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卜筑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凌代坤是最后一个起床的,望着已经升起来的太阳,眯缝着眼睛高兴地道,“今天天好,被子拿出来晒晒。”

    说完望了一圈,大闺女和大女婿不在,凌二和老五没人搭理她,她媳妇更是不会听她的话。

    只有陈维维最实在,要进屋抱被子,却被黄李玉一把拉下。

    黄李玉瞪着眼睛对凌代坤道,“就你会拾掇人,会说不会做啊”

    凌代坤讪笑一声,把三间屋子的被子一床一床的抱了出来,绳子晒不下,又很机智的把椅子搬了出来,搭在椅子上。

    凌二给安装了电话的二伯家去了电话,提前招呼,让他们做饭。

    如果是只有自己这一家子,真无所谓,毕竟都是一家人,吃什么不会太讲究。

    但是,陈维维毕竟是第一次上门,要是弄得太寒酸,就有点太不像话了。

    吃好饭后,随意收拾了下家里卫生,凌二开车,大家一起往乡下去。

    陈维维身边没有了凌一陪着,显得有点慌张。

    “大姐她们庄离我们家不到三里地,估计她们比我们还先到呢。”凌二看出了她的担忧,细心提醒道。

    “嗯。”陈维维低头笑笑,然后道,“多少亲戚,咱们东西会不会买少了”

    她是第一次上门,不管是她花钱,还是凌二花钱,买的东西都不能太小气了。

    黄李玉道,“这些你甭操心了,小二早就安排的好好的,在后备箱里放着呢,回头小二带你挨家认门,你们拎着就行。”




156、老宅
    她记得她第一年春节来凌家的时候,等她想起来的时候,才匆忙问起来,凌代坤支支吾吾的,她心下便了然。

    凌代坤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做打算。

    已经到村口了,当时想去买都来不及了。

    不过,令她心生感动的是凌二和凌一姐弟俩早就替她们备好东西了,不然她第一次回家就要跌相了。

    “这路不好走啊。”凌二叹口气道。

    市里到镇子上的路不但没有进步,甚至连以前还不如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来往的车辆越来越多,长年失修的路面愈发坑洼不平。

    路况再差,他没有捐钱修路的想法,他不小气,有钱也大部分捐在教育上,盖教学楼,资助贫困学生,每年都要花个千把万。

    修路是政府的事情,他不会闲着把政府的责任揽到自己的头上。

    从镇子大桥转弯往村里方向的时候,遇到了骑摩托车的凌代善。

    “你们跟在后面,我先走,”凌代善指着摩托车后面吊着的两只鸭子,“回去先拔毛。”

    “行,你慢着点。”凌二笑着道。

    车子开进村里,他怕媳妇遇到外人紧张,摇下车窗,只是冲着认出他的随意挥了挥手,不给人家把脑袋探进车里的机会。

    奶奶的土坯房子和村里大多数一样,在一场洪水中塌掉了,凌二出钱,让他老子回来,在原来的宅基地上帮着修了前后七间大瓦房,而且但凡村里困难的,想借钱修房的,都让他老子出面借了。

    外债都是挂在凌代坤的名下,曾经一度,凌代坤是村里最大的债主。

    有不少人已经还了他的钱,当然,还是都进了他的口袋,儿子不找他要,他是不可能给的。

    现在,他返乡是很有面子的事情,谁让大家都差着他人情呢

    想当初,他可是三千五千的现钱拿出去的,一毛钱利息都没收!

    他要是回来了,都抢着请他吃饭!

    不请他吃饭,都不好意思和他碰面打招呼!

    老奶奶正站在门口的水泥地上翻晒红薯干,看到凌二的车子从小路口进来,停下手里的活,眯缝着眼睛,瞧仔细后,迈着小脚迎了过去。

    “闺女,累不累,进来吧。”如果不是瞧见了凌二身后的陈维维,她必定先招呼自己的老儿子和老媳妇,掐指一算,她有近一年没看到老儿子了,还有点想呢。

    “这是奶奶。”不出凌二的意料,大姐在回家转了一圈后,又跑到这边来了,听见外面的动静后,跑了出来,就把一个不注意,老奶奶不注意只顾心疼儿子而冷落了新进门的孙媳妇。

    好在老奶奶牵着陈维维的手,并没有让大姐失望。

    “奶奶。”屋里屋外一下子涌出老娘们小媳妇二十多号人,全部盯着她看,原本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陈维维,突然又不好意思了,刚想耷脑袋,又觉得不礼貌,不得不跟在奶奶后面,对着每个望着她的人笑。

    “乖乖,长的真排场“

    “小二有福气”

    “”

    听见这么多人的夸赞,凌二终于了给了这些七大姑八大姨好脸,挨个递烟。

    至于会不会接烟这种问题,他不会考虑,他该考虑的是她们会不会从他口袋抢烟。

    娘们自己不会抽,也要带回去给自己老爷们抽!

