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他们真是一群笨蛋!”麦赫利斯不由呵呵笑了起来:“我觉得它很好,比吉普车安全多了。如果我搭乘的是这种半履带车而不是吉普车,就有那些德国人好看了!”

    “是,是的!”指导员回答这话时有些困难。

    “那么,他们最后又怎么会同意生产半履带车的”

    “是上尉同志!”指导员把目光投向舒尔卡:“他说服了那些科学家,并设计了这款半履带车!”

    “哦!”麦赫利斯把目光投向舒尔卡:“你设计的这款半履带车”

    “是的,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回答。

    “你认为它有什么优点吗”麦赫利斯又问。

    “越野性能好!”舒尔卡随口回答:“有基本的防御力,另外还可以方便的增加需要武器,比如机枪、火箭筒使其得到扩展……如果我们刚才是使用汽车与德国人作战的话,就不会这么轻松获胜了!”

    “说得没错,舒尔卡同志!”麦赫利斯拍着舒尔卡的肩膀:“我刚才就看出来了,它很适合前线作战,我们应该生产更多这样的半履带车!我很高兴你能有这样的眼光!”

    舒尔卡有种想吐的感觉,这麦赫利斯明明一无所知,却偏偏要装成一副什么都懂一切尽在他掌握中的样子。

    指导员暗暗对舒尔卡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舒尔卡配合。

    舒尔卡无奈的点了点头,回答:“是的,麦赫利斯同志,您过奖了!”

    “舒尔卡同志!”麦赫利斯问:“我很好奇……在那名走狗用枪指着我的时候,你为什么会毫不犹豫的开枪将他击倒,你难道不担心他临死前扣动扳机吗”

    “麦赫利斯同志!”指导员霎时又紧张起来:“当时舒尔卡同志不知道是你,他只是情急救人……”

    &n




第三百七十五章 心理
    不出意外,上级的命令很快就下来了……罗科索夫斯基也顶不住麦赫利斯的压力,毕竟麦赫利斯代表了最高统帅部。

    “继续进攻!”罗科索夫斯基无奈的下令:“服从麦赫利斯同志的指挥,把勒热夫交给第117师!”

    第117师就是从德军包围圈里逃出来的9个师之一,此时的他们正在勒热夫侧翼休整。

    舒尔卡和卡图科夫听到这个命令不由无语,这并不是说近卫坦克第1旅需要休整之类的,虽然近卫坦克第1旅的确需要休整,他们从特维尔一路打到这里坦克已经损失过半了……其中一部份是战场损耗,更多的则是因为故障。

    “玛蒂尔达”坦克的故障率一点都不低,更何况还是在极寒的情况下。

    但更严重的并不是这个。

    从卡图科夫的角度来说,就是德援军已经赶到前线,而且还是衣物、补给充足养精蓄锐刚从德国赶来的几个装甲师。

    同时近卫坦克第1旅因为之前的战斗已经暴露出“玛蒂尔达”机动速度过慢的短板,再加上他们又是近卫坦克第1旅,受德军关注的近卫坦克第1旅……在这种情况下前出作战很容易被德军装甲部队围歼。

    从舒尔卡的角度来看,他知道从勒热夫起再往西,就是德军一系列比如霍尔姆之类的要地。

    如果苏军重视这些要地的话,那么或许也能拿下。

    问题在于苏军从上到下对目前的形势都过于乐观,他们认为这一仗毫无疑问的能将德军赶出国门,最高统帅部的战略目标也是最少要能打到基辅一线。

    因此,所有人都没有将霍尔姆这样的小地方放在眼里当然也不会把它当成什么威胁,主力部队大多越过霍尔姆这些据点追击德军。

    其结果就是到春天冰雪融化后这些部队就都回不来了。

    近卫坦克第1旅要是继续进攻……他们开着的甚至还是时速不到10公里的“玛蒂尔达”,到时就算是想逃也逃不回来。

    但麦赫利斯却不管这些,他看了看表,说道:“给你们两小时的准备时间,两小时后准时出发!”

    “是,麦赫利斯同志!”卡图科夫回答,然后无奈的朝参谋扬了扬头让他去下令。

    “舒尔卡同志!”麦赫利斯说:“到我指挥部来一趟!”

    麦赫利斯在近卫坦克第1旅已经有了个指挥部,代表最高统帅部的指挥部。

    它就设在卡图科夫指挥部的旁边,原本是卡图科夫的休息室……卡图科夫身体不好,只带着一个肾上前线指挥,所以经常需要休息。

    “怎么样,舒尔卡同志!”麦赫利斯问着舒尔卡:“对这次战斗有信心吗”

    “是的,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言不由衷的回答:“当然有信心!”

