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太一仙道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长安安君

    虚心凝神,不着色相,不落空亡。

    存养寂照,虚灵不昧。

    但觉吸呼上下和缓,空洞畅快,便觉自身无有,真气在神室内容纳不下,经云正法眼藏是。”

    独孤境听到正法眼藏,不由得怔了一下,这是佛语吗?

    “师父,正法眼藏是佛教语言吧?”

    元玄子淡淡一笑,说“所谓佛道只是名相之异,不要太执著分别,都无意义!”

    ……






第225章 传功过命
    


    元玄子继续对独孤境传授功法,他说“何谓入火?

    火者,为进,阳火,此阳火专能使炉内之药皆化为气。

    采外药封固毕,闭目端坐,两眼由左向右转一九,稍停。

    向前,观光,光无开关,少待片时,再闭目如前转第二个九,稍停看光,光无再开关。

    如此转四个九回,为入火,即进阳火。

    何谓降火、移火、以火?

    降者,为退。

    丹经云进阳火三十六,退阴符二十四。

    退阴符,开关,两眼由午向左转至卯,到子至酉转六回,如此四次为降火。

    盖眼为阳窍,全身属阴,唯有这一点真阳,战退群阴,阳道日长,日消,久之,可炼通身属阳。

    阴气未尽则不仙,亦即退阴符。

    移火者,移者动而不动,即外武火。

    炼到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近观其形,形无其形之时,渣滓亦出净,乃为真功。

    以者,以然不动之意,无他、无我,身空、意空。

    忽然离开躯壳,看到本来面目,始为完功。

    何谓离火?

    心为离,心神一动,真阳无念自举,此为离中真火。

    若在此时下手采药,名药嫩,因其气不足,易于涣散,故不能采取。

    如真阳气动发涨之时,急速来之,最为妥当。

    已过二候,气动时名药老,因真气已散故。

    何谓心火?

    人眼一动,心亦一动,为君火,又名心火,实为动念邪火,修者最戒。

    眼观色而念动,心亦随动,必成幻丹。

    有念则长邪火,邪火逾炽,不但修道不成,反将个人寿命倾陷于危境。

    如速改前非,即得挽救之法。

    以上七种火统为神火,能化元精而助元气。

    此神火者,是眼内之神力。

    此眼内神力,加后天鼻内巽风之力,能化元精而助元气。

    内里元气满足,可以马阴藏相。

    将精气补足之法,须炼先天气之火,能化外呼吸之气而助元神。

    元神者,不神之神。

    何谓运火?

    真精气动时,进阳退阴,运动真火,由尾闾关经夹脊关至玉枕关。

    此是一吸之功,三关即开又呼,由祖窍内经维寓至真气穴,此是一呼之功。

    即是一升一降,运动真火。

    此为运火,非吸空气。

    总得真精气发动,精要出尖之时,外面有形无相,内里精气自然上升下降。

    苦无真师,不能用此法。

    何谓取火?

    取者,是自已取。

    仙师传药不传火,就在于此。

    火即是药,药即是火,故真火一动,必得自己取。

    有曰半夜子时真火到,急速下手采大药。

    六候调息接天根,此是火候妙中妙。

    你今笑我后笑你,不遇明师瞎朗闹。

    若有一人说他永不漏精,必能享长生之福,其实不然。

    无漏固然极好,若不思一处置法,等于无源之水,久之,臭味难闻。

    只知修性而不修命,乃是修行第一病。

    修性者,阳气知其下降,下气永不觉上升,性命即不能合一,非接其命,则下气不能尽量上升,此所以必用取火之法。

    何谓提火?

    取火之后,将真火提升后三关,至泥丸,复下降,经绛宫到气,用无念之真意,提升下降一周天。

    时至气发,机动籁鸣。

    火从脐下发,此时提火,补身亏耗之精。

    行持既久,耗精补足,可谓延年益寿。

    何谓坎火?

    坎离者,心肾,神与气即坎离之用。

    离中藏神是性,坎中藏气是命。

    坎火喻真气,一动,由心下一寸二分为是肝根,冲至脐下一寸三分,即是春弦,下通阳关。

    气发则为橐龠,不发即为坎离。此是发生送精真气,由肝根经过龠管至阳关,下至生死窍,为坎火。

    何谓坤火?

    坤者,丹田。

    火是元气,运用坎火,往下行以通督脉。

    用巽风吸呼之气催逼元精,使其成药,即是载精上升。盖阳不得阴则不聚,必须使真气而驭肾中之精为火,此为阴阳何合,由坤位开到乾顶。

    若有邪念,元精气不入正轨,遂进尿道管内,烧得内里如同刀割,通身先冷后烧,待至见过红黄尿后,症始痊可。

    又有精气外出之际,用真意将精气吸回内肾管,出不能返,又不任其外泄,该坤火烧的膀胱口开张,腰子渐滴之尿不能持久,就得下漏。

    无师指明,准死无救。

    先虽遗尿,渐要遗精,精后红血,血后是气,气无必死。

    何谓水中火?

    精气在窍内为火,出窍为水。

    下手采药,使气在窍内,曰真气穴,下通内肾管,曰龙宫。

    其精属水,水性下流。

    其神即火,火性上焰。

    人时时走真气而不知,故有生老病死苦之患。

    真气自走不知,非口鼻吸呼之气,乃是送精真气。

    人之死去,即是断的此气。

    何谓炉中火?

