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倚天傲雪
夏博敏身材高大,186身高的他臂力过人,身体素质超群,进入特战队后,他训练极为刻苦,极为勤奋,白天正常训练,晚上回到宿舍还要给自己“加餐”,常常独自加练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等基础科目。
为了找到爬战术的感觉,他为自己制定了额外的计划,得空就去训练,上千次的风里泥里,从未停歇。
训练中,有一次不幸手臂脱臼,他一咬牙,自己忍痛就安了回去,继续投入训练……
训练场上,陪训的野草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大家总能看见有个高大健硕的身影,动作标准敏捷,在泥水中顽强地向前匍匐行进……
几年过去了,他的各种军事技艺娴熟高超,出类拔萃,擒拿、格斗、潜水、攀爬、浮渡、跳伞、射击……每一项科目都力求做到最好。
你若问他秘诀是啥哪有什么秘诀,答案就在每一天的努力中……
“不是,”
林啸摇头笑道,“前面那条苏堤,才是苏东坡主政期间主持修筑的,而这条白堤……其实本名孤山路,也称白沙堤,只因白居易的那首诗,给这条路大大的点了个赞,后人
第478章 巡逻
第四七八章巡逻
因为,这列队伍的前面数人,身上所穿的,就是林啸亲自设计的,讨虏军新式军服。
这种类似于后世八路军的打扮,在这个时代的军队,绝无仅有,独此一家。
可在林啸的眼里,这种在热兵器时代最为简陋的军服,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
这几名身背中正式步枪的战士,每人都斜挂着一条子弹带,腰间扎着一根宽宽的牛皮武装带,武装带上挂着一柄刺刀,脚上穿着千层底布鞋,小腿上都规规矩矩的打着绑腿,显得十分精干。
他们个个右手攀住枪带,左手有节奏的甩动,步伐整齐,腰板笔直,行进动作一丝不苟,精气神十足。
皱皱巴巴的棉布军服,看上去不太挺刮,但他们的军容很是严谨,这么热的天,衣服纽扣都扣得好好的……
说起这种纽扣,当初制作军服的时候,还让林啸,尤其是南宫强,很是伤了一番脑筋。
迷彩作训服上采用的,那种拉链和尼龙粘扣自然是想都别想了,可林啸也不希望,在这款他心仪的军服上仍采用布质蝴蝶盘扣。
开什么玩笑,那种不伦不类的布质纽扣也太土气了吧
是以,他坚持要南宫强想办法,制作出这种硬质的圆形纽扣。
可是,看着林啸提供的图样,南宫强却着实为难了好一阵子——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哇!
塑料听都没听说过。
铜纽扣想都别想,侯爷怎么会舍得!
所以,一粒小小的纽扣,却令南宫强一度很是头疼。
最后,他终于想出了办法,紧急组织了一批木匠,用纯手工的方法打磨出了一种硬木圆形纽扣,再用布片紧紧包裹住,这才顺利缝在了衣服上……
林啸看到,战士们的右臂都套着一个袖章,上面的字看不清楚,估计写的是“巡逻、纠察”之类的。
“怪不得秩序这么好,原来有战士们在分头巡逻。”
林啸满意地点点头,想道。
队列渐渐走近了,林啸发现,最后面的三名战士,却又是与众不同,这几个兵,分明是来自老四团的主力营。
因为,他们身上穿的,是迷彩作训服。
这套作训服数量有限,只有最早入伍的战士才有幸每人领到了两套,回国后新招的战士就没了,只好发放自制的新式军服。
“这小子,动作倒是挺快,已经完成了老兵和新兵的重新整编了”
林啸立刻反应过来,心道。
这三名战士不仅穿戴整齐,还个个如临大敌,全副武装——头戴凯夫拉头盔,脚蹬大头作战靴,外挂作战背心,弹夹、手雷一应俱全……
而他们肩上挎着的,是那支最吸人眼球的,令每一个新兵都垂涎欲滴的,全身黑黢黢的m16突击步枪。
林啸瞥了瞥夏博敏,这小子,也不担心热死他的兵
这么热的天,有必要让他们披挂十多斤重的作战背心去巡逻
因这种作训服的料子,目前做不出来,所以,即便主力部队的战士,也都约定俗成——只有出任务上战场时,他们才舍得穿上,平时出操、训练什么的,大家也都只穿那套新式常服……
很快,巡逻队从林啸身旁鱼贯而过。
他们没有认出他们的夏师长,更不用说林啸这个他们只见过数面,甚至或许从未见过的侯爷大将军了。
其实,夏博敏和林啸他们几个虽然都是便衣打扮,但都没戴帽子,人人顶着一个发髻,一张脸完全暴露在外。
而高大魁梧的夏博敏,其身形在这个时代极为罕见,体态特征非常明显,留心看的话,是完全可以认出来的。
但或许天色渐暗,战士们又一心用在观察周边环境有无异常上了,总之,就这么擦肩而过了。
可是,距离如此之近,林啸却看清了战士们的脸。
精神状态没的说,可是,他们怎么一个个都黑黑瘦瘦的,看上去甚至面有菜色,明显的营养不良。
看着战士们的背影,林啸不满地皱了皱眉,问道:“难道,战士们都吃不饱”
“能……能吃饱,”
夏博敏犹豫着,小声解释道,“只是,没什么菜……”
“那你还招待我喝酒吃肉”
林啸瞪了他一眼,不满地道。
“呃……”
夏博敏一脸尴尬。
“别冤枉他,
第479章 不准随地出恭
第四七九章不准随地出恭
“这样啊”
听夏博敏这么一说,林啸明白了,皱着眉头说道,“这么说,问题的根子,在这些地头蛇身上”
“对,”
李涛点头道,“这帮人哪,比鞑子好不了多少,他们豢养的庄丁,恐怕本身就是半民半匪……白天巡逻护庄,一到夜里,就出去拦道打劫,谋财害命。”
“嗯……”
林啸点点头,若有所思道,“这么说来,咱们的土改工作,就不仅仅是分田分地那么简单了。”
