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神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雅玩居士
家家泉水,户户垂柳,这八个字映入眼帘的时候,脑海中马上勾勒出一个古韵济南的画面。
来到百花洲,沿着碧波荡漾的湖水迤逦而行。小桥流水人家,青砖黑瓦以及门前悠闲摇着蒲扇的老人,用不急不缓的生活节奏,享受着泉水之城的光阴。
刚刚立秋,这里依然是一派夏日的景象。依依垂柳的垂柳下,闲散的读书人,出来散步乘凉的老人,还有游玩的人,面对着一池碧水,享受慢悠悠的老城生活。
走进一家民俗馆,小院子幽静,承载着老济南的过往。很多从民间收集来的老物件以温润的姿态呈现在眼前,每个老物件都散发着岁月的光泽,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老城的过往。
沿着青石小巷一个转身,就来到雨荷居。还有一条小溪叫雨荷溪,相邻的小巷叫雨荷巷,再现夏雨荷和乾隆爷的旷世奇恋。
当年的美好故事已经消散在历史的风云中,可是雨荷居前,依然小桥流水,鱼群悠然。
雨荷居对面有一个芙蓉馆,闲来无事,坐下听听老艺人说书说相声。
坐在水畔品一杯茶,感觉依稀回到八十年代,而边喝茶边听着手鼓演奏,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很新奇
要说鲁菜,大到九转大肠、黄河鲤鱼,小到油旋、甜沫,这次的目标反而是不太出名是把子肉。
来到超意兴,因为孔子留下肉切方正、无酱不食的古训,所以把子肉强调酱油的重要作用,不用盐提味,把五花肉切大片,用大量酱油卤制。
卤好的把子肉充满着酱油香气,大片肉咬下去肉感十足,简直是为肉食者而生。不过也不单是一块
第346章 万马奔腾
听说离这不远居然还有一座康熙建造的皇城
皇城相府,首先看到的是中道庄城门前的御书楼,俗称皇阁楼。仰头望去,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其上。重檐歇山顶建筑是清代级别较高的建筑,说明陈廷敬地位高崇。
始建于康熙五十年,上存康熙帝亲赐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及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笔势潇洒飞逸,其来历更是令人动容。
中道庄后面,高耸着一处大牌坊。自古以来牌坊都是昭示功德和祭祀的载体,大牌坊上镌刻着的铭文历经数百年风雨剥蚀略显黯淡,但字迹依然可见,牌坊上面记载着陈氏子弟们具体的功名、官职。
牌楼正间上枋镌刻冢宰总宪的大枋额,居高临下,横眉冷眼,似乎错把前来观瞻它的人们当成自己所要统帅和督察、审查的对象。
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乃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都察院是清朝的监察机关,负责监督百官,而左都御史就是这个单位的一把手。
从下至上分别镌刻陈廷敬极其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和功名。在大石牌坊左右所镌刻的铭文则全面记载了陈廷敬升任吏部尚书后,其兄弟子侄上下五代人的具体功名和官职。
留心数之,叹为观止。明清两代,皇城陈氏一族共9个进士、10个举人,而这9个进士中有6人入翰林院。由此乾隆皇帝对此还赐一副对联: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
俗话说官有多高,门有多大。只见冢宰第面阔三间的大门向南而开,门额走马板上冢宰第三个木雕大字,虽经300年风雨沧桑的磨蚀,仍透出为我独尊的雄健和俯驭百官的威严。
进入大门,一座雕工精美的影壁让人驻足流连。正中麒麟吐玉寓含陈氏子孙后代繁荣昌盛;两边的民间八宝及四艺吉祥图案,标示出主人的风雅、高贵和门第的尊荣、显赫。
只是陈廷敬这位多次充任会试考官的老学究和为国选材的相马伯乐非常敬业,把自己的宅地也当成考场和赛马场,用影壁两侧的吉祥图案暗喻了一幅楹联,给所有经过相府的人命了一道考题。
迄今仍无人可以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恐怕是这位学富五车的先人所始料未及的:皇皇天朝,泱泱中华,芸芸众生,历三百年竟无人乎
沿着千折百转的回廊巷道走进皇城相府的小姐院,无论谁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侯门一入深似海啊!
