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第七章 公孙伯圭
“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卫节度赤骠马歌】
薄暮冥冥,天『色』暗沉如墨,唯有一轮明晃晃的秋月悬在天空。
蓟县城北的群山之中,忽然传来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
数十匹快马在山道上快速奔驰着,这是一支精锐的骑兵队伍,装备精良,人皆白马。
白『色』的骏马在月光的照『射』下发出淡淡的微光,当先一人虎背熊腰,身姿矫健的骑在马背上,不停的催促着。
“驾!”
公孙瓒双腿一夹马腹,对身旁的公孙纪愤声说道:“我平日还道刘幽州是忠厚之人,没料到他竟诱我北上,使我背离天使,是诈我也!”
今年他和袁绍连番大战,互有胜负,彼此都耗尽粮草无数、士卒疲惫。袁绍坐拥冀州之富,到是很容易恢复实力,而公孙瓒却还得仰赖顶头上司刘虞的供给。
尤其是在刘虞忌惮公孙瓒桀骜难驯的情况下,趁着公孙瓒战败,减少了他的权限与粮草供给,这让公孙瓒的处境愈加困窘。
在听闻刘虞宁肯发给塞外乌桓等部族越冬粮草、也不肯多给公孙瓒补给以恢复实力的时候,公孙瓒更是闻之大怒。在天使将至,与越冬粮草之间,公孙瓒稍作掂量,很快就选择了后者。亲自带着数千骑兵北上居庸,意图把这粮草劫夺下来以为己所用。
公孙瓒本以为接见天使只是例行公事,事后只要及时以北击乌桓为借口搪塞就可以了。但没想到向来厚道的刘虞会在这个时候算计于他,所谓的十六万斛粮草全是诱其北上的幌子;更没有想到刘虞会抓住时机,试图在这个时候、以这个理由来攻讦他!
公孙纪是刘虞手下从事,因为与公孙瓒是同姓本家,故而私下相厚。此次他无意间得知刘虞打算在接见天使时,对公孙瓒发难,所以立即假病出城,急忙告知公孙瓒。此时他策马紧跟着公孙瓒旁边,闻声应道:“刘使君不善诡道,这应该是别驾赵该的主意。”
“我管他是谁的主意!”公孙瓒此时怒急,毫不怜惜胯下爱马,挥鞭一抽,说道:“刘幽州欺人太甚!以为仗着天使在,就能整治我了做梦!”
他嘴上说的轻松,其实心里明白,这回刘虞已然占了先手,如果不早些回去当面对质,恐怕事情会对他愈加不利。
白马义从行军,向来以轻敏迅捷着名于世,在公孙瓒的带领下,众人不消一会便跑出山道,借由明亮的月光,沿着官道奔至蓟县城门之下。
“开门!我家君侯要进城见天使与刘使君!”
守门卫士不敢怠慢,连忙唤来城门候。城门候与军司马点起武备、高燃松枝,在城墙垛子上往下俯窥究竟。
数十名身手不凡的骑士簇拥着一员体型高大的将领来到门下,他们尽皆身骑白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慑人的气势。
城头上的军司马瞧见城下那赫赫有名、放在整个河北都是独一无二的白马义从,不禁咽了口唾沫,立即叫道:“快开城门!”
“可、可是赵别驾说了,晚上城门落锁,谁也不许开门……”
“放你的屁!”军司马一脚将那嗫嚅着说话的小兵踢翻在地,嘴上骂道:“也不看看这城下是谁!奋武将军是一般人吗你不给他开门,明天他进城第一个就要杀了你,那时候什么赵别驾、张别驾的话都不管用!快滚下去开门!”