“是的,”
李涛赞同道,“不首先铲除这些私人武装,土改工作,本身就没法顺利开展。”
“我现在明白,你的部队,为什么全被拖散在各县了,”
林啸看了看夏博敏,感叹道,“看来,我们的兵力不是太多,而是远远不够。”
“可不是咋的,”
夏博敏顺着杆子往上爬道,“一个县只派一个排的兵力,根本就不顶用,只够勉强控制县城……”
“嗯,”
林啸皱了皱眉,抬手道,“走,咱们边走边谈。”
一行人下了锦带桥,继续往前走去。
“老伙计,”
没走几步,李涛放慢脚步,说道,“我打算增开夜校,缩短干部的培训日程,你看……”
“好,我同意,”
林啸赞同道,“这事确实拖不起,咱们得和时间赛跑,赶快向广大农村派出武装工作队,越早越好啊……”
“嗯,尽快把他们派下去,一边剿匪,一边土改,”
李涛用力挥了挥手,说道,“再过几个月就秋收了,到那时,很多人会狗急跳墙。”
“对,趁早把真正的贫农发动起来,建立自己的基层政权和武装,不给他们浑水摸鱼的机会……”
稍作沉吟,林啸转头看着夏博敏,问道,“你想想办法,能不能加快新兵的训练速度,多留点兵力给老李,尽快把二线军区组建起来”
“好,”
夏博敏点头应承道,“我回去就修改训练计划,增加强度,缩短时间。”
“谢谢啦,老伙计,”
李涛见状笑道,“要不然,等主力部队走了,不留下一支强大的武装,这帮人很快就会死灰复燃,竭力反扑……”
“别急着夸我,”
林啸却摇了摇头,皱眉道,“无论武工队,还是地方军区,再快也不是眨眼的事……眼下怎么办”
说完,他又看着夏博敏,问道:
“小夏,你看,能不能抽调一些小分队,加强城外官道的夜间巡逻,先保护商路的安全”
“这……”
夏博敏犹豫了一下,随即点头道,“好吧,我想想办法。”
“你可别难为他了,这事啊,一个字,难!”
李涛却摇着头插话道,“就他手头的那几个人,能管好这么多的城市,就已经不容易啦。”
“额……”
“我可没夸张,”
李涛急道,“你可以亲自去看看,他的军营里还剩几个兵……小一千人呐,除了新兵团教官,全撒出去了。”
“什么都出去了”
“你以为呢”
李涛撇撇嘴,扳着手指头说道,“除了治安巡逻,安抚难民、宣传、疏散、登记、筹粮、发放、甚至还要组织人手扫大街、建茅房、掏大粪,一大堆的事……”
“掏大粪”
林啸讶然。
“没想到吧”
李涛摇了摇头,苦笑道,“就拿这座城市来说吧,大归大,繁荣的外表下,毛病却极多……”
“嗯”
林啸抬眼看了看四周,这不是挺好的吗
“别的不说了,就说卫生吧,已经恶劣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说到这里,李涛的语气略显激动,“十来万难民,聚集在各个角落,白天就四处游荡,每天靠施粥勉强填肚子,可是,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排泄的吗”
“额……”
林啸哂笑着,一时语塞。
逃难的人,
第480章 寻访顾炎武
第四八零章寻访顾炎武
“老伙计,”
听林啸这么一说,李涛却轻叹一声,摇头道,“咱们都是军人,在民政这方面,谁又比谁强呢,以前谁能有这种经验”
“能者多劳……”
林啸刚开口就发现用词不当,瞥见李涛猛地白了他一眼,连忙拱手陪笑道,“不是……我的意思是,这种事我更不行,这副担子,也只有你老李,才能挑起来了……”
“求求你了,你就别……唉,我可是天天闹心,天天在火上烤啊……”
李涛急得抱拳作揖道,“这卫生管理,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这座乱世中的城市啊,就像个被遗弃的孩子,完全一盘散沙,样样都歇菜……”
“我明白的,明白的,”
林啸连忙点头道,“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治安问题、生产问题……还有更多的问题都等着我们去解决,哪个方面都不轻松。”
“谁说不是呢,”
李涛感慨道,“除了银子,我是要粮没粮,要人没人……要不是还有小夏帮我,我就是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儿”
“老李,辛苦你啦,”
林啸停下脚步,轻轻拍了拍李涛,温言道,“你放心,有什么困难你尽管提,我们大家一起分担。”
“这是你说的啊,”
李涛抬眼看着他,低声道,“我可正好有个要求。”
“什么要求只管说,”
林啸认真地道,“咱们之间还见外的吗”
“好,”
李涛凑近一步,故作神秘道,“我想让你……去寻访一个人。”
“谁”
“顾炎武。”
“顾炎武”林啸一愣,讶然道,“你是说……那个首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么他还在世”
“当然,不是他还有谁”
李涛傲然一笑道,“你知道吗,这个人不仅博学有节,是个儒学大家,还极善治财,是个不可多得的能人。”
“可他……”林啸犹豫道,“不是东林党么”
“你呀,”
李涛点了点他,嘲笑道,“亏你和他还是半个同乡,他的事迹,你真的一点都不知道”
“呃……”
林啸脸色微红,一阵尴尬。
大名鼎鼎的顾炎武,他当然听说过,他知道,顾炎武是明末三大儒,写过一本名叫《日知录》的著作,那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激昂,更是激励着一代代中国的学人士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