    舒尔卡知道这时说其它话是没用的,该说的卡图科夫都已经说过了。

    “很好!”麦赫利斯满意的点了点头:“舒尔卡同志,我认为你是个有勇气、有智慧的人,你是不会跟那些胆小鬼同流合污的!他们简直是我们军队的耻辱,是人民的敌人,在这时候竟然不知道乘胜追击而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然后“叭啦叭啦”的一大堆,让舒尔卡难以置信的是,他说的还挺有道理,至少听起来是这样,而且说得义正言辞、威武雄壮。

    舒尔卡甚至都怀疑眼前



第三百七十六章 换装
    ,

    这也是麦赫利斯急着想让近卫坦克第1旅重新走上战场的原因之一……只有近卫坦克第1旅上前线而不是坚守勒热夫,而且还是在麦赫利斯的指挥下上前线,才有可能达到“镀金”的目的。

    舒尔卡在心里笑了下。

    利用,谁利用谁还不一定呢!

    想到这里舒尔卡有意叹了一口气,说道:“麦赫利斯同志,我正要向您汇报呢!”

    “哦,尽管说!”麦赫利斯回答:“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向我汇报!”

    “我汇报的内容也许会让你感到沮丧!”舒尔卡说:“我很希望能够追击敌人,如果是在几个月前,我们完全有这样的能力。但是现在……”

    “现在发生了什么近卫坦克第1旅不是刚刚打赢了几场胜仗吗”

    “是的,我们的确打赢了几场胜仗!”舒尔卡回答:“可我们原本可以取得更辉煌的胜利,我相信如果不是他们把我们的坦克换成英国人的坦克的话,我们或许都打回布列斯特从中间将德国人一分为二了……您知道的,我们中许多人来自布列斯特,包括我本人!”

    既然麦赫利斯好大喜功,舒尔卡就给他画一个大饼。

    “哦,英国人的坦克!”麦赫利斯对此时一窍不通,但依旧装得无所不知的样子。

    “是的!”舒尔卡回答:“您肯定对它不陌生,麦赫利斯同志!”

    舒尔卡也不揭穿,顺便奉承了麦赫利斯一下:“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您这样的眼光,他们并不知道英国坦克的性能……这种坦克时速只有七、八公里,而且还一路发生故障,再加上我们又严重缺乏用于维修的零件和人员,现在我们已经举步唯坚了!”

    “是的,这真是太蠢了!”麦赫利斯说:“我一直以为你们装备的是我们的坦克,是t34,没想到他们居然愚蠢到这个地步!”

    舒尔卡不由在心里暗道了声抱歉,其实苏军高层让近卫坦克第1旅试用英、美坦克是有道理的,不过现在这情况就只能让他们背锅了。

    “还记得我们使用的半履带车吗”舒尔卡接着说:“它的时速能达到40公里,在雪地里的越野时速达到40公里,可它却必须躲在时速不到10公里的英国坦克后面!我无法想像,用这么慢的坦克怎么追赶逃跑的敌人……即便我们打了胜仗,敌人也是随时都能从我们面前溜走!”

    “说得对,舒尔卡同志!”麦赫利斯说:“我们应该马上为近卫坦克第1旅补充t34!”

    即便麦赫利斯对战场一无所知,但还是知道t34……想从苏联找出一名不知道t34的只怕都不容易了。

    “这是明智的决定,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说:“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才能取得更辉煌的胜利!”

    这也符合麦赫利斯的利益……想要建功立业为自己镀金,哪能让部队开着这样的坦克上前线,这么一来功劳还不是都让其它部队抢走了

    从指挥部出来的时候,舒尔卡就听到麦赫利斯对着电话大发雷霆,喝问是谁下的命令让近卫坦克第1旅装备英国坦克,并命令马上将t34运上来进行换装。

    卡图科夫疑惑的望向一脸得意的舒尔卡,问:“怎么回事我刚接到暂缓进攻的命令!”

    “我让他相信我们的坦克不够好!”舒尔卡回答:“我想我们不久就会换上t34了!”

    卡图科夫闻言不由喜形于色:“太棒了,你这家伙!”

    然后又压低声音问:“你是怎么说服他的”

    “我就是说服他了!”舒尔卡耸了耸肩。

    其实这并不困难,舒尔卡做的只是找到彼此的共同利益,然后一切



第三百七十七章 史蒂芬
    c_t;对另一支坦克部队的训练倒是不需要舒尔卡担心,这是另一套指挥系统的好处,指挥体系已经构建好甚至还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如果不是坦克需要适应和训练的问题,兵员一补充就可以上战场了。

    让舒尔卡等人感到有趣的是,因为要进行英、美坦克的交接,所以英、美顾问团也被派到了勒热夫,其中当然也少不了那个不可一世并扬言等着看近卫坦克第1旅笑话的史蒂芬。

    史蒂芬上校原本并不想再与近卫坦克第1旅接触的。

    其中原因就不用多说了,近卫坦克第1旅取得的战果与他预估的完全不一样,这几乎就证明了史蒂芬上校所教的那一套并不适用。

    所以,史蒂芬上校打算到了勒热夫后直接到近卫坦克第5旅的营地……近卫坦克第5旅就是新组建的接收英、美坦克的装甲部队,这支部队也是此后最早装备“谢尔曼”坦克的部队,此时熟悉英、美坦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准备。

    但形势却让史蒂芬上校无法躲过这一“劫”。

    就在史蒂芬上校动身前往勒热夫之前,他就接到一封来自伦敦的电报:

    “听说他们使用‘玛蒂尔达’坦克击几败了德国人你应该乘这个机会去学习一下战术,还有他们的新装备,那款单兵反坦克武器!”

