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待到这些伤兵回到兴庆府时,各州军民已经议论纷纷,都在看朝廷会如何处置此事。
李乾顺在宫中得知此事后,还能怎么处置当然是做好被敲诈的准备,派人与楚军接触,设法营救那些战俘啊
如今夏军主力都被楚军歼灭,国内本就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如果此时李乾顺对被俘的将士还不管不顾,只恐连最后的一点军心也要失去。
李乾顺急忙派遣大臣谋宁克任赶赴平夏城,与西门庆谈判赎回被俘夏军将士的事宜。
与此同时,李乾顺还备上厚礼,遣使带往金国的西京大同府,向金国都元帅完颜宗翰谢罪,同时哀求他以宗主国的身份调停夏、楚两国之间的战事。
短短数月之间,西夏国国主李乾顺就从一个热衷于开疆扩土的战争狂人,变成了一个引经据典,爱好和平的儒家弟子。
就在西夏国国主李乾顺上窜下跳,施展浑身解数化解危机,企图保住西夏国时,正在平夏城修整军队,收伏西军各路势力的西门庆再一次被加官晋爵。
平夏城大捷、敌酋李察哥、李良辅、嵬名阿吴授首的战报传到东京汴梁城后,楚国朝野上下,举国欢庆。
不甘寂寞的御史陈东再一次抢先跳出来发声。他上书朝廷,请求朝廷表彰嘉奖西门庆军的将士,并为枢密使西门庆相公封王
朝中大臣中,许多人都对陈东刮目相看。
陈东,你这厮不是太学生中仗义执言的代表人物么怎地西门庆枢密使离开东京汴梁城前提拔你担任了朝中御史,你这厮就如此没有风骨地跪舔西门庆枢密使了
难道你的老师秦桧没有教导你,御史的职责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喷人是搜肠刮肚地攻击其它官员
当初西门庆枢密使提拔你为御史时,看中的可就是你见谁喷谁的无耻风范啊
你这厮不好好的去骂人,居然抢着来拍西门庆枢密使的马屁
拍马屁都被你这个小御史抢先了,还让我们这些朝中大臣怎么表演
陈东小儿,着实可恨
诸大臣正在腹诽时,陈东的老师,户部尚书秦桧第一个出列附议陈东的这个上奏。
紧接着,诸位大臣纷纷争先恐后地附议。
木雕天子张邦昌能有不同意见吗当然是欣然准奏,让群臣商议给西门庆的封号。
经过程万里、慕容彦达、童贯、赵明诚等大臣商议,朝廷加封枢密使西门庆为东平郡王,全权处置征讨西夏国之事。
西门庆麾下参战诸将,也各有提拔封赏,西门庆任命的泾原路经略使曲端、秦凤路经略使刘锜、西安州知州任得敬等人,也得到了朝廷行文正式追任。
总而言之,随着西门庆军入陕,并击败西夏军主力,威震天下后,陕西五路的军政大权已经全部落入西门庆的手中。
如今西军诸将是起是落,俱是西门庆枢密使一言而决。
西夏国使臣薛元礼在东京汴梁城里也被吏部尚书马植耍得团团转,苦求了楚国皇帝张邦昌许久,方才明白是战是和,须得与东平郡王西门庆协商。
马植也不管薛元礼是否乐意,直接派兵将他“护送”出东京汴梁城,让他去遥远的平夏城与西门庆谈判,不让他再逗留于东京汴梁城中打探虚实。
薛元礼只得在楚军的监视护送下踏上了返回楚夏边境的路程。
此时,被西夏国国主李乾顺派遣到平夏城出使的谋宁克任更是苦闷。
谋宁克任是忍辱负重,硬着头皮来与西门庆军谈判赎回战俘之事。
可是西门庆根本就不见这厮,只是让马扩与吕熙浩二人与他谈判。
马扩与吕熙浩二人当年与金军交涉时,倍尝弱国无外交的滋味。如今以战胜国的姿态与西夏使臣谋宁克任谈判,心头的感受当真是天差地别,好不痛快
对于西夏国,自然是要狮子大张口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讨价还价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一千零二十四章讨价还价在东平郡王西门庆的授意下,马扩、吕熙浩带着谋宁克任去平夏城外的西夏军战俘营中逛了大半日,向他展示了东平郡王西门庆口中的“人道主义”。八八读书,o
谋宁克任见到西夏军俘虏衣着整洁,精神良好,饭食也有基本的保证,显然没有受到楚军的折磨nuèdài,不仅也对楚军主帅西门庆感佩不已。
许多西夏军俘虏都认得大臣谋宁克任,见到他出现在俘虏营里,顿时燃起了回归家乡的希望。
其中有的西夏军将领甚至直接开口问谋宁克任,可是国主让他带钱来赎人
