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城流烟
抵达安承所在营帐以后,领路那名秦国将校并未放王翦进去,反而自己前去禀报。
安承将近三十岁,身材魁梧、挺拔,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英武之气,听到了那人汇报以后,当即眉头微皱。
“如今正值紧要关头,谁让你胡乱带人前来见我”
很显然,安承治军极严,纵然听说前来拜访自己之人乃故旧,仍旧出言呵斥属下。
甚至于,安承都没有询问,究竟是哪位故旧前来拜访自己。
那位秦国将官急忙说道“若仅仅是都尉故旧,某又岂敢在此重要时刻将其带来,只是那人说有关于赵军的重要情报,想要当面通禀都尉,某这才将其带来。”
安承眼睛大亮,继而急忙说道“带其进来。”
“不,我亲自前去迎接”
安承走出营帐,看见那位身穿便装的男子面容以后,瞳孔不由剧烈收缩起来,下意识按住了剑柄。
不过很快,安承就松开了左手,装作若无其事的走上前去,说道“真没想到居然是你,王兄有何军情禀报”
王翦自从安承走出营帐的那刻,就在密切观察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哪怕安承左手按剑的时间极其短暂,却也被王翦看在了眼中,不由感觉心中一冷。
“看来君上说的没错,人心难测,此行恐怕凶多吉少啊。”
王翦虽然感觉事情不太妙,终究并非常人,丝毫没有表露出心中想法,反而满脸笑容的说道“多年不见,安兄风采更甚往昔啊。”
“某今日前来,的确带来了有关赵军的重要情报,安兄若能抓紧机会,说不得就能趁机大展身手,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听着王翦那一语双关的话,安承眼睛微微眯起,而后上前挽住王翦手臂,转头对着护卫们说道“既是重要军情,自然要严格保密,尔等且在营帐十米外候着,不许任何人前来打扰”
“唯”
众军士领命,纷纷开始远离营帐,小心警戒着。
那名带着王翦前来的将官,见状也是常常舒了口气,暗道“此人果然乃是都尉旧识,看来带其前来并没有错。”
营帐内,两人相对而立,却都没有开口说话,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对方。
过了许久,终究是安承没有忍住,沉声道“王兄此来,所为何事”
王翦严肃道“秦国通缉榜上仍旧有王翦之名,取王翦首级者可得丰厚赏赐,王翦寻思着人头送给谁都是送,何不送给安兄,也好让你加官进爵,顺便彻底撇清与叔父之间关系”
安承看着王翦那一本正经的模样,脸色却是涨得通红。
才开始看到王翦的时候,安承未尝没有想过,直接将其斩杀于此,而后拿着王翦首级前往咸阳邀功。
王翦若死,那么安承以前与王纥关系亲密之事,也就真的没有人知道了。
不过安承虽有功利之心,毕竟受了王纥不少恩惠,此时被王翦这么挤兑,自然有些羞愧。
好在安承也非常人,当即沉声道“王兄与我虽有私交,然早已投了赵国,如今秦、赵交锋,你我二人是敌非友。”
“秦律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说到这里,安承先是停顿了一下,继而厉声道“对于所谓拿王兄首级换赏之事,某不屑为之。”
“然王兄既知秦律,此时前来见我,岂不是有心置我于死地”
“某若拿汝请赏,陷我于不义也;若放任汝离去,则为通敌叛国之罪,理当腰斩以正律令”
安承按剑上前,步步紧逼道“王兄觉得,吾当如何做”
此时的安承,脸上已经杀机密布。
王翦毫不怀疑,如果自己应对不当,很快就会人头落地,向来杀伐果断的安承,绝对不会留给自己任何投机的可能。
哪怕面对如此局面,王翦仍旧不慌不忙,轻笑道“某方才说过,此来是为了给安兄送功勋罢了,安兄尽管拿王翦人头请功即可”
“锵”
下一个,安承利刃出鞘,宝剑已经架在了王翦脖子上面,剑刃甚至划破了王翦的皮肤,丝丝鲜血渗了出来。
“你以为,我不敢”
安承此时已经真的动了杀心,因为他非常清楚,如果自己此时不杀王翦,对方离去以后只需大肆宣扬此事,自己就会性命不保,甚至可能还会牵连家人。
