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神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雅玩居士
亚洲大陆最小不点黎巴嫩黎巴嫩几乎被历史上的所有统治者都虐过,腓尼基人,埃及人,希腊人,波斯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十字军,土耳其人……
这块地有7000年证据可追溯的历史,公元前1550年被腓尼基人统治1000年,至今好多黎巴嫩人都不愿说他们是阿拉伯人,而自诩腓尼基人,其实早没关系。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被引进,后演绎出黎巴嫩流行的马龙派。再后来阿拉伯人统治时期,基督教人备受压迫,躲进了山区,建了满山的修道院。十字军东征期,基督徒们和欧洲天主教重新建立了联系,也承认罗马教宗。
几十年内战结束至今,各种大大小小炸弹不断,和以色列以及叙利亚边境冲突不断,各教派间麻烦不断,涌入境内的难民不断。不过站在城市里,感觉还是挺安全,大家该干啥干啥。民众们每天出门吹牛泡妞喝酒,但对战争的记忆确刻在每座布满弹孔的建筑上和大家的心里。
走在贝鲁特的大街小巷里,感觉最大的就是国家特有的杂乱,各种市井小店商贩忙忙碌碌,穿梭在破旧的建筑群中。大部分的人生,就是为了活着。
海边码头区,布满各种玻璃风格现代建筑,灯火通明。游艇停泊在咖啡卡座前,市民悠闲的坐在酒吧里,人行散布道沿海岸而建。高档购物中心和酒店让人忘记战争的弹孔,相信生活会慢慢变好。
古罗马遗址baalbek是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古罗马遗址,2000年的历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只有10公里,周围布满难民营,也是国际最著名游击队之一的黎巴嫩真主党总部所在地。
真主党是什叶派政党和武装组织,军事力量比黎巴嫩政府军还强。控制黎巴嫩大块地区,成事实的国中国。被美加,欧盟,甚至同是教的阿拉伯联盟和海湾国家认定为极端组织。
最高目标是在黎巴嫩建立共和国并随后在世界普及教。由伊朗养着,最早靠着反叙,反美法帝国主义,打着游击战术起家。几十年来经历过几次策略调整,目前正在洗白成为国内正常政党。目前获议会128
第429章 虔诚信仰
可能大部分人对沙特的第一印象是有钱,到处都是土豪,比如网上盛传阿拉伯国家男的都娶4个老婆,或者这里女人不能独自出门,甚至还有新闻说,有钱人看到穷人都直接给钱的
在阿拉伯世界里,无论国土面积、石油储量、王室规模,沙特阿拉伯都是当之无愧的no.1。看地图就知道,沙特面积是周围几个小国家加起来也远远不能比的,虽然在整个沙特都没有一条河,95%的国土面积是沙漠,但海水淡化技术全球第一,所以完全不用操心沙漠地带怎么生活这种穷国家才需要焦虑的问题。
全民免费医疗,全民免费教育,无论本国居民还是外国人,一概不用交税,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都是全免得。
全国高速公路免费,外汇自由兑换,对基本食品是国家给企业补贴(所以才可以那么便宜,1000ml全脂牛奶只要7.4人民币,一袋子5张大饼合人民币1.85…
