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倚天傲雪
他还知道,顾炎武是昆山县人,也曾长期在常熟一带居住,算是自己同属苏州府的半个前辈老乡,可是,对于此公的具体生平,却真的是一无所知。
“不是东林党人,他是复社的骨干,”
李涛摇摇头,解释道,“他出道的时候,东林党已经倒了,这个复社以治学为主,声动朝野,在政治抱负上,充其量只称得上是东林党的同情者,谈不上一路人……”
“这样啊,”
林啸恍然,随即却疑惑道,“他……能为我所用吗”
“这就看你的了,”
李涛嘴角一翘,道,“我只知道,此公数年间参与了数次起义,屡遭失败后,虽然遁迹于商贾,却依然心存故国,时时关注着沿海一带抗清斗争的情势,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是吗”
“对,”
李涛点点头,意味深长道,“我还知道,此公与那个钱谦益……有很大的矛盾。”
“哦,”
林啸一听,立马来了精神,急问,“那他现在何处”
“具体不清楚,”
李涛却遗憾的摇头道,“我只打听到,这段时间,此公一直在苏州一带奔波往来,以做生意为掩护,积极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极力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
“是吗”
林啸听他不像在卖关子,点了点头,随即却皱眉道,“那他会不会,跟随鲁王去了南京”
“难说,”
李涛犹豫道,“据说,他跟鲁王麾下的那个张名振关系极好,不过……因钱谦益的关系,他或许……”
“嗯,但愿如此,”
林啸点头赞同道,“那我马上让刘旭磊四处寻访
第481章 男大当婚
第四八一章男大当婚
“怎么说话呢”
李涛瞪了他一眼,随即又一脸真诚地说道,“说真的,老伙计,领兵打仗我不如你,也只有在这类琐事上多帮帮你了……”
“可别这么说老李,你这才是正事,”
林啸连忙摆手,一正脸色道,“手握这么好的武器,把侵略者赶走并不难……怎么让全天下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将我们这个国家从泥潭中拉出来,才是一件难事啊。”
“是啊,”
李涛驻足凝望着明亮月光下,一片波光粼粼的西湖,感慨道,“但愿咱们的所有努力,不会白费吧……”
林啸点点头,默默地站在他身边,没有说话。
“你知道吗,老伙计,”
沉默片刻后,李涛小声说道,“我不让你去南京蹚浑水,真正目的是什么”
“什么”
“其实,我考虑的,并不是什么坐山观虎斗,”
李涛转过头,说道,“自然也不是怜悯他们任何一方。”
“是吗”
林啸看着他,心中一动。
林啸十分清楚,作为一批接受了现代思想洗礼,对晚晴那段历史也了然于胸的人,他的伙伴们,包括自己在内,对任何封建帝王的野蛮统治,自然不会有丝毫的认同,对于朱家皇室的后裔们,当然也无任何情感可言。
想要按自己的方式改造这个国家,无论是南边的永历小朝廷,还是南京的鲁王政权,早晚都是绊脚石……
“你猜得到的,”
李涛淡淡一笑,缓缓说道,“他们双方,都不承认对方的合法性,短时间内又谁也吃不掉谁……这个局面,不是对我们最有利吗”
林啸看着他,只是咧了咧嘴,却没说什么。
李涛的意思,他当然听得懂,虽说名义上,他们暂时接受了永历的招安,然而,真的要帮永历去内战,没有任何意义。
一旦鲁王的势力被消灭,那么,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永历的地位就名正言顺了,天下,还是朱家的。
那了那时候,他们再要另起炉灶,就失去了乱中取胜的时机,很容易被士大夫们大造舆论,指责为乱臣贼子了。
