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踢开永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帅

    李仁说道:“多谢殿下宽宥。”并且表情和缓了许多。

    允熥又说了几句话,也没有在这里多停留,就又出了兵部大门。

    然后允熥骑上马,让练子宁和齐泰坐上车,奔城北的讲武堂选址而去。

    允熥到了讲武堂的地址,没有进去,因为他要是进去了肯定耽误工匠们干活,所以在外边骑马转了一圈就罢了,连派来监督建造进度的陈性善都没见。

    是的,因为允熥和陈性善不对路,又不能把他踢出詹事院,只能分派他些活计了。好在这类人实在,用来监工也放心。

    允熥回到承天门的时候,太阳还未到正南。允熥因为出一次宫很费事,来回路上就耽误好多时间,所以每次出宫都是一个半天再进宫。今天虽然也没什么事情了,但是也不想现在就进去。这时齐泰下了车,对允熥说道:“殿下,臣昨日老父亲和弟弟来了,想今日请半日假,望殿下恩准。”

    允熥当然就答应了。然后他奇怪地问道:“这非年非节的,你的家人来京干什么”

    齐泰嗫嚅着,半天才说道:“回禀殿下,臣俸禄不多,又有家有口,所以俸禄总是不足,因此家父和弟弟每几个月就来京城一次给臣送钱来;因为弟弟木讷老实,家父怕让别人骗了去,所以总是一起来。”

    允熥知道齐泰从来不贪不占,官声极好,没想到他竟然过得如此窘迫,这老朱给臣下发放的俸禄不是应该正好够用吗

    这时允熥灵机一动,说道:“你身为东宫官,日子过得如此窘迫怎可”正说着,王步已经从身上摸出了钱袋,“孤出门,总是让王步带着些银钱,这些钱你先拿去用,以后孤再贴补你。”

    齐泰马上弯腰说道:“怎能接受殿下如此馈赠。平日里臣从文华殿带回去的点心已经足够了。”

    允熥马上换个说辞说道:“孤非为了你才贴补你的,孤为的是令尊。令尊如此严寒的天气还得来京城,孤听了于心不忍。你可以自己忍受贫苦的生活,但是让老父亲来回奔波岂是孝顺。”

    齐泰也是担心父亲,总是劝他不要来京城了,自己和妻子、孩子可以靠着俸禄度日,但是老父亲总也不听。所以他听到允熥的话,也无从反驳,只能接受了允熥的好意。

    允熥又说道:“令尊培养出了卿这样的人才,孤去你家见一见。”

    齐泰直接跪倒地上说道:“臣的陋室,岂能有碍殿下视听。此举万万不可。”

    二人正在推让,练子宁走过来。他也是个不拘小节的,明史上讲‘英迈不群’。他对齐泰说道:“若是齐泰你还是其它的官员,我一定力劝殿下不可如此;但是现在你是东宫的官,殿下去你家里,虽然仍不合礼,但是倒也无可厚非。”

    允熥又说道:“现在已经时近午时,你怎能让令尊在家里苦等!”

    齐泰拗不过允熥,只能同意。他和练子宁坐上车向他家奔去。

    允熥因为骑了小半日的马屁股疼,再加上有话要说,也上了车。在车上他问道:“练爱卿,你适才说东宫的官,孤去你们家里无可厚非,那想必孤可以去爱卿的家了。”

    练子宁笑着回道:“殿下若有朝一日巡行到臣新淦(gan)老家的家,臣必当扫榻相迎,京城就算了。”

    允熥问道:“为何京城不可”

    练子宁说道:“臣妻、子具在老家,又不像齐兄的家乡离京城如此近,孤身一人在京是与其它官员合租的房子,殿下去了是去看臣还是其他人是以不可。”允熥大笑。

    不一会儿,到了齐泰的家。允熥嘱咐侍卫都在门外待着,自己只带了练子宁、王步、杨峰和陈兴进去。

    齐家是租的很小的院子,一侧没有厢房,院子也破。齐泰的弟弟齐敬宗在院子里劈柴。听到脚步声,一边说道:“大哥回来了。”一边仍在劈柴。但是他随即听到好多脚步声,是以抬头。他看见大哥齐泰,问道:“大哥怎么带这么多的人回来了都是你的好友”

