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神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雅玩居士
有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却还说自己做得不好,经得起时间的打磨,才能升华。陶像便似匠人,百年以来不褪色,传承会一直延续,从古至今。
旅行是要有些情结的,或是风景,或是人文。不经意见,遇见叶问堂,照亮心底那个情结。怀疑是否所有的不忘都必有回响,但庄臣坚信,有回响,定是缘因不忘。
凭一口气,点一盏
第379章 一眼千年
重回杭州,正是秋高气爽。
听说宋城千古情很有趣,一到景区,果然是玩真的。景区通过各大平台发出紧急通知:3月22日至31日,杭州宋城景区时光机故障,让游客穿越回一千年前的大宋。
为游客免费提供数万套古装,不穿古装不得入园,中途脱下古装者将被衙役押送至衙门。如不愿穿古装或中途脱下者,谢绝购票。
进门发现玩穿越,宋城是认真的。在景区的消费,人民币是没有用的,只能用景区特别为游客提供的交子。
一脚迈进宋城,恍然如梦。眼前的建筑古香古色,依旧是江南特色的青瓦白墙,却少了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游人如织和琳良满目的古代店铺。
情桥,泾渭分明的一明一暗两色桥面也暗合着一男一女之意。扶栏两侧的许愿牌在累累岁月里守护着游客们心愿里的那些小确信。哪怕是身体健康这些俗不可耐的愿望,那些天知地知,我知你不知的小小心思,在这里会显得异常确信。
从宋皇宫开始的整条市井街是最能感受到宋代市井生活气息的地方,而固定时间在市井街上演的《穿越快闪》,让整条街上的闹腾劲统统一涌而出。
从王员外家一路开始的打铁铺、客家糍粑、榨油坊、胭脂巷等这些传统特色的临街店铺,让过去的市井生活场景骤然还原在你眼前。街上极有存在感的衙门,让穿越的感觉也变得更加确切。
最有趣的还是怪街,依照宋高宗赵构的梦境而建,街内每一间房子都有诸多的怪事发生,各种出乎想象的怪异景象,简直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木球可以从低处滚向高处的斜屋、“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隐身小屋、上下颠覆的倒屋、左右倒转的横屋、四面八方都是镜光倒影的魔幻迷宫……
当全世界都在研究讨论戏精的修养时,这群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的段位至少是影帝级别的。古代人物在穿越快闪秀上统统出场,武松、济公、反串的西域美女、四大才子等会告诉你戏精是不分时代的,而且还绝对是戏精养成的教科书级示范。
眼前突然出现一幕好汉劫法场的表演,真的可以用惊艳来形容,这些人就是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真的有点武侠的感觉。
这就是传说中的快闪
一群人在一个指定的地点,在明确指定的时间同时做一个指定的不犯法却很引人注意的动作,然后赶快走人。
起到一个很引人注目、很好的宣传效果,但这里全民古装的快闪,也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
前面人山人海,凑过去原来是王家小姐彩楼抛绣球,皇上听说王员外家的三小姐都16岁了还没有结婚,皇上很着急,赐贡缎绣球,特许搭彩楼抛绣球招个女婿。
王员外奉旨嫁女,特开彩楼为女儿招婿,据说抢到绣球的游客不仅可以跟王家三小姐拜堂成亲,还可以骑高头大马游宋城一圈,并得到特别的纪念礼物。
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大老爷们都疯了!
角巷弄里七十二行老作坊,让人切切实实感受古老的手工技艺。其中不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眼前的糖画。满满的童年记忆,已然逐渐消失在现实生活中。这里却帮你重温小时候的欣喜。
&nbs
第380章 谁是谁的风景?
