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赵公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城流烟

    秦王政看着匆匆而来的信使,亦是满脸疑惑的想道:“联军都在函谷关一线,为何漆垣会传来紧急军情”

    也不怪秦王如此想。

     




第二百二十六章 挖坑
    平心而论,秦王对于蒙恬非常欣赏。

    当初秦国谣言四起,秦王政并非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出身,也并非没有怀疑过吕不韦。

    只是秦王政非常聪明,知道自己如果想要坐稳王位,那么就必须将以前的传言定为流言,将散播流言者尽数处死,唯有如此才能维护秦王政的纯正血统。

    那场政变,秦国宗室死了许多,若非吕不韦与蒙骜竭力支持,秦王这个位置恐怕早就易主。

    于公于私,秦王政都不希望蒙氏彻底倒台。

    只是秦王如今尚且年幼,虽然也会临政,却没有决断权利,臣子让秦王发言,更多只是做做样子,表达对这位秦王的尊重罢了。

    最终能够做决定者,还要依仗秦相吕不韦以及朝中公卿。

    秦王政知晓,吕不韦也绝不会作视蒙恬被人攻讦,这才将目光投在了对方身上。

    方才出言那位秦国士大夫,见状亦是将目光放在了吕不韦身上,脸上还隐隐带着挑衅之色。

    吕不韦权势虽重,终究很难做到一手遮天。

    这里毕竟是秦国,假如吕不韦所作所为能够让秦国变得强大,哪怕权倾朝野,有些人还能够忍耐下去,放任吕不韦掌权。

    可惜的是,吕不韦担任秦相期间,数次启用蒙骜都让秦军大败,士卒折损严重,已经损害到了秦国的利益。

    此番权利角逐之下,吕不韦这才落入下风。

    假如此战樊於期等人能够挡住联军,甚至在战场上取得局部胜利,那也就可以宣告吕不韦倒台了。

    甚至于,吕不韦如今的相国权利,相比以前也有了些许削弱。

    眼看众人都将目光放在了自己身上,吕不韦却是气定神闲,轻笑道:“蒙恬之言纵然有些不妥,亦只是向大王进谏罢了,我秦国自商君变法以来,哪条法令规定了能够因臣子进谏而定罪!”

    众人闻言,尽皆默然不语。

    商君乃是秦国由弱变强的至关重要人物,哪怕商鞅最后没有逃过被车裂的下场,秦人对于商鞅仍旧心存感激。

    秦若无商鞅,就没有今日之强秦。

    感受到了商鞅变法为秦国带来的转变,上至君主中至官僚下至百姓,对于商鞅都从心底感到敬重。

    秦律,也是在这种环境下被世代推广下去,最终深入人心。

    在秦国,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违背秦律。

    眼看众人无言以对,吕不韦再次说道:“兵事本相自然不太懂,然蒙恬自幼熟读兵书,昔年更是凭借千余人攻克土军要塞,其军事才能毋庸置疑。”

    “蒙恬既然如此建议,料想有其必然缘由。”

    众人听到这里,当即有人冷笑道:“蒙恬大父蒙骜尚且屡战屡败,毁我秦国二十余万大好儿郎,蒙恬这个黄口小儿,相国居然也敢说此人通晓兵事!”

    “蒙恬若通晓兵事,就不会不知此时从函谷关调兵回援,对于前线士气打击有多么大。”

    “蒙恬若通晓兵事,就不会不知从漆垣至咸阳一线坚壁清野,对于秦国有多么大损失,对于那些封地于此的将士们伤害有多大!”

    “依我之见,蒙恬纵然无法战胜三万赵国骑兵,亦能据城死守,不让漆垣失陷。”

    “敢问相国,假如你是赵军统帅,在后方漆垣有数万敌军的情况下,会不会冒险绕过漆垣,前来兵犯咸阳”

    面对这员秦将的质问,吕不韦微微眯起了眼睛。

    对于兵事,吕不韦并非完全不知,甚至也熟读兵书,有着不俗的领兵才能。

    按照常理来讲,赵国统帅断然不会做出那种事情。

    只因那样做是在太冒险,假如绕道漆垣转攻咸阳,且不说攻下咸阳的概率微乎及微,后路却也会被彻底掐断。

    那个时候,三万赵国骑兵被困于秦国腹地,显然会成为瓮中之鳖,不攻下咸阳也只能全军覆没。

    除非赵国统帅脑子有问题,否则绕道漆垣,留下数万秦军断自己后路这种事情,绝对做不出来。

    看着对面咄咄逼人的那员将领,吕不韦嘴角却是勾勒出了一个看不见的浅浅弧度。

    按照常理来讲,赵国统帅的确不会那样做,也不敢那么做。

    可惜的是,此番统帅赵国骑兵者乃是平岐君赵嘉,自从首次在赵嘉手中吃瘪以后,吕不韦就开始了解、揣摩赵嘉性格与行事方式,并且逐渐将此人列为生平大敌。

    别人不敢做也



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算
    “轰!”