    齐泰马上说道:“敬宗不得无礼。这是当今皇太孙殿下。”

    齐敬宗马上站起身来,旋即又跪下,嗫嚅着不知说什么,只是跪着,浑身发颤,额头冒汗,不一会儿汗水就滴到了地上。

    齐泰的父亲齐豫正在正房收拾,听到外头有响动,忙出来看,同时说道:“泰儿回来了”

    &nbs




第88章 造访齐泰家
    出了五军都督府,允熥又奔兵部而去。这次兵部到讲武堂讲课的差事,因为是兼职增加了工作,又是大家不熟悉的教书,所以被视为苦差,除了一些信心满满认为自己能出彩的人,其他人都不争这个。但是兵部尚书茹瑺思来想去,把这个差事给了刚从郎中升为侍郎的李仁。

    允熥进了兵部直奔右侍郎李仁的公房。李仁正在编写教案呢。见到允熥来了也忙行礼。

    允熥和他很熟了,所以扶起他来以后,开门见山的说道:“李侍郎,这教材孤知道你是用《孙子兵法》、《李卫公书》等充当,这教案写的如何了”

    李仁说道:“回禀殿下,臣的教案已经基本完备,但是,不知如何分课时。”

    允熥心想连李仁这样的大文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划分,看来这个问题现在很严重。然后说道:“李侍郎,暂先不必分出课时了,把教案完备以后誊抄一份让齐泰或者练子宁带到文华殿即可。”

    李仁说道:“多谢殿下宽宥。”并且表情和缓了许多。

    允熥又说了几句话,也没有在这里多停留,就又出了兵部大门。

    然后允熥骑上马,让练子宁和齐泰坐上车,奔城北的讲武堂选址而去。

    允熥到了讲武堂的地址,没有进去,因为他要是进去了肯定耽误工匠们干活,所以在外边骑马转了一圈就罢了,连派来监督建造进度的陈性善都没见。

    是的,因为允熥和陈性善不对路,又不能把他踢出詹事院,只能分派他些活计了。好在这类人实在,用来监工也放心。

    允熥回到承天门的时候,太阳还未到正南。允熥因为出一次宫很费事,来回路上就耽误好多时间,所以每次出宫都是一个半天再进宫。今天虽然也没什么事情了,但是也不想现在就进去。这时齐泰下了车,对允熥说道:“殿下,臣昨日老父亲和弟弟来了,想今日请半日假,望殿下恩准。”

    允熥当然就答应了。然后他奇怪地问道:“这非年非节的,你的家人来京干什么”

    齐泰嗫嚅着,半天才说道:“回禀殿下,臣俸禄不多,又有家有口,所以俸禄总是不足,因此家父和弟弟每几个月就来京城一次给臣送钱来;因为弟弟木讷老实,家父怕让别人骗了去,所以总是一起来。”

    允熥知道齐泰从来不贪不占,官声极好,没想到他竟然过得如此窘迫,这老朱给臣下发放的俸禄不是应该正好够用吗

    这时允熥灵机一动,说道:“你身为东宫官,日子过得如此窘迫怎可”正说着,王步已经从身上摸出了钱袋,“孤出门,总是让王步带着些银钱,这些钱你先拿去用,以后孤再贴补你。”

    齐泰马上弯腰说道:“怎能接受殿下如此馈赠。平日里臣从文华殿带回去的点心已经足够了。”

    允熥马上换个说辞说道:“孤非为了你才贴补你的,孤为的是令尊。令尊如此严寒的天气还得来京城,孤听了于心不忍。你可以自己忍受贫苦的生活,但是让老父亲来回奔波岂是孝顺。”

    齐泰也是担心父亲,总是劝他不要来京城了,自己和妻子、孩子可以靠着俸禄度日,但是老父亲总也不听。所以他听到允熥的话,也无从反驳,只能接受了允熥的好意。

    允熥又说道:“令尊培养出了卿这样的人才,孤去你家见一见。”

    齐泰直接跪倒地上说道:“臣的陋室,岂能有碍殿下视听。此举万万不可。”

    二人正在推让,练子宁走过来。他也是个不拘小节的,明史上讲‘英迈不群’。他对齐泰说道:“若是齐泰你还是其它的官员,我一定力劝殿下不可如此;但是现在你是东宫的官,殿下去你家里,虽然仍不合礼,但是倒也无可厚非。”

    允熥又说道:“现在已经时近午时,你怎能让令尊在家里苦等!”