秦律,就是如此严酷
安承不敢用自己的性命做赌注,来赌王翦不会做出那种事情。
此时杀了王翦,固然会让安承感到有些负罪感,可是相比起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前途,区区负罪感又算得了什么
面对杀机凛然的安承,哪怕对方已经将剑放在了自己脖子上,王翦脸上仍旧保持着淡然的笑容,就这样静静看着安承,丝毫没有为自己争辩的意思。
安承本以为王翦会为自己争辩,甚至已经下定决心,无论王翦说出什么,自己都要将其杀死,继而撇清关系,加官进爵。
安承也相信,王翦感受除了自己凛冽的杀机。
他却没想到,直到此时王翦都如此淡然,好像根本不担心自己杀了对方一样。
“莫非,对方有什么依仗”
面对王翦沉默的小龙,安承也有些惊疑不定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失败
“锵”
安承收剑入鞘,目视王翦,沉声道“给我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王翦闻言,脸上笑容不变,心中却是长长舒了口气,暗道自己果然赌对了。
安承还是如同以前那般,有些多疑的毛病,自己什么话都不说,露出一副慷慨就死的表情,对方反而会充满顾忌。
“王翦已经说过,此行是为了给安兄送富贵而来。”
安承问道“富贵何来”
王翦反问“安兄只要投靠平岐君,自然可得将军之位,封地、田宅、奴隶应有尽有,岂不好过在秦国苦熬”
秦功授爵制度,固然给了普通人晋升爵位的机会。
然而,秦国低级爵位容易获得,真正的高级爵位却并不容易得到,否则秦国早就将军满地走,都尉不如狗了。
达到了安承这种程度,若没有得到上面人的器重,又没能获取可以令人刮目相待的战功,想要成为将军几乎没有可能。
对于安承底细,王翦知之甚详,没有了王纥这座靠山,想要继续往上爬并不容易。
安承闻言,却是冷笑道“先不说安某乃是秦人,不会随意背弃自己国家,仅说秦强而赵弱,秦已有横扫天下之势,赵国却只能联合其余各国苦苦抵御秦国兵锋。”
“让我弃强秦而投弱赵,且还是赵国一位封君,王兄觉得安某会答应吗”
“安某可不想日后赵国被秦所灭之时,全家皆被屠戮”
面对安承如此犀利的逼问,王翦却也丝毫不慌,淡然道“秦虽强,却锋芒太甚,已然成为天下公敌,数年之内两次六国合纵伐秦,可见列国抵御秦之决心。”
“前番六国合纵,秦兵败而失其地,此番六国兵力更甚往昔,更是开战即灭十万秦军,难道安兄还以为,秦国能够挡住联军兵锋”
说到这里,王翦停顿了一会儿,继而再道“两周故地已被韩国占据,河东人口又被齐、燕两国迁走,楚国对于南阳郡更是虎视眈眈。”
“就算秦国能够勉强挡住联军,也必然元气大伤,至少数年之内不敢再次大举东出。”
“与之相反,这些年赵国连战连捷,此前更是先后夺取燕国河间十城,以及韩国上党,锋芒之锐诸国莫能与之匹敌。”
“最为重要者,平岐君誉满天下,诸国国君、能臣皆敬佩君上为人,赵若有事,平岐君只需一封书信,诸国莫不争相派兵驰援。”
“敢问安兄,此消彼长之下,更兼赵有平岐君此等豪杰,谁敢说秦能灭赵”
安承闻言,却是无言以对。
正如王翦所言那般,秦国这些年碰到赵嘉屡战屡败,已经伤了元气,更是丢失了许多城池、人口。
虽然从综合国力来讲,秦国仍旧是天下第一大国,可是如今秦人听闻赵嘉之名,无不变色。
现如今,也没有那个秦国将领,敢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够击败赵嘉。
若再这么持续下去,秦国只会在六国的封锁下越来越弱,反观赵国却会越来越强,总有一日双方强弱之势将会逆转。
看到安承沉默,王翦继续劝谏“秦功授爵究竟如何,安兄非常清楚,若想获得将军职位,机会渺茫。”
“安兄之才,王翦知之甚详,平岐君求贤若渴,如今申岐之地又正值用人之际,似王翦这等曾经毫无名声之人,亦能得到平岐君重用,依为心腹,更是被提拔为将军。“
“兄才胜吾十倍,又常年在军中领兵,无论经验还是名望,王翦都远远不及,若投平岐君,君上必然扫榻相迎,委以重任”
安承听到这里,当即惊讶道“你已经被任命为将军”