    大火燃烧,方圆十几里的山林都被烧尽,无数动物葬身火海,附近百姓赖以生存的基业也没有了。

    若是放在后世,有人胆敢这么故意纵火,肯定会受到法律严厉的惩罚。

    可惜的是,现在处于战国时期,没有所谓的珍稀动物保护法,没有所谓的环境保护法,有的只是生存与征战。

    “赵嘉,可真够狠的!”

    蒙恬看着后方几乎染红半边天的烈焰,想到了漆垣百姓从此就少了许多收入进项,不由案子苦笑。

    蒙恬的确利用有利地形,在落马亭挡住了赵军前进的步伐,也支撑到了蒙毅将粮草、辎重全都转移到城中。

    可惜的是,只因这么一把能够焚毁附近所有山林、田地的大火,蒙恬并未能做到更多。

    面对大火的袭击,蒙恬只能无奈撤退。

    时间流逝,在漆垣百姓的哀苦里,大火褪去了它的颜色,散去了它的烈焰,甚至消退了那吞没所有的狂暴。

    风停了,活灭了,人们的心也凉了。

    “踏踏踏!”

    然而,没有什么能够阻止骑士进击的步伐,他们纵马践踏着那些铺满道路的灰烬,买过了已经成为废墟的落马亭,来到了漆垣城下。

    赵嘉凝视着旌旗密布的城池,遥望着城中百姓那愤怒的脸庞,不由微微叹息。

    纵火烧林以及水淹城池,对于当地百姓伤害无比巨大,都是有伤天和之事,施行者还要背负百姓的唾骂。

    若非迫不得已,赵嘉也绝对不会这么做。

    只不过,此战关系赵国生死存亡,如果赵嘉不放火烧林,将驻守落马亭的秦军逼退,想要突破蒙恬设立的防线,士卒们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城墙上面,旌旗密布,阵容严谨,不少漆垣百姓因为赵军火烧山林之事,都抱着仇恨心理主动登上城墙相助蒙恬守城。

    事实上,此地乃是关中秦人故地,老秦人世世代代生活于此,他们对于秦国的忠诚与感情毋庸置疑。

    哪怕没有赵嘉火烧山林这件事情,百姓们也会主动登上城墙,相助秦军守城。

    对于赵嘉而言,他率领的三万赵国铁骑,乃是客场作战,天时、地利、人和无一占据。

    “漆垣不可破,直接南下!”

    赵嘉得知秦军主帅乃是蒙恬以后,就已经知道自己以前有些盲目乐观了,想要击破四万秦军新卒,烧毁秦军粮草辎重,极难办到。

    强行攻城,只会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君上,放任四万秦军驻守漆垣,而后再直接南下,无意义故意留下秦军断我后路。”

    “如此,吾等极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赵嘉话音刚落,当即有人出言进谏,哪怕王翦脸上都露出了忧虑之色。

    前面已经说过,赵军客场作战,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假如还让秦军断了后路,三万赵国士卒那可就真的成了瓮中之鳖。

    赵嘉环顾诸将,忽然问道:“汝等可知,为何本君敢于火烧山林”

    “那还用说,这里乃是秦地,纵然烧得焦土千里,我赵国也不会有丝毫损失!”

    这种回答,说出了绝大多数赵国将士的心声。

    赵嘉闻言,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容,继续问道:“那么汝等可知,吾等并未携带足够粮草,为何敢于在秦国境内四处纵横”

    当即又有人答道:“这里乃是秦地,四处都是良田、民舍,我等想要粮草只管去抢即可,除非秦人坚壁清野,否则我军不会缺粮!”

