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自然,这些地方也都成了楚国的领土。谋宁克任一行辛苦跋涉了一日,依然是在“楚国”境内打转!

    并且,看这个趋势,楚军攻城掠地的速度超过了谋宁克任等人的行进速度,似乎徒步前行的谋宁克任一行是走不出楚国的领土了

    占据了黄河岸边的应理城和鸣沙城后,西门庆军也就成功掐断了西夏国东、中部区域与西部凉州、河西地区的交通联系。

    如此一来,刘锡、刘锜兄弟与任得敬等将就可以大举进攻凉州与河西地区了。

    在西门庆的主力修整,等候后勤辎重时,熙河路经略使刘锡与秦凤路经略使刘锜兄弟也没有闲着。

    借着西门庆军大败西夏军的威势,刘锡与刘锜说服了熙河路西边的吐蕃诸部首领参战,使得楚军刘锡军团的实力大增。

    在西门庆军向西夏国京城兴庆府进军时,刘锡、刘锜军团也向凉州发起了攻势。

    至于东面的无定河夏州方向,楚军关胜等部也步步紧逼,让夏州都统李合达疲于应付,无法回师救援兴庆府。

    当然,最主要的攻势,还是由西门庆的中路军团发起。

    在攻占鸣沙城后,西门庆军折而向东,很快就包围了西夏静塞军司的主城韦州城。

    作为夏楚两国边境的堡垒城市,西夏国在韦州城驻扎了两万守军。

    韦州城西边是葫芦河川,东边是灵州川,韦州城居高临下地守护着这两条黄河的重要支流,也是兴庆府和灵州等河谷平原地区的南方屏障。

    两万西夏守军面对楚军的进攻,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

    只要守住此地,楚军就无法安心地越过韦州,向北进攻西夏国腹地。

    正是因为韦州城的重要性,西夏国国主李乾顺才安排谋宁克任将赎回的战俘都带到此地,欲加强韦州城的战力。

    怎知西门庆技高一筹,打乱了西夏国的防御部署。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迫降韦州
    面对韦州城外如潮水般涌来的楚军,城内守军还是有几分坚守的勇气和斗志。

    西夏人不太擅长筑城,韦州城甚至比平夏城还要小。

    可是正因为城池防御面小,城内又增加了许多守军,反使得韦州城变成了一座军事堡垒,防守更为严密了。

    西夏军早就在城中囤积了半年以上的军粮,做好了两国和谈不成后,固守此地的打算。

    当楚军兵临城下时,西夏军紧闭城门,守将带着弓箭手登上城墙,准备与楚军大战一场。

    兵法有云,夫战,十倍攻之,五倍围之。西夏军将领见城外的楚军也不过十余万人,认为双方差距不过五倍,楚军实难攻克韦州城。

    接下来,就是楚军长期围城,两军比拼意志力的传统战法吧

    当西夏军守城将领还在幻想着坚守韦州城,让楚军军粮不济时,却见楚军的军阵中推出几个大车,大车上似乎还有铜铁铸造的大圆筒

    那是何物难道是造型奇特的攻城锥

    没有见识的西夏军将士议论纷纷,有大胆的武士甚至在城墙上脱了裤子,对着楚军的几个大铁筒隔空

    楚军的军阵中,“神火将军”魏定国咬牙切齿地看着城墙上尿得正欢的几个西夏军武士,对身边的一队神火兵下令道“给老爷瞄准那几个贼撮鸟,炸得他们鸟飞卵散”

    “开炮”

    随着军中一声令下,正对城门楼的几门攻城重炮发出了惊天的嘶吼。

    巨大的石弹从攻城炮的炮筒中飞出,电射而至,将城门洞里的大门击穿,瞬间撕扯成了一堆木屑。

    这些石弹与城门木屑去势未尽,直撞入城门之内,将猬集在城门后的上百西夏军撞得血肉横飞。

    几乎在攻城炮逞威的同时,魏定**中的曲射野战炮也发动了齐射。

    城墙上那几个还未及提上裤头的西夏军勇士遭到了特别优待,足足有五发炮弹在他们身边炸开。

    这几个尿得欢的勇士被炸上了半空中,当真是求仁得仁,鸟飞卵散了。

    城门楼上的西夏军守将也得到了重点关照。一轮炮击后,城头上硝烟弥漫,城门楼都被夷为平地,那守将也尸骨无存了。

    西门庆军并没有趁着城门洞开杀入城去,而是又进行了两轮炮击。

    炮声轰鸣中,城头上的西夏军守军死得七七八八,所剩无几。

    三轮炮击后,西门庆军的进攻却突然停止了。

    近十万大军就这么默默地陈兵于韦州城下,鸦雀无声。

    中军大旗下,西门庆骑在踏雪乌骓马上,十分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军队。

    经过多年的训练,又经历几场大战后,西门庆的这支主力军队终于有了天下强军的风范。

    “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孙子兵法中的“风林火山”,可以用来形容自己这支军队了吧