    收到这封电报后史蒂芬吃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

    其实,此时的英国作为苏联的盟友,两国有共同的利益,只要英国方面开口,完全可以从正规渠道获得这些情报。

    问题就在于此时的英国处处以“世界第一强国”自居,从国家层面来说他们自己生产的坦克在非洲战场上被德国人打得狼狈不堪,但苏联人却用同样的坦克打败同样的强悍的敌人,如果再让英国政府去询问战术……在面子上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于是,他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派到苏联的顾问团。

    这个想法当然很好,只要让顾问团借着训练的机会与苏军士兵正常沟通,很容易就能套到这些消息……他们当然不知道史蒂芬上校不想这么做。

    史蒂芬上校甚至还回电找借口拒绝。

    “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史蒂芬说:“我了解这场战斗,他们之所以能取胜更多的是因为德国人对苏联的冬天没有准备。简单的说,就是他们原本就处于崩溃的边缘,近卫坦克第1旅能取胜不过是时机上恰到好处而已,这与他们使用的战术无关!”

    但英国方面当然不会轻易相信史蒂芬这种说话。

    “可我们了解到的情报却并非如此!”伦敦回电措辞严厉的说:“我们听说近卫坦克第1旅恰恰是撬动德军崩溃的那根杠杆,而且他们在特维尔用很小的伤亡击溃德军一个装甲师!无论如何,你都该把这些事搞清楚然后给我们一份详细的报告!”

    英国是老牌谍报国家,此时的他们虽然没落了,但是在情报方面英国依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点情报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无奈之下,史蒂芬上校只能带着他的顾问团出发了,而且第一站就是必须去近卫坦克第1旅。

    果不其然,在史蒂芬等人走下火车的时候,身边就有苏军士兵冲着史蒂芬上校一行人大吹口哨。

    “上校!”苏军士兵大叫:“你们是来教我们怎么使用坦克的吗”

    “多亏了你们!在你们的训练下,我们成功的打败了德国人!”



第三百七十九章 危机
    虽然英、美此时援助给苏联的大多都是些补给之类的,比如罐头、军装、机车、汽车、铁轨之类的,直接援助用于作战的装备并不多,甚至这些装备的性能、质量堪忧,“玛蒂尔达”和“m3中型”坦克就是其中之一。

    但罐头、军装、铁轨等援助可以为苏联节省下大量的劳动力使苏联集中力量生产装备。至于“玛蒂尔达”这些玩意,虽然对苏军来说甚至还有学习的过程,但如果没有这些就意味着有几支苏军要在没有坦克掩护下向德军冲锋……所以这并不是与t34比较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跟纯步兵部队比孰优熟劣的问题。

    苏联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战争爆发时就是依靠这些援助堪堪顶住德军的进攻。

    此时高加索这条运输量最大的援助线一断,同时德军又渐渐从冬季的极寒中缓过气来,于是胜利的天平很快就会朝德军一方倾斜。

    现在这样的状况,就连麦赫利斯这个对战争一无所知的“最高统帅部代表”都知道已经不适合继续进攻了。

    “基辅危险了!”舒尔卡看着地图说。

    “什么意思”麦赫利斯疑惑的问。

    “我想,我们还没能与基辅取得联系吧!”舒尔卡问。

    “是的!”麦赫利斯回答:“我们的军队在卡卢加受阻,无法继续往前推进!”

    苏军以4个集团军加一个骑兵军的兵力,协同黑海舰队以及浅水舰队往基辅方向进攻试图与将被分割开的基辅战区与莫斯科连成一体,但他们甚至都没能打到布良斯克……它位于莫斯科与基辅的中间位置。

    “我们是从基辅调来的,所以知道基辅的防御情况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指着地图说:“虽然我们当时守住了基辅并以其威胁德军的侧翼,但我们之所以能守住它完全是因为德国人集中兵力进攻莫斯科以及糟糕的天气。现在敌人已经被我们打退,很可能会将目光转向基辅。另一方面,我们在高加索一带的补给又成级数的减少……”

    麦赫利斯点了点头,回答道:“说得对,舒尔卡同志,基辅的补给有相当一部份来自援助物资!”

    “基辅的补给大致分两种途径!”舒尔卡说:“一是从敖德萨至基辅的铁路线,另一个是从敖德萨、奥恰基夫等地通往基辅的公路!”
1...6566676869...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