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杨怀仁却在想,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如果只是让他提出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想法来,他还能做到。

    可如果像其他相公们那样拿出成体系的治国理念来,他就不行了,说白了,他自己知道自己不是那一块料。

    让他带兵,其实已经很为难他了,不论武艺还是军略,他都算不上一个合格的统帅,只不过他懂得去用懂得这些东西的人,让这些人帮他出谋划策罢了。

    加上一些小聪明和小运气,才有了他今天在军事上的成就。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杨怀仁非常认可的准则,让他当个厨子,他一定是当今天下最好的之一,让他做生意,他也敢说他在大宋的商人里算是排的上号的。

    但如果是其他的事情,那就够呛了。

    外头人怎么想他怎么说他,他其实也不介意,有时候他甚至有种恶趣味,让别人忌惮他一下也好,有了压力,人才会更卖力的干活不是吗

    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他也会利用这一点,来把章惇拉下马来,大壮还太小,想做个强势的皇帝似乎还需要时间来磨砺。

    如果让章惇这样强势的人留在朝堂上,那整个朝堂一定会被他牵着鼻子走,在他激进的改革政策下把大宋带上一条不归之路。

    这是杨怀仁绝不能同意的,自己做了那么多,付出了那么多的金钱和精力,不可能让一直老鼠坏了自己的一锅好汤。

    只不过眼下还不到时候,杨怀仁也只能先静观其变。

    人闲下来了,可感觉上的闲,却不能成为杨怀仁真正的闲情。

    禁军正在整顿,让所有人像龙武卫和虎贲卫这样的军队看齐,似乎短期内也不太现实,不过这件事已经不能拖了。

    既然杨怀仁身为左卫大将军,做这件事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一些军中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杨怀仁也想趁着赵煦还在世,让他看到禁军的一些变化。

     




第1864章:辽国的储君(上)
    辽国中京,大定府。

    安国公主府座落在皇宫西面,和皇宫只有一条街的距离。

    本来这条街还是允许百姓走动的,可六年前肈摩王府改成安国公主府之后,这条街便被封闭了。

    街头街尾都有禁军值守,胆敢有人还继续往这条街里走,会被这些禁军打骂出去。

    虽然公主府并不在宫中,现在却也和皇宫也连成了一片,成为一片禁地。

    契丹皇帝耶律跋窝台已经带兵出京平乱了,皇宫里显得很静谧,因为刚刚下了一场大雪,宫人们行走宫中也格外小心,生怕踏雪的“吱吱”声吵到了某位贵人。

    公主府外戒备森严,同样静寂的可怕,连路过公主府外街道的行人,都不敢往公主府这边望一眼,那些凶神恶煞似的守卫也许会因为人多看了两眼,便要把人抓起来问罪。

    公主府内倒是一片欢乐的气氛,府中后花园里覆盖了厚厚的积雪,几个孩子快乐地在雪地行肆意的玩闹着,不断的把地上的雪又撒到空中。

    孩童的玩闹声也许有些纷扰,站在不远处一栋小楼上的女子望着大雪后的苍茫天地,略微有些失神。

    她身披一身洁白的毛皮大氅,低头看看孩子,又抬头看看远处的山峰。

    雪后的空气清新,天也似乎变得更加湛蓝,偶尔几朵方块形的云朵相互镶嵌着飘在天边,远处的山峰已经变成了白色,和天空的白云相映成最简单纯粹的美丽景色。

    女子的眼睛同样是湛蓝的,像镶嵌在洁白的脸庞上的一对蓝宝石那样美丽,只是湛蓝的眼神里似乎充满了愁绪。

    他身旁一个女使打扮的年轻女子躬身道,“公主,您这是怎么了有什么让您不高兴的事情吗”

    鬼姐扭头看了看女使,勉强挤出一丝笑意,“翠竹,你有没有发觉,远处的七金山和杭州宅子里看到的那些山,有些相似的地方”

    翠竹抬头看了一眼城墙外远处的山峦,实话实说道,“公主,奴婢觉得一点儿也不像,杭州的山圆圆的,用驸马的话说,就像江南的景色一样,更显圆润。

    而七金山嘛,似乎更尖削了一些,显得更加冷峻,不说别的,就说覆盖着山头的那一大片白雪,杭州的山上就绝对看不到。”

    鬼姐微微摇了摇头,感慨小丫头还不知道她的心意,想念山是假,想念一个人,才是她心头最大的情绪。

    离开大宋已经快六年了,可那张脸却依然熟悉,就像昨天才见过一样,特别是他的笑容,总是那么温暖,即便是现在是隆冬,一想到他温暖的笑,心里也不会感觉到冷。

    园子里孩童玩闹的更热烈了,不知是谁提议的,孩子们之间竟来了一场摔跤比赛。

    鬼姐看着自己的儿子因为年纪还小,被一个比他大了一岁的孩子轻易的摔倒在雪地里。

    翠竹小声骂道,“这帮家将的孩子们真是不懂事,殿下可是大辽的储君,他们竟然敢把储君摔倒在地,丢了颜面。”