上次去乌镇,感觉还行,这次来西塘,听说有种丁香姑娘的韵味。
早晨是宁静安详的,经过一晚上雨水的洗礼,清晨的太阳虽然没有露出笑脸,但依然可以感觉到空气里的清新,充沛的雨水让这座水乡古镇更加地灵动。
顺着小路再往前走,进入到当地人的小巷子里,古镇已经开始苏醒。被雨润湿的小巷里,家家户户会把做饭用的炉子搬到巷子里,瞬时间这里便是人间烟火弥散。
来到一家小店坐下,叫了一碗南方的小混沌便成今日早饭,昨晚饭桌上畅饮的梅子酒,在这里的每家店里都有,似乎是南方小镇的灵魂,所谓有酒游天下。
繁闹拥挤的西塘真正显出了原貌,清晨的宁静氛围似乎一下子被外界的吵杂声打破。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是一下子涌进了这个不算大的古镇,窄窄的巷道立马拥堵不堪。
天空瞬时被乌云压低了,雨点又开始淅淅沥沥地滴落,乌篷船在河道里慢悠悠地划动着,旁边的宣传牌里写着这是碟中谍3的取景地。似乎想要把这里的景色提高一个档次,但是古镇的美就放在这里,并不需要人为刻意的描绘。
送子来凤桥的涂鸦,两旁休息的人群,嘈杂的声音,这一切都构成西塘独有的特色,而这特色却不一定是千百年里的原本样貌。庄臣甚至不敢想象,在古代这样的一个人间居所,会被千万人所一同闯入,水泄不通的臃肿或许并不是这个古镇所向往的样子。
小船路过一座青石板桥,两位游客在向下取景,而我却在向上取景,这种感觉何尝不是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悠长的石板路,两侧林立的小楼房,木质门板的嗒嗒响声,河道流水的哗哗细声。虽见不到过多的当地人的本色生活,但是一路走来,青石板路上的滴滴答答,偶尔一两声的游客喧哗,并不妨碍去体会原本古镇该有的宁静韵味。
偶有妇人在门前的河边洗衣,那份安宁,是我一个外人不忍心去打破的。空中的鸟儿叽叽喳喳着,偶有邻里乡亲的寒暄问话,河水静静地流淌着,房屋的倒影在水面上绰绰约约,似一幅古代水墨画。
你曾路过谁的身旁,一场难以启齿的梦境。一人拖着一个执念,于这沉默的世间停留。从北方而来的想念,在属于南方的一个小镇上飘摇,寻一个结果、一个恍若隔世的寄托。
独行是一场纷乱的挣扎,一段没有句号的叹息,一眼望不尽的尘埃暮色,一路碎碎念的踌躇。
清晨和沉暮有着独属一份的静默。于是顺着心境启程,寻一寻那日出和晚霞的柔光。时光居然石板路上挥霍用尽,不过400米左右沿河蜿蜒而生的百间民居,却是来来回回竟也衍生出那些悲与喜。
随着时间一刻一刻的流逝,双脚在石板路上敲击着节奏,才发觉,那马头墙高低错落,竟也生出了别样的情趣,白墙在古树的掩映下,似娟秀的女子不敢袒露藏匿许久的心声般让人动情。
沿河而筑的民宅并非是一间间的复制,有的楼为充分利用空间而筑骑楼;有的楼则前连披檐,便可行一步有一寸的景,心里便也生出了些许的喜悦。
既可以在雨季避雨,夏季遮阳。而百间楼的封火山墙,有三叠式马头墙、也有琵琶式山墙,各楼之间又有券门相隔,沿河的石砌护岸整齐。
&nb
第381章 江南皮革厂
在浙江的东南角,有一座小城,这里依山傍海,气候温和,取名温州。人们总以为这里布满皮革厂,这里的人都在炒房,却不知温州人经商不过数十年,而温州建城已有两千余年,对吃的研究也有千年历史。
如果你能和一个温州人聊起猪脏粉这种食物,那这个朋友就算交上了:和湖南米粉一样,没有一碗猪脏粉能走出温州,除非你来。而每个在外回乡的温州人,到家第二天的早饭多半是一碗新鲜热气的猪脏粉。
凌晨四点,人们还在睡梦中,这座城市的糯米已经炊上了。提前熬好的香菇肉汤,新炸的油条切成碎粒,虾皮紫菜肉松芝麻,整齐排开。还有一桶桶现熬的豆浆热气直冒。
七点,上班的人们陆续来到,老板,一碗糯米饭多肉汤少葱,再加一碗甜豆浆。老板熟练地从蒸笼里挖一勺糯米,浇上肉汁,铺上油条,最后撒上葱花,这碗满满碳水的糯米饭,是每个当地人一天的开始。