世界上少有的一直坚持公开执行死刑的国家,在利雅得的广场就曾经有刽子手公开完成砍头的。死刑一般都是公开砍头或者绞刑。这里执行的是沙里亚法,小偷被抓住是要砍手的,喝酒是要被抽鞭子的,通奸的话会被处以石刑,同性恋和吸毒贩毒是没商量的死罪,当然更严重的是叛教。
任何的娱乐设施这边几乎全部没有,全国没有电影院,没有ktv,没有酒吧。所以这里的全民消遣是逛街购物。超市在商场一楼,买完东西后可以推着购物车在整个商场里随便走的,想逛商店逛商店,想吃饭吃饭,还可以陪小孩子到游乐场里玩一圈。
虽然没有电影院,不过神奇的是人人都在网上看美国大片和韩国欧巴,追起蓝色大海的传说可一点也不比国内晚。
女孩子从小能接触到的男性,基本限制于自己的爸爸、亲生的哥哥弟弟,结婚后是老公,还有公公。只有在这些人面前,她们可以不用包着头巾和面纱,如果是表哥堂哥之类的,也是需要包头巾面纱的,从小就是男校女校,所有同学都是同性,基本没有什么机会结识陌生男人。
就算是18岁成年,但因为你是个女人,所以你还必须得有监护人。一般来说是爸爸或者老公,但如果都去世的话,居然儿子也可以
监护人的作用大了去了,准备结婚需要监护人同意;要租房子需要监护人同意;找工作监护人得签字;去医院监护人得陪同;一直到2014年,沙特才废除女人要出国,政府会通知其监护人的规定。
女性可以独自出门,在街头发现不少女人都是独自一人在在商场里逛街,她们只是没办法自己开车,又没有公共汽车,所以很多时候为了方便而和父亲、丈夫一起出来,并没有被禁止独自出门。
最大印象就是一身黑袍,但不同国家的教义,在黑袍、头巾、面纱上也会有不少区别。沙特自认为是世界上最最虔诚的,所以这里几乎看不到沙特本地女性穿黑色以外的任何颜色,袍子的款式、头巾的长度、面纱遮脸的程度基本也是最严格。
一个从头裹到脚的罩袍,用裹字不确切,因为这个袍子非常非常宽大,袖子也是蝙蝠袖那种,人完全可以把胳膊缩进去,整理里面的衣服什么的,袍子不是遮到脚面而是盖住整个脚,后面还会长出来一点,走路时会在地上拖呀拖呀的,别问这样走路会不会绊一跤,自己也很佩服她们!
连头巾都有好几种变形,最简单的就是图上这种眼睛部分全部露出来,升级版本是在鼻梁中间有一条线,用来连起来上下布片的,最高级别是眼睛部分全部用黑纱遮起来,外人看就是一团黑,实际穿戴的人仔细点还是看得见外面的世界。
曾经以为袍子就是长的黑色宽松连衣裙,头巾是黑色长方形围巾、面纱是一块类似于三角形丝巾一样的东西,绕过鼻梁,绑在后脑勺就行。
所以还想过风衣大头巾会不会吹飞
面纱万一被人拽下来了她们可怎么办
事实证明真是
第430章 女权地狱
沙特人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拥有全世界两座圣城,麦加和麦地那。经常都会在新闻里看到,今年全世界有多少多少人去麦加朝觐。古兰经里规定,每个在身体不残疾、有旅费的情况下,都应该完成一次去麦加朝觐。
每年历的宰牲节时候的朝觐叫做正朝,其他任何时候都可以去的朝觐叫做副朝。
如果说麦加是全世界的中心,那个黑色的克尔白天房就是麦加的中心。
信徒们先要完成受戒,各种小净、大净、换戒衣,在麦加周边一共有五个指定的戒关。到麦加后去克尔白天房完成环游天房,所有人按照同一个方向、同一个节奏、同一个动作一起围着天房逆时针绕圈,一共要绕7圈,前3圈快,后4圈慢,然后去抚摸天房的石头。
可以看到穿着同样颜色衣服的人,在以同样步速在转圈,简直像是形成一个以天房为中心的漩涡!
在沙特各个地方,有大屏幕的地方就会一直从早到晚直播环游天房的实景,每年每月每天每时每刻!
