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他组织了一些t26及kv坦克用于进攻红波利亚纳并首批全部投入。

    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罗科索夫斯基知道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根本就无法将德军装甲团引出小镇与苏军作战。

    果然,德军很快就上当了,他们的坦克一辆辆的从镇里的开出来并排成进攻队形与苏军部队对峙。

    德军很有信心在这样的坦克战中获胜,尤其对手只有t26和kv坦克。

    但德军没想到的是,苏军根本就没打算跟他们打坦克战。

    只听一阵“嗖嗖”的怪啸,一片火箭弹黑压压的朝德军坦克阵形飞扑而来,接着只听一阵“隆隆”的爆炸声,德军还没反应过来坦克部队就被火焰和烟雾履盖。

    这时才是苏军真正开始进攻的时候,只听一阵“乌啦”的高喊,苏军就冲进了红波利亚纳镇并顺利将其收复。

    消息很快就传到冯.博克那,冯博克叹了一口气沉默不语。

    “元帅!”副官说:“我马上让他们把红波利亚纳夺回来了!”

    冯.博克无力的摇了摇头:“我们的部队连续作战几个月已经疲惫不堪了,这里寒冷的气候对他们又是严峻的考验,更重要的还是……敌人的抵抗已经越来越强、越来越有力量,就算我们再夺回红波利亚纳了无济于事了!”

    “元帅阁下,您的意思是……”

    “我认为俄国人的援军已经赶到了!”冯.博克说:“我们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如果斯大林听到冯.博克说的这些话,他肯定会为此后悔。

    因为只是为了将德军从红波利亚纳逼退就打草惊蛇让冯.博克察觉到危险并希望能撤退。

    如果德军在这时撤退的话,损失或许还不大,毕竟此时德军还在进攻而苏军的反攻还没准备好。

    所以,即便总体形势对德军不利,但他们还是可以从容撤退然后在100公里外也就是苏军一道防线处建立一道防线。

    问题在于希特勒不甘心失败,或者说他放不下这个面子……他早就将牛皮吹了出去,认为德军很快就能打下莫斯科,而且还是向全世界宣布。

    自负的希特勒当然不允许前线部队让他在全世界面前出丑。

    于是,他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冯.博克的撤退请求。




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发
    今天有事只有一更了,明天三更补上!最近开学事情比较多,抱歉!

    12月25日,是1941年的圣诞节。

    古德里安的指挥部设在图拉南面的9英里处,这里几乎可以说就是前线。

    古德里安十分绝望的坐在椅子上,沉默了一会儿,就拿出纸笔给妻子写了一封信:“冰冷而又条件恶劣的住处,不足冬衣、严重损失的人员和物资、微薄的燃料补给,这一切使我们的军事行动变成了一种折磨,沉重的责任让我越来越沮丧,尽管各方都说了许多鼓励的话,但没人能接过我肩头的担子!”

    写完信,封上封口,然后古德里安就将信交给副官让他交给后送的伤员带回去。

    接着,他就从墙上取下军帽戴在头上,下令道:“撤退!”

    “什么”副官闻言不由一愣:“可是元首命令……”

    “我说了!”古德里安打断了副官的话:“撤退!”

    “是,将军!”副官挺身,然后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古德里安将目光眺向莫斯科,自言自语的说道:“对莫斯科的进攻失败了,我们遭遇了败绩!”

    然后,他头也不回的跳上了桶车和警卫们一起朝后方撤退。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指挥官,古德里安不在乎元首的命令,他在乎的是士兵的生命……如果有可能获胜,他会和士兵们战斗在最前线并坚持到最后一刻,但他却知道此时已不可能获胜。

    也就是说,元首的决定是错的,古德里安不会为了服从元首而让士兵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是,当晚希特勒就得到了消息,于是古德里安马上被解除了职务。

    因为同样的原因被解除职务的还有第4装甲集群司令霍普纳。甚至还有一个获得骑士十字勋章的斯波纳克将军被判死刑。

    如果说希特勒在之前还对攻下莫斯科抱有一丝希望的话,那么在此时就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场仗打不下去了……各部队甚至是一直在一线指挥作战的指挥官都在撤退,就足以说明德军已无心恋战。

    但希特勒的命令依旧没变:“不许后退一步!”