吃糯米饭一定要配汤。蛋花汤、豆腐脑、豆浆是常见的选择。豆浆有咸甜两种,咸豆浆里会放油条紫菜虾皮和葱花,而甜豆浆里会撒黑芝麻,有任何忌口,记得提前告诉老板。
咸党和甜党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这里的甜糯米饭和别处也不一样。炸得金脆的油条,均匀撒上白糖和黑芝麻,混着糯米大口吃,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美味。
当湖南人和江西人还在争论天下第一米粉时,温州人哭了,因为猪脏粉根本没走出过温州……
猪脏粉用的是鲜米粉,每天早上去菜场可以买到新鲜做出来的,当天就要吃掉,无法储存,所以这种米粉,温州以外的地方很难吃到。
猪脏,顾名思义就是猪内脏,主要是大肠、小肠和猪血。处理得干净,炖上个把小时,吃起来才够入味,软而不烂,糯香十足。
猪骨汤色泽清,喝起来味道香浓,再配上爽滑的米粉,鲜嫩的血,和香糯的大肠,一碗大满足。
到了晚上,辛苦一天的人们对碳水的渴求更加强烈。夜宵是重口味版猪脏粉。汤底的颜色一看就浓郁许多,配料干脆全铺满大肠,汤里直泛着油花。
不同地方的水和米不同,做出来的米粉有本质的区别。这里的米粉比桂林米粉更细一些,不会太有韧劲和糯性,讲求爽滑和米香,浸过肉汤后,大口哧溜吃进去,深夜的胃和心都得到慰藉。
粉干是另一种米粉,将米用水磨磨成水粉,经过两道蒸粉的工序,最后压成细丝、晾晒成粉干。携带和储存都很方便,是温州人家中常备、外出也常带的干粮。
有粗细两种,未煮之前看上去也许只有大小的细微差别,但吃起来口感全然不同。粗粉干适合煮汤面,煮的时候要小心火候,稍有不慎就可能煮烂,煮好之后要马上吃,粉干很容易吸水,放置一会就会坨掉。
配料很自由,可以只是简单地炒个蛋加肉汤,也可以是丰盛的一碗海鲜粉。整条小黄鱼、鲜牡蛎、鲜虾、虾干、鳗鱼干……
起大铁锅,下猪油,先炒佐料:鸡蛋、猪肉、洋葱胡萝卜,然后下泡过水的粉干,倒入佐料,最后下蔬菜,一盘镬气十足的炒粉干热气腾腾。
吃起来韧韧的,带点锅巴的部分最精彩,金黄焦糯,配上丰富的佐料,满口油香。
没有糯米饭的地方都是他乡,没有炒粉干的地方都是流浪!
第382章 富春山居图
瓯菜的特点是轻油、轻芡、重刀工,所以炸溜黄鱼的勾芡也比西湖醋鱼更色淡、清透。炸得好,端到桌上都还在发出声音,却没有冒烟:那是被厚厚的芡汁盖住了。轻轻拨开鱼肉,一缕轻烟冒出,夹一块吃,外脆里嫩,酸甜可口。
真正的瓯菜,并不是只有奢华昂贵的高档酒楼才能吃到。因为海鲜,最看时令,不同季节来吃到的味道完全不一样。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最佳赏味期。
无论你什么时候来,只要走进普罗大众平常吃的饭摊,或者人声鼎沸的夜宵排档,都有可能吃到一桌不错的海鲜款待。客流量大,生鲜的稳定消耗,让这些大众餐厅的食材供应有相当的保障。
现在最好的是梅子鱼,小小一条,鱼肉非常细嫩。现在禁渔期更是精贵,好的价格五百多一斤。
还有加了虾酱肉和海蜇皮的鲳鱼,鱼够新鲜,虾酱是本地特有的咸货,味咸鲜甜,浸润虾酱的鱼肉不仅鲜嫩,还带点微甜和肉香,好吃极了。
虾自然是少不了的,在水里焯一下捞出来就能吃,虾肉紧实有弹性。特别柔软的水潺,学名龙头鱼,切段后十分肥厚,真入口即化。直接家烧,或者煮粉干都很好吃。
当然对于自己来说,吃就吃点不一样的。有两样越臭越好吃的美食,臭豆腐和苋菜梗。这些个自带特殊体味的小吃,一旦上瘾,简直都是宝藏。
难以名状的味道直冲鼻腔,有人避之不及,有人甘之如饴。
一期极限挑战中,小猪尝试过臭苋菜梗,全国人民看他表情就知道这味道有多酸爽了。
连陈晓卿都坦言:真的很臭!
