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做法可能在某些迂腐的文人眼里显得非常市侩,好像会搞得所有人都向钱看似的,但杨怀仁不觉得这有任何问题。
人家的发明创造对国家和百姓有益,就该得到应有的奖励,这才是激发所有人都积极进取,产生主观能动性的好办法,好主意。
他甚至愿意拿军中的奖励制度来做类比,将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就该得到应有的奖赏,那么所有人都能因为发明创造改变这个世界,便更应该得到奖励了。
这一点杨怀仁是不怕那些闲的蛋疼的人来指谪他的,谁敢来,他能把那些人喷得无地自容,这点信心要是没有,杨怀仁也就白活了。
柔石和利水两位先生是最激动的,其实他们心中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拿出来变成现实。
现在杨怀仁给予了这么大的支持,他们很快就能弄出一个制度来,把这件事搞得有模有样。
视察完书院,杨怀仁才去了杨家庄子。
说起来他好多年没回来了,远远看到庄子的发展那么迅速,他也是大吃一惊。
新起的房子几乎占满了庄子里可用的宅地,早先剩余的旧房子也都不见了,一水的青砖瓦房,外墙都刷上白灰,显得有又整齐又气派。
而那些作坊也都扩大了好多倍,在庄子中间的位置,而山坡上则是大片的大棚,果树正在酝酿着开花,远远的隐约还能听到养鸡场传来的鸡叫声。
看着庄子里人来人往的客商和忙碌的庄户们,杨怀仁有种难以自持的自豪感。
连附近的几个庄子,也因为毗邻杨家庄子,可以补足某些产业链上的行业,逐渐富足了起来,这就更让杨怀仁觉得当初所做的一切,现在都有了回报。
不过也有个问题,杨家庄子能开发利用的土地几乎没有了,未来要建设毛纺作坊所用的土地也相当大,更别说需要大量的毛纺工人。
他不想打扰了忙碌的人们,所以没有进庄子,而是派人去请了庄子里的几个老庄户出来,大家研究着将来要开毛纺作坊,需要从周边的庄子买地。
其实早几年杨家庄子东边的一个庄子的地就被买下来了,这个老李头也很熟,便说买地不难,只要能让百姓多赚钱过上更好的日子,他们也愿意把土地卖给杨家。
于是由老李头出面,从西边的一个庄子里,轻松的谈下了一千多亩的土地,价钱比正常的市价还低了三成。
有了土地,杨怀仁也安排人加紧建设毛纺作坊,用不了三个月,一座崭新的庞大的毛纺作坊便能拔地而起。
第2021章:女真开战
春天来了,仿佛一夜之间,东京城里繁花锦簇,百姓们自是心情大好,连那些纨绔子弟们也开始走出家门,寻花问柳不亦乐乎。
东京城也重新展现出它繁华的一面,各国的使节也逐渐汇集东京城,向大宋的新皇帝表达他们的贺喜之意。
实际上无非是想要更好的条件,在大宋经商赚钱而已。
大宋自诩礼仪之邦,这一点要求倒也不难答应他们,只是大壮要接见那么多外国使节,还真是有点累得慌。
一过了四月中旬,春天便立刻走了,繁华散尽,树木的枝叶猛长,夏天又来了。
毛纺作坊的建设进度非常不错,兰若心对自家生意的关注度一向很高,人力充足的情况下,工期还能减少一些。
毛纺机的研发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试验已经进行到了关键阶段,估计那边建设完成,这边的机器也可以批量生产了。
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杨怀仁乐得清闲。
孩子们的心情很好,朱太后从那些被送进宫的官宦女儿家里又选了十几个知书达理的,再加上杨家的三个女孩子,如今也一同进宫伴读。
当然,出于礼教约束,男孩子和女孩子虽然公用一间教室,但偏偏又分了两个门出入,教室中间隔了一道帷幔,隔开了男孩子和女孩子。
授课的先生自然是更重视小皇帝和那些男孩子的教学,至于女孩子嘛,这些人里边不少人将来有可能是皇后妃嫔什么的,他当然不能得罪,但用心程度上就差了很多。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传统的观念一时半会儿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女孩子们更像是旁听生。
杨家的孩子要上两份学,家里朱先生这里上一份,去宫里还要上一份。
不过大官的说法呢,还是家里朱先生教的好,也许宫里的先生和家里的朱先生着重点不一样。
宫里的先生主要还是教处事,朱先生更注重教做人。
杨怀仁不怎么介意两者之间的差别,总之就是告诉孩子们认真学,多学点东西总是没有错的。