    以形言之,神气动在丹田曰炉,冲气上升于顶曰鼎。

    无神气即无炉、鼎之可言。

    精气补足,与童身无别。

    《翠虚篇》云西南路上月华明,大道还从此处生。”

    独孤境默默的收功于心内,大受裨益!

    ……

    师徒二人正在地宫密室传授千古延年成仙之术,不想却听到外面一声断喝

    “烹铅炼汞,抽添加油,阴阳炉鼎,受箓提气,烧茆卖道,苦行舍身,这许多无用之事,不急之务,种种谬传。

    把太极浑沌,穿残凿破,认假为真,将喻作宝,妄论三田,盲猜九窍。

    今日坎离交,明日天地泰,后日魂魄合。

    今年等婴儿,明年盼姹女,等到九年,还是个不知死的老作孽!

    不知作孽,还摇头屈指,对外护说我是哪一日结了圣胎,温养火候又不错,沐浴时节又不差,为何胎成十月,不产婴儿?

    还是你我福薄业深,鬼神不容成就?

    他还捧着肚皮,老着脸,张着嘴,揉着眼,虚落泪,此等下恶之人,不知自心,不明自性,昏天黑地的作孽,是何道理?

    有地界不能广大,有崖岸不能洪涌,拘拘守着肉袋子,认作千年柏万年松,活活困死主人公!

    是谓舍灯灵火,恋假作真!

    如此修行,还不赶快韬光藏锋,发悟证心!

    还在这蜗牛角里争嘴斗舌个甚么!”

    ……

    莫名其妙!这是谁呀!

    想那一番长言,字字穿心,句句摧肝,骂得两人灰头土脸,失魂落魄,赶紧在地宫密室里寻找。

    却是不见一个人影!

    ……





第226章 墓地真言
    


    元玄子和独孤境两人被骂得狗血喷头,不敢吱声。

    正在惊慌失措之际,忽然,地宫密室里平地起了浓雾,越来越浓,至到两人面对面站着,谁也看不见谁。

    很快,浓雾变成了云团,包裹着两人,透过窗户,直接向天际飞去。

    飞了约十分钟左右,云团降低,展开将两人抖落在地。

    此地已也不知是何处,放眼望去,全是一堆高耸如馒头的坟茔。

    两人不知是触怒了那路神仙,也不敢言语,只是躲在草丛暗处,静静地观察。

    此刻,天色已晚,夜空星光灿烂,一轮圆月高悬在东南角。

    他们就着星月之光,仔细看了一眼面前两米高的无字墓碑,深感此事极为蹊跷。

    元玄子伸出宽大的袖袍在上面认真地来回拂试,漆黑的石碑上一个一个地显示出字迹

    花静虚之墓。

    啊?!

    元玄子倒退了一步,立住!

    “静虚啊,是你吗?我来看你了,你还好吗?”

    元玄子扑通一声跪在墓前,失声痛哭。

    高高的坟堆上野草拖曳,静无声息,不远处,闪闪的磷火跳跃游荡,仿佛那些失落的灵魂。

    独孤境虽然没见过花静虚,可是他的江湖名声却是知晓的!

    更重要的是,花静虚死的不明不白,江湖上传说的版本极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是就是被人谋杀而死!

    元玄子跪在墓前低声说道

    “静虚啊,是我害死了你,当初如果我不是偷偷地把一生定心水拿走,你也不会死。

    当初如果我不想得到太一仙方,你也不会死。

    不过,静虚啊,我也得到了报应,玉泉子被神精咒的大徒弟残忍地砍杀了十八刀!

    罪过啊,都是我的罪过!”

    馒头似的坟堆上萤火虫落寞地飞舞,像是泪光在闪烁。

    元玄子继续说“静虚啊,你的女儿燕玄飞已经长大了,在太乙观做坤道,她非常健康非常快乐,”

    不待元玄子把话讲完,墓碑吱哑一声,向后旋转开来,地面上露出井口大的洞穴。

    元玄子见状立即从地上起身,钻进洞穴。

    就在墓碑将要合拢之时,独孤境随即纵身跃入,里面是幽长的向下延伸的隧道,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

    只是感觉越走寒气越重,越走潮气越大,像是在浓雾中穿行,头发衣衫尽湿。

    不知走了有多久,似乎听到了汩汩的泉水声,面前出现了分岔的剪刀路,元玄子停下脚,不知该如何选择。

    他犹豫不决地原地徘徊,嘴里自言自语“哪里是道?”

    连问了三遍,有个声音从岩石上方传来“哪里都是道。”

    “我应当走哪条道?”元玄子抬起头,望着厚重的岩石。

    “当你开口问时,你已经不知道道了。道是离心离相,无声无息,你怎么可以问道呢?”

    “可是,不问道,我怎么走呢?”元玄子还在问。

    “你们都不是真正的修道人。

    如果你们能显现你的本性,你们就可以看见道了。”

    元玄子显然有些急了,他放大声音说

    “我修道五十年,时时勇猛精进,一刻也没有停止,怎么说我不知道?”
1...116117118119120...2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