不过对于当地人来说,这自家餐桌上爸爸款的霉苋菜梗,可是夏季下饭良品。吃的时候简直酸爽酸爽的,这是**带来的特殊风味,也是家的味道。
说起霉苋菜梗和臭豆腐,其中还有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这么说,霉苋菜梗算是臭豆腐的妈妈。
因为用霉苋菜梗腌制的臭豆腐,才是臭豆腐的地道味儿。
如果霉苋菜梗和臭豆腐的杀伤力是一级,那么由这两个组合而成的蒸双臭,杀伤力就不可小觑,足以毒杀一众人的嗅觉。
夹起一块豆腐,汁水里流淌着臭苋菜梗的味道,咬下一口臭苋菜梗,似果冻,清爽下饭。
听说蒸双臭还有个升级版本叫做蒸三臭,臭豆腐+臭冬瓜+臭苋菜梗,能够忍受得这三重臭的都是真的勇士。
跟臭苋菜梗不一样,臭冬瓜整体柔软,一口咬下去带着点小小的试探。等到味道占据整个嘴巴,才配一口饭爽快而有味地咀嚼起来。
论出处,霉千张来自绍兴上虞崧厦镇。论身价,霉千张是清朝宫廷誉为奇菜。论味道,霉千张与臭苋菜梗等有得一拼。论名气,霉千张已经畅销东南亚地区。
刚入口味道有点冲,随后才会有种软糯咸鲜的味道,这种香就像那些酒,在后劲里才能体会到霉里面还带着点清香。
来到附近富阳,看看大名鼎鼎的富春山居图当年的发源地。水面如同雾蒙蒙的镜子,照出缓缓起伏的墨色山丘。水岸的枯树瘦骨嶙峋地站在一起,一艘小船从水面荡过去,消失在远方。
湖岸草木繁茂、芦花丛生,只现在都枯萎,浓淡相宜、远山寂静无声,来往的零星路人仿佛穿梭
第383章 黄酒配蚕豆
一顶小毡帽、一只乌篷船、一碟茴香豆、一碗女儿红,在曲水流觞间观一场传统的社戏,来绍兴的理由很多。
记得最早看到绍兴这个地名的时候,还是在课本上,鲁迅先生笔下的咸亨酒店,还有孔乙己和茴香豆。至今还记得孔老先生那句多乎哉不多也的经典语句。
还有三味书屋和阿q等n多的故事,也让这座古城变得越发的让人向往。
一山一水一古城,一墙一瓦一老街,一叶乌蓬入画来,绍兴的老街流趟在青山绿水之上,散落在粉墙黛瓦之中,掩映在绿树繁花之间,处处皆历史,处处皆是景。
走进老街,仿佛走进了绍兴浓重的历史中,时光在这里缓缓流淌,画面在这里重叠交错,繁华若景,尘事如梦,烟雨濛濛中兴亡盛衰,人事变迁,只留老街依旧沧桑如昔。
乌篷船,水乡的独特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这里是船的世界,乌篷船大多在江中驶,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或独或群,独则独标高格,群则浩浩荡荡。
船篷用竹片、竹丝编成半圆形,中间嵌夹箬。叶活像中间弄了两个半圆,制成后用烟煤粉和桐油拌搅涂于船篷。
独雇一舟,拨开乌篷,可坐可卧,耳听潺潺流水和嘎吱嘎吱的躅浆声,眼观两岸的山水、田园风光,真有“山上行,如在镜中游之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