阎象,对一旁呆站着的美婢吩咐道,见她好似没个动静,这才将视线转向美婢:“出去!唤李业二人进来。”

    “阎君,你且坐下。”袁术目视着美婢慌慌张张的走出去,转身走回了自己的席榻,没有坐下,却是在一侧站着。阎象觑视着袁术微隆的背部,那里肯坐,只听袁术背对着他说道:“陈珪这老儿,当年曾与我偕行同游,他的脾性,我是最了解不过。看似忠直,其实最为谲诈,轻易信他不得……”

    阎象恍然,知道这是前些天他奉袁术之命,试探陈氏口风。那时张勋等人兵临下邳、陶谦将死,彼等豪强的利益将无人保障,在阎象看来,放眼四周,唯有袁术堪称强大,这时不投袁术又能投谁何况陈氏早在很久以前就与他建立联系,不仅态度诚恳、告知了许多徐州的‘机密’,又许下诸多利好。

    这才让阎象信以为真,极力促成袁术与陈氏缓和关系,并劝说袁术释放陈应、陈琮等人回下邳,以示信于人——而袁术果真出于种种原因,听信了他的话。

    依如今的情形,不消多言,阎象也明白自己是实实在在的被人摆了一道。连带着袁术都备受屈辱,现在只要一想,就仿佛能见到故友陈珪的那张老脸对他露出志得意满的嘲笑。

    “是属下失于觉察,致使败坏了君侯大计。”阎象跪伏在地,瞬间理解了刚才袁术为何一副怨毒的看着他。

    袁术抿着嘴,深深呼出一股鼻息,低头看着食案,一副将要发作的样子。

    正在此时,其手下谋臣李业匆匆赶至,无形之中为阎象解了围——

    “沛相刘备窃夺徐州,目无朝廷,我身为大汉后将军,理应伐之。”袁术也不废话,径直说道:“即刻点齐兵马二万,我要亲往徐州讨伐刘备!”

    “君侯!”李业心里早有筹算,应声说道:“如今广陵无主,民心惶然,我军只要夺得下邳国的盱眙、淮阴二县,便可凭恃淮河,隔绝徐南!”

    “善,这是先斩他一臂!”袁术拊掌说道,只要拿下淮阴等淮河下游的要隘,进可威逼下邳、东海等淮北之地,退也可轻松得到广陵一郡:“着即传令,



第二百零五章 尔虞我诈
    “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素书遵义章第五】

    “世上竟有如此卑劣小人。”袁术极嫌恶的说道,他有时做事虽然也会不择手段,但也不至于像笮融这般恩将仇报、反过头来杀害接纳、救济过他的恩主。他有些动了气,对杨弘说道:“吴景不是带兵征讨江东么如今薛礼身死,秣陵必然会有动乱,何不见他乘隙攻拔”

    杨弘说道:“吴将军倾力攻拔,奈何秣陵城坚,不仅久而未下,反倒折损了许多兵马。笮融还纠集了本地樊氏、于氏等豪强,将吴将军一路反攻追击到了横江,差一点就赶回江北来了。”

    “荒谬!”袁术右手忍不住按上腰间宝剑,怒道:“他早年跟随孙文台征战四处,多有斩获,又独自率兵征讨太守周昕与泾县山贼,哪里是个不善攻坚的人!一个秣陵县、一个笮融就难倒他了我看他得闻我要出兵,借机要挟我!”

