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倚天傲雪
第488章 倒霉的黄斯大
第四八八章倒霉的黄斯大
首次独立担当区域作战指挥,施琅深感责任重大,丝毫都不敢大意,力求事事做到最好。
千军万马之中,王爷独选自己出战,可见王爷对他这个“海霹雳”的器重与期望,水面上的作战行动,可一定要给王爷长脸才行。
除了舰队作战,此番还要配合讨虏军骑兵团的陆上作战行动,而骑兵团,是由那位初次见面的张团长指挥的,不归他施琅管,那就有了诸多掣肘,更得小心行事了。
施琅虽然脾气火爆,但他知道,此番王爷将他交给琴川侯指挥,现在算是客军,由不得他撒野。
他十分清楚,琴川侯虽然只是个侯爷,其实,他们的实力远超自己家王爷,要不是海运需要借重他的战船,人家还不一定看得上他。
是以,他很有自知之明,在一起商议事情的时候,那位张团长说话很随便,而他只有听候指令的份,只有轮到征求意见的时候,他才有机会“进言”。
可琴川侯对他的态度却出乎意料,开陆海军联席会议会的时候,尽管地位相差悬殊,但琴川侯完全是用协商的口吻和自己说话,而非简单的命令。
这么露脸的事情,除了自己还有谁!
施琅得意之余,愈发觉得责任之重,打胜仗,对他们来说已经不稀罕了,赢得漂亮、干脆,既不辜负琴川侯,又给王爷挣脸,这才是更重要的。
“保持航速,”
他不断下着命令,“各舰注意观察!”
虽说河面上能见度很好,两岸地形并也无多少古怪之处,但河面并不开阔,说不定岸上哪片林子里藏着鞑子的伏兵,一阵枪炮乱放之下,很容易就造成损失。
除了自己的士卒,他的每条船上可都装满了粮草弹药,许多船上还载着人家骑兵团的人和马,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可担待不起。
另外,情报显示,清军在云梯关上游集结了上百条抢来的民船,都装上了柴禾桐油和火药,一旦他们顺流放下这些火攻船,对舰队来说的确是很大的威胁――这里的河面宽度实在太狭窄了。
“两点钟方向,北岸发现清军!”
随着观察哨的报告,施琅又举起望远镜望了过去。
果然,在高大的河岸边时隐时现的狭窄纤道上,有几个清军士卒正在朝着这边张望……忽然,他们象得到了什么命令似的,其中几个人扭头朝着上游跑去,只留下一个继续朝这边眺望。
不久,前方,一股黑烟冲天而起。
这是在向上游告警的烽火,警告明军的战舰已经逼近了。
“发信号,命前锋船加强戒备,准备攻击!”
施琅放下望远镜,眯着眼发出了指令。
“拉响战斗警报,准备战斗!”
随着急促的哨声响起,“钦州号”上的所有官兵都从舱室内冲了出来,各就各位,战舰以约四节的巡航速度继续向前行驶着。
危险河道全长不过十里,以舰队的航速,大约半个时辰就可以走完,进入上游之后河面随即宽阔,水流也趋缓,正是适合舰队发挥最大战力的时候。
盘踞在安东和山阳,已成惊弓之鸟的清军,想要抵抗明军,只能借助云梯关这段河道——这个最具天时地利的地方了!
……
在距离他们不到十里的上游,一条装满柴火的小船上,清军水哨把总黄斯大只觉得浑身发冷。
在云梯关盘踞这几年,他也可算是河道一霸了,杀过水匪,抢过客商,欺良霸善、灭人满门的事情也没少干,别说千总大人,就连漕运总督也只当装聋作哑。
可是就在昨天,却在追击几个明贼探子的时候,在码头附近碰了硬钉子,被打死了几十号弟兄,可把他们吓得不轻。
黄斯大只知道,明贼中有一伙自称讨虏军的火器厉害,却没想到竟然这么厉害!
原来堂兄说的,都是真的!
黄斯大想起,本家堂兄黄天霸年初跟随张总兵去江西征讨明贼,打了败仗逃回来之后说的事――原以为他把明贼吹上天,是为了掩饰自己吃了败仗。
这堂兄倒机灵,自逃回来之后便另寻了门路,调到南京当差去了。
“这兔崽子,他娘的比鬼还精!”他心中暗暗骂道。
自己倒好,倒霉地落在这火攻船上去打先锋!
