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就这点,不知道要比李普高明多少。
当然,赤山军面临的隐患,高绍也是比谁都清楚,也很清楚信昌侯李普这些人对韩谦的忌惮跟憎恨,以往李普留在金陵没人没兵,不怕他能折腾出什么浪花来,而如此李普如此迫不及待的迫使溧水诸家站队,就不由高绍不担心李普想要搞什么事了。
高绍凌晨时派人去东庐山报信,午前韩谦就已经派人赶回来了,要他确认北面暂时没有南衙禁军进逼过来的威胁,便率两营兵马撤往东庐山去。
除此之外,韩谦信里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让来人带什么口信,似乎对郡王府骑卫的表现李碛的悍勇以及李普在溧水要做的事情,都没有觉得有丝毫的意外。
高绍忍不住想,大人事先就猜到李普会在溧水城收编世家宗兵,跟赤山军唱对台戏?
高绍犹豫着要不要派人再去东庐山请示,心想他真要率两营兵马就占据溧水城的东城门楼,相信李普也拿他没有办法。
东城门楼建在一座微微隆起的山嵴之上,乃是溧水城地势最高点,高绍站在东城门楼能将城内的情形都看在眼里。
将上百南衙禁军俘兵斩首过后,李普便与卫甄等人退往县衙,很快他便看到那些隶属于卫氏等世家的门阀俘兵,都聚集到县衙北侧的一座大院里,还不断有精壮奴婢从各家在城内的大院聚集过来。
那座大院原本被南衙禁军征调过去充当兵营,院子里有一座三四亩大小的园子,假石拆除鱼池填平,做成校场,午后挤满了人,粗粗看去差不多有近八百人的样子。
这也是卫氏等家投附的另一个重要动作,就是诸家派出子弟,从奴婢里择选精壮,编入军中。
与韩谦征召奴婢入伍,将奴婢直接从世家门阀手里剥离出来不同,李普要求诸家择选出来的精壮奴婢,作为诸家的私兵部曲,受诸家指派的嫡系子弟直接统领,然后再编入军中接受节制指挥便行——这也是天佑帝早年崛起于江淮,统御诸雄所行的部兵制。
像卫甄之子卫煌,从尚家堡逃入溧水城才两天的柳氏子弟柳子书,虽然麾下所直接统领的宗兵人马从数十人到百余人不等,皆授营指挥使衔,率领所部宗兵统一接受都将陈铭升的节制指挥。
李普以这种手段完成与溧水世家的和解,换取他们效忠于自己,效忠于岳阳,虽然有尾大不掉的隐患,却也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然而这一来,李普麾下所聚拢的兵马,与赤山军本质上就尖锐对立起来了。
高绍颇为忧虑的看着这一切,这时候又远远看到张平乘马过来,他从垛口探出头招呼道:张大人,安宁宫于江乘平陵的兵马并无异动,我明天便率部撤往东庐山,将溧水城完全交给李侯爷处置,张大人要不要与我一起去东庐山?
张平名义上是岳阳派到韩谦身边的监军使,但神陵司的秘密在高绍这一级的高级将吏眼里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看张平意兴阑珊的样子,高绍心想他刚才去见信昌侯李普应该谈得不算愉快。
好的,我与你一起回去。张平扬起头说道。
张平劝过李普,要卫甄等世家交投名状,自有其他手段,俘兵也是大楚子民,沙场厮杀有死伤那是没有办法,杀俘实在没有必要,但李普不听他劝。
张平也能猜到李普内心深处是太忌惮韩谦,才如此迫切的要卫氏等溧水世家第一时间跟他站到一起,无法劝说,他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第四百零八章 相安无事
高绍连夜着手准备撤离的事宜,主要也是将他们从东城附近所缴获的物资都装上车,再将两百余头牛马骡子等大型牲口都收拢过来,等到第二天拂晓,趁着气温还没有热起来,派人去找李普言语一声,看到李秀率一部兵马过来接手东城的防务,他就与张平率两千兵马举营往东庐山而去。
溧水城距离东庐山北麓也就三十余里,有驰道相通,午时便赶到东庐山。
这时候从后方赶回来的斥候,又传来李碛午前率两百骑兵出溧水城,在渡塘湖的南岸,以少胜多,击溃从江乘城过来刺探军情的三百多南衙禁军骑兵。
这一场小规模的骑兵接触战,李碛率部当场斩杀百余敌骑,自身伤亡不足十人。
李碛麾下骑兵虽少,这次大概能吓得平陵江乘等城的南衙禁军噤若寒蝉,连斥候探马都不敢往到溧水县北境吧?
