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开永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帅
第108章 新一届学生
允熥动作轻微地从床上起身,又帮熙瑶整理了下被子后,这才开始穿衣。
等他把衣服穿好了,摇摇铃,以侍书为首的宫女走进来鱼贯而入,进来收拾屋子。昨晚上熙瑶用来壮胆的酒和喝酒用的酒杯还在桌子上搁着呢,熙瑶的衣服允熥也是随手乱扔,然后乱堆到了一起。允熥虽然仍然坚持自己穿衣,但是早就不可能自己收拾屋子了。
允熥来到东暖阁,果然练子宁正在这里呢。他看到允熥过来了,说道:“殿下可曾用过了早膳若是没用过臣陪着殿下一起用膳吧。”
允熥笑骂道:“又来我文华殿蹭饭,你看齐泰哪天在我这里用过早膳”
练子宁笑道:“齐泰是妻儿俱在京城,每日有妻子做饭;我独自一人在京,又与他人合租宅邸,哪有别的地方吃早饭”
允熥又与他说笑几句,一起来到允熥指定的‘餐厅’吃饭。
允熥一边吃着,一边问道:“练卿,今年自从三月以来我也没有多少时间看顾讲武堂那边的事情,现在讲武堂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闹事的与上一届的学生相比如何”
练子宁夹起一个丸子吞进肚内,然后说道:“讲武堂内并未出现什么事情。虽然殿下没有多少时间看顾讲武堂,但是学生们谁不知道殿下的手段谁敢闹事”
允熥说道:“那我就放心了。”又喝了口汤,问道:“那你觉得这一届学生里,谁比较有本事”
练子宁也喝了口汤,然后说道:“回禀殿下,有一名叫做李定的学生,今年不过十八岁,来自代王右卫,十分出众。至于其他人,臣暂时还未发现。”
允熥说道:“只有一人么。”
练子宁把碗里的汤全部喝完,用手巾擦擦嘴,放下手巾,整理好衣服,对允熥说道:“殿下,上一届的学生已经把全国各地军中优秀的子弟都收纳进来了,今年这一届不过是又多了三年前招生的时候未到十六岁的新人而已,不比上一届都是各地好几年的优秀子弟,能有一人如此出众已经不错了。”
“并且臣还觉得以后就这样等上一届毕业了再招下一届比较好。臣知道殿下的心思,是想让更多的普通兵丁家出身的优秀人才来到讲武堂;但是这太难了。”
“今年讲武堂的学生来自普通兵丁的倒是比上一届多些,但是也没有能达到郭威他们的水平的人。兵丁家出身的大多都没有读过书,到了讲武堂的倒是都读过书,但是也没有出众的。”
“更何况,各地的军官宁愿把自己不太好的儿子送来,也不愿选那些普通兵丁家的。现在有殿下看顾,他们还不敢把自家不成器的孩子送来,但是地方上选拔学生都是各都指挥使司选送,咱们也不知道哪里究竟有没有更好地学生。总不能一个卫所一个卫所的巡查吧。”
允熥听了练子宁的话,知道他说的有道理。虽然允熥这些天在讲武堂的出现的时候不多,但是也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着这批讲武堂的学生。
普通兵丁家庭想出来人才本来就不容易。虽然他们都种地不用交税,现在也没有租子,但是总得出来打仗,一打仗就耽误种地,日子和普通自耕农差不多,也供养不起孩子学习;而连书都没有读过,就算是绝顶聪明之人又如何被人发现
并且洪武年间文人地位不高,文官死亡率还在武将之上,当兵的也大多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读书,宁愿用钱买好兵器、铠甲;而允熥虽然没有明说,
但是各地都是把识字当成进讲武堂的前提条件的,所以兵丁家的人大多不够格。
