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吧,他这一生有什么成就。”
只见墙壁镶嵌着石碑,上面写着
建安13年208年28岁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吴主孙权抗曹。
建安14年209年29岁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211年31岁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214年34岁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分兵与刘备会师。刘备攻占成都,诸葛亮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建安20年215年35岁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218年38岁诸葛亮留守巴蜀,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221年41岁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223年43岁刘备兵败白帝城,永安托孤于诸葛亮。刘备死,刘禅即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224年44岁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
蜀建兴3年225年45岁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南蛮。
蜀建兴5年227年47岁诸葛亮上出师表,屯兵汉中,即日北伐。
蜀建兴6年228年48岁北伐失街亭,诸葛亮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229年4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230年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231年51岁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败魏军,在木门伏杀魏名将张郃。
蜀建兴11年233年53岁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234年54岁诸葛亮于再次北伐,因积劳成疾病故五丈原。
当夜,三人离开武侯祠向南来到杨家山脚下,准备找一处避风之地露宿,刚刚躺下,燕玄飞就发起高烧来了,脸膛绯红,额头发烫,嘴里喃喃地念叨着
“师兄,师兄,水。”
燕玄龙在帐篷里听到她微弱的呼喊,立时就跳了起来,冲过去,拉开燕玄飞帐篷的拉链,一步到近前,将手贴到她的脸上,燕玄飞沁出的汗珠粘了他一手。
再摸胳膊,滚烫一片。
“水,水。”
燕玄飞不停地喊着要水喝。
燕玄龙拧开水壶给她喂了两口水。
“师傅来了你为什么不叫我一声。”
燕玄飞此时已经出现了幻影幻觉和神昏乱语的危险情况。
燕玄龙看了下她的舌头,又红又干,又切脉,脉洪数。便知她是因为连月劳累,白天暑热灸人,晚间风寒侵袭,导致的暑热犯内。
他从怀里取出银针取穴百会、太阳、大椎、曲池、合谷、阴陵泉、三阴交、金津、玉液。
其中,大椎低头取第7颈椎棘突下,直刺深度为0305寸。针用泻法,留针20分钟。
正留针等待,这时,燕玄虎进来了,他看到燕玄飞脸膛绯红地躺在燕玄龙的怀里,不由得怔了一下,本能地要退出,却又见她身上扎着银针,马上又转回身,关切地问
“师妹病了”
“咱们马不停蹄地跑了两个多月,能不累吗”
燕玄龙心痛地说。
“那,那,师兄,咱们要不先回太乙观吧”
燕玄虎试探着说,他刚出来时那兴奋的心情也淡了下去,感觉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外面再好,也比不上太乙观。
“乱讲。”
燕玄龙瞪了他一眼,“你以为你是二师兄就可以学八戒吗”
燕玄虎一听就气炸肺了,人家八戒好孬还有个高老庄,高老庄里面还有媳妇,我有啥
你怀里抱一个还说我风凉话,天底下哪有这种站着说话腰不痛的人
他就说
“要不这样,师兄,我一个人回去,你们俩个慢慢地走,想往哪走就往哪走,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也不需要我特意地在旁边照明,对吧”
“乱讲。”
燕玄龙双手扶着燕玄飞的胳膊,他把下巴抵在燕玄飞的额头上,本来是想试试她的体温有没有下降,谁知,燕玄虎误解了,他叫起来
“啊呀,师兄,你不会当我面就就就,算了,我还是出去了,要不,我真的先回去吧。”
此时,燕玄飞忽然把头一歪,昏死了过去。
“师妹,师妹。”
两人一起焦急地喊起来,但燕玄飞一动不动,一声不吭。
“快拿温度计来”
燕玄龙大叫起来,声音都变调了。
燕玄虎赶紧跑出去,到自己的帐篷里找出温度计送过来,五分钟过去,温度计的红色水银柱已飙到了最高点42度。两人对视了一下眼神,燕玄龙重新摸出银针,对燕玄飞的人中、百会、太冲、合谷、素髎、三阴交、厉兑及其他井穴进行深度针刺。
结果仍是毫无反映,两人一下子瘫软了,“不会这么快吧,师兄。”
燕玄虎脸色逐渐变得惨白起来,他说“咱们连陕西省还没走出去,就就就。”
燕玄龙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他的脸完全变成了灰色,如同快死了一般。
沉寂了许多,燕玄龙又试着针刺了一番,仍然毫无反应。
“师兄,现在阴气太重,咱们试试灸法。”
燕玄虎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又跑回去取了艾条和打火机递给燕玄龙。然后转身就走。
第387章 志在青山
“关键时刻,你瞎跑什么”燕玄龙叫住他。
“我,我在这,这不方便。”燕玄虎结结巴巴地说。
“怎么不方便还要你帮忙”燕玄龙瞪他一眼。
“我不好帮这个忙,一会儿得灸心包经,这这。”燕玄虎呲着牙,好像口中含着黄莲似的。
“你神昏了还是脑子动歪了,手厥阴心包经在哪儿”燕玄龙把打火机扔给他说“快来点火,少啰嗦。”
燕玄虎这会儿才一拍脑袋瓜子,摇摇头,自己真是胡思乱想,手厥阴心包经在胳膊上,他竟想到了心脏上,唉浑,真浑
