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快看快看,停住了。”梁欣大声的叫唤着,看来今晚上的饭有着落了。
朱棡这才睁大眼睛,盯着池中的那艘船模,再过三寸,这艘船就要沉下去了,可偏偏就是浮在了水面上。
“我们成功了。”朱棡和朱棣两个人兴奋地抱在了一起。
第六十章 殿试
刘牧可并不想打扰两兄弟的庆祝,直到朱棡两兄弟平静下来,刘牧才走过来。
“晋王殿下,在下今日前来,除了帮你做船模之外,还带来了另一件东西。”
朱棡略微平静的内心,此刻右边的波涛汹涌了。上一次,刘牧送得舆图就已经让自己得到了父皇的赏赐,不知这次,他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呢?
“给你。”刘牧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世界舆图送给了朱棡,这是他答应朱棡的,决不会食言的。
朱棡结果舆图,小心翼翼地打开,脸上的表情已经不能用兴奋表述了,那是一种接近于癫狂的状态。
相比于上次的大明舆图,这幅世界舆图的范围更大,比例尺也更大,有些细节便不能展现地淋漓尽致,但论精美程度,丝毫不亚于大明舆图。
朱棡望着舆图上蓝色的海洋,和刘牧留白的大陆,他已经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冲动了,跑到一个高地上,振臂一呼,“本王要率领着自己的舰队,遨游于大海之上,纵横于天地之间。”
靠,刘牧原本以为朱棡只是想要一睹大明的大好河山,做个徐霞客一样的人物,没想到竟然想要纵横于海上,做个郑和一样的人物。
这就是典型的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
就在朱棡等人制作船模的时候,大明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殿试也开始如火如荼的举行。
所谓的殿试,便是入宫考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旦殿试通过,便可一飞冲天,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殿试虽然是皇帝亲自出题,倘若遇到懒政的皇帝,那皇帝也未必露面。可这次殿试不一样啊,毕竟是大明的第一次殿试啊,当今皇帝又是出了名的勤政达人,能与其媲美的,恐怕只有后世的雍正皇帝了。
宫门一开,诸位考生鱼贯入宫。
这场殿试,将决定这些人最后的命运,这群士子中间会有三人名列头甲,获得“进士及第”的称号,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有百余人能够位列二甲,获得“进士出身”的称号。还有更多的只能位列三甲,获得一个“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就算这最差的同进士出身称号,对于无数士子而言,也是无尽的荣耀。
然后,他们会根据考试的名次,得到不同的职位,至于后续的升迁贬谪,那就全靠个人的造化了。
穿过午门的门洞,众人在宦官的带领下,到了谨身殿。
朱元璋将这座大殿起名谨身的含义,就是希望它能时时告诫自己和后世之君,要修身谨身。
谨身殿里,朱元璋早已经端坐在龙椅上,准备就绪,就连他自己恐怕也没有想到,一个出身农民,没读过几年书的人,竟然有朝一日会坐在这里面试天下的读书人。
太子朱标则是站在了朱元璋的身后,在读书之余,朱元璋已经让他开始慢慢地接触政事了。
以宋濂为首的翰林学士们分站在两侧。
紧接着,便是点名,然后就是考生们进行了赞拜和行礼。
朱元璋凝视着殿中的考生,心里很是欢喜,这些人在不久的将来,终究会成为我大明的中流砥柱啊。“都平身吧。”
众人这才哗啦啦站起来,甚至有些贡士因为紧张,竟然差点跌倒。
这群读书人果然还是没有见过大场面啊,就算殿试过了也得好好地锻炼一番啊。
朱元璋给宋濂递了个眼色,宋濂会意,正色道:“颁发策题,殿试开始。”
随着宋濂的一声令下,在殿外等候的宦官们鱼贯而入,把考卷放置在案牍上。
一切都准备好了,大明朝的殿试也就开始了。
张顺坐下,低头看着眼前的卷子,只见卷子上写着两个字----赈灾。
赈灾,这是民生中的大问题啊。这年头,灾害频发,抵制灾害的方式又少。倘若处置不当,必然会导致瘟疫的横行,弄得民不聊生。