一场雷雨之后,天气更热了,似乎预示着夏天正式来临,杨怀仁盘算着几件事的进展,都在向着积极的方向进行着,看见雨后碧空如洗,心情自然大好。
只是入夜的时候,风神卫给他带来了一个大消息,女真部和契丹人在鸭子河开战了
杨怀仁有点惊讶,却又不太惊讶,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诸部,目的就是为了和契丹人开战的。
只是杨怀仁没想到他竟然这么着急,这里边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这就很难搞清楚了。
他的消息渠道比朝廷还要快一些,所以他可以确定朝廷还不知道这件事,这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考虑他自己,还有大宋会如何看待这件事,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杨母和何之韵她们更关心的是鬼姐和大羊的安全,杨怀仁给他们解释了好久她们母子在中京,那里离开战地点非常远,根本就没有什么危险,才让母亲和几个老婆放下心来。
杨怀仁虽然这么安抚家人,但他内心里是清楚的,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耶律跋窝台亲自带兵镇压,鬼姐和大羊留守中京,虽然没有被战争波及的危险,但越是这种时候,辽国的朝堂上也越是波谲云诡,鬼姐和大羊同样处在危险的漩涡之中。
他能确定的,是以鬼姐的智慧,起码他们母子二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就算真有什么人趁乱谋反,也不会伤害他们,而是会挟持他们为质,逼迫耶律跋窝台就范。
问题就在里,耶律跋窝台把女儿和外孙当做他权力延续性的依靠,但如果有人谋反的话,反而他不会真的把女儿和外孙当回事。
手上的权力和军队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有可无。
好在现在的消息里,中京还算稳定,并没有出现超出预料的混乱,忠于耶律跋窝台的大臣还算是有些本事,并没有让他后院失火。
从时间上算,杨怀仁收到的女真部和契丹人开战的消息,应该是半个月之前的了,眼下他们打成了什么样子,他也说不准。
在杨怀仁的意识里,女真人和契丹人因为长久以来的矛盾真正交恶,应该是十年之后发生。
但现在这个时空里,既然完颜阿骨打提早几年完成了统一女真诸部的大业,那么和契丹人开战提早了十年,也不算特别奇怪了。
杨怀仁卖给他的铁锭和大量的粮食,也许就是让完颜阿骨打觉得他有了根本,为了维系眼下女真诸部趋于统一的局面,他只能选择战争。
战争可以让人团结在一起,这一点不用质疑,女真部这么多年以来受尽了契丹人的压迫,现在有了实力反抗,他们必然会精诚团结。
这样一来,完颜阿骨打在女真人心中的地位,就不再是一个同盟的盟主那么简单了,这次战争之后,只要女真人不是大败,完颜阿骨打都会成为女真人心目中真正的领袖。
完颜阿骨打也确实做到了他的先辈们没有做到的事情,敢在这个时候就像契丹人选宣战,也彰显了他的胆气和智慧。
杨怀仁能体会到他的心态,也许这次向契丹人开战,女真部不一定会取得多么大的胜利,甚至都不会占到便宜,大概率会是小亏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的话,完颜阿骨打却一定是大赚。
行常人不能行之事,光是这一点,就足以奠定他在女真部中的绝对声望和权威。
即便有些小的损失,那也不打紧,进攻他们没有什么胜算,但防守的话,完颜阿骨打应该还是有很大的把握,也是做了完全的准备的。
杨怀仁这边只要不给他断粮,他便有足够的后勤保障,这一点完颜阿骨打也是非常笃定的。
杨怀仁当然不可能在这种时候给他断粮,甚至会给他更多的支持,契丹人和女真人打起来,这正是杨怀仁期待了好久的。
只可惜眼下对他来说,大宋这边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军队还需要时间继续提升战斗力,朝廷也需要一个完善的计划,去实现收复燕云的大计。
第2022章:老李头点菜
杨怀仁做不了朝廷的主,所以对女真部和契丹人开战的事情,一直持一种观望态度。
这两天他也在不断的思考,不是思考如何应对,他觉得大宋能做的,也只有坐山观虎斗,同时加强自身。
所以不做大动作,才是对大宋最有利的,他思考的,更多的是朝廷上那帮人会怎么想?