“喏、喏!”那小兵慌忙从地上爬起来,灰头土脸的跑下城墙。
城门缓缓打开,早已等急了的公孙瓒立即跃马而入,他熟练地提起马速,在门洞里奔跑。军司马就守在门下小心恭敬的侍候着,公孙瓒在经过他时,停
第九章 焉用彼相
“吾自陷蛮夷,备尝艰苦,肌肤毁剔,血泪满池。”————————【纪闻吴保安】
裴茂打量着这个身材魁梧、英姿仪态俱是不凡的汉子,仿佛全然忘记了对方先前擅自闯入的无礼之举。
良久,裴茂才突然笑道:“白马将军的威名,我早有耳闻,就连天子都以未能一睹将军风采,而感慨惜哉呢。”
公孙瓒谦虚道:“不敢当此谬赞,在下为国守边,这些年未能朝觐,本就心存愧疚,岂能让天子挂念”
裴茂但笑不语,只听刘虞在旁说道:“天使何不问一问奋武将军,何来之迟也”
不等裴茂答话,公孙瓒立即变了脸『色』,冷声说道:“那刘幽州何不先说说自己又做了什么!”
裴茂刚才给了公孙瓒一个下马威,似乎这也给了刘虞莫大的底气。
刘虞在最初的慌『乱』中平复了心境,很快镇静下来,仗着有裴茂这个天使在场,他根本不怵公孙瓒,针锋相对道:“我自不解,还请将军明示。”
公孙瓒额角青筋一跳,他可不会蠢到说这次被刘虞用粮草算计的事,于是换了别的说辞:“使君怠慢将士,禀粮不周,以至如今秋寒霜降,诸军部众仍无越冬粮草,这难道不是使君之过吗”
“将军麾下之众,老夫早已如数拨与,何来‘禀粮不周’”刘虞与公孙瓒对视,坦然说道:“不是将军屡违我旨,擅动刀兵、又私募部曲,怎至于粮草不济”
公孙瓒犹自不服,反驳道:“若不是我募兵征伐,驱乌桓于塞表,扫黄巾于孟津,使君哪里能安坐于此!这又如何成了我的过失”
裴茂有些看不过去,打着圆场,道:“蓟侯言重了!两位都是国家股肱之臣,彼此共事,何必闹成这个样子”
他打算晓以大义,利用自己天使的身份进一步说和,最后拿出诏书,各自拜官封爵,即可了事。
没想到公孙瓒与刘虞这两个对头不见倒还好,如今好不容易碰上,彼此心里蓄积已久的怨愤立时就爆发了。
“乌桓期年不曾入塞寇略,境内民悦年登,安立生业,哪里还需黩武滥战”刘虞自认占理,不肯顺着裴茂的话往下说,打定主意要把公孙瓒趁势拿下不可。
他句句诛心,无不夹枪带棒:“倒是你放纵部曲,暴掠百姓,又擅自劫夺我给乌桓的赏赉,州府频频戒饬于你,却屡不能禁。你到底是何居心”
说起乌桓,公孙瓒心里就来气,早在中平五年的时候,张纯与丘力居钞略各地,他一路进讨,以战功得获骑都尉。最后他追击叛军在属国石门一战,将张纯打的抛妻弃子,远遁塞外。
本想着乘胜追击,结果太过深入境外,粮草无以为继,结果被丘力居等人反包围在辽西管子城,粮尽食马,马尽煮弩楯,士卒死伤惨重。若不是时多雨雪,叛军亦是饥困交加,不愿再战,公孙瓒恐怕就折在那里了。
若说是对乌桓的深仇大恨,整个幽州文武几乎没人比得过他,他恨不得将乌桓彻底击败于马下,可偏偏他的上司是以怀柔为务、不喜言兵的刘虞。
在公孙瓒灰头土脸的从管子城回来不久,刘虞莅任幽州,很快以他在乌桓人中的声望,对丘力居传檄而定,让乌桓主动献上张纯、张举的人头,不费吹灰之力就平定了叛『乱』。
人们在事后只知道称颂刘虞在此事所表现出的德望与怀柔的手腕,何曾理会过他公孙瓒在此前对乌桓元气的重创
没有他先行击败叛军,刘虞单凭名望,哪能让唯利是图的异族低头
公孙瓒一直就不服刘虞,此时听到刘虞提起乌桓,心绪变得异常火爆:“乌桓虎狼之辈,一
第八章 怨愤所积
“吾自陷蛮夷,备尝艰苦,肌肤毁剔,血泪满池。”————————【纪闻吴保安】
裴茂打量着这个身材魁梧、英姿仪态俱是不凡的汉子,仿佛全然忘记了对方先前擅自闯入的无礼之举。
良久,裴茂才突然笑道:“白马将军的威名,我早有耳闻,就连天子都以未能一睹将军风采,而感慨惜哉呢。”
公孙瓒谦虚道:“不敢当此谬赞,在下为国守边,这些年未能朝觐,本就心存愧疚,岂能让天子挂念”
裴茂但笑不语,只听刘虞在旁说道:“天使何不问一问奋武将军,何来之迟也”
不等裴茂答话,公孙瓒立即变了脸『色』,冷声说道:“那刘幽州何不先说说自己又做了什么!”