“所以,就让他们热衷内斗,相互攻讦好了,”
李涛,“咱们谁都不尿,趁乱把大好河山一点点收复,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我懂,”
林啸点点头,略作沉吟,又问道,“只是,将来咱们的政权,采取何种模式最好,你有成熟的想法了吗”
“这个……咱们不是讨论过么,”
李涛思忖片刻,说道,“要么君主立宪,要么……直接共和制,你有什么新的思路吗”
“没有,”
林啸摇摇头,答道,“只是,看样子,就算咱们愿意保留永历的虚位,怕是也不大可能了……”
“那就推翻他,”
李涛坚定地道,“不过,老伙计,我劝你也别懂那个心思……”
“说什么呢,”
林啸一摆手,急声道,“你看我像是袁世凯那种人吗”
“我也就那么一说,”
李涛歉然笑道,随即压低了声音道:“说真的,老伙计,别看你那帮兄弟对你言听计从的,真到那个时候,他们……”
“那是自然,”
林啸严肃地道,“咱们都是来自什么时代的,我想,只要不鬼迷心窍,谁也不会傻到那种程度,主动成为众矢之的吧……”
“我想也是,”
李涛咧嘴笑了笑,接着道,“所以,我的个人观点,还是比较倾向于……共和制,你觉得呢”
“共和制……”
林啸眉头稍动,疑虑道,“会不会过于超前了”
“只要宣传工作到位,应该不会,据我所知……历史上,曾经有过这种执政方式的。”
“是吗”
“千真万确,”
李涛点点头,眼望前方,沉吟道,“西周时期,曾经有十几年,好像是周厉王身后,国号就是共和。”
“厉王”
“是的,史记有过记载,周厉王之乱后,天下无君,周公和邵公共同执政十四年,国号共和,直至宣王立,才使周王朝延续。”
“共同执政”
第482章 支前民工
第四八二章支前民工
“我是认真的,”
李涛收起笑容,瞥了眼夏博敏,低声道,“你自己的终身大事再不解决,兄弟们怎么办”
“额……”
林啸脸一红,顾左右而言他道,“先不说这个,再跟你们说件正事……”
“什么”
“城里……不是有很多外地难民么,我给你们减轻点压力,”
林啸咬了咬嘴唇,说道,“你们帮我招募几千随军民工,跟我去扬州,怎样”
“要多少”
李涛立即反应过来,急问。
粮食如此紧缺,城里吃饭的嘴巴,自然越少越好。
“五六千吧,”
林啸略作思忖,说道,“身强力壮的优先,有工具的优先,老家在江北的优先……”
“能再多点吗凑满一万咋样”
见林啸白了他一眼,他旋即哂笑道,“七八千也行啊。”
“好吧,就八千,不能再多了,”
林啸摆摆手,摇头道,“不过,船你们自己找啊……我本来是打算,到了苏南再招的……”
“得得得,苏南那边不是还得招募工人么,”
李涛连忙打断他,转头对夏博敏嚷道,“小夏,听到了没,八千人,明天就发榜征召啊……”
“好,”
一旁的夏博敏咧咧嘴,随即却犹豫着问道,“待遇……怎么算”
独自领兵作战也已有一年多,对于后勤问题,夏博敏自然已经了然于胸。
上万人的野战部队登陆远征,在这个粮食奇缺的年代,又适逢青黄不接之时,大批的军用物资,确实都需要随军民工随军运输,否则,部队一深入内陆就要断粮。
所以,将粮食补给,从后方集中点运到前线部队,是战时动态补给线的主体。
而千里调粮,在这个落后的农业社会,想要在方圆几百里的当地抽出这么多的劳动力,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然需要牵扯大量精力的复杂组织。
而他的老领导林啸,这次北上,身边再也没有这方面的帮手。
从这个角度来说,手握充足军粮的林啸,实际上并不算单纯的帮他们解决粮食供应的窘境……
“还能怎么算,老规矩呗,”
李涛挥挥手,当即大包大揽道,“你只管张榜出去,回头我和老林解释。”
“好嘞!”