    “君侯睿鉴,吴景信其不得,丹阳太守袁君与君侯同为一家,料想他的话应不会有错”杨弘继而从袖中抽出军报,呈递了过去,说道:“袁君说吴景一时失察、轻敌大意,这才遭人算计。彼此行是亲临军中,所见具是属实,故而臣下才敢据陈相告。”

    袁术狐疑的接过军报看了两眼,袁胤虽然能力不足,但忠心是不容置疑的,直到见了军报,袁术心里的疑虑这才稍解半分。只是杨弘这个人虽然与孙氏没什么往来,但却颇为敬慕孙策豪气,袁术也是一开始见了他,才会下意识的怀疑吴景和孙氏在背地里搞鬼。

    只是当下徐州之战迫在眉睫,丹阳郡这个进图江东的前线据点也不容有失,两处都是急需增援的地方。袁术站在阶上,正苦苦权衡着对策,却见袁嗣从外间走了进来,说是孙策求见。

    袁术当即瞥了面色茫然的杨弘一眼,打发他说道:“你先下去,将城外流民的事给处理了。”

    杨弘愣怔了一下,忍不住反对道:“笮融与彼等流民同为信佛之人,让此等精壮渡江,恐会助长其势……”

    “你知道什么,我自有计较。”袁术眉头一竖,不耐烦的说道。这时他已见到一位英姿勃发的青年与袁嗣从门外走了进来,袁术也不再关顾杨弘,居高临下的招呼道:“孙郎,前来!”

    杨弘无奈,只好领命走了下去。

    孙策比袁术还要高出一个头,他知道袁术自尊心强,所以没有选择与其并肩而立,而是很懂事的站在袁术之下的一级台阶上,二人高度堪堪平齐,甚至孙策比袁术略低一些。

    袁术很满意于孙策的举动,他松开了早先扶在剑柄上的手,不动声色的说道:“孙郎难得见我一次,于今想来,应是有要事相商了”

    孙策干脆的说道:“君侯睿鉴,在下想随君侯北上徐州。”

    “嗯”袁术眼中顿时闪过一丝诧异的神色,这个请求倒是出乎意料,不过他很快恢复了正常,说道:“你这半年又是为我援助汝南、又是拿下庐江,吃了不少苦,如今士卒疲敝,还是好生休养一段时日吧。攻伐徐州并非一战一役,你有的时候立功,不必急于一时。”

    “君侯这是信不过我”孙策语出惊人,抱拳说道:“我素来听闻君侯忌惮孙氏,平日只当笑言,从未听信!因为君侯累加恩惠于我孙氏,何来忌惮、亏待一说纵然是前几次攻庐江……那也是我孙伯符年资浅薄,不能服人,君侯不愿揠苗助长,正是为我着想!我又岂敢因此心生怨怼……本以为君侯与我恩若父子,谁知道……君侯到底是不肯信我孙伯符!”

    他说到动情之处,一双眼睛里竟是饱含泪水,像是有一腔委屈、满腹曲意无处诉说,像是一心为主的忠臣良将在流言蜚语的中伤之下憋屈不已。

    袁术不禁动容,他立即伸手搭上孙策的肩膀,不让其转身离去,先是以长辈的口吻作色责备道:“你一个大好男儿,哭个什么!”

    待孙策拭泪以后,袁术这才说道:“我与你父情谊深厚,他不幸遇难早逝,留下你们几个年幼兄弟。身为故主,我不能不顾,你也知道,这些年来,我何尝不是将尔等视为子侄看待外间传些什么忌惮、亏待之类的妄言,皆是要离间我等,你大可不消理会,再有听见,只管来报我就是!”

    孙策收了泪,低头谢过:“在下明白,君侯不



第二百零六章 从容任策Shuhaige.COM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汉书艺文志】

    袁术大军出寿春,一路上旌旗招展、甲光四射,浩荡的淮河水上、岸上,尽是这支蜿蜒如长龙的军队。袁术手下的这支军队与梅乾,梅成等依附于他的贼寇部曲们不同,皆为袁术当年在占据南阳之后,利用南阳丰富的冶炼业、好不容易积攒的两万家底。