    此刻不正是“不动如山,难知如阴”么

    果不其然,若是城外的楚军喊打喊杀,乘机攻城,城内的西夏军还能够理解。可是城外楚军纹丝不动,却让城中的西夏军莫名其妙了。

    西门庆军的第一次炮击,大概炸死了正面城墙上负责防守的西夏军一两千人,城中却还有一万多军马。

    在城中将领的督促下,西夏军将士又战战兢兢地爬上了城墙。甚至还有西夏军勇士趁着这个诡异的空隙抢修封堵城门

    见到城墙上站满人后,西门庆一声令下,“神火将”魏定国又指挥部下进行了第二轮炮击。

    火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西夏军将士的惨叫声也凄厉无比。

    然而,同样是三轮炮击后,魏定**又停止了攻击,由“神火兵”发展而成的火炮兵们悠闲地清理着炮膛。

    西门庆军的骑兵和步兵没有接到命令,依然原地不动,没有发动突击冲锋。

    可是,西夏军守军的意志已经被彻底打垮了。

    未过多久,韦州城知州就亲自骑马出城乞降,哀求西门庆绕过全城军民的性命。

    在见到楚军主帅西门庆时,被吓坏了的韦州知州还一脸哀怨地讨教,为何楚军不早些派人招降。

    西门庆故作烦恼地说,大军远征,军粮运输不易,自己的军队没有余粮养战俘,所以自己的本意是将城中守军统统炸死,图一个干净省事。

    那韦州城知州被西门庆的恫吓吓破了胆,急忙向西门庆交代,说城中余粮足够五万大军半年之耗。

    那知州哀告说,如今城中只有一万多西夏军,耗不了多少粮食。望将军慈悲为怀,莫要因为粮食而屠城。

    为了表示自己投降的诚意,那知州还毛遂自荐,愿意在投降后在这韦州配合楚军征收军粮,供给西门庆的大军北征之用。

    西门庆的一番恫吓达到了目的,就同意西夏军投降。

    于是,那韦州知州带着剩下的守军出城投降,将韦州城献给了楚军。

    看着西夏国守备森严的韦州城就这么轻松地被攻下,骑兵大将史文恭不由得哀叹一声,对苏定说,我等的个人勇武,都快没有用武之地了

    苏定也点头叹道“我等在曾头市这些年,真是孤陋寡闻,蹉跎年华。

    能够发明如此恐怖的武器,东平郡王真是神鬼莫测之人啊

    幸得哥哥与东平郡王早年结下厚谊,你我兄弟二人今日才能跟着郡王他做一番大事”

    史文恭闻言,也点头称是。

    因为韦州城城池不大,西门庆只派遣洪振军入驻城中,却将大军继续驻扎在城外。

    城中堆积如山的军粮也陆续搬运到诸军的大营中。

    有了这些军粮,再加之西门庆军从平夏城带来的军粮,足以保证西门庆军三个月的消耗了。

    如果韦州知州所言不虚,能够从辖区内征集许多藏起来的粮食,那么西门庆军半年的军粮都够了。

    这可是大大缓解了西门庆军的后勤压力,可以少动用许多民夫长途搬运。

    远在东京汴梁城的秦桧得知这个消息,心里也会乐开花吧

    为了防备楚军的进攻,西夏国国主李乾顺在割踏寨准备了武器和马匹,在韦州城又囤了许多粮食,不想却统统便宜了西门庆的大军。

    西门庆决定,在灭亡西夏国后,给李乾顺一个“夏境转运使”的荣誉官职。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李乾顺的反击
    韦州城之战谢幕后,西门庆军又多了一个战俘营。