    鬼姐瞅了一眼表情愤愤的翠竹,没有说话,而是继续看着孩子们的表现。

    那个摔倒了杨孝礼的大孩子确实一点儿也没有顾忌,这也不怪谁,在契丹人的心里,只要不是在朝堂之上,贵族和贵族之间就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更崇尚强者,只有你够强,我才会尊重你,如果你很弱,即便你是王储,玩摔跤的时候我把你摔倒在地,你也是



第1865章:辽国的储君(中)
    大孩子其实也仅仅是个七八岁的孩子罢了,他分得清主人和自己的关系,但也明白,作为一个契丹人,绝不能在摔跤比试中认输。

    真输了都不要紧,那只是能力上的不足而已,可若是不战而认输了,那他的自尊和颜面就全没了,这种耻辱会一辈子陪伴着他,永远不会散去。

    所以他认真了起来。

    杨孝礼这边也改变了战术,并没有一开始就猛地往前冲,而是等待着对手先出手,他等着观察对手的技术动作,试图找出对手动作中的弱点,然后以此来进攻对手。

    两个孩子再一次纠缠在一起,大孩子脚下不断的下绊子,可试了几次之后,他忽然发现杨孝礼并没有之前那么弱了。

    刚才两次摔倒对手,他几乎都是只用了一招,依靠自己力量和身材上的优势,直接把对手摔了出去。

    可这次他发觉之前的招数,似乎对杨孝礼都不再管用了,杨孝礼不再只顾着进攻而不考虑防守,而是摆出了一副防守反击的架势。

    两个孩子僵持了起来,连观战的另外几个孩子也啧啧称奇,明明杨孝礼身材上比大孩子矮了大半个头,胳膊也没有大孩子粗壮有力。

    可大孩子用了好几个进攻的招式了,却都没有办法想刚才一样把杨孝礼轻易的摔倒了。

    大孩子显得有点着急,这么冷的天气里,他的额头上竟然渗出一层汗来,他开始了更猛烈的进攻,但他却越来越发觉,杨孝礼的力气忽然间变得好大,几乎和他不相上下。

    就在他准备侧身用右手去攻击杨孝礼的下盘,然后用一个背羊的技法把杨孝礼用蛮力举起来摔出去的时候,杨孝礼步伐很快地闪过了他的进攻。

    反倒是趁着他侧身的时机,一个健步上前一跨,伸出右脚绊住了他的左腿,然后身子卡住了他起身姿势。

    紧接着他感觉杨孝礼身子继续扭动,右手抓住了他的肩窝,然后一个侧摔把他按倒在了地上。

    别看这个动作不算很精妙,可贵在实用,还有点借力打力的技巧和效果在里边。

    更让大孩子惊讶的是,杨孝礼的动作从一开始到结束,都顺畅自然,没有任何的迟滞。

    他心中难免感到奇怪,他们同样是一个师傅教授的摔跤,这个动作其实并不在他们现在已经学习了的摔跤技法的范畴内。

    也许看大人们摔跤的时候也用过此类的技法,但对于他们这样的孩子来说,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练习,还是很难做到的,就更不用说杨孝礼这样把动作用的那么熟练了。

    围观的孩子们也发出一声惊呼,在他们眼里,杨孝礼年纪最小,论起来摔跤交技法的话,应该也是学的最少,也最不熟练的。

    可从眼前的结果来看,杨孝礼的动作简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而且他摔倒的那个大孩子,使他们几个孩子里摔跤水平最高的一个。

    平时孩子们之间玩摔跤游戏,大孩子可是从来没输过的,连被其他孩子摔倒在地的时候也非常少。

    大孩子被摔倒在地,自然心中不服,也想站起来从新比过,他不相信一个比他小了一岁多,不论身材还是力量都在他之下的小孩子可以战胜他。

    可他刚准备双手撑地让自己站起来,忽然感觉肩窝里传来一阵剧痛,骨头也许并没有事,但肩窝上的韧带却似乎被撕裂了一般,只要他想用力,便疼得他浑身颤抖。

    杨孝礼已经站起直了身子,



第1866章:辽国的储君(下)
    但杨孝礼并没有失去理智,而是冷静了下来。

    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行想到了什么,鬼姐也不好说,不过她知道的是,儿子一定是迅速思考了前两次被对手轻易便摔倒的原因,然后不断修正自己的技术和心态。

    最关键的自然还是心态,只要心态摆正,即便从表面上看他比那个大孩子相对弱势,也并不是说没有任何战而胜之的机会的。

    所以他摆出一副绝不认输的架势来,首先在精神层次上鼓舞了自己,也从气势上逐渐开始压到了对方。

    单单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头,就足以让鬼姐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了,毕竟孩子还那么小,幼小的身躯里竟然有了如此的品质,这是极其难得的。

