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太一仙道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长安安君

    “你知的是知识,而非知道。

    你堕入了知解的深渊,不能自拔。

    你求的是知解,而非证悟,任你口若悬河,长篇大论,雄辩滔滔,辩才无碍,到头來又有何用?

    总是在生死场中厮混。

    行道者常说宁肯终身不得证悟,也不去求半点解悟。”

    元玄子说“我不明白?难道修道也有错吗?”

    “你虽然放下了世俗,却背负起修道这条锁链。

    修道是放下一切,使心清净、寂灭,回归到原始的状态。

    原始本心就是道。

    若你这样下去,永远也不可能见性,大道在你那里成了世间学问。

    任你再修千世万世,也无济于事。”

    元玄子沉默良久“我自己是解脱了,可是我还要救别人。”

    “每个人唯有自救,了脫生死是自己的事,別人谁也帮不了。”

    元玄子说“请问您尊名大姓,能否显现真身?”

    “你不从名相中跳出來,还要把我拉进去吗?”

    元玄子一时不知所措。

    “生死时速,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

    行道者,不想过去,不想未来,更不想现在,只守住当下寂灭之心,不起妄念,这才是自我拯救之路。

    你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吧。”

    元玄子说“我本来是找花静虚的,请求让我当面向他道歉。”

    “你找他干什么?

    你还是赶紧回去抓紧修炼金丹吧。”

    元玄子向四面黑漆漆的空气张望“道在哪里啊?”

    “你从哪里找?

    你自己就是道,它是你的原始本心,你的本来面目。

    息下心来,守住当下,不生一念。

    这才是你见本来面目的唯一的道啊。”

    元玄子问“是谁把我们卷到这里来的?难道是世外高人吗?”

    “世间求道者,都倾慕于威望高,名气大,弟子众,言语谦和,慈眉善目,能说会道,辩才无碍的高道大德。

    一个行道者如是法器坯子,神仙种子,一旦因缘成熟,时机到了,自会有高道大德出现在面前。

    如果没有出现,那他决非等闲之人,时机一旦成熟,便会无师自通,豁然了道。

    修道的目的是为了个人解脱和国家安定。”

    “为什么出家不能参与政治?”

    “如果一个出家人热心政治纷争,损害国家利益,那他的心根本没有出家。

    真修行者一定是遵纪守法、万事不谋,希望国家安定团结、社会和睦、统一富强。”

    “为什么有的富豪为了利益,不惜损害大众利益?”

    “钱上没有道。”

    “为什么有的精英为了利益,不惜出卖国家民族?”

    “名上没有道。”

    元玄子和独孤境闻听此言,如五雷轰顶,幡然明悟。

    他们一起五体投地,向岩石方向长跪不起,心中像被一股强光照得通体透明。

    就在这时,只觉得地动山摇,声大如雷,上面巨大的岩石裂开了口子,并向两边徐徐下落,不知多久,两人已站在岩石之上,周围群山环绕,白雾如浪在脚下翻腾汹涌。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给远方黛色的山峦镶上了金边,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光芒照射到一侧的石碑上。

    三人定晴一看,上面刻着三个斗大的红色隶书

    拔仙台。






第227章 天尊赐教
    


    拨云见日的高山之巅,云海翻滚,红霞万丈,站在其上,宛如腾云驾雾,飘飘似仙。

    元玄子和独孤境两人跪下感恩方才大德的开示,但仍然不明白是何方神圣。

    此时,天空又有声音传来

    “你等在世修行,不能只想着个人超脱,或者门派显达,更要为整个社会谋求福祉,为整个世界铲除妖魔,为整个地球寻得太平。”

    “仙师,是你吗?”

    元玄子跪在地上问道。

    “我是南宫赤帝朱雀,现在正给你帮助,以便你寻找到一生定心水。”

    “拜见朱雀天尊!”

    两人激动得一齐跪下。

    “这本仙笈拿去研习修炼吧。”

    随手抛下一本《丹道成仙》

    “感谢天尊!”

    “时刻不要忘记你们的使命!”

    “是!天尊!”

    南宫赤帝朱雀驾彩云而逝,天空划过一道吉光。

    ……

    少顷,一阵香风刮过,元玄子和独孤境又安然无恙地回到地宫密室。

    一天一夜过去,仿佛就是几分钟,如同梦中一般。

    元玄子认真地翻开《丹道成仙》,只见上面写着

    炼精者,非徒炼交感之精;炼气者,非徒炼呼吸之气;炼神者,非徒炼思虑之神。

    必于色身中寻出先天真精于何而生?

    先天真气自何而动?

    先天真神自何而存?