始终也没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绕圈,只是听导游说,天房里面实际是空无一物,只有在国王和某些国家元首来的时候才会打开让他们进去参观。作为普通信徒,当然很期待能进去,但只要能亲近、摸到那块石头好多人都已经激动的热泪盈眶。
在麦加这个城市的旁边有两座离得很近的山,一个叫索法山,一个叫麦尔卧山,据说当年先知易卜拉欣带着老婆和刚刚断奶的儿子徒步来到麦加,那个时候麦加根本不是城市,是沙漠里荒芜一人的一块空地。
易卜拉欣的老婆,为给儿子找水源,在这两个山之间来回跑了7趟都没有找到,最后感动真主,在她儿子跺脚的地方冒出来一股泉水,然后这个泉水直到今天也没有断流,所有来朝觐的信徒都会喝。
为纪念这个,所以朝觐里面有个项目叫做两山奔走,就是在两个山之间来回跑7次,男的可以小跑,女的只能走。沙特有钱,所以在两山之间修了封闭式通道,这样一来信徒们可以不分昼夜的完成这个仪式。
两山奔走完成后,信徒们要去站阿拉法特山,据说这是正朝里很关键的一步。所有人去山里呆一天,在那里每个人捡49个小石头带回米纳山谷,在一个叫特定的柱子那里射石打鬼,据说是为了表示是不受魔鬼诱惑。
打完鬼后大家可以开始宰牲。传说中真主要考验先知易卜拉欣的忠诚度,就传话要他把自己儿子杀了献给真主。易卜拉欣跟儿子一说,儿子就同意。
易卜拉欣把儿子捆起来准备动手,他儿子说:你把我捆紧一些吧,免得我乱动;你把我衣服放远一些吧,免得我的血喷到上面。易卜拉欣很难受,抱了抱他儿子打算继续动手,结果发现刀在他儿子脖子上来来去去就是杀不死。这时候真主相信了两个人都是虔诚的,就从地上冒出来了一只黑羊,真主说,你别杀你儿子了,你们把这只黑羊杀了献给我吧,代替你儿子。
所以每年正朝时候一个大事就是宰牲节,国内的回民叫做古尔邦节,把事前准备好的牛啊羊啊骆驼啊自己动手杀了,留一部分,其他分给大家,尤其是分给穷人。但每年朝觐的时候上百万人在一起,每个人都要动手杀羊杀牛。
于是政府想出来卖票的办法,让指定的一个银行在官网上卖羊票,一只羊400多里尔,买了票后政府统计完,找统一的屠宰场杀完、冷冻,然后分配到全世界的各个家庭去。按照古兰经的规定,每个成年人必须自己宰一只羊,或者7个人合起来宰一只牛,一只骆驼也行。
知道沙特产油,所以好奇这里的油能便宜到多少
发现人家
第431章 万冢之国
巴林,说起这个岛国的名字,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位于阿拉伯半岛旁,邻近波斯湾西岸的一个岛国。
由于去过的国人比较少,让这个小小的王国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但在波斯湾地区,巴林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发达的经济,旖旎的风光,悠久的历史而著称。
这里与迪拜一样不乏冲破天际的高楼大厦,有波斯湾海岸的迷人海岸线;这里的清真寺宏大壮观,历史老街区古朴宁静;这里还是世界最知名的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巴林分站所在地,当赛车在赛道上呼啸而过时,你很难想象这个如此现代富庶的国家的另一面,是85%的居民信奉教,这里还有着传统保守的一面。
来到这里,由36个大小不一的岛屿组成的岛国,最大的岛为巴林岛,首都麦纳麦就位于巴林岛上。麦纳麦也是第一大城市,是海湾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这是一个现代摩登与传统古典相融合的城市,整个城市有清晰的区域划分,刺破苍穹的高楼大厦与传统的民居形成错落有致的对比,中间还点缀着大大小小的清真寺。
走在巴林之门及附近的麦纳麦集市上,位于麦纳麦集市的入口处,于1949年建成,刚建成时正对着大海,但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进行了重大改造,这座建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里是通往麦纳麦集市的门户,热闹的集市上有各种异国风情的商品,琳琅满目,香水、熏香、工艺品、黄金、阿拉伯服装以及精美的地毯等应有尽有。在麦纳麦集市还是感受巴林风情的好去处,来来往往的人群,大大小小的店铺,不同种类的商品,正是巴林生活的折射。在集市上逛累了,还可以找一处茶馆坐下来,喝喝茶小憩一下。