 
第489章 陈锦的挣扎
.第四**章陈锦的挣扎
……
火攻船上游十里,是把总牛二璞的接应船队。
说是船队,其实拢共只有十来条船,而且都是百来吨的“小船”,整支船队一门炮都没有。
按千总大人的命令,牛二璞手下的全哨二百多人全部登船备战,除了少数火铳手外,大多士卒手执腰刀、长矛,甚至竹篙,紧张兮兮地拥挤在两侧船帮。
河防营,本就与真正的水师不能比,在这黄河河面上,百来吨的兵船已经不算小了,他们平时的主要职责,便是在河道各处设卡收税为主,威风凛凛的登船检查敲竹杠,吓唬过往商船和渔民。
若是遇上剿个水匪啥的,也全以前堵后截,跳帮作战为主。
此刻,牛二璞站在船头,目送着黄斯大的火攻船开动,纷纷顺流而去,目光中既有幸灾乐祸,也流露出少许兔死狐悲之感。
他很清楚,千总大人对自己,已经够照顾的了。
黄把总这是拿命在给他开路,即便火攻得逞,这小子也必定九死一生,而趁势掩杀捞取军功的,却是自己。
可是,一旦火攻失利,明贼杀奔而至,接下来便轮到自己当炮灰了。
“**的!”
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十来条破船,又向上游方向观望了一眼,牛二璞心中暗骂了一句脏话。
他知道,他的身后,安东城外还有从淮安调过来的河防营主力,可总督大人不知搞的什么鬼,就是不让他们上来。
这愚蠢而自私的猪,分明不拿下属的命当回事哪!
“都给老子精神着点!”
一番腹诽后,他沉着脸,向周围喝道,“今儿个就是鬼门关,要么闯过去,立功领赏,要么都给老子去死!”
……
他们身后,上游三十里许,便是安东(即现今的涟水,作者注)县城。
此刻,城外望海楼上,陈锦收起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距离不近,但一马平川无遮无掩,前面几处哨卡上空腾起的黄烟,还是能看分明。
旗牌官来报,从烟雾颜色来看,火攻船队虽有延误,还是出发了,这是一个好兆头――军心尚可用。
莫非,此战还有戏
原本陈锦最担心的,是军中普遍蔓延的“畏敌如虎”情绪,大敌当前,就怕指挥不动这些老爷兵。
自到淮安接印,他便有着这种强烈的感觉,尤其是那些从浙闽逃归和赎回的残兵败将们,都听不得“讨虏军”三字,若说个“打”字,个个都是摇头叹气。
提起那伙神秘的明贼,不外乎老生常谈的“船坚炮利”、“悍不畏死”、“火器精良”……这些,自陈锦北逃以来,耳朵里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一开始,在浙闽总督的任上,志得意满之时,他从江西败退回来的张天禄口中得知这些,还以为这不过是败军之将讳败的借口――自古皆然嘛。
就连陈泰战死南昌,他都嗤之以鼻,这就是这个满人贵族自己作死——面对悍将焦琏的围攻,明明可以见机行事,偏偏要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然而,久而久之,特别是福州之战,巡抚张学圣一战而亡,提督赵国祚被明贼生擒后,他才醒悟过来——恐怕,张天禄所言非虚。
再到后来,厄运就直接降临到他陈锦的头上了。
明贼急袭浙江,不但横扫千军,一举击溃了他的两万浙军主力,还在半月之内即杀至长江南岸,就连他陈锦本人,也
丢盔弃甲,慌不择路地逃过江来,这才对这伙人的实力有了一个痛楚的认识。
本来,他陈锦兵败如山倒,朝廷势必会追究他丧师失地的罪责,极有可能难逃一死,满门抄斩都毫不奇怪。
幸好,他运气够好,此时正值其余各处也连吃败仗,朝廷钦命五省经略洪承畴全军后撤,退守江北重整旗鼓,如此一来,他这个没了地盘的浙闽总督才没有被过于追责。
苦苦求情又四下通融后,他居然被允准戴罪立功,混到了这个漕运总督兼两淮盐运使的差事,领着一众残兵败将,苦守在这个危险万分的产盐重地。
第490章 节节抵抗
第四九零章节节抵抗
淮安府城本身的安危,陈锦自然更不敢松懈。
为了防备明贼可能不走旱路而改走海路直接北上,他在黄河两岸的沿海各城镇加派了不少兵丁——这绝不是杞人忧天,要知道,当初攻打福州的时候,那伙人便已与郑森合流,而他郑家,可是南中国海的霸主,调动舰队渡海来犯绝非危言耸听。
他的策略是:“梯次布防,节节抵抗”——将漕兵沿海分散驻防。
虽然地广兵少,沿海每个城镇、每个港口只能派驻一百多人,说是形同虚设也不为过,但总算有了个戒备的样子,至少能及时告警不是
正因为此,第一批用上新式磨盘炮座的红夷大炮便安装在了云梯关,虽然匆匆赶制的第一批大炮仅有寥寥数门,但总算是加强了土城炮台对河面的威胁。
他还按年初在福州吃了败仗逃回来的一个将领的建议,在炮台旁又加派了一哨人马保护——这伙明贼在陆地,要比在船上凶悍得多,极善声东击西,直扑要害。
这样一来,小小的云梯关总共驻有两哨人马,四百多人守卫。
另外,他又在船户中临时雇佣了三千余人,以补充运河和黄河各处的水师营——此举总算扩充了一些水哨的员额,至于战斗力,暂时顾不了那么多了。
除此之外,他还在安东城外新设了营寨,加派了一营人马驻守,以作淮安府城的屏障。
没想到,一切才刚刚开始,那伙人便已经来了——来得居然这么快!