    想到这里,一盒烟已经散完了,正准备摸另外一个口袋的烟,再重新散,却扑了个空。

    周围的老娘们都开始大笑。

    凌二无奈,不知道哪个老娘们神不知鬼不觉的从他口袋里把烟摸走了。

    “我口袋里还有三千块钱呢。”他故意装作张皇失措的样子,低头,好像真在找钱。

    围着周围的娘们转了一圈。

    “哎,小二,你可乱说啊,俺就拿了你一包烟!”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举起来手中的一包中华。

    “大嫂,你这是不打自招了吧”凌二大笑,这是大伯家的大媳妇洪祖燕,他大堂哥凌虎的媳妇。

    他照顾二伯家的凌龙、凌松,自然也不会忘记凌虎,但是凌虎不愿意出门,一是家里的日子过得下去,二是实在放不下家里的那点地。

    最后,在家里承包鱼塘,是凌二借的钱。

    “拿你一包烟,你小子这么诈唬我。”大嫂气的砸了凌二好几个拳头。

    陈维维跟着老太太进了客厅,只听见身后一阵哄笑声。

    “瓜子,巧克力都有。”奶奶亲自给她剥了巧克力的包装纸,地给她。

    “谢谢奶奶。”她不好拒绝,张嘴任由老太太塞进了自己嘴里。

    之后,她跟着大姐去了里屋,坐在床边,抱着茶杯,由着一群老娘们问东问西,她如实回答。

    她在老家见过很多次新人进门的样子,倒是见怪不怪,她也不以为意,人家问什么,她就说什么。

    凌二在门口盯着,准备随时替她媳妇解围。

    庆幸的是到吃饭的时候,也没有遇到让她媳妇犯难的事情。

    前屋后屋,统共摆了四张桌。

    大家让陈维维进前屋坐,跟凌二一起。

    她不懂本地的礼节,但是看到一帮老娘们全在后屋坐了,她就知道和她们鄢陵一样,最后还是坚持坐在了后屋。

    大姐陪坐在她的一旁。

    第一次进凌家,每次能吃两碗饭的她,只吃了半碗,便腼腆的退到了一边。

    凌一也跟着扒拉两口饭,带着她去了自己家的房子。

    凌家的老宅在洪水中同样没有幸免,据说,第一个塌掉的就是凌家的房子。

    当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凌一差点没哭出声响。

    不管她们在外地有没有房子,她们的家没了

    土坯房在洪水中,化作泥沙,消失的无影无踪。

    她老子回来帮着奶奶修房子的时候,她千叮万嘱,千万不要忘记把自己家房子重修,而且自己也拿了钱。

    这才有了眼前这上下两层楼,加上前面三间,统共十一间。

    后来,她在婆婆家的房子造好后,特意回来一趟,两家一起买的家具,重新布置的。

    打开门,屋里一尘不染,铺了瓷砖的地面和墙壁光洁如新,她爷奶虽然不住在这里,但是却经常来打扫卫生,开窗通风的。



157、精力
    跟着过来的洪祖燕找出放在门拐的铁锹,用铁锹杆使劲的拍打晒在院子里的被子。

    “嫂子,早上就让你忙来忙去,收拾卫生了,现在你可歇着吧,我来弄。”大姐把她拦到一边,自己用手拍。

    “下手轻了,拍不出来灰,给你铁锹。”洪祖燕笑着把铁锹递给了大姐。

    大姐接过铁锹,在被子上使劲拍,阳光底下,折射出一片片的灰层。

    洪祖燕拉着陈维维的手,在楼上楼下转悠了一拳,不停的夸赞着凌家房子的阔气。

    她倒是真心实意的,毕竟凌二家的房子不但是村里唯一的豪宅,也是村里最高的楼。

    迄今为止,除了凌二家,没有任何一家的房子是超过二层的。

    大姐找出来电热水壶开始烧水,打开茶叶罐,抓一把出来闻闻,已经发霉了。

    “我去拿茶叶。”回来的时候,陈维维亲眼看到凌二拿着一大袋的茶叶放在了车上。

    她出了屋,按照记忆又往奶奶家的方向走。

    大中午的,没午睡的,都在门口晒太阳唠闲嗑,她本指望人家忽略她,不要盯着她看,但是人家冲着她笑,她又不好意思不做点反应,抱着以笑。

    她后悔揽这个差事了。

    好在,遇到了在附近跟一帮孩子玩耍的老五。