如果一些脑袋冒泡冲动得认为这是大宋的好机会,急着要出兵开战的话,他又要如何去说服大家耐着性子静观其变。
这是一件大事,对大宋的将来影响也太大,所以他不敢太自大,只能小心翼翼。
两天后的夜里,齐国公府来了一位客人,让杨怀仁这个主人都亲自出迎。
见面第一句便道,“李相公大驾光临,鄙府上下顿感蓬荜生辉啊。”
老李头胡子直抽抽,不知是因为得到了如此高的礼遇感到高兴还是单纯被杨怀仁气的。
作为客人,老李头也有自知之明,不好在人家主人面前发作,只是苦笑道,“杨国公太客气了。”
很明显老李头是有点不爽的,客套也懒得客套,直接拽着主人家的胳膊往堂屋里走。
杨怀仁也确实有点故意的似的,任由老李头拽着他,步子依旧慢慢悠悠,嘴上还扯着闲篇。
等二人进屋落座,杨怀仁便招呼仆子上茶,还笑眯眯地问道,“这个点儿也不知李相公用饭没有?”
老李头皱着眉头望着他,不知该说什么好。
杨怀仁也是嘴贱,“若是李相公还没吃,不如让学生招待一下,一尽地主之谊。”
忽然间老李头一双老眼忽闪忽闪冒贼光,毫不犹豫地笑答,“既然杨大帅这么热情好客,那正好,老夫晚饭吃的不多,现在还真是有点饿了。”
这下轮到杨怀仁抽抽了,倒不是他抠门到请人家老李头喝顿酒都不肯,而是他知道老李头忽然眼里到访是什么原因。
如果只是招待人家喝几口茶水,把事情说完他就可以送客了,但若是两个人喝起小酒来,那指不定要聊到什么时候,那就太影响杨怀仁现在的幸福生活了。
可话已经说了,杨怀仁后悔也已经来不及,本以为耍耍嘴皮子调侃几句,却不小心让人家抓了他的话头。
那就喝呗,因为只有他们两个人,也不用摆开大桌子,就用喝茶的小几,摆几样菜,烫一壶酒便可。
杨怀仁刚喊了个仆子过来吩咐,老李头忽然喧宾夺主,道,“老夫听说随园的三杯鸡味道不错。”
杨怀仁那个诧异啊,心说你个小老头还真是脸皮厚啊,来我家里点上菜了啊。
气归气,杨怀仁也没那么小气,吩咐道,“加个三杯鸡。”
仆子还没转身,老李头又开口了,“还有,那个叫什么来着,香椒牛柳听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只是不知老夫这副牙口,能不能嚼的烂呢?”
杨怀仁扭头瞅着老李头挠着腮帮子望着屋顶的样子就来气,你还没完了是吧?
他也只有叹气,大概是因为刚才他故意气老李头,人家拿乔了,这会儿不找补点面子回来,那怎么能行?
杨怀仁只好摆摆手,“再来个香椒牛柳,味道别那么重,李相公承受不了,还有牛肉也要挑嫩一点的。”
杨怀仁吩咐完,仆子反倒不着急走了,撇过头去看老李头,生怕他还有什么吩咐似的。
老李头撇嘴笑笑,装作没事人似的,“哎呀,别看老夫啊,就老夫和你们家国公爷闲来喝点小酒,不用那么多菜,弄个八菜一汤也就差不多了。”
杨怀仁内心里一万只大小怪兽狂奔而过,八菜一汤还叫差不多?你倒是会点菜。
这下轮到仆子脸上抽抽了,这点了还要人家厨子整八菜一汤,老头还真不怕人家往你饭碗里吐口水。
杨怀仁只剩下叹气的份,“去吧去吧。”
仆子这才走出门去,杨怀仁再扭头看老李头,好么,这老小子乐坏了,跟出门捡了个大金裸子差不多。
还在杨家厨子素质高,人数多,灶头也足够用的,食材也是常备着的,于是不消片刻工夫,便真上了八道菜过来。
四道热的四道凉的,一道汤菜还要稍等一会儿,两壶上好的随园春在小瓷盆里温着,看起来还真挺像那么回事。
老李头也不客气,假模假式的抬手让了一下,便抄起筷子尝了一口他点的香椒牛柳。
接着便一边大嚼一边称赞道,“杨国公发明的菜式,果然是人间美味。”
杨怀仁鄙视地瞅了他一眼,心说那还用你说?!
香椒牛柳这道菜,做起来其实不麻烦,前提是有备好的酱牛肉,如果从头做的话,那就麻烦了,光是制作酱牛肉就起码得俩时辰。
有备好的酱牛肉的话就简单了许多了,酱酒肉切成薄条或者薄片状,先在稍稍放油的锅里干煸一下脱水。
之后炒料,就是把大量的辣椒、花椒,配以少量姜丝等配料爆炒,炒出香味之后把事先煸好的牛肉入锅,再加入绍酒、糖霜,根据口味加入少许老抽等翻炒。
因为牛肉本身即是熟的,所以不用炒很久,让牛肉入味即可,之后加少许水焖一下,最后出锅前加入芝麻花生和少许麻油,翻两下即可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