    谋宁克任一行被迫转道韦州城,与吕颐浩再度商议战俘交割事宜。

    望着被炸毁的城门和一万多束手就擒的西夏军将士,谋宁克任面色苍白,已经无力再去谋划夏国的将来。

    晋王李察哥和大将李良辅的军队是如何战败的,谋宁克任从战俘们口中已经有所耳闻。

    不过,毕竟没有亲眼目睹,谋宁克任对战俘们的说法将信将疑,认为他们或许是为了给自己寻找战败而降的借口,而夸大了西门庆军的实力。

    可是,如今亲眼见到韦州城坚固的城墙被西门庆军炸得残缺不全,谋宁克任明白,没有甚么能够阻挡西门庆军前进的脚步了。

    心灰意冷之下,谋宁克任也没有心思再拯救韦州城的这一万多战俘了。

    当吕颐浩前来问话时,谋宁克任直接以夏国困顿,再无余财赎人为借口,婉拒了吕颐浩的交易。

    吕颐浩没能与谋宁克任做成这笔买卖,也不恼怒,而是将受伤的俘虏放走,如在平夏城时一般,让他们归乡传播楚军的恐怖,以及楚军准许夏国出钱赎人的消息。

    谋宁克任不愿出钱了,或许李乾顺被逼无奈,还能紧一紧裤腰带呢

    西门庆军稍作修整,就沿着东面的灵州川北下,直扑下游的灵州城。

    谋宁克任与获释的战俘们在范琼军的押送下,如同观战团一般,继续跟着西门庆军的脚步前进。

    只不过,这三万俘虏出发时,却减少了三千多人。

    原来,战俘中本就有三千多人是韦州本地人户。

    当他们到达韦州城外时,城中和周边乡村的亲朋好友都纷纷前来寻找探望自己的亲友。

    就在这些人远远相对,悲悲切切时,吕颐浩却向他们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吕颐浩拿着平夏城登记的战俘人员册说,如今韦州全境已经归于楚国治下,因此韦州出身的战俘们已经变成了楚国的百姓。

    既然是楚国人,那么这些战俘也不必遣返西夏国了。吕颐浩指挥手下,将战俘中的韦州人都逐一释放了。

    在这些战俘和他们的亲朋好友的感激涕零时,吕颐浩也告诫和勉励了这些人一番,要求他们返乡后安分守己,做楚国治下的良民。

    这些俘虏早就被西门庆军的强大所慑服了,再加之在平夏城又被说书先生们洗了脑,哪里还会与西门庆军对抗,自取灭亡

    战俘们指天发誓效忠楚国后,方才扶老携幼,喜极而泣地各自归家。

    这一幕,看在剩下的战俘们眼中,却让他们也心生羡慕之意。

    其中数千灵州俘虏面面相觑,竟然都动了异样的心思若是灵州城被楚军攻克,我等是否也能变成楚国人,被释放回家

    这些西夏军战俘竟然盼望着西门庆军能够一路高奏凯歌了

    谋宁克任也能感受到队伍中异样的气氛,不过他却一言不发,只是埋头赶路,也不知在想些甚么。

    西门庆军顺流而下,正如这些西夏军战俘企盼着的一样,势如破竹地攻克了沿途的溥乐城和耀德城,推进到灵州城下。

    这一下,真是震动整个西夏国了。

    从灵州到兴庆府,是西夏国的核心地带,相对于西夏国其它地区,此地人口众多,土地平整肥沃,乃是西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宋神宗时,宋军曾经打到灵州城下。可是宋军被西夏军打败,损失了数十万军队和民夫。

    灵州城一失,就意味着西夏国最核心的河谷平原地区向楚军敞开,都城兴庆府,乃至整个西夏国也都危在旦夕。

    原本西夏国还有一个陪都,也就是西京凉州,可以让西夏国君臣在战事不利时进行战略转移。

    可是,兴庆府到凉州的道路已经被西门庆军截断了,李乾顺若是要西逃凉州,只能冒险穿越茫茫大沙漠。

    更何况,凉州城也面临着楚军西路军的猛攻,能否守得住,也是未知之数。

    西夏国国主李乾顺退无可退,只得使出浑身解数化解危机。

    在军事上,李乾顺动员军队保卫灵州,在灵州至黄河峡口一线囤积了十万大军,阻挡西门庆军北上。

    与此同时,西夏军派遣许多别军翻山越岭,绕道到西门庆军身后,试图袭击西门庆军的粮草辎重,破坏西门庆军的攻势。

    在政治上,李乾顺接二连三地派使臣赴西门庆军谈判,卑躬屈膝地表示夏国愿意奉楚国为主,请楚军高抬贵手,留下夏国的宗庙社稷,不要赶尽杀绝。

    此外,李乾顺还病急乱投医,飞马给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和都元帅完颜宗翰送去许多礼物,请求金国出兵救援自己这个忠心耿耿的藩属国。

    李乾顺在写给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和都元帅完颜宗翰的国书和密信中,说楚国野心勃勃、实力强大,有吞并夏国之志。倘若金国坐观夏国被吞并,只恐楚国实力增强,未必还会乖乖的听命于大金国。

    总而言之,李乾顺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希望金军能够再度南下进攻不安分的楚国,恢复三国之间的秩序。

    李乾顺在向金国告状时,却只字不提数月前不安分的正是想要吞并陕西五路的夏国。

    为了挽救国运,李乾顺绞尽脑汁,使上了一切的手段。

    甚至他还采纳谋臣的建议,派人潜入楚国境内施展离间计。
1...242243244245246...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