    赵嘉微微颔首,而后说道:“孤军深入看似客场作战,却也能够抛弃了所有顾忌,可以随意纵火烧山林,派人掘堤坝,纵兵劫村落。”

    “若在赵地,我等可敢如此”

    众人闻言,尽皆摇头。

    赵嘉见状故意拔高了音量,喝道:“吾等有兵、有马、有粮,纵秦有雄狮百万,本君不与其正面交锋,彼又能耐我何”

    &nb



第二百二十八章 减除
    河东郡南部。

    燕、齐两国统帅收到了赵嘉书信,当即大喜过望,趁着联军与秦军僵持之际,分兵前往河东南部,掳掠人口。

    安邑,作为河东大城,虽处于关中腹地,仍旧有千余守军。

    只不过,此时安邑县令却是有些惶惶不可终日。

    “县尊,齐军蜂拥而来,安邑附近村落种植粮食皆被焚毁殆尽,百姓但凡遇到齐军,皆被抓走,如今安邑烽烟遍地,百里焦土,当如何是好”

    县尉脸上满是急色。

    县尉掌兵,有御敌之责,奈何齐军势大,安邑守城尚且不足,哪里还敢出城迎敌,只能眼睁睁看着齐军四处掳掠财富、人口,焚毁田地、房屋。

    按理来讲,县尉这么做情有可原,只是如今县尉却不得不着急。

    只因城中军士家眷大多在城外村落,士卒们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毁,父母妻儿被掳掠,又见县尉不肯出城御敌,已经气愤异常,差点都要兵变。

    县令看着远处冒起来的浓烟,问道:“前去求援的士卒可曾带回来消息”

    县尉叹息:“莫说求援士卒很难抵达函谷关,就算樊於期将军收到了求援书信,也不可能派兵前来救援我等啊。”

    “县尉,有几十个士卒悄悄打开城门,跑了出去,说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就在此时,一个士卒满脸慌张的跑了过来,大声说道。

    “糟糕!”

    县令、县尉二人对视,都感觉大事不妙。

    秦人永远不缺乏热血,特别是关中骁勇善战的老秦人,更是闻战则喜。

    不出王翦所料,河东南部乃秦国故地,这里百姓对于秦国有着极强归属感,面对齐人迁徙的要求,绝大多数秦人选择拒绝。

    只不过,齐人想要掠夺财富、人口,又岂会因为秦人的拒绝就善罢甘休

    劝说不了,那么齐人就开始动武,性子刚烈的秦人自然激烈反抗,结果被屠杀者何止三分之一。

    面对齐人残酷的手段,秦人终于开始屈服,只是对于那些死了家人的秦人而言,仇恨已经结下。

    相同的事情,在整个河东南部上演,短短半月之内,曾经无比繁华的河东南部,已经烽烟四起,焦土遍地,尸骨盈野。

    起初秦人反抗相当激烈,伤亡秦人比例高达五成,随着消息不断朝着其余各城扩散,不少秦人也开始选择屈服。

    对于那些热血男儿而言,宁愿鱼死网破也不愿被强行迁往齐国。

    可惜的是,他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背后的父母、兄弟、妻儿,拔剑而战非但不能改变结局,反而会搭上自己家人性命。

    樊於期的确得到了河东求援信息,可惜正如安邑县尉所说那般,樊於期如今自保尚且有些艰难,哪里还敢分兵驰援河东

    樊於期真要那么做了,莫说根本不可能救下河东百姓,就连那些被派出去的秦国士卒,也会埋骨沙场。

    而此时,领兵清洗过频阳的王翦,已经跟随赵嘉自漆水南下,沿途城池防守松懈者皆被攻克,府库钱粮被劫掠一空。

    对于那些防守严密的城池,赵嘉却是根本不理会,领兵绕过去,继续朝着咸阳而去。

    短短数日,赵嘉已经带着三万骑兵抵达葺,此地距离咸阳只有百余里。

    咸阳,秦王宫。

    “砰!”

    “尔等不是说,赵嘉不敢绕道孤军深入,直扑咸阳么”

    秦王将案几上那厚厚的急报扔在地上,对着曾经断定赵嘉不敢南下的几个将领,大声咆哮。

    仅仅数日时间,各地急报就如同雪花般飞入咸阳。

    此番赵嘉领兵而来,沿途不知多少产量地的庄稼被焚毁一空,这种结果比坚壁清野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为重要的是,赵**队已经距离咸阳只有百余里,明日就能围困咸阳。

    &n



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
    秦王话音落下,众人视线当即全都聚集在了吕不韦身上。

    吕不韦对着秦王微微施礼,继而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

    “当初若采纳蒙恬之策,提前派人向函谷关求援,令樊於期分兵驻守沿途各座城池,函谷关士卒军心必不会乱。”

    “然此时赵军已然逼近咸阳,此时向函谷关求援,必然会引起士卒惶恐,继而军心大乱,给联军可趁之机。”

    说到这里,吕不韦停顿了一会儿,先是环顾朝堂内百官,继而拔高音量喝道:“函谷关汇聚之秦军,几乎已经是国内全部精壮。”
1...8182838485...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