裴茂刚才给了公孙瓒一个下马威,似乎这也给了刘虞莫大的底气。
刘虞在最初的慌『乱』中平复了心境,很快镇静下来,仗着有裴茂这个天使在场,他根本不怵公孙瓒,针锋相对道:“我自不解,还请将军明示。”
公孙瓒额角青筋一跳,他可不会蠢到说这次被刘虞用粮草算计的事,于是换了别的说辞:“使君怠慢将士,禀粮不周,以至如今秋寒霜降,诸军部众仍无越冬粮草,这难道不是使君之过吗”
“将军麾下之众,老夫早已如数拨与,何来‘禀粮不周’”刘虞与公孙瓒对视,坦然说道:“不是将军屡违我旨,擅动刀兵、又私募部曲,怎至于粮草不济”
公孙瓒犹自不服,反驳道:“若不是我募兵征伐,驱乌桓于塞表,扫黄巾于孟津,使君哪里能安坐于此!这又如何成了我的过失”
裴茂有些看不过去,打着圆场,道:“蓟侯言重了!两位都是国家股肱之臣,彼此共事,何必闹成这个样子”
他打算晓以大义,利用自己天使的身份进一步说和,最后拿出诏书,各自拜官封爵,即可了事。
没想到公孙瓒与刘虞这两个对头不见倒还好,如今好不容易碰上,彼此心里蓄积已久的怨愤立时就爆发了。
“乌桓期年不曾入塞寇略,境内民悦年登,安立生业,哪里还需黩武滥战”刘虞自认占理,不肯顺着裴茂的话往下说,打定主意要把公孙瓒趁势拿下不可。
他句句诛心,无不夹枪带棒:“倒是你放纵部曲,暴掠百姓,又擅自劫夺我给乌桓的赏赉,州府频频戒饬于你,却屡不能禁。你到底是何居心”
说起乌桓,公孙瓒心里就来气,早在中平五年的时候,张纯与丘力居钞略各地,他一路进讨,以战功得获骑都尉。最后他追击叛军在属国石门一战,将张纯打的抛妻弃子,远遁塞外。
本想着乘胜追击,结果太过深入境外,粮草无以为继,结果被丘力居等人反包围在辽西管子城,粮尽食马,马尽煮弩楯,士卒死伤惨重。若不是时多雨雪,叛军亦是饥困交加,不愿再战,公孙瓒恐怕就折在那里了。
若说是对乌桓的深仇大恨,整个幽州文武几乎没人比得过他,他恨不得将乌桓彻底击败于马下,可偏偏他的上司是以怀柔为务、不喜言兵的刘虞。
在公孙瓒灰头土脸的从管子城回来不久,刘虞莅任幽州,很快以他在乌桓人中的声望,对丘力居传檄而定,让乌桓主动献上张纯、张举的人头,不费吹灰之力就平定了叛『乱』。
人们在事后只知道称颂刘虞在此事所表现出的德望与怀柔的手腕,何曾理会过他公孙瓒在此前对乌桓元气的重创
没有他先行击败叛军,刘虞单凭名望,哪能让唯利是图的异族低头
公孙瓒一直就不服刘虞,此时听到刘虞提起乌桓,心绪变得异常火爆:“乌桓虎狼之辈,一
第十章 主人戒宾
“弱甲孱将易以为蕃患,故我欲得之,非闚诸部也。”————————【新唐书吐蕃传上】
经过昨晚的那一场争执,裴茂心里就知道,双方关系已经彻底闹僵,想重归于好是不可能了。
而他也不能偏帮任何一人,帮刘虞,虽然合乎情理,却是将公孙瓒『逼』入绝路,以对方暴虐的脾『性』,难保不会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来。可若是帮公孙瓒,岂不是要寒了刘虞这等臣子的心又将朝廷法度置于何地
一味的和稀泥也不是个好法子,裴茂在的时候,他们尚且能克制,等裴茂一不在了,没准会立即翻脸。