另外,各地的武将岂会大公无私到不把自家的孩子送到讲武堂来除非是在地方上特别出名的人才有可能进讲武堂。
为了更加公平,也不是没有人提议实行考试。但是允熥觉得举荐制只要自己入学的时候把好关,并对于敢送歪瓜裂枣来的人严厉处罚,其实比考试要好;真要考试了他们更能明目张胆的送歪瓜裂枣来了。
所以允熥说道:“那就还是等上一届毕业了再招下一届吧,只要以后的学生能达到这一届的水准就行了。”
二人吃完了饭来到东暖阁的允熥日常处理政事的殿阁。齐泰已经到了,正在给乾清宫送来的折子分类写简介。练子宁与他相见,不免又是说笑几句,然后才开始工作。
允熥因为是相当于在给自己干活儿,而不是给别人打工,所以在工作时都说很认真地。感觉没过多长时间,已经到了午时了。
允熥今日中午没有和齐泰他们说话,而是回了文渊阁。昨晚上熙瑶初承雨露,他觉得对熙瑶多关心一下比较好。
齐泰他们,包括陈性善都没有对于允熥‘重色轻友’的行动说些什么。
允熥是帝国皇太孙,但是现在还没有孩子。允熥有没有后代是事关整个大明前途命运的大事,所以没有人有理由阻止允熥去看自己的老婆,甚至还得鼓励这种行为。
允熥回到文渊阁,熙瑶正在让宫女们摆饭。自从熙瑶入宫以后文华殿再次出现了宫女,这让允熥挺高兴,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发现长得特别漂亮想下手的宫女,但是整天都是一帮太
第109章 熙怡入宫
王进对允熥说道:“殿下,今日已是太孙妃娘娘入宫第七日,殿下为何不将文华殿的宫务交给娘娘来掌管。”
其实作为一个奴才说这样的事情是非常不合适的,不过允熥一向是信任王进,此事又已经让文华殿内议论纷纷,以后被别人捅出来对王进也不好,所以王进才说出此事。
允熥一拍脑袋,说道:“我说呢,我好想忘了些事情,竟然是忘了这件事。我回去就和熙瑶说从明日起让她来处理宫务。”
顿了顿,允熥又问道:“你为何会说起这件事”王进一向不多嘴多舌的,允熥想知道为什么他这次会主动提起这件事。
王进苦笑道:“殿下,你不知道文华殿中,甚至其他的各宫中都已经议论纷纷,殿下娶太孙妃入宫已经七日却不把宫务交出,很多人都以为殿下对于太孙妃不满意,昨天杨峰都偷偷问我是不是这样,他还说薛家都打算上折子请罪了。”
允熥吃了一惊,没想到只是他不小心忘了的事情就有这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外朝。以后看来对于任何事情都得慎重了。
允熥拍拍王进的肩膀,也不多说,随即让他下去,然后自己也走出这个偏殿,向文渊阁走去。
允熥回到寝殿的时候熙瑶和前两天一样,已经把晚膳预备好了。允熥照常和熙瑶坐在一起用膳。并且熙瑶这两天看出允熥在吃饭时不愿有人服侍,收拾桌子也是在他吃完后一起收拾,所以把宫女们都打发出去了。
允熥对于熙瑶挺满意的。并且虽然她还年轻,但是允熥却觉得她有和现在实际主持后宫宫务的郭宁妃类似的气质,能把宫务管好。
所以允熥在闲聊了几句之后说道:“熙瑶,你已经是我的正妃了,以后文渊阁的宫务你来掌管吧。”
熙瑶当然高兴。虽然她在脸上一闪而过的喜色之外没有其他的高兴的表现,而是语气平常的答道:“是,殿下。”但是内心的高兴却压抑不住。就连晚上亲热时允熥都觉得熙瑶好像是更热情了些。
第二天五月十五日,熙瑶的妹妹薛熙怡进宫。薛熙怡是侧妃,仪式简单,允熥也不用再跑一遍,在薛熙怡进宫以后他带着她拜诣奉先殿,不用去告太庙。
然后薛熙怡进文渊阁,允熥和熙瑶在主厅正坐,薛熙怡先四拜允熥,然后四拜熙瑶。不过因为正妃是她亲姐姐,倒不像是诣奉先殿的时候那样紧张。