高绍将兵马留在山下临时的营寨里休息,他先与张平赶往尚家堡去见韩谦。
看这架势,信昌侯是迫不及待想在溧水城里独树一帜啊!
除了林海峥赵无忌等人率赤山军第一都精锐留守茅山北麓,盯着北面西北面的南衙禁军及楚州军,冯宣周处赵启孔熙荣等人率第二都第三都一部以及侍卫营精锐,都差不多在这两天南移到东庐山,在尚家堡周围驻扎下来。
大量的老弱妇孺也正在争分夺抄的分批南移。
目前经茅山西翼南下的通道彻底打开,随着战局的延续金陵及附近属县粮食的持续紧缺,还将陆续有大量的平民南下逃荒,会有更多的奴婢拖家带口投附过来,韩谦这时候便需要抓紧时间往南往东疏散老弱妇孺。
高绍走进尚家堡内的大殿,将李普迫不及待收编溧水世家迫使溧水子弟杀俘交投名状之事说给韩谦知晓,他当着张平的面,也是毫不客气的捅破李普此时居心何意。
韩谦手撑着长案,坐直腰脊,舒服的伸他个懒腰,平静的说道
这有什么意外的?李侯爷想要独树一帜,也无非是派人向岳阳新讨个旗号的事情。
张平却迟疑片晌,说道先帝开创大楚基业以来,这些年都是想办设法限制各家的私兵规模,也好不容易将禁军侍卫亲军的将卒都收编到诸屯营军府管辖,不再归哪家私有。李侯爷现在许投附过来的世家,直接统领私兵编入营伍,多少是有些倒退,却不知道李遇王爷知晓此事,会作何想?
看到信昌侯李普与李秀李碛等李氏小将近一个月来都老老实实的驻扎在小茅峰,张平多多少少也能猜到李遇很可能就藏身在茅山之中或者附近。
目前岳阳在金陵的兵马看似打赢两三仗,实际上还是弱得可怜,他不希望因为信昌侯李普与韩谦各搞一套,两人产生严重分岐,致使岳阳在这里好不容易打开的一点局面又毁于一旦。
也许他与韩谦都无法劝阻李普一意孤行,但他相信李遇说话是绝对有足够分量的。
他这么说,是想着韩谦或许应该正式见李遇一面。
张平建议韩谦去见李遇,高绍袁国维等人也觉得李遇倘若在茅山附近,见李遇或更有利形势。
韩谦摇了摇头,却不觉得此时是见李遇的时机。
时机真要是到了,李遇便会现身,哪需要他派人满山遍野
的去找寻?
而他不觉得去见李遇,真能有什么好的结果。
韩谦心境前后历经多次变化,他可能比任何人都清楚李家青年一代的想法以及李遇的无可奈何。
曾几何时,他对父亲的政治抱负,哪里有半点认同?
曾几何时,他难道不是满心想着父亲的政治抱负,对他是一种妨碍,一度不是千方百计的想着克服这种妨碍?
李遇不出面,而使李秀李碛率众跟李普会合,应该也是很清楚郡王府年轻一代的想法吧?