    老五衣着光鲜,站在一群孩子中间格外突出,很多孩子都以她为中心,她终于不再吝啬和孩子们一起玩。

    她看到未过门的嫂子,不等她说话,陈维维已经朝她招手。

    “你帮我从你大哥那要车钥匙好不好,我拿茶叶。”奶奶家的堂屋里还有一群男人在喝酒,面对那么多人,她不愿意再进去。

    “好。”老五爽气的往奶奶家方向跑,等从屋里跑出来,陈维维已经站在屋后的车跟前。

    老五打开车门,陈维维钻进车里把凌二的茶叶找了出来。

    走到半路,迎到大姐。

    大姐笑着道,“忘记了,各家都有养狗,别吓到你。”

    “没事。”陈维维笑着道。

    凌二是醉着回来的,陪着一帮子长辈,不喝能行吗

    再不喝,你得敬一圈,一人一盅,这就有半斤。

    长辈们再回敬,更不能不喝,这又是半斤。

    一来一回,这一斤酒必须喝了,不然就是不给面子,瞧不起人。

    中国的独特文化便是酒和面子是挂在一起的,捎带着也启齿于说“不”,不懂得拒绝。

    如果非得说“不”,也是尽量的含蓄和委婉。

    凌代坤剔着牙花,跟在被黄李玉和凌虎架着的凌二身后,奚笑道,“啥酒量,这么点酒喝成这怂样。”

    他随便算算一斤半出头,现在脑子清醒,走路稳定,要不是他家老大凌代良开口说不准再喝,他肚子里还能灌进去一斤。

    “怎么喝不死你”黄李玉对凌代坤最大的不满,就是他嗜酒如命,她现在就是想管着他喝酒。

    “喝死我那得多少酒啊。”凌代坤很自信的道。

    临到家门口,凌二坚决不需要别人扶,板直身子,然后洗了脸,洗了脚,抱起晒在外面的一床被子,进里屋一铺,躺下就睡着了。

    陈维维进屋看了一趟,给他泡了一杯茶,然后带上门出来了。

    凌一提议打麻将,陈维维没推辞,她牌艺不差,几块钱的小麻将也没人让着她,到晚上吃饭的时候,赢了二十来块钱。

    晚上,凌二和凌代坤各有饭局,黄李玉和陈维维都不愿意跟着,都在奶奶家吃。

    喊凌二吃饭的是他的小学同学。

    曾经在平安公社,除了一门四个大学生的凌家,最出名的就是出了个省理科状元的哑巴家。

    他的小学同学叫齐会,父亲是个哑巴,母亲是个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上面俩姐姐。

    其中一个大概受了遗传,脑子而已不怎么灵光,不过仅仅是不灵光而已,不会有太闹腾的事情,结婚生子,孩子也正常,日子过得不错。

    他是家里的老幺,能吃苦,能受累,在凌二出车祸后,他来看凌二的时候,已经是省委厅级干部了。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凌二和他处的都挺好,只是因为穷人惺惺相惜。

    这次,凌二上午刚回来,他就亲自找上门来了。

    凌二推辞不了,也没开车,骑着凌代善的摩托车,后面绑一箱子白酒,就往齐家过去。

    齐家在村的最西边,三间大瓦房,是凌二让凌代坤主动借钱给哑巴才盖起来的。

    齐会在门口扎扫把,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看到凌二过来,赶忙招呼。

    “你小子还有这手艺啊。”凌二提着酒进屋,哑巴看到他,咿咿呀呀,手乱挥。

    凌二是一点也看不懂。

    “跟你打招呼呢,问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齐会在一旁翻译。

    “老叔,早上才回来的。”哑巴不聋,凌二说话没有刻意大声。

    “让你坐呢。”齐会一边帮着翻译,一边接过他老子递过来的茶杯,仔细瞅了瞅,瞧见不干净后,又进厨房重新刷了杯子。

    “你工作不忙,怎么有时间回来的”齐会找他的时候,他还没醒透彻,当时没来得及问。
1...5354555657...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