    淮河水面上此时只有徐徐清风、哗哗水涛,还有那一只只运粮的舰船连成一片。在这个时候,没有那个不开眼的渔民,敢在这时候跑出来乱逛。

    这次出征徐州,袁术的心情极为急迫,一路上不停的催促众军赶路,又有张勋等人立功心切,径直带着所部万余人马为前锋,杀向盱眙。

    听闻袁术领步骑三万来攻,刘备手下的数千旧部倒还好,毕竟曾随刘备转战幽州、青州、徐州等地,还没觉得有什么。但是陶谦留下的旧部却有些骚动不安,他们既是畏惧袁术威名、又是惜家爱命,都不肯为刘备出死力。要不是因为这些人的家小大都在徐州本地,刘备、麋芳等人安抚及时,恐怕在一夜之间彼等就能逃光。

    饶是如此,也仍有不少人得闻徐州战乱再起,纷纷携家带口,试图往广陵、江东、或是沛国等地逃去。把陈登好不容易整顿恢复的下邳国又变得一团糟,各县邑之间除了豪强屯堡以外,村镇乡亭里鲜少有人,往来的只有行色匆匆的斥候、以及不断调往盱眙的军队。

    袁术亲自征讨徐州,动静之大,根本无从遮掩,很快便惊动了刘备等人。刘备也是召集张飞、田豫、简雍、孙乾等亲信商议道:“袁公路众有数万,我等可战之兵不过万余,如何能够抵抗”

    他环顾四望,陈群已经随陈纪西入长安、陈登前日便已收拾行装南下广陵,如今能为他在大的战略上出谋划策、并且还留在身边的人只有田豫一个。刘备将视线从众人脸上逐一扫过,最后落在下首的田豫身上,他是个喜欢交朋引伴的人,同时也是最不喜欢别离、却又一直在经历别离的人。

    像是牵招、赵云、田豫这些人都与刘备相交甚善,可他们一旦离去,从此天各一方,便可能永无再见之日,所以刘备每次都是那么的依依不舍、涕泪相别。而田豫的去而复来,却让刘备在心里倍感欣慰,也让他觉得像是冥冥之中有所示意——

    当初那一个个离他远去的朋友,终有一天会与他再复相见,执手共创功业。

    “国让。”刘备心中振奋,怀着这样的心情,他毫不掩饰的表达自己对田豫的信重,点名说道:“可有何良计助我”

    在张飞座次之后的田豫皱眉思索了一下,没有急着答话,先是问向坐在对面的从事孙乾:“陈府君南下广陵,选的是那一条路”

    孙乾不假思索的答道:“自然是沿泗水、走下邳入广陵了,此路顺水而下,行走快捷。”

    “恐是要止步不前了。”田豫皱着眉,也知道事关重大,理了理思绪,对刘备沉声说道:“袁公路举大军前来,不攻广陵、反而径向下邳。听闻其先锋张勋已出现在盱眙城外,可见彼等是要攻我盱眙、淮阴二处,隔绝广陵与我等的联系。若是陈府君现在广陵倒还好,大可与我等南北合击,共同驱敌。”

    孙乾抢白说道:“计算时日,陈府君于今当在下邳,其得闻盱眙被围,是断然不会再犯险南下了。”

    刘备心头一动,脸色愈加严肃,显然,两军尚未正式接战,他就已经输了袁术一郡。刘琰等人虽不善兵事,但也知道情况危急,只不过彼等在这种事上也无计可施,只好屏住呼吸,侧耳静听。

    田豫冲孙乾点了点头,笑说道:“陈府君不曾南入广陵倒也无妨,



第二百零七章
    “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后汉书冯异传】

    下邳国,盱眙县。

    “如今袁术大军未至,盱眙城外仅有张勋、桥蕤等将兵万余人,我观彼等迟迟未曾进军,一则是顾忌兵少,不敢与战、二则想来是在等待袁术大军,好一齐攻城。”陈登分析完,给出了他的想法:“田国让远在郯城,不曾知悉此间形势,故教使君‘以逸待劳’之计。其实大可不必,使君可趁袁术大军未至,先行破敌。”

    从两个智谋之士的口中,刘备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这让他稍微有些犹豫。沉吟半晌,问道:“袁公路等军距盱眙还有多远”
1...130131132133134...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