等行礼完毕,允熥知道她们亲姐妹相见,必然是想要私下说话的,于是笑道:“我还有事,你们姐妹自个聊天吧。”说完自个出去了。
允熥走到东暖阁,练子宁正在那里。
练子宁笑道:“殿下今日怎么还来了”
允熥知道他什么意思,笑道:“都荒废了这么些天了,不能接着浪费时间了,不差在这一时。”说着,允熥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看起折子来。
在允熥短暂的接管大明政权之后,虽然他其实已经不需要属官的协助了,不过他仍然形成了习惯,由齐泰等人把折子分门别类地分好并且写好简介,再交给允熥。所以允熥看折子的速度提高了不少。
不一会儿,还未到午时,允熥将折子看完了。他想着下个月就要出行了,问练子宁:“练卿,下月孤就要计划出巡北方了,你们弄出章程没有”
练子宁放下手中的活儿,说道:“殿下,这些天臣和齐泰、耿璇等人合计过了,想要在六月中旬出巡,到十一月底回来又要走完所有的行程,
不太容易;殿下您又说要‘深度巡行’,陛下又让您去三秦走一趟,很不好安排行程。更不用提殿下未必能够按时出发。”
允熥问道:“怎么就没法完成了”
正巧这时张数和郭镇走了进来,练子宁说道:“还是让郭镇来说吧,这些都是郭镇在处理。”并且把允熥询问的内容和郭镇又说了一遍。
郭镇说道:“殿下,您出行首先要到凤阳,再至泗州,还要接见当地的里长、父老,这最少需要十天;再至河難得见周王殿下;再到山東得见齐王殿下;北平得见燕王殿下,东北还有宁王殿下和辽王殿下。”
“向西陛下让谷王殿下和殿下同行,怎么也得在宣府待上几日;到三秦过山硒有晋王、代王殿下,再到西安才是秦王驻地,再召见西北诸王,又是不少时间。然后从西安入湖广,有湘王、楚王殿下。就算是从武昌坐船一路顺江东下,恐怕也难在十一月回到京城。”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允熥这才清楚地知道自己得见多少人。这还只是各位王爷,允熥还想再各地多呆几天,了解民间的实际情况,所以更加不可能完成行程了。
允熥想了想,觉得长江一线比较方便,而北方地区路途遥远,自己在自己的皇太子长大以前未必能再次去北方,所以决定删除在湖广巡行的计划。
他说道:“不去湖广了,去的时候从泗州直接去山東;东北只到山海关,让宁王叔和辽王叔到滦州府来;从三秦回来的时候再去河難;见过周王之后从开封南下襄阳,让湘王叔和楚王叔到襄阳见我。从襄阳坐船回京。”
 
第110章 见蓝珍
从熙怡出去到允熥进来也没有多少时间,所以老朱也没有抓这么短的时间来处理折子,而是靠在罗汉床上闭目养神。
等允熥走进来坐好了,老朱睁开眼睛,对允熥说道:“你昨日才让正妃薛氏执掌文华殿宫务,是对她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允熥没想到竟然老朱都开口询问这件事情了;老朱关注是很正常的,但是竟然这样直接问询还是出乎允熥的预料。允熥这才知道这件事情有多重要。
允熥赶忙开口说道:“爷爷,孙儿对于正妃薛氏并无不满;相反,孙儿觉得她很好。”
老朱于是问道:“那你为何于昨日,应该是你知道有很多人都在议论这件事之后才让她执掌文华殿”
允熥摸摸脑袋,说道:“回爷爷的话,这是因为,是因为,是因为孙儿忘了。”
老朱想过很多的原因,甚至连允熥不想她‘太劳累’才推迟的原因都想了,但是万没有想到,真实的原因竟然是:“忘了”。
老朱不知如何是好地说道:“你呀你,对于内宫之事也太不用心了。内宫不宁,必然影响到外朝,甚至会使国家不稳。你以后切不可对内宫之事如此粗疏了。”允熥只能点头。