庭院深深,画廊寂寂,秋千空垂,蜂蝶寂寥,只有那一池碧波中锦鲤摇尾,让人遥想数百年前的繁华。当年相府众千金在这里吟诗作画,一个个锦心绣口,满腹诗书,想必不输红楼梦中钗黛。
小姐院位于外城相府西北角高大厚实的城墙里,院子正北一字排开的五间两层小楼是小姐的闺房,也称绣楼。东西厢房为一层建筑,是丫鬟和女仆们的居所。
粗看和冢宰第的其它院落没什么区别,但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屋顶省略屋脊和兽头,前后屋坡的交界处呈弧面形状,好像一张张巨大的弓就势俯卧在屋顶上。
卷棚顶在建筑规制上等级较低,从这里不难看出,陈府小姐院完全采用卷棚顶的构造,一方面寓意女子必须温柔贤惠、恪守妇道。
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陈家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意识
第347章 别有风情
古城,平遥。
古城就是有种神奇魅力,游走在古老街巷,看着眼前车水马龙,想象当年市井繁华,抚摸着青砖墙壁上被岁月洗礼的印记,体会百年老宅流露出的娟秀静雅,
依稀间,前世今生仿佛就在眼前流淌,2700年的光阴转瞬即逝,传承下的是晋中水土养育出的民族古韵。
《礼记》中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因其他三位都太过帝王气,平遥选择将城建成乌龟的样子,龟城寓意固着金汤,长治久安。
事实证明古代绝妙的设计,确实给平遥带来吉祥,就像龟的长寿一般,从西周时期史健,留存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展示了一幅生动别致的人文、社会、经贸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城墙围绕古城一周,共有6163米长。在几百年的城墙上行走时,能够看到古城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有晾晒衣服的家庭主妇,有屋顶上飘出的炊烟袅袅,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民生混合在一起。
主街道都很宽,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平遥古城主要交通脉络,两侧是人字型屋檐的建筑都是明清时期就有的店铺。南大街是古城的中轴线,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因此也被称为明清一条街。
三重檐木构架楼阁名为市楼,结构精巧,富丽堂皇。高高耸立于城的中心,横跨南大街。相传古时这里没有楼,只有一口水井,有了水,逐渐周围有了人家,再后来有了整个城。
因当年城内只有这一口水井,所有百姓用水都要推着自家的水车来此排队,可想而知这队伍要排很长,等很久。于是人们利用等水的时间互相交换东西,做起小买卖,一来二去,围绕这口水井周围的街道成了商业街,市楼也因井内水色如金,又名金井楼。
过听雨楼就到古县衙,这是当年平遥七品县令办公审案的官署。你还别说,庄臣还是第一次走进县衙,以前只在电视剧里看到过,没想到县衙门口鸣冤的鼓那么小,没想到七品芝麻官的衙门规模竟那么庞大。
大堂、二堂、内宅、花厅、常平仓、赞侯庙、土地祠、牢狱、公廨房、十王庙、洪善驿、督捕厅等厅房设施一应俱全。
一入大堂,就看到青天白日,明镜高悬,楹联上写着: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有幸看到老爷升堂办案,还是民告官的大案,只见老爷三两句话便断清此案,没动板子,嫌犯就认罪伏法了,周围吃瓜群众纷纷拍手称赞。
低头看见地上,青石地板上有两个坑,是人硬生生跪出来的印迹。
往后走就是监牢,阴森潮湿,墙上大大一个狱字,左右两个恶犬把人困在中间,从此言行收到制约,不能随意说话。
牢房三人一间,里面还算宽敞,有炕,有窗户,想起小时候看还珠格格,小燕子的名诗:走进一间房,四面都是墙,抬头见老鼠,低头见蟑螂。
不过死刑犯的房间就没这么惬意,那真是完全不见天日的小黑屋,还要被关在木头笼子里,环境凄惨又绝望,要是有幽闭恐惧症,估计不用等到秋后问斩,也不用押到北京菜市口砍头了,直接就抑郁死。
&nbs
第348章 土豪的最高境界
如果用一种味道来形容平遥古城,那一定是沉醋的香味,但如果用一种味道来形容晋商,却不是铜臭味。
第二天起来,参观大名鼎鼎的晋商票号,也就是古代的银行。
刚听说票号这个名字时,庄臣很纳闷,为什么叫票号银行不是应该叫钱庄吗
而且这个号称天下第一的日昇昌,前身还是个做颜料生意的家伙,怎么就跨界改行做银行呢
听导游介绍,原来颜料总庄设在平遥,在京城崇文门设有分庄,总有同乡客商拜托老板帮忙来回捎带银两,将银子存入颜料庄的分号,在拿着一张凭证到颜料庄总好提取现银,并给一些佣金当谢礼,这样就免去带大量银子在路上不安全。
一来二去,大掌柜雷覆泰惊奇发现,这样收的佣金竟然比开颜料庄挣得还多。嘉庆末年,各地间货币流通量大增,而当时运输白银的方式却很不安全,西裕成颜料庄首先在京晋两地间试行汇兑办法。
道光年间,东家李大全和首任大掌柜雷覆泰共同协定,投资三十余万两白银,将西裕成颜料庄正式更名为日昇昌票号。
据说这名字还是个状元给取的,除字面上的寓意外,三个字竖着写,刚好“日日升日日,倒着看也是日日升日日,借此招牌的吉言,百年间日昇昌为李氏东家创造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红利。