王翦被赵嘉所器重,这并非什么难以探查的消息,安承早就知道王翦在申岐之地担任都尉职位。
他却从未想过,王翦居然晋升如此之快,在没有立下太多战功的情况下,居然已经成为了将军。
王翦也不废话,从怀中掏出了自己的印绶,递到了安承身边“这个将军之位,可不仅仅是平岐君册封,也是赵王承认的官职。”
安承接过那个印绶,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纹路,脸上露出羡慕之色。
成为将军,这是安承由来已久的梦想。
可惜的是,在秦国这样的制度下,虽说平民能够因为战功获得爵位,可是平民真正依靠战功成为将军者,数量微乎及微。
没有显赫的家世与背景,没有受到上面人的看重,想要从一介小卒晋升成为将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显然,安承并没有足够显赫的家世与背景,恐怕这辈子也只能止步于此,或许哪一天就战死在了沙场之上。
看到安承的神情,赵嘉继续劝道“安兄若能投奔君上,官爵定然不在王翦之上。”
安承闻言,却是摇头叹道“不得不说,我很心动,可惜安某不似王兄那般被逼走投无路,这才不得不投奔平岐君。”
“安某终究乃秦国人,想要获得官爵,哪怕机会渺小,也会凭借自己本事去争取,而非卖国求荣。”
“王兄人品安某信得过,安某也记得王将军昔日提携之恩,今日就当没见过王兄,还请王兄离开以后,莫要将你我二人今日会面之事传扬出去。”
“平岐君想要武关,那就凭本事自己来取,安某纵然战死于此,亦绝不会退让半步”
言毕,安承忽然伸手虚引,示意王翦离开。
面对安承的突然转变,王翦却是眉头微皱,暗暗想到“话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安承没理由还出言拒绝啊,莫非哪里没有考虑周全”
心念急转之间,王翦却是再次劝道“如今吕不韦执掌朝堂,对于关西将领极尽打压,此番朝堂内斗甚至令三员关西将领人头落地。”
“安兄纵然立下盖世功勋,只要身份还是关西人,晋升官爵也难如登天”
“纵然侥幸晋升,安兄难道不见这些年,死于吕不韦手中的那些关西将领”
“锵“
宝剑出鞘,遥指王翦。
“秦有奸贼,吾当拔剑而战,岂会投敌卖国”
“王兄若敢再劝,休怪安某不顾往日情分,斩汝首级于此”
看着突然翻脸的安承,王翦微微叹息,知道自己这次策反的计划失败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关
王翦离开了。
走出少习山,王翦看着转身准备返回的秦士,忽然说道“壮士且慢,吾这里还有一封书信,里面记载了许多关于赵军之情报,还望壮士代我转交给安都尉。”
“壮士且告知安都尉,彼所担心之事,吾有办法可以解决。”
秦卒虽然疑惑,此人为何不当面禀告安都尉,却也没有多说什么,接过书信以后,当即转身离去。
目送秦卒离开,王翦喃喃自语“以安承性格,若铁了心不投君上,必然不会放任我离开秦军营寨,彼既然那么做了,想必是在找一个台阶。”
“既如此,那我就给他这个台阶”
秦军营寨,安承端坐于营帐主内,闭着眼睛静静等待着。
“都尉,那位先生有封信要我代为转交,先生还说都尉所担心之事,彼有办法可以解决。“
安承闻言,猛然睁开了眼睛。
他接过书信,示意士卒离去以后,这才将信封拆开,却发现里面装着一张白纸。
安承先是有些愕然,继而苦笑道“王翦,果然还是如此聪慧,看来我的这点小心思,瞒不过他啊。”
紧接着,信封连着里面装着的那张白纸,就这样在火焰中化为灰烬。
赵军营寨。
“君上,王将军回来了”
赵嘉闻言大喜过望,急忙出门迎接,看到王翦安然归来,当即握住对方手臂,说道“汝能安然回返,吾心甚慰”
王翦见赵嘉不先询问策反是否成功,反而率先关心自己安危,不由心生感动。
不过很快,王翦就摇头道“可惜纵然末将晓之以义,诱之以利,安承仍然忠君爱国,没有答应投降”
赵嘉脸上笑容稍敛,不过很快就说道“无妨,只要将军活着回来便是,安承不愿投降义无妨,我们自会有其余办法拿下武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