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负责掌管宫殿门禁和守卫之事,是皇帝倚重信任之人。
还爵封襄阳郡公。
罗成的父亲便是这位郡公的长子,只是在郡公府里却并不受器重,原因在于罗成父亲是他爷爷当年还在襄阳时娶的妻子所生。那个时候他还没什么地位,因此娶的也只是个平民之女。
后来他投奔杨忠麾下,没多久就随着杨忠跑路南梁去了,当时妻子怀孕在身,即将临盆,行动不便,于是便只能留在当地。
罗成爷爷跑去南梁一呆就是三年,然后又跑到了关中长安,等他派人来襄阳寻亲接人的时候,已经是五年之后了。
那个时候,罗成奶奶还以为丈夫跟这时代很多乱兵一样,早客死异乡了。于是乎,在三年前,为了能拉扯大才两岁的孩子,罗成奶奶便带着孩子改嫁了。
罗成爷爷派人找到他们的时候,就有些尴尬了。
罗成的奶奶气丈夫几年时间都没有点音讯来,因此虽然丈夫如今已经当上了官,还派人来接,可她跟现在的丈夫又生了两个孩子,而且两人过的还不错,她于是拒绝去长安。
她宁愿跟着普通的现丈夫,过普通的日子。
最后,她把罗成的父亲让来人接回去了。
罗成父亲到了长安之后,身份便尴尬了。
因为罗成爷爷在外征战这几年,很得杨忠的信任,甚至还曾数次救过杨忠的命,因此杨忠很喜欢这个手下,见他也有勇气才能,便把自己的一个本家庶出侄女嫁给了他。
罗成父亲来到长安,发现这府里已经有一位女主人,还有一位公子哥。
本来罗成的父亲才是嫡长子,可不因为这复杂的情况,尤其是因为他母亲不肯来长安,于是最后他便反而成了府里的庶长子。
一个没有母亲,不受后母待见的庶长子在长安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那些年他父亲又常年征战在外。
就那样孤单的在长安生活了多年,终于长大,他也以功臣子弟身份得以加入了皇帝的亲卫之列,他经常捧着金瓜锤站在金殿之上拱卫。
直到有一天,他那个后母所生的弟弟惹了事,犯了一件不该犯的事情,闯下了大祸,最后他们却要他来替他承担罪名。
后母的请求他没理会,但当他父亲老泪纵横的说如果他不帮那个弟弟一把,他弟弟这辈子就毁了的时候,他最终还是答应了。
然后他替弟弟承担了所有的后果,他断了一条腿,成了瘸子,他被永远逐出了长安城,再也不得回去。
甚至罗家的家谱上还把他除了名。
除了还保留着罗这个姓,可以说,那天以后,他就一无所有了,跟过去也再无牵挂。
你那以后,你再没回过大兴?
没有。
老爹叹息着道。
爹,你以前还是金瓜武士?嗣业问。
嗯,我曾经是御前侍卫,是亲勋翊三府的亲卫,兼作殿前仪仗,手持金瓜锤。
金瓜武士是七品御前亲卫,比执千牛刀的千牛侍卫要略低一点,但也都是要那些勋戚功臣高官子弟们担任。
罗成关注的是另外一个问题,爹,祖父叫什么名字,还在吗?
早不在了,我离开长安后不久,便听说他病逝了。
那京师罗家还有人吗?
有。
是你那兄弟?他叫什么名字啊?
罗老爹似乎并不想说,沉默良久,最后还是道,你祖父讳荣,你还有两个叔叔,一个名艺一个名寿。
祖父罗荣。
叔父罗艺罗寿?
爹,当年害你的是罗艺?他现在还在京师吗,我要找他算账去。嗣业怒道。
他现在不在长安,我今年见过他,他现在涿郡,官居虎贲郎将!
我今天告诉你们这些,是因为去年见他时,他先认出了我,也知道了我如今在章丘,我提前把这些告诉你们,也是让你们心里有个底。但我不要你们去找他,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多提无益。就算他现在是将军了,那也跟我们无关!