两人给燕玄飞施灸大椎、曲泽、十二井穴、人中、百会、劳宫、涌泉、金津、玉液。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帐篷里烟雾弥漫,呛得两人都直流眼泪,可是不敢把帐篷完全打开,要有一定的密闭,才能保证疗效。
燕玄龙的心由焦急转为痛切现在变得凄凉,他自言自语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昊天。静数昊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燕玄虎亦跟着感叹道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紫玉无情也寻常。
“谁是紫玉,谁无情去去去,别站在这里烦人。”燕玄龙把燕玄虎往外推。
“看,赶我了吧,我走,临走送你一句有情诗,听着。”燕玄虎说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你少说两句,我正心烦呢。”燕玄龙用手指着他的鼻子。
“师兄,你从来没有这样过,我只不过开个玩笑,让你不要太难受了,你何至于要跟我翻脸似的。”燕玄虎争辩道。
“师妹昏迷不醒,我心急如焚,你居然还有心情开玩笑,你是成心怎么着前面说紫玉无情就罢了,后来又说什么梨花催零落,向画图唤真真,你什么意思你我跟你说,师妹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我先把你收拾了再说你那张嘴实在太可恶了”燕玄龙气呼呼地说。
“师兄,让我说咱们就赶紧回太乙宫吧,让师父给师妹治病,保证能好,要是让咱俩来治,八成,我看,好不了,再这么拖下去的话,恐怕,万一,”燕玄虎边说边拿眼睛斜燕玄龙。
“闭嘴滚蛋”燕玄龙将手中残留的艾柱砸向燕玄虎。
燕玄虎抱着脑袋边往外走嘟囔道“为求佳人一魅眼,断我师门心不软当年促膝论玄妙,转眼道情随手抛。”
“再说,看我不敢揍你滚蛋”燕玄龙又把打火机扔进来。
燕玄虎长叹一声,说“男人让女人失去理智,女人让男人失去信仰燕玄龙你不是一名全真教的道士我看不起你”说着,他发疯似地往外跑去,刚跑出十来步,忽然踩到一块活石,咕咚一声掉了进去,他打了个滚,爬起来,定睛观瞧竟是一个山洞。
顺着蜿蜒的石级走出百米远,境界豁然开朗,但见曲径石屏,低墙古松,怪石朴亭,疏竹幽洞,青草泉流,环绕其间,宛如一幅清雅飘逸的水墨写意画。径尽至石室,上有浮刻并列洞室两旁
顶戴松花吃松子
松溪和月饮松风
燕玄虎想也未想,便用手推开虚掩的石室,刚刚进门,来不及回头,门却自动地关闭,里面顿时漆黑一团。
燕玄虎马上后悔起来,他立即再去拉门,已经晚了。
他发疯般地向前方跑去,一刻不停地跑。
洞里渐渐地有一丝光亮,洞道开始向东拐去,亮光越来越多,不知道跑了多久,直跑得筋疲力尽,头晕目眩,最后燕玄虎一头栽了下去。
燕玄虎弄不清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中,他隐隐约约地听到苍老的声音说
“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才有了中国本土宗教,它形成于陕西汉中。五斗米教的核心区域在汉中南郑,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地方。
继老子、庄子之后,出现了无为思想的集大成者张天师,即东汉年间的张道陵。”
“师父,张道陵是张良的世孙吗”
一个年青人在问。
“张道陵字辅汉,是张良的八世孙。
张道陵的父亲叫张大顺,也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
张道陵自幼刻苦学习,想辅佐汉室,荣宗耀祖。他就读了洛阳太学,成为一名饱学之士。
张道陵太学毕业后,先后到南方天目山南的神仙观和西北的通仙观,设立讲堂,教授五经。
数年间,学生由千人之多,乡人称他为大儒。
汉明帝永平二年,张道陵二十五岁,被郡守以贤良推荐到朝廷。到洛阳经过考核,一举中了贤良方正极言直谏科,被朝廷授予巴郡江州令。
在江州令任上,他看到地方强权贪赃枉法,老百姓怨声载道。
于是决定效法先祖,出世离尘。
张道陵在明帝末年辞去江州令职,北上洛阳,隐居北邙山,潜心修习黄老之道。
他研读了道德经、河图、洛书以及谶纬之学。三年后,得黄帝九鼎丹法,相传神兽白虎衔符而至其所,其道术日益完善。
汉光武帝由谶纬之说登上皇帝宝座,晚年,遂宣布图谶于天下。汉明帝继位后,秉承皇帝遗旨,宣扬图谶,又派人西天求法,引佛教于中国。
汉章帝建初五年,在京城举行了白虎观会议,章帝主持以图谶证五经,也就是以神学来讲五经。听说北邙山张道陵,便征召他为经学博士,张道陵无心辅佐汉室,避而不见。
和帝永元四年,朝廷又下诏征张道陵为太傅,封兾县侯,张道陵视三诏不就。
张道陵对来使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
父母隆恩,妻不厚爱,也随时消失。
君臣之恩,谁见长久
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我有何用
我志在青山
第388章 天师创道
张道陵先是南游淮河,居住在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住下来。
张道陵在山上结庐而居,筑坛炼丹,经三年而九天神丹炼成;龙虎出现,此山又称龙虎山。
六十多岁的张道陵,服下神丹,身体健如青壮年,后又得秘书以及驱鬼之术。为广传道术,他离开龙虎山,来到蜀郡的鹤鸣山。
汉顺帝汉安元年,太上老君于正月十五日降临,亲手授给他洞极经一部,都功玉印一枚,雌雄斩邪剑两把,还有二仪交泰冠、驱邪帔风、通天至简等物,要他推行正一盟威之道。
汉安二年七月,张道陵带弟子王长和法具,到青城山,降服了六大魔王、八部鬼帅,山民奉张道陵为代天行道之师,即张天师。
因此,正一盟威又称为天师道。
张道陵在鹤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卷,阐明天师道奥义,成为教众的行动纲领,尊奉老子为教祖,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作了老子想尔注,他宣称人君用道意来治国,国则太平;循道意而爱民,民即寿考;人法道义,便可长久,并以佐国扶命,养育群生为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