这时候裴茂才深觉皇帝的决议是多么的契合时下情境,像拉架一般把两人各自拉开,分别站远点,眼不见心不烦,也就不会再生事端。
所以他当时没有做出任何裁决,反倒在私下里通过魏攸说服刘虞、并让田畴说服公孙瓒。只有跟两方妥协、谈好条件之后,他再当众拿出诏书策拜,如此才能表现朝廷威严。
在刘虞的书房里,刘虞对应邀前来的裴茂说道:“老夫任职幽州五年有余,自问上无惭于国家,下无愧于百姓。倒是公孙瓒所为处处与我政令相悖,这等人,如何做得好一方牧守”
裴茂抬了抬眼皮,不动神『色』说道:“那刘使君的意思是”
刘虞理所应当的说道:“策书下达后,自该另有戒书申饬,让其知晓朝廷爱民之心。若是受任幽州后,彼依然残虐如故,那岂不是害了这一方百姓,我又如何忍心弃此间生民,远赴他处”
戒书,是四种‘帝之下书’之一,专门用来诫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有督促、告诫、提点地方官员的意思。
刘虞的意思很明了,公孙瓒可以接任幽州,但朝廷得下戒书对公孙瓒穷兵黩武的行为表示批评。这样既能为刘虞出口恶气,又能从官方的立场上肯定刘虞的怀柔政策是对的,而公孙瓒一味打击异族的行为是错的。
这件事虽然仍是要遂刘虞之意,裁定二者谁是谁非,但实质上这还关乎朝廷当前对异族的态度,若是与刘虞的政治立场一致,那刘虞赴任并州之后就不担心不受重用。
若是倾向于公孙瓒,那刘虞就注定是被冷藏的结局,这是他所不情愿的。
裴茂知道自己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代表朝廷的态度,他略一思索,应道:“陛下与朝廷诸公曾明定国是,对待凉并羌胡,要示以恩信,以怀柔为主,这正与使君之见略同。蓟侯凭恃强兵,以威权压服,实非长远之策。等到长安之后,在下一定上书陈说,请朝廷向蓟侯戒敕。”
“此外……”刘虞脸上忽然有些挂不住,好像在说一件难以启齿的事:“并州羌汉杂居,民皆剽悍好斗,这一路盗贼丛生,不知朝廷可准许我带兵赴任”
刘虞手下兵马少说也有数万,虽然皆不习战阵,又无良将,但至少都是精壮。以刘虞忠厚的秉『性』,如果真是为了拥兵自重、割裂地方以作威福,岂会甘愿放弃幽州这片基业,去并州白手起家
裴茂警惕的问道:“使君想带多少人马随行护卫”
“三四千足矣。”
裴茂这才放下心来,刘虞显然是想把军中精锐全抽调走,一个甲士都不给公孙瓒留下,以免对方肆意挥霍自己挣下的家底,并得以壮大。
只是这个事可不是裴茂能做主的,他有些为难的说道:“蓟侯恐怕会有异议。”
“道路险阻,他还能拦着我带护卫随行何况这些都是听命于州府的部众,可不是他的白马义从。”刘虞说道。
裴茂皱起了眉头,只觉得格外棘手。
果然如裴茂所料,公孙瓒对刘虞的提议极为抗拒,在听田畴把话说完后,他当即怒道:“想得到好!”
公孙瓒在堂中来回踱
第十一章 毋为启衅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豫章行】
昌平城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