韩谦此时要做的,不是要将本身就不愿意露面的李遇请出来,强压李普及李秀李碛等李家青年将领一头,而是要因势利导,让李普等人发挥应有的作用,先熬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见高绍张平袁国维等还是满腹牢骚,韩谦宽慰他们说道
兵定常势,法无定形,紧迫之时,更需要从权行事。李侯爷执意如此,未必就是什么坏事。信王昨日也已经下令在北固山新设军府,从丹徒丹阳京口三县征召精壮奴婢为兵户,以补诸营兵力不足。
楚州军从这三县,便就能征三四万精壮补入营中吧?虽然王文谦之女王珺早就点破这点,预测这会缓解韩谦颁令征召奴婢入伍所承受的世家怨恨,但事情真发生的,张平高绍还是心惊。
毕竟赤山军除了要承受世家门阀的怨恨跟敌视外,来自楚州军与安宁宫的威胁更直接更迫切。
楚州军在长江南岸的兵力,现在很快就会突破十万,到时候他们就不会再像以往那般,像是给灯添油般两三千规模的往南线分兵了,极可能是两万三万的人马,轰然南下。
特别是尚家堡一役,赤山军应该引起信王及楚州军的足够重视了。
韩谦手按住长案说道所以说嘛,形势危厄瞬息万变,李侯爷愿意多做一些事,愿意多承担一些,总归是好事。
就信昌侯李普而言,既然在被夺兵权后都选择留下来,肯定是不甘心附属于他;姚惜水追着张平林海峥他们赶来金陵,却没有第一时间露面,更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主。
从李普姚惜水主动要求去打溧水城,韩谦对他们心里的想法便很清楚,对他们能轻松拿下溧水城,以及收编投降世家后,迫不及待的要自成一系的做法,也是一点都没有意外。
秦汉以降到前朝千余年,朝廷并没有专门机构,武官以及中高级将领的培养,主要由将门内部的传承完成——这与世家门阀的社会政治基础也有着极其复杂根深蒂固的牵扯。
李遇作为大楚第一名将,即便归隐多年,但仅仅是柴建李冲周数周元陈铭升之流,并不能反应出李氏作为大楚崛起以来的第一将门豪族真正的底蕴。
李秀李碛等李氏青年将领的崛起,有机会便在战场之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能有什么叫人意外的?
在李秀李碛等李氏青年将领的奋战下,轻而易举拿下溧水城,李普信心膨胀起来,想要据溧水自成一系,不再受他这边的牵制,又有什么叫人意外的?
至于李普倒退采用部兵制,收编投附世家,允许世家子弟直接控制私兵编入营伍,韩谦更不意外。
底层奴婢惨受剥削,绝大多数人目不识丁,身体孱弱,拖家带口,臃肿笨拙,在经历桃坞集军府及龙雀军组建过程的信昌侯李普
眼里,或许没有那么不堪,但桃坞集军府收编饥民成军,前后还是耗用大半年时间,才在荆襄战事里有耀眼的表现。
他们在金陵能在半年以上的时间吗,能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去养这么多的人马,能有一处不受干扰面积广及十数万亩的屯营用来安置奴婢家小,使安其心吗?
赤山军征召奴婢入伍兵马快速扩张所带来的很多问题,是攻陷尚家堡也无法掩饰的,李普自然也都看在眼底!
更不要说信昌侯李普等人所站的立场,是天然跟底层奴婢对立的。
而允许投附世家子弟率私兵编入营伍,承认世家对私兵部曲的绝对控制,虽然会使得李普他们对新编兵马的控制权有限,仅仅停留在对投附世家的节制之上,但只要诸家的家小都集中在溧水城内,实际成为他们所控制的人质,至少短时间不用担心他们的忠诚问题。
这也能最大程度减轻他们筹集粮秣兵饷的压力,最大程度减轻动员组织兵马的难度,也能避免将手里有限的精锐分散出去。
说实话,韩谦要不是背负着父亲的遗愿,不愿看金陵饿殂遍野,要不是目前还有一条极窄的路可以走,他也不愿意将这个巨大而脆弱的雪球背负到自己的身上来。
即便有梦境世界的经验教训可以借鉴,但韩谦心里也很清楚,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想要成功的动员发动组织底层民众,实在是太难了。
李普能在溧水城那么做,李秀李碛以及姚惜水等人应该都是赞同的。
而不管怎么说,李普在溧水城搞得声势越大,也越能减轻他们西翼的压力。
韩谦这时候去找李遇做什么,难道他对李普连这点忍耐性都没有?