所以,朱元璋选择将这个题目作为殿试的题目,一来是想看看这些士子们是否有胸怀天下之心,二来是想看看这些士子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处理好赈灾的问题。
果然让恩师猜中了,对于这个问题,张顺其实早就有过思考,并有自己的想法,那日听老师一点拨,便将自己所学的算学知识加到里面,一切变得更加明朗了。
张顺没有犹豫,立即研磨,将所有的前因后果理清楚之后,便开始提笔。
朱元璋坐在高座之上,可以将殿内的士子尽收眼底,当其他士子还在皱眉挠头时,张顺已经开始下笔了,这让朱元璋有些惊奇,给朱标使了个眼色,便低声问道,“标儿,你知道那个士子是何人啊。”
朱标顺着朱元璋的眼神望过去,一眼便看到了奋笔疾书的张顺,回复道:“启禀父皇,那士子是临濠府的士子,叫张顺。”
朱元璋是一个乡土情极深的帝王,一听到是来自临濠府的士子,便多看了两眼,年纪轻轻就已经是贡士了,好好栽培栽培,前途无量啊。忽然间,朱元璋想到一件事情,问道:“朕听说刘牧有个学生也叫张顺,莫非便是此人。”
“正是此人。”
得到朱标的肯定答复之后,朱元璋对张顺的兴致越大了,他倒想看看,刘牧的学生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
这科的士子们大都经历过元末的动乱,对百姓的疾苦还是有所耳闻的,所以思索一番后,也便开始下笔了。
殿试一直到日暮,宋濂走到朱元璋的身边,躬身说道:“陛下,交卷的时辰到了。”
朱元璋点点头,宋濂这才咳嗽了一声,喊道:“封卷。”
随着宋濂的一声令下,殿外候着的太监鱼贯而入,收走案牍上的试卷。
收卷后,诸位贡生,列队,行礼,随后便由宦官引导出宫。
朱元璋舒心的伸了个懒腰,在大殿上了端坐了一天,竟然比自己年轻时上阵杀敌还要劳累。
接下来,便是要阅卷了。
张顺回到了凤来客栈,刘牧已经点了一桌子好菜,在等待着他。
刘牧只顾说着今天的奇闻异事,压根就没有问今天殿试的情况,考忘了就考完了,再问也不会改变什么了。
剩下的就是等待皇帝的审判了。
第六十一章 阅卷
次日一早,朱元璋便已经到暖阁,案牍上早已整整齐齐摆放好了三百多位贡士的策问答卷。
朱元璋刚到没多久,太子和宋濂,李善长三个人便到了。
殿试的策问答卷本该有皇帝亲自批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倦政,通常都会指派几个内阁大臣和翰林学士阅卷,然后将较好的卷子呈递给皇帝,皇帝只需拟定状元、榜眼和探花即可,至于后面的二甲和三甲考生,便会有大臣给出排名。
相比于后世之君,朱元璋精力旺盛,国家的这种抡才大典,必须掌控在自己手里,所以这三百张贡士的卷子,朱元璋必须得一一过目。
对于自己的文化素养,朱元璋还是心中有数的,所以才把宋濂和李善长叫过来做自己的顾问。
太监们早已经磨好了朱砂,只等着皇帝开始阅卷。
朱元璋提起朱砂笔,便把朱标叫到了身前,道:“标儿,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最重要的是人才,而殿试正是选才的最后一道关卡,你可要千万重视起来,不可有丝毫的疏忽。”
朱标将来是要接替朕成为大明的皇帝的,本着这个想法,朱元璋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教育朱标的机会。
“你们两个也别闲着,也帮朕看一看。”朱元璋随便抽了一些卷子,让太监递给了李善长和宋濂他们。
当然,只是让他们过过眼,提提意见,最终拿主意的仍然还是朱元璋本人。
会试的考试范围和考试题目,早就是确定了的,甚至连答案都是标准答案,同样的读书人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大。
到了殿试,那可是皇帝亲自出题,而且问题都是当下的时政问题,又没有标准答案可寻,这就导致题目五花八门。
有些家境优越的考生,平时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连灾民都没有见过,更别说去谈赈灾了,但又不能空着,只能从四书五经中节选一段,然后便开始大谈特谈,粗一看洋洋洒洒几千字,但实际内容一点都没有。
看了几份之后,朱元璋终于忍无可忍,将朱笔一摔,骂道:“这群书生,写得是一套什么东西啊,满篇的大话空话,一丁点有用的都没有,让他们谈赈灾,竟然谈到了天道上面。”