必看的景点就是巴林寺,建成时是世界上穹顶最大的清真寺。外观看上去朴实无华,实则极其讲究:法国的水晶吊灯,印度的珍贵木材,爱尔兰的手工地毯,极尽奢华。
其实世界的宗教建筑都是这样:人们对于供奉神灵从不吝啬。巴林清真寺正面有一排柱廊,清晨阳光正好时,光与影在这里形成一道绝美的风景。
旁边就是巴林堡,在古代是迪尔蒙的首都,在过去50多年的考古挖掘中,在此发现了众多的住宅、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和军事建筑,证明在过去的几十个世纪中的重要地位。
巴林堡坐落于一座约17.5公顷的人工土墩上,旁边是巴林堡博物馆。参观结束时恰巧已是黄昏,夕阳下,巴林堡的剪影透着几许苍凉。
在波斯湾地区的近海有众多的珊瑚礁以及宽阔的浅滩,生长有非常优质的珍珠蚌,因此沿岸国家都有着悠久的采珠历史。
加上当地气候和土壤不适宜农业生产,因此采珠业成为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巴林是世界著名的珍珠产地,是世界珍珠贸易中心,采珠业已有近两千年历史。
包括穆哈拉格岛的17座建筑、三座海上珍珠繁殖场、部分海岸地带以及南端的卡拉布马希尔要塞,过去采珠人的船就是从这里出发前往珍珠繁殖场的。
在这片区域中,最值得一逛的是老市场和珍珠步道街区。大片的老房子在政府主导的修复中重焕生机。这里有不少名人的故居,如今成为艺术空间、特色旅馆等。就如其名字,这些建筑如珍珠一样熠熠生辉,让人流连忘返。
走累了,来
第432章 宠物的幸福
以前说起中东,你能想到什么沙漠石油土豪
在没亲自来之前,庄臣印象中的标签也是这些。然而当身临其境后,才发现它的多元,它的文艺,它的浪漫,它的文化感,它的充满人情味……
这里有太多惊喜,比如卡塔尔。
漫步瓦其夫传统老市场,犹如穿越到一千零一夜的画面中,熙熙攘攘的古老街巷中,不经意间的随处一暼,建筑与人,仿佛时光倒流,恍如历史穿梭。
最惊喜的是这里的商品,无比丰富包罗万象。从风格多元的各式餐厅和咖啡馆,到中东特色纪念品、香料与香水,手工艺与纪念品,还竟然有bird market
从字面不难理解嘛,鸟市。但实际上这里已经不单单是卖鸟,还有各种动物宠物,小猫小狗,兔子乌龟,甚至还有鹰隼!
驯养猎隼狩猎向来是阿拉伯人的传统,已有数千年历史,传统沿袭至今,尤受卡塔尔人的喜爱。可以和猎隼合影,还可以买一个猎隼的眼罩作为留念,价格一百多人民币不等。
旁边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隼医院,从挂号、病隼等待到验血、拍片、手术,程序很清晰。医院还提供美容服务,磨喙、修爪,甚至掉毛还可以再植羽毛,医院里各类羽毛都有。给隼看病的费用多少不等,这里医疗费用高的有几千上万不等。
市场不乏当地美食。记忆最深的是在市场入口的一个餐厅,人满为患处处都是等位的人。老板是很传统的卡塔尔人,餐厅是家族经营,一代代传下来的味道。
老板推荐的是炸鹰嘴豆泥饼+炒羊肝,然后用馕卷起来吃,再配一杯百事可乐,正所谓大馕卷一切,味道非常的独特。
日落时分去逛老市场,找个街旁的椅子坐下观察,不论是骑着马穿着白衣的英俊帅气的警察、沉着黑衣戴着阿拉伯风装饰女子的深邃眼神、路旁餐座上抽着水烟喝着茶的老爷爷、还是穿梭其中忙碌运货的外来打工青年、又或是牵手的情侣、带着孩子的大人……
不难发现很多特别的,只属于这座城市的腔调。这也许就是一座城市的生活气息,如此真实。
跟着导游,开车进沙漠,开始狂野之旅。车子蜿蜒着开入一望无际的深处,一路颠簸刺激的在沙漠中徜徉驰骋,爬上山丘顶,又轰然冲下去,沙子像海浪一波一波的盖过玻璃。
在中东很多地方都可以冲沙,但卡塔尔的特别之处就是,这里是唯一有内海的,旁边相邻着海湾和沙特阿拉伯。伴着日落时分,看着太阳一点点沉入沙丘中,天空被染成粉红色,在沙与海的边界,变成最浪漫的时刻。
如果以一个游客的视角来评价国家图书馆,那便是网红的不能再网红,非常适合拗造型。
&
第433章 总要面对
世界上的十分美丽,
九分在耶路撒冷。
终于来到耶路撒冷,从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开始,就与战乱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古树大多招风,自古红颜多命薄。
每一次都会听到以色列,每一回都有耶路撒冷。仿佛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冲突在阿以,阿以的焦点在耶路撒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