罗成感觉自己的脑袋嗡嗡的响。
他本来吧,觉得老爹会有些故事。
毕竟普通的铁匠哪来那么多见识,又怎么能娶到士族历城秦家的女儿呢。但他再怎么猜测,也只觉得或许老爹年轻之时,曾经在外面闯荡过,比如说曾经当过募兵啊,或者外出做过工匠啊之类的。
他是怎么也料不到,老爹居然还是关陇将门之子。
人家年轻时曾经在金殿上做过金瓜武士,是个正七品的侍卫武官,父亲还是十二卫四府之一的主官,是郡公家的子弟。
当然,这些都比不过老爹最后说当年害了他的弟弟姓罗叫罗艺。
如今驻守涿郡的虎贲郎将罗艺,那就再无差错,就是那个历史上极有名的猛将罗艺了。
虎贲郎将是个高级武将职位,正四品。隋朝的十二卫四府,十二卫各有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然后下面便是虎贲郎将和虎牙郎将了。
老爹今年五十不到,那么他的弟弟罗艺便只有四十多岁,四十多岁已经是十二卫中的虎贲郎将,已经很了得了,这不光是凭家世门第能在这个年龄坐到的位置。
爹,难道那罗艺还想再害你不成?
那倒没有,只是我实在不愿意我们家与他们有任何干系。老爹说道。
第172章 过小年
日暮黄昏,炊烟袅袅升起。
男男女女都往回赶,牛羊声,鸡犬声,还有那村边树上的麻雀声,很是热闹。
当然,最热闹的还是女人的骂街。
南山村不大,依山傍山的一个小山村,就那么七八十户人家,但隔三差五总有女人骂街。至于骂街的内容,不外乎总是今天有人被偷了鸡,明天有人被捡了蛋,又或者地里的菜被人偷拔了。
偷鸡摸狗摘菜的事情总是隔三差五的就会有,遇到这种事情女人们便会满村子的骂街,各种各样的骂人词汇,厉害的三婶甚至能骂上一天不带重复的,当然也有嘴笨的如五伯娘便只会重复那几句。
对于村民们来说,虽然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一只鸡或几个鸡蛋也算是重要的家庭财产,鸡下的蛋能到集市上换些针头线脑,而下蛋的鸡更是能抱到集市上换点盐巴回来,又或者哪家孩子老人有个头痛脑热的万要一请医抓药,也要靠这个换点活钱。
乡民淳朴,但是乡村里也从不乏那些游手好闲,偷鸡摸狗之人。甚至个个村子里都有这样的人,不但是小年轻,甚至一些老男人老妇女一样有这样不良的行为。
以往,遇到妇人骂街经过,罗成母亲常会出来搭上几句话,问问是什么情况。罗成兄弟们,有时也会出来瞧瞧热闹。
但是今天,罗家院里却没有半点动静。
厅堂里。
连刚赶回来的老四听了老爹的身世后,都瞪大着眼睛在发懵。
良久,罗成发话了。
爹,就算罗艺是四品虎贲郎将,可他对爹的伤害,早晚有一天我都会让他偿还的。
老三嗣业也是怒气冲冲的道,对,管他虎贲还是虎牙,管他三品还是四品,他竟然那般欺侮父亲,我这个做儿子的绝不放过他。
老三小五,我今天把这些说出来,不是说要你们他日找他报仇什么,本来我是打算一辈子不说的。可你们现在也算是有了官身,而他也已经知晓我下落,虽然都是陈年往事了,他见我时还说想要补偿我,但我不想再与他们有什么纠葛,告诉你们,也是希望你们知道这回事而已。
爹,父荣子荣,父辱子死,这个事情我们定会记在心里的,早晚有一天,要向他们讨还公道。
不说了,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离开长安之后,我一路向东,后来遇到了你们母亲。
原来,罗父罗母当年乃是私订终身并且私奔的。
难怪说,罗家多年来并没有怎么跟秦家来往呢。
最让人惊讶的还是罗成母亲当年并不知道罗成父亲曾是贵族公子,哪怕到了如今,也是才知道罗老爹尘封的身世。
要不是老爹今天跟儿女们说出来,她会以为丈夫只是来自长安的一个大户人家出走的庶子,谁能想到会是一位郡公之子,还曾是七品侍卫呢。
这事瞒了你这么多年,老婆子你怪我吗?罗老爹牵着罗母的手问。
怪你做什么呢。罗母却只是摇摇头。当初她与罗父一见倾心,是看中他的才华,后来又信任他的品格,才会最终与他私奔。那时的她,并不曾贪图什么富贵,因此就算现在知道他曾是郡公之子又如何呢。
老四长吁短叹。
你干什么呢?