韩谦非但不会去找李遇,还想着将攻下尚家堡时,所俘虏的诸家子弟及族人押送去溧水,交给李普收编,跟张平说道还要麻烦张大人走一趟,将这些人送去溧水
啊?张平很是意外,以往的韩谦是何等的意气张扬,扣留这些人,对投附李普的诸家怎么也要算是一种牵制,不确定的问道,真要将这些人送去溧水城?
我没有杀俘的癖好,留下这些人每天吃喝便要耗去两三百斤粮谷,韩谦说道,除非李侯爷那边不愿意接手,我便只能将他们继续关押在尚家堡
李侯爷或许会声称这些人是从韩大人你手里讨要过去的。张平说道。
他不觉得李普会拒绝,毕竟将这些人接回到溧水城,只会更有利他对投附世家的控制及笼络,但暗感以李普的秉性,或许会声称这些人是他从韩谦手里强讨过去的。
我岂会让李侯爷占我这个便宜?我会说是张大人从我这里强讨过去的。韩谦笑道。
我可不敢居这功。张平谦逊说道。
共渡艰险,想要相安无事,还要请张大人多费些心思。韩谦正色说道。
他不是白送张平这个人情,之所以将这个功劳按到张平的头上,也是方便张平方便在溧水与东庐山往来联络,也是要在短时间内叫李普感觉好受些信心再膨胀些,步伐迈得更大一些更坚定一些。
张平沉吟片晌,他总觉得韩谦对李普在溧水的作为,反应过于平淡,心想韩谦总不可能真就以为能与信昌侯相安无事,便点点头应下这事。
。
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势
见张平应承下这事,韩谦又亲自给张平、高绍介绍这两天南面宣州以及东面溧阳、金坛两县的形势:
“目前传出消息,信王暂时仅从丹徒、京口、丹阳三县征召精壮奴婢,还没有波及到金坛、溧阳、临津、阳漾四县,但这四县以及往东太湖北滨的常州、苏州诸县乡族必然也会很快感受到压力。而楚州军在长江南岸兵力稍稍充足之中,更不会仓促与安宁宫决战,我想他们或会往东先控制常州、苏州,确保其粮谷无忧,同时又可以搜苏润常三州的船舶,扩其水军。在此之前,杨涧所统领的楼船军始终是其威胁……”
“韩大人之前似乎更担心楚州军会分兵南下,进入界岭山与浮玉山之间,封住赤山军东进的通道”张平有些疑惑的说道。
“我之前确是有这个担心,”韩谦说道,“我在茅山征召奴婢入伍,所触乃是地方势力的逆鳞,对茅山以东、以南的乡族都有极大的惊扰。要是楚州军此时不急着扩充兵马,甚至放弃与安宁宫在宝华山南麓对峙,将前锋三万精锐大军从静山庵收缩到丹徒、丹阳等地,令南衙禁军及寿州军能腾出手来从西面夹|逼我们。同时,他们还能抽出更多的精锐兵马南下;并能利用地方势力对我们的忌惮跟仇恨,在界岭山与浮玉山之间形成联手布防之势——这才是最令我头痛的。好在信王既没有足够的耐心,又不是那种愿意将主动权暂时让出去、坐待时机的人。如今楚州军在京口征用精壮奴婢,看他们的措施,似要比我们缓和一些,但楚州军势大,则令地方势力对他们的忌惮也深。他们此时要是再立时大规模分兵南下,反倒令我少些担忧……”
张平想想也是,楚州军此时大举分兵南下,不能取得宣州、湖州地方兵马的信任,甚至会加强这两地地方兵马的忌弹,便会叫南线陷入更微妙的牵制之中,未必就一定对赤山军不利。
这种情形下,楚州军会优先加强对形势要简单得多、粮谷资源更充裕的太湖北滨平原的控制。
赤山军因此能得一定的喘息时间,但问题是这个时间可能只有一两个月,想到后续每走出一步都错综复杂、都步步惊心,张平忍不住感慨道:“也是亏得你敢在这样的棋盘上落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