    修真之人若能打破尘网,不但身外之物,视为非我固有,即身内之身,亦为幻化之躯。

    由此炼精,必成元精;由此炼气,必成元气;由此炼神,必成元神。

    然下手兴功,必先垂帘塞兑,默默寂照丹田,始而精生药产,继尔河车搬运,将丹田所积之精,运至周身。

    灌溉久之,精尽成气,充周一身,此炼精化气之功。

    至于精尽化气,由是过关服食,温养大药,此炼气化神之事。

    自此之后,则为面壁之功,还虚之道。

    此为仙家炼丹大路,修真圭旨。

    独孤境也在一旁参学,下面则是人界丹道的源流。

    道教内丹修炼,以文始派最高,少阳派最大。

    究其渊源,则始于伏羲、黄帝,开宗于老子,创立于尹喜、张道陵、王玄甫,发挥于两汉魏晋南北朝之刘安、河上公、魏伯阳、左慈、葛玄、葛洪、陶弘景等,阐扬于唐末五代之钟离权、吕洞宾、陈抟,兴盛于宋元之张伯端、王重阳、丘处机、马丹阳、陈致虚等,继传于明张三丰、陆西星、清闵一得、刘一明、李西月、黄元吉、赵避尘等,承扬于当代仙学大师陈撄宁,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黄帝时,王乔、赤松子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求故,吸而求精,黄帝自身则有移精变气的切身体验,并问广成子至道之要,广成子先是不予回答,过了三个月,黄帝再来问治身之道。

    广成子说至道之情,杳杳冥冥。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

    形将自正,心静心清。

    无劳无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

    慎内闭外,多知为败。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衰。

    得吾道者为上皇,失吾道者下为士。

    予将去汝,入无穷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

    然后,传授给黄帝《自然经》一卷。

    春秋战国时,内丹修炼术十分盛行。

    老子成了内丹修炼的开宗者,老子将内丹炼养归就于道,并指出深根固蒂,才是长生久视之道。

    后代内丹修炼者,将其道德思想体系,虚、无、静、观、精、炁、神等概念,致虚、守静、守一、坐忘、心斋等功夫,视为内丹修炼的根本。

    当时有周朝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服日月精华,隐德修行。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后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

    老子亦知其奇,尽传道德修炼之法。

    后人称因尹喜形成的内丹派为文始派,并认为是内丹修炼的最高派别。

    尹喜得道后,将其传给东华帝君王玄甫,王玄甫创立少阳派,从而成为内丹修炼的最**派。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在今四川大邑鹤鸣山创立道教,尊老子为道祖,吸收各种内丹修炼术,如《太平经》中的爱气、尊神、重精的思想和内照、存神、食气、胎息、辟谷的修炼方法,《老子想尔注》中结精、炼气、养神、守戒等修行法门,以及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中参同相类的修炼模式,从而成为内丹修炼实际的开创者。

    内丹找到归属以后迅速传播开来,东华帝君一传太极仙翁葛玄,二传正阳帝君钟离权。

    葛玄得道后,又传丹法于郑隐,郑隐传葛洪,使得道教内丹修炼在魏晋南北朝时继续往下传承。

    当时内丹著作有《大洞真经》《老子清静经》《五千文经序》《抱朴子内篇》《养性延命录》等经典,提出了诸如静思、存想、存思、存想、存神、内观、内视、行气、导引、咽津、呼吸、辟谷、守一、藏精、调精等修炼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内丹修炼术。

    钟离权得道后,悉传弟子吕洞宾,此二人在唐末五代内丹盛行的情况下,极大地弘扬了内丹修炼的精华,使得后世诸多丹家均奉他们为开山祖师。

    吕洞宾得道后传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刘海蟾、王重阳、程济明、麻衣道者等。

    刘海蟾得道后传张伯端,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在内丹修炼中称为南派。

    王重阳得道后传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丹阳、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刘仙姑,在内丹修炼中称为北派。此时还有中和南北二派的李道纯之中派,陆西星之东派,李西月之西派,伍守阳、柳华阳之伍柳派,张三丰之隐仙派,赵避尘之千峰派。

    尹喜得道成仙后,老君授他玉册金文,号文始先生,位为无上真人,并赐紫芙蓉冠,飞青羽裙,交泰霓裳,罗纹黄绶,九色之节,居二十四天王之上,统领八万仙士。

    ……

    “师父,天界居然对我们人界的修炼了如指掌?”

    独孤境看罢此书,甚为惊奇。

    “那是当然!

    我正承担着重大的天命!

    就是在人界匡扶业已消失的道德!

    使每个人过上有尊严有自由有信仰的生活!”





第228章 天机密授
    


    “继续望下看,天尊赐教非常希有难得,我们要认真学习才是!”

    元玄子翻开那本《丹道成仙》,只见上面写着

    就道教内丹而言,文始派为最高法派。

    文始派一传少阳派,二传南华真人庄子,三传西华帝君王骀,王骀又传唐朝人张果老,四传麻衣道者,麻衣道者传陈抟,陈抟传火龙真君,火龙真君传张三丰。

    他们之中以南华真人庄子和张三丰最为杰出。

    庄子将道集中虚上,《人世间》有曰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

    追求道的最高精神境界,在务虚上下功夫,做到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从而修道、得道。

    庄子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形,形乃长生。

    张三丰为宋、明间道士,名通,字君实,号玄玄子,因为他平时不修边幅,人们又称他张邋遢。

    此间长达一千多年,地域遍及大江南北,皆为神仙幻化之举。

    北宋时的张三丰北赴汴京的一个晚上,梦见真武大帝降临,传授给他一套奇掌神拳。

    此后,他来到武当山继续修炼拳法掌诀,并将所炼之术定为武当内家拳。

    元明时张三丰改字曰君宝、君实,号玄子。

    传说他体姿丰伟,大耳圆目,龟形鹤背,须髯如戟。

    一年四季,只穿一件破衣,披一领蓑衣。

    一餐能食数米,或数月不食。

    能预知吉凶祸福,人以为神。
1...117118119120121...2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