老四特遗憾的道,原来我祖父曾是郡公大将军啊,可惜啊。阿耶,你当初若是不给那罗艺顶罪,你现在肯定也是个虎贲将军,我说不得就是个七品金瓜武士了。
你还六品千牛侍卫呢!罗成鄙夷老四。
好了,不说这些了。今天是小年,小五和了面,今天我们一家人吃牢丸。
罗老爹名贵,当年他还未出生之时,父亲罗荣刚投身杨忠麾下,给未出生的孩子取名贵,希望将来自己能够富贵。后来真的富贵了,另娶,生下孩子却取名艺和寿。
罗成擀面,擀了几张饺子皮,嫂嫂们已经嫌他太慢,然后把他赶到一边去了。
于是两个嫂嫂擀面皮几个出嫁回来的姐妹揉面剁馅和包饺子。
家里的男人们,则被赶到一边。
老爹便带着罗成兄弟伙杀鸡宰鸭,烧火燎猪头羊头的毛,水煮大块的白肉和鲤鱼,这些都是一会要给灶君的供口,由男人们亲自准备。
四个出嫁女儿和夫婿今天也是早早来到家里,他们很早就在家里祭了灶君,然后到丈人家里团聚。
因为如今都随罗成在郡兵营里当差任职,最近又都得了赏赐,腰包也鼓了,每人来的时候,都是提着鸡鸭,带着果脯来的。
几个外甥外甥女一到家,就甜甜的喊人,然后拿了果子到处乱窜。
家里的气氛说不尽的欢乐。
弄好祭品,罗成回那边转了圈,发现女人们饺子果然包的好看,一个个偃月似的,肚子鼓鼓囊囊的,小妹和王慧娘两个丫头兴奋的给罗成介绍,哪里是韭菜馅的,哪里是胡萝卜馅的,还有羊肉馅的蘑菇鸡丁馅的,有菘菜猪肉馅的,她们足足包了七八种馅料的。
然后每种馅都包了一百个。
吃的完吗?
罗成惊讶不已。
罗母在一边道,难得包一回,就多包点,你姐妹们今天也来家里团聚,人多。
虽然这样说,可这边刚包好,那边罗母便指挥着小妹把罗成几兄弟喊过来,然后指着那边装好的一碗碗刚煮出来的水中牢丸道,给村里的六奶奶几个老人送去。
六奶奶是村里七十多岁的一个老寡妇,守了几十年的寡,一辈子辛苦拉扯到几个儿女,可在前几年,儿子却走在了前面,只有孙女却早远嫁外地,连个后人都没。要不是这些年官上和村里大家救济,早没人了。
可越是这样,她偏偏却越活的安稳,转眼都七十多了,算是村里历史以来少有的高龄寿星。
村里还有另外几个年龄大的老人,有人是和儿女不怎么和,有人则是身体不好。罗母以往也没少帮着照顾,如今家里煮了饺子便让罗成兄弟挨家挨户送去。
娘,我现在都是官人了,九品立信尉,你让我去送饺子不太好吧?老四摆架子。
结果罗成瞪了他一眼,我这个九品的县都尉都能送,你有啥不能送的,走!
第173章 乡党
?六奶奶七十多岁了,满头银丝,人瘦的感觉只有几十斤,像是把稻草一样。可人却还很精神,自己一人居住在村头的小院子里。
院虽小,也显得破败了,但却打扫的非常干净。
泥土的地面,却平整的如石板,上面看不到一点浮尘碎屑。
罗成刚靠近院门,院里养的大鹅就立马叫了起来,还把长长的脖颈贴地,一看这动作,罗成便感觉有点心理阴影。
南山村里养狗的人家很多,但不是家家都养狗,可家家却都养了鹅。
鹅这东西好养,见青就吃,好养活。而且鹅不但好养活,它还是看家护院的好手,陌生人想进院里,得先过鹅这一关,一般的狗甚至都打不过一只大鹅。
更别说到了晚上,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鹅就会惊醒,然后大声的叫唤。
不管是这世罗五的小时候,还是后世的他,小时候都遭遇过大鹅的攻击。鹅非常凶猛,攻击的时候总是把脖子伸的长长的,然后贴地。它们会加速奔跑,直攻对手。而且鹅最喜欢啄人的裆,小孩子穿着开裆裤,便会有被啄的危险。
关键是鹅非常的执拗,就算是你一脚把它踢翻,它也会立即起来再战,直到把你追的狼狈而逃。
六奶奶。
罗成连忙呼唤鹅的主人。
六奶奶拄着根出来,小五啊!
罗成把饺子举了举,家里包了点馄饨,我娘让我送碗来。
六奶奶连说不要。
家里包了很多,还有呢。
大鹅看到六奶奶出来了,便对着罗成引颈叫了几句,然后如得胜将军般的一摇一晃的走了。
进院坐会,我把碗还你。
罗成便跟着进了院,处处干净整洁。
院里养了几只鹅,还养了一群鸡。
六奶奶还种了菜,她就靠着这些鸡鹅,下了蛋便会换些油盐,然后下蛋的鸡老了便卖了换粮,每年她都会自己孵小鸡小鹅,除了留下一些自己养,多的还会卖给四邻八村有需要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