    齐泰拗不过允熥,只能同意。他和练子宁坐上车向他家奔去。

    允熥因为骑了小半日的马屁股疼,再加上有话要说,也上了车。在车上他问道:“练爱卿,你适才说东宫的官,孤去你们家里无可厚非,那想必孤可以去爱卿的家了。”

    练子宁笑着回道:“殿下若有朝一日巡行到臣新淦(gan)老家的家,臣必当扫榻相迎,京城就算了。”

    允熥问道:“为何京城不可”

    练子宁说道:“臣妻、子具在老家,又不像齐兄的家乡离京城如此近,孤身一人在京是与其它官员合租的房子,殿下去了是去看臣还是其他人是以不可。”允熥大笑。

    不一会儿,到了齐泰的家。允熥嘱咐侍卫都在门外待着,自己只带了练子宁、王步、杨峰和陈兴进去。

    齐家是租的很小的院子,一侧没有厢房,院子也破。齐泰的弟弟齐敬宗在院子里劈柴。听到脚步声,一边说道:“大哥回来了。”一边仍在劈柴。但是他随即听到好多脚步声,是以抬头。他看见大哥齐泰,问道:“大哥怎么带这么多的人回来了都是你的好友”

    齐泰马上说道:“敬宗不得无礼。这是当今皇太孙殿下。”

    齐敬宗马上站起身来,旋即又跪下,嗫嚅着不知说什么,只是跪着,浑身发颤,额头冒汗,不一会儿汗水就滴到了地上。

    齐泰的父亲齐豫正在正房收拾,听到外头有响动,忙出来看,同时说道:“泰儿回来了”

    &nbs



第89章 识时务的名将
    齐家人在允熥走了以后,齐豫如何兴奋、于敏月如何既喜且忧、齐敬宗如何懵逼就不细说了。允熥回到文华殿吃了午饭之后继续日常活动。

    转眼间十二月份将近逝去,讲武堂各个课的先生,除了由诸位大将教授的课以外,其他各门课的先生把‘教案’或者‘教学计划’都交上来了,允熥也把先除了外藩、武艺和弓马课以外的课平均分配课时,外藩课因为大家都不在意,所以允熥也只能暂时先安排的少一些。

    转眼间,十二月份的最后一天就过去了,接下来,大家以为是正月该过年了吗哈哈不是的,洪武二十五年是闰年,所以有一个闰月,今年的闰月正好是十二月,所以下一天还是十二月初一。

    润十二月初二三更天,一骑轻骑从城外飞奔入城,旋即奔入皇宫。朱元璋身边的太监李进忠得知送来的是什么消息后,不敢耽搁,赶忙叫醒朱元璋。老朱起身,让苏怀恩拿手巾擦了把脸,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李进忠一边递过奏报,一边说道:“陛下,是从安庆传过来的奏报,凉国公薨了。”

    老朱大吃一惊,忙打开李金忠递过来的奏报,就着苏怀恩端过来的蜡烛的光看了起来。

    原来十一月蓝玉生擒月鲁帖木儿之后,将他绑送京城,因为朱元璋诏令蓝玉回京,所以蓝玉就顺便押送月鲁帖木儿来京城。

    十一月三十日晚,船行至安庆,蓝玉下船喝酒,从酒家出来的时候天色已晚,蓝玉又不要人扶,自己跌跌撞撞地走向船,不小心就跌倒在地上。

    不料地上有不知谁丢弃在这里的木杆,朝向天的一头还十分尖细,一下扎进蓝玉的肺里。随从见到血迹十分慌张,马上带着蓝玉找到附近的郎中,但是五脏被破,根本无法治愈,蓝玉强撑着一口气写完遗书就死了。