    虽然此时德军已无法再往前迈出一步,但即便是在防线上等待,希特勒也要让他的士兵等在那里……或许,敌人会在这种压力下先行崩溃,谁知道呢

    但事实当然不像希特勒想的那样。

    在希特勒大批撤换前线将军试图稳住军心时,苏军正在积极准备反攻。

    朱可夫一个电话打到近卫坦克第一旅的指挥部。

    “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朱可夫问。

    “我们还需要几天的时间!”卡图科夫回答:“火箭筒数量还不够,弹药也不足!”

    “不足的可以等后续补上!”朱可夫说:“除非你打算错过反攻的时间!”

    “当然不,朱可夫同志!”卡图科夫回答。

    反攻是件振奋人心的事,卡图科夫当然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

    其实就算卡图科夫愿意放弃,朱可夫也不会让他如愿的。

    因为反攻的意义非同小可,德军虽然没有了进攻的实力,但并不代表他们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所以,如果苏军辛苦组织起来的反攻被德军挡住甚至击退,那对苏联军民的士气来说必定是个惨重的打击……苏军在精心准备下连苟延残喘的敌人都打不过,那是否意味着等敌人缓过气来,就是苏军大败的时候了

    因此,反攻只许胜利不许失败,至少要将敌人打退一段距离使莫斯科有防御的空间。

    在这前提下,近卫坦克第一旅当然是不可或缺的。

    于是,近卫



第三百二十四章 近卫坦克第2旅
    关于辞职的事多说几句,半年前就辞过一次的,不过没批准!说好半年后批准,现在已经是半年后第二次辞,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个月左右就能批下来了!

    天色入黑时火车才继续前行。

    舒尔卡相信这并不是为了躲避德军的空中轰炸。

    原因是此时苏军的防空火力已经占优,大批高射炮埋伏在莫斯科周围的森林和雪地里,再加上防空汽球以及战机空防等,莫斯科上空已经很少看到德军战机了。

    其实这主要还是跟气温及德军的后勤有关。

    苏联空军在前线附近拥有许多设施完善的机场,配备有可以给战机预先加热的机棚,这使苏军战机的编队在低温状态下能够迅速、反复起飞。

    德国空军就并非如此了,他们因为从一开始就讲究速度。

    从战略角度来说这没错,尤其是德军打的还是“闪电战”。

    问题在于“闪电战”要求德军不对后方设施进行大规模的完善……等机场设施完善时,德军战线又往前推接着就会占领新的机场,后方的机场又失去作用,所以这是没必要的。

    因此,德国空军使用的机场大多都是简陋的、临时的,甚至很多机场就是将一片空地修平再储存一些燃油。这种原始、简易的机场显然无法让飞机及时出动。

    此消彼长之下,苏联空军及防空火力逐渐在莫斯科上空占据了主动权,尽管德军战机及飞行员素质依旧拥有优势。

    这也是苏军决定在此时发起反攻的原因之一。

    近卫坦克第一旅之所以还要在夜间前进,更多的是为了躲避敌人的侦察……毕竟这是近卫坦克第一旅,被人发现他们的位置几乎也就意味着暴露了反攻方向。

    火车开动之后,指导员朝窗外望了一会儿,就小声说道:“是克林!”

    “什么”

    “我们的目的地!”

    舒尔卡“哦”了一声。

    其实舒尔卡对此一点都不意外,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历史知识,更因为此时战场的局势决定了克林是个反攻要点:德军对莫斯科的包围圈形成一个半圆,分为北、西、南三面,北面和西面的转折点就是克林。

    很明显,如果苏军从克林打开缺口并朝纵深进攻,就可以将德军分割,往北可以包围北面的敌人且又有包围西面敌人的趋势。

    当然,进攻这么重要的部位必须得由近卫坦克第一旅打头阵。

    但很快舒尔卡就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部队的确是在克林下车……对克林这地方舒尔卡等人并不陌生,他们几次打到这里甚至从这里出发打到特维尔。

    不过等战士们在黑夜中走下火车时还是差点没能认出这里,原因是这里已到处是帐蓬、汽车以及坦克,其中还有许多坦克是t34。

    这让舒尔卡及其部下都有些眼红,尤其是那些坦克兵。

    “上尉!”费多西耶夫在坦克炮塔上向下方的舒尔卡叫道:“我们能用这些坦克跟他们换吗我是说,t34在他们手里是浪费!”