谋宁克任怎敢当面让这些俘虏失望他只得频频点头,含糊其辞地说他正是为此事而来,请诸位将士放心。
得到谋宁克任的口头承诺后,西夏军俘虏们愈加放松,于是成群结队地去听军中说书先生说平话故事了。
战俘们不仅有吃有喝,衣食无忧,还能够听平话娱乐这日子比起他们在西夏军中还逍遥快活啊
谋宁克任总算是对西门庆的“人道主义”有了几分直观的感受。
当然,谋宁克任可不知道,俘虏营中的这些个说书先生可不是普通的江湖艺人,而是西门庆在阳谷县时就培养出来的一帮宣传人才。
这些说书人最早是四处说一些西门庆写的三国演义平话,在江湖上间接为西门庆扬名。
西门庆进入东京汴梁城掌权后,这些说书人就改说西门庆年轻时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英雄故事了,直接红果果地为西门庆造势。八八读书,23o
西门庆领军西征时,也带上了自己的这支宣传队。
这些说书人即可以平日里为大军将士娱乐,减轻他们对行军作战的艰苦感受,也可以对西军进行宣传,帮西门庆树立光辉形象。
说白了,这帮军中的说书人,就类似于后世的部队文工团的作用,可以激励士气,教育官兵。
西门庆捉了这么多俘虏之后,当然不会放过对这些西夏军俘虏xǎo的机会。
或许军中少量的党项人会顽冥不灵,不受教化,但人数更多的汉军却抵达不了说书人妙趣横生的故事,不知不觉间就听入耳中,记在心上。
经过说书人的一番努力,如今这些俘虏大多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楚军主帅西门庆虽然是夏国的敌人,但他的确是天下有数的大英雄大豪杰
对于西门庆而言,这样的宣传效果已经足够了。
这些俘虏已经暗暗对自己起了尊崇之心,即使是将他们放归西夏国,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很难坚定地与西门庆对敌了。
再加之说书人们给俘虏说的平话中,有许多汉唐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凉州、河西一带都是汉人的领地。
听多了这些故事,西夏军俘虏中的汉人不免变得糊涂起来,不知自己为何要与代表汉人群体的大英雄西门庆交战。
不知不觉间,数万西夏军俘虏的意志已经被西门庆搅乱。
谋宁克任只是在马扩、吕熙浩二人的陪同下匆匆一瞥,如何窥得其中奥妙
只不过,见识了西门庆军善待西夏军俘虏后,谋宁克任心头明白,此番楚军的刀已磨得十分锋利,夏国定会被切掉一大块肉。
果不其然,当笑容满面的马扩、吕熙浩二人陪同谋宁克任出了战俘营,返回平夏城中后,立即向谋宁克任提出了交换战俘的条件。
吕熙浩说自己曾经担任过河北转运使,深知运送粮草辎重的不易。这陕西五路山高林密,道路崎岖,路上的损耗远远超过河北。
由此可见,要养活战俘营中的这数万西夏军将士,楚国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因此,西夏国想要赎回这些将士,每个士卒须得支付白银一百两,而每个将校军官则须支付白银五百两的赎金。
吕熙浩微笑着对谋宁克任说,西夏军俘虏在战俘营所耗原不止这些钱,只是我军主帅西门庆郡王以慈悲为怀,为了让这些俘虏能够回家与亲人团聚,这才给西夏国减免了许多费用。
说完这话,吕熙浩掏出一页纸递给了谋宁克任,对他说道“贵使请看,我已安排人给贵国算好了,要赎回所有的俘虏,只须三百六十八万五千二百两白银而已。”
吕熙浩口中一个轻轻松松的“而已”,却让接过纸张的谋宁克任双手颤抖,胸口起伏不定。
西夏国可比不得楚国地大物博,要西夏国一次性掏出三百多万两白银来赎人,只怕会让西夏国元气大伤,要了西夏国国主李乾顺的半条命。
可是,国内军民翘首以待,这赎回战俘之事已经成为西夏国一个影响军心和yi的政治大事,容不得谋宁克任意气而为。
再者说,西夏国的精锐军队在楚国境内被全歼,国内兵力不足,防守空虚。
战俘营中的三万多将士都曾经是西夏军中最英勇善战的人。
若是能够将他们营救回去,重新武装成军,也是一支重要的军力,可以解李乾顺的燃眉之急。
这个诱惑,也是李乾顺和谋宁克任难以拒绝的。
想到自己离开兴庆府时,国主李乾顺要自己卑躬屈膝,不惜一切代价救出这三万多可战之兵,谋宁克任不得不腆颜哀求吕熙浩和马扩,希望楚军能够慷慨大方一些,减免一些赎金。