然后允熥说道:“爷爷,孙儿昨日和属官商量了一下,觉得要六月中旬从京城出发,在北方巡视一圈在十一月份回到京城,恐怕时间不足。孙儿想着不如让一些叔王到某地去见孙儿,比如让宁王叔和辽王叔到滦州来,楚王叔和湘王叔来襄阳,等。爷爷觉得可否”
老朱没多想就说道:“可以。你是大明的皇太孙,他们虽是你的叔叔,但也是你的下属。你在别地召见他们也没什么。”
顿了顿,老朱又说道:“不过必须要你的妃嫔有人怀孕以后你才可以离京,可不是你说哪天就哪天。”
允熥早知道老朱的想法了。但是他还没有做好当父亲的准备。
问题是他既想出游,又想坚持嫡长继承法,并且就算他不想让熙瑶怀孕,也未必能成;连都标有:本产品避孕率为98,他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控制住。
所以允熥默默地接受了老朱的要求。
他们又说了不少关于朝政方面的事情。最后老朱说道:“允熥,你有空去去蓝府转转吧。蓝玉的长子蓝珍,是所有功臣之后中最有本事的,虽然他今年不过二十七岁,却已经颇有大将之才,单论用兵打仗,恐怕不在徐晖祖之下。”
允熥一直以为徐晖祖是所有二代武将中最有本事的。但是现在老朱突然告诉他:还有一人比徐晖祖更厉害。
不过允熥倒是很高兴。倒不是因为什么亲戚关系,不说蓝家和允熥已经是比较远的亲戚了,就是母族在某些情况下也未必多可靠,更别提特别亲近的第一代人都已经死了。
而是因为大明又多了大将,将来打仗了不缺大将可用了。
之后允熥就回到了文华殿文渊阁,老朱今天连饭都没有让允熥留下来吃,看来是真的想让允熥尽快有孩子了。
既然老朱说让允熥去蓝府看看,允熥也就从善如流,第二天五月十七日允熥就出门去拜访蓝珍了。
允熥当然不能直接去蓝府,那样太显眼了。允熥早上出门去了常府,与常升、常森等人一起聊天,然后慢慢地把话题引到蓝玉身上,然后表示自己想去蓝府见一下蓝玉的儿子们。
常升当然愿意了。常升和蓝玉关系极好,并且常升也知道蓝珍比他们有本事,
正想着让允熥注意到蓝珍的本事呢。所以看着还未到午时,一边对允熥说着蓝珍的本事,一边带着允熥来到了蓝府。
蓝珍在蓝玉去世后,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老朱才册封其为凉国公,并且身上现在并无差事,还不像二弟蓝琏从讲武堂毕业后被派到了淮安府的卫所从千户开始干起呢。
蓝珍在允熥、常升来的时候正在家里读书,听门子说皇太孙殿下来了,十分惊讶。
不过再惊讶也得迎接。蓝珍穿好衣服,就出了屋门去外面迎接。
此时允熥已经走到了二门。允熥觉得在大门口等着主人出来迎接是十分没有效率的行为,所以除了在后宫里面他不敢乱闯的地方以外,出宫去见大臣从来都是直接通报以后就往里走,反正那些门房也不敢拦着他。
允熥已经出来做事快三年了,大家不管习惯不习惯都已经知道他的习惯了,所以蓝珍在二门外毫无异色的对允熥行礼。
允熥当然是一边说着:“免礼,何必这样多礼,”一边让侍卫上前去扶的。蓝珍因为生性谨慎,老老实实的行拜礼二次,才起身。
起身以后蓝珍说道:“不知殿下今日前来,是有何事要让臣去做的”
允熥因为和常升谈起了蓝玉,说道:“到没有什么事情。孤今日去常府与开国公说话,言谈间提到了靖献公(蓝玉的谥号),孤于是来看拜访一下靖献公夫人。”
蓝珍说道:“家母岂当得
第111章 朝鲜之事
允熥转过身翻身上马。正欲走时,忽然听到常升说道:“原来是你啊。”
允熥转过头看去,一名身着锦服的三十多岁的男子正笑着向常升走来,他身边还跟着一名年轻的女子,因为低着头走路允熥看不清她的长相和年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