    说着他就拍了拍m3中型坦克的装甲。

    费多西耶夫的话有几分道理,如果对方不知道怎么用那些坦克的话。

    “别想了!”指导员回答:“那是近卫坦克第2旅,他们知道哪些坦克更好!”

    近卫坦克第2旅。

    从番号就可以看出它们是仅次于近卫坦克第一旅的坦克部队。

    莫斯科会战中只有三支坦克旅获得“近卫”番号,第一支就是坦克第4旅,其它的是坦克第9旅和第8旅,他们分别获得近卫第2、第3旅的番号。

    很明显,先后排序是按各部队的战功。

    也就是近卫坦克第2旅的战功紧随第1旅之后。



第三百二十六章 动员
    路德维希.库比勒中将躲在一个到处都是农具和民宅里一边跺着脚一边看着地图。

    自冯.博克被解职由第四集团军司令卢格元帅接任之后,库比勒就接任了德第四集团军司令。

    然而,库比勒一点都没有因为自己得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职位感到高兴。

    如果是在其它时候,库比勒或许会因此而庆祝一番,但此时他却表情沉重的盯着面前的地图一声不吭。

    库比勒心里很清楚,此时提拔成为第四集团军指挥官并不是件好事……因为德军马上就要面临一场败仗,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此时元首同意让部队撤退的话,那么或许情况还不会那么遭,因为德军可以像苏联人那样一边后撤一边大面积布设地雷并在后方构筑工事组织防线。

    问题在于元首不允许这样,德军此时还在进攻,是的……在这眼看敌人就要反攻的时候居然还在进攻!

    这必将导致失败,而做为指挥官的自己则毫无疑问的要为这次失败负责,而讽刺的是自己根本无权指挥自己的部队。

    一阵寒风吹过,副官推门进来,他头顶和肩上带着雪花,进门后搓了几下快要被冻僵的手然后才有办法将它伸展开来向库比勒中将敬礼。

    “情况很糟,将军!”副官报告道:“坦克几乎动弹不得,每天我们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将它们启动,一旦启动了就不敢熄火,因为它很快又会被冻住……这是在无谓的消耗汽油,被冻死冻伤的士兵不计其数!”

    “我知道这些,弗兰克!”库比勒打断了副官的话,问:“俄国人那边什么情况”

    “他们突然没了声音!”副官回答:“好像也被这鬼天气给冻住了,零下三十八度……没人会愿意在这种情况下作战,不是吗”

    库比勒想了想,就摇头说道:“不,弗兰克,我们也许不会,但他们会!”

    “你是说……”

    “他们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弗兰克!”库比勒抬起头来说道:“他们每年都会经历类似这样的寒冷,何况他们中还有许多人来自更寒冷的西伯利亚!”

    “他们会反攻”副官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

    “我想是的!”库比勒回答:“反攻的时间到了!”

    “可是我们还能怎么办”副官有些焦急的说道:“元首不准我们撤退!”

    库比勒沉默了一会儿,就下令道:“把装甲部队撤下去,弗兰克!”

    “可是元首……”

    “我们必须这么做!”库比勒说:“否则,敌人就会在我们的坦克还没启动时冲到面前!”

    “是,将军!”副官应了声,转身就去安排。

    库比勒的做法的确很有先进之明,而且这也不算撤退,因为他只是将装甲部队调往二线休整。

    另一边,在天色还没放亮的时候,苏军已经开始最后的动员:

    “同志们,反攻的日子终于到来了!”福明政委站在一辆坦克上拿着喇叭向下方的士兵们喊:“给你们的步枪上膛,将你们的刺刀磨亮,我们忍受已久的愤怒将要在这个寒冬中爆发!”

    战士们稀稀啦啦的回应了几声:

    “杀了他们!”

    “把这些该死的法希斯赶出去!”

    ……

    “从战争开始到现在!”福明政委继续说道:“一直都是德国人占据主动,但神圣的苏联土地怎么能容忍这帮法希斯侵略者的践踏他们终究敌不过这漫天的风雪!虽然我们损失惨重,但这也让我们的怒火更加旺盛,我们为要战友报仇,要为万千死在法希斯屠刀下的苏联**仇!”

    “乌啦!”战士们举着自己武器大声回应着。

    &nb
1...5455565758...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