    更让鬼姐感到欣喜的,是杨孝礼非常聪明,可以说具有他这个年纪的其他孩子所不具备的智慧。

    甚至比很多成年人都更加聪明,所以他知道根据前边失败的经验,很快的去调整自己的战术。

    战术这种事,在一场摔跤比赛中起到的作用,总是被崇尚最原始的暴力的契丹人所忽视。

    他们认为绝对的力量才是最关键的,战术只是弱小的人来欺骗自己能战胜强大的对手的借口罢了。

    但这一点在杨怀仁当初在比武招亲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很多确实有效的作用,也早已经证明战术其实也是具有决定结果的作用的。

    杨孝礼在这一点上,一点儿都不像其他契丹人,反而像极了他的父亲杨怀仁。

    他们都能察觉到一点,任何一个人自身的强大,从来都是相对的。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能说自己是最强大的存在,即便曾经是最强大的,也并不能保持很长的时间。

    长江后浪推前浪,总是会有更强大的人站出来,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向曾经的最强者发起挑战,然后取而代之。

    暂时的力量上的弱者,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力量上斗不过,那就斗智。

    这一点杨孝礼做的就很好,他冷静下来以后,便想到了既然他们的摔跤技法都是有套路的,那么所有的套路,也都有它必然存在的弱点。

    只要抓住某一次对手招式中的弱点进行反击,胜利其实也并不难。

    杨孝礼也确实做到了,而且用到了母亲教给他的一些东西,这就让鬼姐感到喜出望外了。

    儿子的学习能力很强,应变能力也很强,更优秀的是他能在短时间内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一种强大的人身上才具备的优秀品质。

    而且儿子的心性,让鬼姐觉得越来越像他的父亲杨怀仁,这才是让鬼姐感到最欣慰的地方。

    本来以为就这样结束了,可让鬼姐感到更满意的事情,又在她眼前继续发生着。

    别的孩子们都在崇敬胜利者,甚至有人在唾弃失败者,这样的做法也许不太好,可这就是契丹人骨子里的性格。

    但杨孝礼没有,不但没有因为自己获胜而洋洋自得,反而很谦逊的说着

    他这次只不过是侥幸而已。

    不仅如此,他主动走到那个大孩子面前,非常友好地伸出右手去拉倒在地上还没有起来的大孩子的左手。

    脸上带着坦诚地笑意说,“来,我扶你起来,你的右肩还疼吗我带你去府上的郎中那里瞧瞧去。”

    大孩子一开始很懊恼,也很无助,直到现在他都没想明白他是怎么输给杨孝礼的,记忆也不知不觉回到了过往之中



第1867章:随他爹
    看着大孩子还在发愣,杨孝礼把手又往前伸了伸,“耶律契乙,来,我拉你起来。”

    那个叫做耶律契乙的大孩子这才呆呆地伸出手去,让杨孝礼把他拉了起来。

    那些内侍这才急忙过来给孩子们掸去身上的雪片。

    耶律契乙起身后,右肩膀的疼痛也好了很多,他担心的肩膀筋骨损伤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这才想明白,刚才只是不知被杨孝礼攻击了肩窝处的一处麻筋,所以才导致他的右臂短暂地失去直觉罢了。

    看郎中的事情就不必了,这么点小小的伤痛就去看郎中,耶律契乙觉得这样会丢了自己的脸面。

    看着面前杨孝礼脸上带着笑意,笑意里并没有多少威吓或者高高在上的意思,而只是朋友之间善意的笑意。

    耶律契乙心中也不再懊恼了,输给这样的对手,他不觉得丢人,而且输一次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以后努力锻炼身体,让自己更加强壮,下一次再赢回来就是了。

    于是他也跟着笑了起来,小伙伴们见杨孝礼和耶律契乙尽释前嫌,也跟着笑了。

    他们终归是孩子,平时打打闹闹,就算是打了架,其实也没什么,所以一笑泯恩仇,在孩子们身上便更加好用。

    聪明的内侍怕孩子们没玩够,还要继续摔跤,于是心生一计,提起今天厨房里新做的好吃的蛋糕,便引着孩子们去厨房吃蛋糕去。

    蛋糕这东西确实也深受辽国人的喜爱,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这一口,甜甜的酥酥的,还有一种鸡蛋的香味和牛奶的香气,平时当糕点吃是最好不过。

    孩子们欢快地跑远了,楼上的鬼姐笑得很满意。

    翠竹对杨孝礼的做法认识有些肤浅,只是觉得殿下轻易的就饶过了把他摔倒了两次的耶律契乙,也太便宜他了。

    但鬼姐却不这么想,她觉得儿子和他的父亲真是越来越像了,更感慨的是杨孝礼还这么小,就有如此的心胸和气度,这才是一位王者应该有的风范。
1...459460461462463...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