昨晚,接到报警后,陈锦大惊之下,却又稍感欣慰。
惊的是——他们果然沿海路北上,直接抄他的老巢来了!
欣慰的是——总算事先做了些准备,不至于措手不及而唱空城计。
没有多少犹豫,陈锦决定立即启程,带着张天禄连夜来到了安东城。
临阵指挥谈不上,至少亲临前线做个样子,给将士们打打气也是极好的,淮安能守住最好,即便力战不支,以后对朝廷也多少有个交待。
他毅然决定迎敌而上,事实上还有一个更重要,却不可告人的考虑——与府城山阳不同,安东县城地处黄河北岸,万一明贼兵势过凶,水陆并进,逃起命来更方便。
根据塘报,在蛤蜊港聚集的明贼不过五千人上下,大小船只也不到一百。
“他们再贪心,也不过是想饮马黄河吧”
陈锦揣度,仅凭这点人,明贼再凶,大概也不敢直接过河,孤军深入中原腹地。
果真如此的话,自己最差的结局,还能保有大半个淮安府。
届时,还能将总督府迁至邳州,或者海州去——看在产盐区没有全丢的份上,朝廷总不至于问他的死罪……
然而,到达安东后,了解到的军情却让陈锦的勇气一下子泄了大半——他投入不少钱粮重建起来的黄河口的武备,几乎完全无用。
驻守各城镇的漕兵一路望风而逃,不但蛤蜊港炮台一炮未放,连附近的庙湾、喻口、马逻各镇也是眨眼沦陷。
他辛辛苦苦亲自督办的,安东练兵游击属下的一千多新兵,竟然直接作鸟兽散,练兵游击只带了十几个亲兵家丁跑回了安东城。
陈锦心中暗暗懊悔,自己的所谓“梯次布防,节节抵抗”谋略,竟成了画饼!
早知如此,还不如将兵马全部集结在河防
上,以图全力一搏!
不过,此刻再悔也已无用,海防既已丢失,黄河沿岸,便成了必守之地。
形势,已经容不得他从容应对——事实证明,他对讨虏军进军速度的估计,同样有误。
讨虏军攻下蛤蜊港等地之后,几乎未做任何停歇,既未“休整数日”,也没有“大掠三日”,居然马不停蹄,第二天便沿河而上,直奔淮安而来。
然而,淮安府的兵力并不多,仓猝之间,也来不及再向庐州的洪大人求援,眼下成建制的,除了他自己的“漕标”营,只有河防水师营,以及一个新兵编练营了。
&
第491章 开花弹
第四九一章开花弹
姜大栓的身旁,张晨枫也举起望远镜,调节着焦距。
目镜里出现了第一条船,是一条内河常见的小号民船,看样子肯定不到一百吨,船头装上了竹束捆,上面还糊满了泥巴,吃水线压得低低的。
紧接着,它的旁边又出现了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
转眼间,密密麻麻,数不清的船只涌了过来,河道上到处都是大小船,挂着帆,划着桨,顺流而下,浩浩荡荡直向舰队撞来。
张晨枫头皮微微有些发麻。
这里河面狭窄,他又在逆流中,回旋余地甚小,只有抓住距离差,在远距离开火,尽可能摧毁敌船。
本来,按张晨枫的想法,既然登陆了,他的骑兵团是不再愿意坐船的——这还算什么快速纵队
可队长林啸却认为,洪泽湖流域水网交错、河汊纵横,骑兵的优势未必发挥得出,还不如随舰队沿河而上,直扑淮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