历经七位大掌柜,180年的兴盛历史间,从未出现过任何一单假票错兑的事件。汇票只有一张,由客户持有,采用认票不认人的汇兑制度,每张汇票都有水印、字迹、暗语等特殊的加密手段,光是暗语,就有400多套,定时更换使用,流程严谨,有条不紊。
店里的伙计也是精挑细选,要祖上三代的好名声才又资格入选,进来先当三年免费学徒,再一点点做起,所以一做就是一辈子,不会有人跳槽,要是能做到大掌柜,如果再去世前帮忙选好接班人,甚至在死后,子孙还能享受红利。
投资不经营,经营不投资,这就是当年东家和掌柜之间的信任关系。堂屋正中挂着慎独二字,礼记说,君子慎独。君子在细微处,在独处时也不能有一丝恶念,严格要求自己,把人性之恶面杀死在苗头中。
最神奇的是防假密押,前三十个字代表一个月的三十天,后面的有代表数字的,也有代表单位的,这样是一整套密押,日升昌的180年历史间,有400多套,只有内部人知道正在用哪套。
票号的格局都差不多,一般前院是办公,后院是东家住的地方,金库就在后花园下面。
还有个重要的团队叫信房,就是来往信件的地方,这是票号完整的报告制度的核心,就像现在的公司每天都要用邮件写日报给领导,告知一天的工作进展和贸易动向一样。
每日各分号的报告都是利用信件来完成,总号每日收到的信就有百余封,可见任务相当繁重,而且密押的设计也是信房团队完成的。
信房先生在票号中,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所以一定是科甲中人担当,一年的收入能达到200两银子,这可比县太爷挣的多多了。
后花园有一个金井,相当于古代的atm机,金库就在下面,古时用篮子把汇票投递下去,等一会篮子里会装着银子上来,每家票号都有金井。
一个银元宝差不多就有100两吧记得以前听高晓松说过,现在的200块是以前的一两银子,那这一个银元宝,就相当于2万块。
发明汇票的雷覆泰就好比是现在发明支付宝的老马一样,颠覆传统支付方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愧是首富。
就像电商火了之后,快递大哥的生意也跟着红火一样
第349章 决胜千里
时间重新飞转回八年前,就是这趟生死镖之前的一年,赵东家不让自家绝后决定出发前先生个儿子,这是整部剧浓墨重彩的一笔——选妻。
乡亲们明知道谁当了赵家的媳妇,很可能就要守寡一辈子,可看重赵家的义气,纷纷愿意将女儿送来。一年后这位千挑万选的女子为赵家诞下男婴,可她却难产死了,临死前留下一句:生都生了,我死也就死了。
赵当家一走七年,生意散了,家产没了,儿子死了,赵家彻底败了!
客死他乡,灵魂始终游走在回家的路上,等他的灵魂终于回到赵家老宅,已经时过今迁,当现代人问赵东家,你看赵家现今败落的样子,如果你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你还会走吗
赵当家虽然伤心,但他坚定地回答——仍然要去!
在那一刻,庄臣终于明白,这就是晋商的义。
但用整个家破人亡换回的义值得吗
用现在的价值观看,这不是傻吗
可反过来想,王掌柜一家,也是为了东家遇难的。那个年代,掌柜与东家的信任,可能不是现在的人能理解的。
虽是商人,可是双方谁都没有计算自己的得失,他们只是在做自己信念中正确的事,他们只是在承担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精明的商人可能会想尽办法,把事情做得周到稳妥,但唯独没有算计。
故事的最后,王家的后人留下这样一段独白:“您贵姓您从哪儿来您的祖先是做什么的您知道您的身世吗
您记得您的爷爷、太爷爷的名字吗他们会为了抚育您倾尽家产吗在您的血脉里,也会流淌着这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吗
您会以您的姓氏为荣吗
您会以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为荣吗
每个人都有一个姓氏,都有一个祖先。我们是否也想穿越回去,循着我们的根脉,看看我们生从何来
在这个物欲横流,诚信缺失的年代,能否换回我们的忠诚与信义
您会不会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一句承诺,而倾其所有,直至付出生命而无怨无悔呢
庄臣被深深震撼,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一诺千金!
没想到古城居然如此有魅力,离开平遥,兴冲冲开车来到不远的乔家大院,看看这里有什么动人故事
听说乔家关系太复杂,必须找导游才能明白。进入大门前,有一组雕塑,就在游客中心前面,是乔家的创业鼻祖乔贵发和夫人以及三子乔全美、乔全义、乔全德塑像。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捧红了一个乔致庸,乔家大院的高额门票就拜其所赐。他中过秀才,文化知识功底深厚,因为兄长乔致广病逝,家业无人执掌,弃仕从商。
正因为他儒学功底深厚,所以乔家才成为五代而不衰的富贵之家,既富且贵,也就是有钱还有文化,没有一丝暴发户的土豪气。乔家富过五代,跟乔致庸有着绝对的关系。如果不是历史和时代的原因,第六代也会富下去。
乔家三件宝,正房第一个叫做犀牛望月镜,东南亚铁梨木雕刻而成,两百年来,镜子影像清晰,结构完美。
更神奇的是东厢房天花板挂着的万人球,无论有多少人在房中,也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可以在镜子里找到自己,而且映像十分清晰,不会变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