    朱元璋看完了奏报疑窦丛生:这也太巧了,要是从船上跌进水中还罢了,竟然是被木杆扎进肺部而死,实在是太蹊跷了。

    不过蓝玉此时故去真是解决了朱元璋的一个大问题。蓝玉数次北伐,威望甚高,虽是常家一脉的人,但是也不能放心;除掉他却又担心允熥疑虑,老朱委实难以决断,都想着是不是采用自己以前从未采用过的暗杀的方式除掉蓝玉了。

    现在蓝玉自己死了,省了很大的事。老朱想着:还是得派锦衣卫调查一下蓝玉的死因,不过即使调查出蓝玉之死别有内情也不能公开。

    李进忠觑着老朱的面色和缓了,说道:“信使传回来的东西还有凉国公的遗折和给家里人的遗书,陛下是……”

    老朱说道:“拿来我看。”李进忠把折子和遗书递给老朱。

    老朱先打开遗折看了看,也没甚重要的事情,大略交代了月鲁帖木儿的事情,并请朱元璋不要让他的儿子直接承袭国公的爵位。

    老朱知道,就算他不让蓝玉的长子蓝珍承袭国公爵位,等允熥即位了,也会那样做的;不过让允熥到时施恩也好。

    老朱又接过蓝玉的家书看了看,不过是叮嘱妻、子等的话,老朱随即把这些都递还给李进忠,并说道:“等天亮了,把家书送到凉国公府上,把奏报送五军都督府传阅,商讨月鲁帖木儿的处置;传令礼部,如开平王举哀故事,朕要为凉国公举哀,让他们都准备好,并拟好谥号。”

    不提老朱之后的事情,早在老朱知道蓝玉死讯的几个时辰以前,开国公府的常母和常森就已经知道了蓝玉将死了。

    亥时,京城开国公府。



第90章 除夕宴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允熥是以‘扩土足食,仿古封国’引起老朱注意的,当时虽然他们讨论的非常热闹,但是老朱一直没有明确的表明态度,允熥也不好问,就这样一直模糊到现在。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如果老朱没有接受那个观点,他肯定会再找个由头儿,杀掉除耿炳文,郭英之外的这些准一流或者二流的武将,那样允熥会很困扰,因为他想对外扩张也没有足够的牛逼武将来执行了,他知道原历史上永乐朝的名将只有朱能和张辅,就算把他俩挖过来了,也不够用。自己培养只能是用士兵的鲜血来培养了。

    但是大明将士的鲜血是很宝贵的,他不舍得,所以如果老朱没有接受他的观点,等他即位了改弦易辙很困难;反之就简单多了。

    但是允熥也没法猜透老朱的心思,只能是等了。

    允熥放下心思,看老朱的批复。老朱写的字不多,未提到对蓝玉的爵位怎么处置,只是提到自己的悲伤,并亲自为蓝玉举哀。

    允熥知道自己又跑不掉了,不过自己身为蓝玉的亲戚,拜祭是应有之意,就算老朱不亲自举哀,自己也得去凉国公府吊唁,倒没什么大反应。

    至于悲伤,允熥可能还没有老朱悲伤。毕竟他基本没见过蓝玉,很难对一个可以称得上是陌生人的人悲伤。他只是对于又一个大将去世感到惋惜。

    允熥又琢磨一会儿。这时,王进走进来说练子宁、齐泰等人到了,允熥赶忙带着奏折去往东暖阁,他选定的议事的地方。

    接下来初五日,允熥随同老朱在西华门为蓝玉举哀。过程和为沐英举哀的过程一样。并且老朱同样追封蓝玉为蓟宁王,谥号靖献,陪饲太庙并列肖像功臣庙,死后的荣誉,仅次于中山王徐达,与常遇春等人都差不多了;毕竟徐达死后老朱允诺徐家三代死后都可以追封王爷,其他人都比不了。

    然后允熥又恢复了正常的作息。但是润十二月可是腊月,日子越往后,年味儿越浓。宫里不显,但是允熥出宫巡视时,见到大街上卖年货的人渐渐多了,放爆竹的人也有了,贫穷的老百姓拿出所剩不多的钱买年货,街上玩闹的小孩子的脸上笑容也多了些。

    腊月大家都想过个好年,也没心思干些别的,所以不论是京里还是地方,各种事情都大大减少,就连抓贪官的校尉,也似乎懒惰下来。
1...2728293031...4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