朱标捡起朱笔,宽慰道:“父皇,您多看几封,肯定会有令你满意的答卷的。”
朱元璋眼眸一抬,看了眼朱标,问道:“临濠府张顺的卷子在哪?朕要看看。”
殿试的答卷,是不用糊名的,因为阅卷的人是皇帝自己,压根就不会存在什么徇私舞弊的问题。
“启禀陛下,张顺的试卷在微臣这里。”宋濂刚刚看过张顺的卷子,并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宦官小心翼翼地将文章转呈给朱元璋。
“陛下,张顺此文言之无物,满篇都是冰冷的数字,毫无人情可言。并且此文,行文粗陋,毫无才情可言,微臣认为是下等文。”
看来,张顺策问的答卷给宋濂留下的印象并不怎么样啊,但这就有些难为张顺了,谁做应用题能够做出花来啊。
“陛下,微臣倒觉得宋大人有失偏颇,北方士子大多忠厚耿直,行文自然比不上南方士子的辞藻华丽,但也并不像宋大人说得这般不堪。”
宋濂要是说别的士子,李善长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是张顺是临濠府的举人啊,那可是李善长的老乡啊,将来一旦入仕,必然也是淮西党的人。
“好了好了,等朕看过再下结论也不迟啊。”
朱元璋说罢,便低头看文,只一看,便瞬间被吸引住了。
诚如宋濂所说,这片文章行文确实平淡如水,但却并不是言之无物,而是宋濂压根就看不懂张顺的文章。
张顺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没有一句高谈阔论,也不做无用的呻吟,全篇始终围绕着赈灾进行论证。
以洪武三年五月大旱为例,以临濠府为例,细致地讲述了赈灾前后的钱粮拨给,这其中既包括粮食的损失,官员士兵们自身的消耗,竟然将数据一五一十地呈现在了朱元璋面前,甚至比户部的奏报都要精细。
张顺的答卷看完,朱元璋长舒了一口气,刚才那些士子的文章跟这篇文章一比,简直都是狗屎。
这张顺对于赈灾,钱粮的了解,可以说已经碾压了其他的贡生,甚至就连户部任职已久的官员都难以比得上。
刘牧的学生果然在算学上的造诣远超他人啊。
朱元璋放下张顺的卷子,哈哈笑道:“宋师傅啊,你差点让我失去一个大才啊,虽然行文平淡,但瑕不掩瑜,朕以为张顺当列一甲。”
当列一甲,张顺这是已经确定了前三名了啊,倘若后续没有再出现能令皇帝满意的卷子,这张顺便就成了大明朝的首位状元了,淮西党又要新增一员猛将了啊。
宋濂听完朱元璋的话,老脸张的通红,一阵眩晕,竟然差点倒栽过去。
李善长适时地补上了一刀,“这宋师傅竟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啊。”
朱元璋又依依不舍地看了眼张顺的答卷,笑道:“倒是便宜了杨思义了,捡个现成的。”
杨思义是当今的户部尚书,朱元璋的这句话在明显不过了,张顺不仅会位列一甲,而且还不去户部任职。
朱标虽然面无波澜,但内心却很开心。他与刘牧交好,爱屋及乌,也便时常关注下刘牧的学生—张顺。
阅卷还在继续,但是后续的卷子虽然有出彩的,但是都没有在出现像张顺的文章一样吸引到朱元璋的了,朱元璋只是在上面写了个二甲或者三甲,便放到了一边。
“咦,微臣这里有一篇山西太原府士子郭翀的文章,觉得不错,陛下还请一观。”李善长发现了一篇不错的答卷。
“微臣这里也有一篇,是江西士子吴伯宗的文章,是从灾后教化民众入手的,微臣觉得很受启发。”
刚才因为张顺的卷子的事情被皇帝骂了一顿,宋濂阅卷时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不是特别令他满意的卷子,他是不会推举给皇帝的。
太监将两张卷子分呈给朱元璋,对于郭翀,他还是有点印象的,毕竟是会试第二名,至于吴伯宗,他倒是没有听说过。
但这并不影响朱元璋一视同仁,毕竟都是我大明的臣民。
第六十二章 帝王之道
朱元璋率先翻开了郭翀的卷子,郭翀以吏治为切入点,通篇上下都在讲述如何维持灾后吏治的稳定,如何最高效地调动官员士兵进行赈灾,条理清晰,言之有据,更重要的是郭翀文笔华丽,用词优美,反倒像是一个江南士子。
“郭翀这篇文章立意高远,文采俱佳,这郭翀不失为国家栋梁之才啊。”朱元璋对郭翀的文章表达了充分的肯定。
李善长喜笑颜开,看来自己的眼光不算差啊。
倒是宋濂有些提心吊胆,刚才被自己贬低的一无是处的文章,在皇帝那里成了上等文章。倘若自己这篇盛赞有加的文章,再被皇上批为下等文章,那岂不是要惹怒了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