之前的经验使李涛认识到,在这个时代,大量民工的动员,只靠由上而下的命令和惩罚,恐怕无法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必须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毕竟,刚刚解放他们的讨虏军,使难民们尝到了甜头——即便赖在杭州不出工、不出力,也能领到救济口粮,至少再也不用担心饿死街头。
他们已经意识到,新的官府貌似与众不同——他们无法容忍百姓被活活饿死这种事情的发生。
所以,李涛十分清楚,在这个空前复杂的年代,最核心的动员工作,是量化民工的劳动报酬,并和物质、精神奖励挂钩。
直接的物质奖励,首先就是各种形式的工钱——在当时的环境下,单纯的银钱不一定能打动民众,必须以实物,尤其是粮食的发放为主。
另外,从长远来看,不同的民工参战程度不同,生活待遇也必须有所区分。
粗略地说,民工待遇主要分“供给”与“包运”两类。
其中,“供给制”主要针对常备民工,常备民工的任务,基本相当于旧明军中的杂役兵,所以应该享受部队战士的待遇。
李涛知道,这样做的好处
第484章 高薪养廉
第四八四章高薪养廉
对于王兴和陈奇策的这两支非主力队伍,林啸也有考虑。
林啸最欣赏王兴的,就是此人为人义气忠诚,虽然行事略显鲁莽,但他带兵有方,作战勇猛。
另外,从其独守孤城,与鞑子缠斗数年的经历来看,他还是个知晓兵法的将领。
王兴的忠心,已经受过考验,林啸相信,只要连城璧不被小朝廷策反,他就出不了幺蛾子。
而拔类超群、极具瞻瞩的连城璧,因折服于林啸和讨虏军的所思所为,想必早已看透一切,义无反顾地与永历手下那帮混混分道扬镳。
在广东土改时,他毅然与豪门士绅彻底反目,以致永历还都肇庆后,坐镇广州的连城璧,虽然按李涛的意思仍定期向其供应粮米,却屡拒上朝面圣,不再甘当愚忠之臣。
当然,人无完人,与气质清雅的连城璧不同,出身草莽的王兴,身上的旧军阀习气也很明显,之前在广东,滥杀无辜、纵兵抢掠这种事他也干过。
但是这种事,在这个无粮无饷的年代,哪个军阀没干过
林啸相信,成为新的子弟兵一员后,有军法的约束,有思想的改造,这个王兴,应该是个可用之材。
而王兴的这支部队,虽说装备很差,最先进的武器还是各种老式鸟铳,加之火炮奇缺,其火力甚至还不及焦琏所部,但是,这支久经沙场的粤军队伍作战勇猛,战斗作风相当泼辣。
所以,林啸对其整编后的终极战斗力,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一番权衡后,林啸决定,在王兴带至浙江的五千精锐骑兵基础上,将其扩编为轻装机动师,正式给予骑兵第一师的番号。
作风整顿方面,有夏博敏的帮助,装备方面,待其整编完毕后,将全体配发中正式步枪和马刀,再加配少量机枪,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二等主力部队。
至于当初王兴留在广东的那部分人马,将就地转属地方军区,由连城璧节制,平时的训练和管理,则由龚铁牛负责。
在林啸的愿景中,骑二师的番号,是留给焦琏的。
只不过,就目前来说,焦琏所部尚属友军,宣国公焦琏,至今没有正式投奔讨虏军,还需要耐心等待。
陈奇策的水师,林啸打算将其直接改编为南海舰队,“独角兽”号,以后就是陈奇策的座舰了。
对于这支全部由老式帆船组成的舰队,林啸自然没有考虑要他们远征,他们的主要任务,将是自淡马锡至广东沿海的近海防御和物资运输。
真正的远洋舰队,他是要留给李涵之或者方宇春的。
以后,建造中的铁甲舰下水后,林啸准备将“钦州号”等大型帆船都划拨过去,正式组建南洋舰队,专门对付西欧殖民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