谋宁克任苦着脸说,夏国地处边僻不毛之地,人口稀少,国穷民困,这三百六十多万两白银,夏国实在是拿不出来。
不等谋宁克任哭完穷,马扩冷哼一声,对他说道“贵使莫要在我二人面前惺惺作态了。我等提出的条件,已经是考虑到贵国是个穷国,予以优惠了。
贵使可听说过我军主帅西门庆郡王从金军大营救出数千女子之事
实不相瞒,那些女子都是西门庆郡王用自己的钱财从金军那里赎回来的
须知金军大营中的女子,一个民女的赎金都是白银二百锭那可比你们这些身经百战的西夏武士贵得多了
西门庆郡王当时还只是一个没有功名的白身,可是他面对金军提出的条件,眼都未眨一下就掏钱赎回了数千女子
贵国国主好歹也是一国之主,难道倾夏国之力,竟然不如我楚国一个没有功名之人”11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交接俘虏
谋宁克任听了马扩之言,尴尬地一笑,开口答道“西门郡王天下英豪,岂是寻常白身之人……委实是鄙国一时拿不出这许多现银,不知可否用牛马牲畜交换在下听闻,贵国每年都要花钱向番人购买马匹,我夏国出产的马匹更胜番马……”
马扩闻言说道“贵国要用河曲马抵债,也可以商议。不过,马匹牛羊之类活物也需要草料喂养,这可是一笔大开支。若用活物抵债,我意只能五折计价,不知贵使如何说”
马扩这是要逼着谋宁克任贱卖上好的河曲马了。
谋宁克任心中恼怒,直欲拂袖而去。然而王命在身,他也只能再含羞忍辱,絮絮叨叨的与马扩和吕熙浩二人讨价还价。
马扩和吕熙浩不为所动,一文钱也不少。谋宁克任只得无奈地说,须得派人返回兴庆府,向国主回禀请示。
“贵使请自便,不过在下提醒贵使,今日的报价,乃是这些时日贵军俘虏的花费。若是贵使迁延日久,贵军俘虏糜费的钱粮,同样是要算在贵国的赎金中!”
吕熙浩不愧是担任过转运使的人,算起账来可是锱铢必较。
谋宁克任心头痛骂不已,却只能陪着笑脸告退,回到驿馆中写好密信,派心腹武士十万火急地送回兴庆府。
从葫芦河畔的平夏城,到黄河岸边的兴庆府,不说是一马平川,却也少有阻碍。
谋宁克任的部下骑着快马,十余日间就跑了一个来回,给他带回了西夏国国主李乾顺的最新旨意。
李乾顺在密信中告知谋宁克任,如今西夏国四处碰壁,急需解困。
李乾顺告诉谋宁克任,在楚国都城东京汴梁城出使的使臣薛元礼并未能够与楚国达成和议。
薛元礼回禀,楚国的实权都掌握在东平郡王西门庆的手中,楚国是战是和,是由身在平夏城的西门庆一言而决。
此时薛元礼已经离开东京汴梁城,正在赶往平夏城谈判的途中。
此外,西夏国与金军都元帅完颜宗翰的交涉也不顺利。
当西夏国使臣赶往大同府求见完颜宗翰,请他为夏、楚两国进行调停,促成两国之间停战时,却被完颜宗翰冷嘲热讽的训斥了一通。
完颜宗翰质问西夏国使臣,当初他派使臣赴兴庆府调停时,为何西夏国国主李乾顺不听他好言相劝,执意扩大战争
完颜宗翰骂道,西夏国兵败之后方才记得大金国是宗主国,难道当真以为他完颜宗翰好欺么
完颜宗翰不仅当场拒绝了帮西夏国调停战事,甚至痛骂了西夏国君臣一番,对西夏国的无视之意表露无疑。
出使大同府的西夏国使臣吓得半死,急忙向国主李乾顺复命。
李乾顺迫不得已,只好在谋臣的建议下,向金国都城会宁城派出使臣,准备向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示好,请他下旨调停夏、楚两国的战争。
只是,金国都城会宁城山高路远,远水解不了近渴。西夏国要想解除眼前的危机,还得先依靠自己。
因此,为了稳住楚军主帅西门庆,西夏国国主李乾顺让谋宁克任答应西门庆的条件,向他示好。
李乾顺甚至要求谋宁克任伺机用奇珍异宝贿赂楚军主帅西门庆,力争达成两国之间的和议。
李乾顺的意思就是,不惜代价求和,为他修养生息,重整旗鼓争取时日。
谋宁克任看完国主李乾顺的密令后,立即穿戴整齐,求见马扩与吕熙浩二人。
这一次,双方很快达成了用三百六十多万两白银交换战俘之事,并签署了正式的协议。
谋宁克任与马扩、吕熙浩二人达成协议后,向二人请求面见西门庆郡王致谢。
西门庆闻讯后,在府中接见了这个西夏国使臣。
谋宁克任向西门庆献上了许多贵重的礼物,并毫无廉耻地吹捧西门庆郡王慈悲为怀,大仁大义。
谋宁克任表示,希望西门庆能够怜悯遭受兵灾的两国百姓,同意夏国割地赔款求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