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明之猫奴学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映今月
第13章 债主来了
说搬家就搬家,搬到数千里外的京师去,先让债主找不到再说。
李牧先是下了封口令,除了几个核心人物,所有人都不知道李家要搬家和搬到哪里。然后让陈管家将家里不必要的东西全都当卖出去,其余物品都整理装箱,一箱箱运到码头,沿着运河先行送到京城。李家在京城有一座宅子,正好搬到那里去。
最棘手的是那些店铺,李牧思来想去也没拿定主意,“算了,就当是赖账的一点补偿吧,那张家拿去便是。可惜耗费我那么多心血。”
看着家里的东西一件件搬走变换成银钱,李牧心里美滋滋的,只有钱才能生钱,这些家伙事儿除了摆在家里充门面,并不能给他带来更多的收益,倒不如全卖了省事。他现在什么正事也不干,就在家里数银子,美滋滋的记着账。
但李牧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想跑,就要干脆利落,他太拖拉。
“少爷!不好了!不好了!”赵得助连滚带爬的跑到了正在练字的李牧身边。
“天还没塌呢,慌什么!”李牧收完最后一笔,满意的看着自己写的字。
“张债主来了!”
李牧听到之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然后站了起来,“靠,时间还没到呢,就来收账,太不仗义了吧。”
就在此时,一个浑厚的声音传来:“贤侄说谁不仗义呢?”
李牧定睛一看,只见一名中年,身着儒衫,很是有气势。
“吾乃张守业,你父亲的至交好友。今日听闻李家要搬到京师,我特意前来看看。”
“只是搬个家,不劳您大驾。”李牧赶紧赔笑道,这种能借给他家十万两的人,是不能招惹的。
“再四个月可就立春了,咱们两家的账到时候可要好好算一算。”张守业一脸蛮横的说道,然后直接坐在了主座上,用手指敲着桌面,每一下都震在李牧的心里。
“那是,那是。家父算算时间,也快要回来了,到时候一定连本带息如数奉还您的银两。”李牧信口胡诌着,他才不知道自己老爹什么时候回来呢。
张守业打量着李牧,直到将李牧看的心里发毛,这家伙不会有什么特殊的癖好吧
“贤侄要搬到哪里去”
李牧小心回答说:“京城。”这都找上门来了,肯定也已经知道自己要搬到哪里去,跟聪明人没必要扯谎。
张守业有些意外,“为何在这江南繁华之地不是更好一些吗”
“是繁华了些,可也消磨人的志气。不如到北方去历练一番,长长见识。更何况京师能者居多,求贤交友也更易一些。”李牧信口胡诌着。
“贤侄小小年纪就有此志向,不简单。其实啊,你父亲回不回来都没什么关系,只要你们能还的上那十万两银子就成。”张先生老气横秋的说道。
“张先生多虑了,我李家向来以诚信传家,为商者,最是看中信誉二字。到时候即便是家父回不来,我李牧也会想方设法将银子还上。”李牧嘴里说着漂亮话,心里却已经在想着怎么赖账。
张守业在这大冷的天还扇了几下扇子,“哈哈,甚好,甚好!对了,贤侄要是不想还银子,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把这个签了,咱两家的账就一笔勾销。京师路途遥远,可不容易啊。”
张守业说着就从身后随从捧着的匣子里,拿出一份卷轴展开在李牧面前的桌子上。
李牧一看,鼻子都差点气歪了,这字迹,他是认识的,不正是自己那便宜老爹的嘛。
只见上面写着:李张两家,世代友好。同气连枝,甘苦与共。今有麟子,名曰李牧,愿娶张氏女为妻,得嫁妆十万两,以此为凭……
“我被卖了还是十万两”李牧心有不甘。他怎么也没料到,会是这么一个结局,还是那些大人们会玩。
可当李牧看到上面“为”字的墨,还没有干透,立马就想明白了,合着这是在诓自己。
张先生看到李牧左右为难的样子,笑着说:“这事不着急,你慢慢考虑一下,要是愿意就在上面签字画押,权当是聘书。想清楚了就知会我一声。张某还有事,告辞了。
第14章 下聘
回到家中后,李牧看着眼前书案上的那个卷轴,他缓缓打开,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新刻的私印。“还别说,这张家还是有点本事,将我父亲的字仿的如此之像,不知道是哪位书法大家在后面使劲。”
过了一小会儿,陈管家来了,“少爷,唤我有什么事吗”
“如今金银比价多少”李牧将眼前的卷轴合上,小心放在箱中。
“一金九银。少爷怎么突然关心这个”
“咱家这几天整理出的现银大概有一万两吧,去换一千两金子,明天我有用。”
“少爷,兑那么多金子做什么”陈管家还是很尽责的,怕这小少爷乱来。
李牧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千金散尽还复来,你尽管去换,我保证这些金子最后还会回来。”
“好嘞,我这就去。”陈管家这才稍微放下心来,少爷现在颇有老爷的风范,做事让人捉摸不透。
次日上午,张大债主正在家中喝茶,就听闻小厮来报,“老爷,外面有一孩童自称是李光烈,带着随从递了拜帖,想要见您”
“李光烈”张大债主想了想,似乎不认识这么个人啊。许久之后,他拍了下脑门,说:“哦,原来是那小子,让他进来吧。”
李牧带着八名仆从,抬着几口箱子,浩浩荡荡的进了张家。
“呦,什么风把贤侄吹来了”
“秋风送暖似春风,和当两家曲相同。小侄李牧,特来拜见张老爷。”李牧从袖中的口袋里,掏出一份卷轴,递给了张大债主。
张守业原以为是李牧同意了那个要求,将卷轴还回来,可当他接过之后,傻眼了,这份卷轴比那份可重多了。他打开看了起来。
张大债主愣住了,这是一份聘书,正八经的聘书,而不是他伪造的那份契约书。里面只写着李牧带了多少聘礼,没有写那十万两银子的事。
“贤侄这是何意”
李牧转身走到一口箱子旁边,哐当一下打开箱子,露出了码的整整齐齐的金条,甚是晃眼,然后冲着张大债主跪倒在地,“吾,李牧,愿以千金为聘,求娶张家女。万望张老爷不嫌弃我李家商贾铜臭气,应允此事。”
张守业万没想到李牧竟然整这么一出,这玩的是哪一出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贤侄快快请起,用不着行这么大礼。哈哈,既然你答应了,一切都好说,犯不着这样。”
就在此时,一个胖胖的身影出现在李牧的视线里。
“李牧你来我家做什么”这个胖胖的身影正是张立言。
李牧愣住了,“这是你家”
“对啊。父亲,你们在做什么”
李牧上前,一把揪住了张立言的衣领,“那个克夫的是你姐婉秋”
“是的呀,姐姐跟着父亲回来后,这段时间在后院一直哭哭闹闹的要自杀,太烦人了。”
“原来如此!这我就放心了。”李牧一想到张婉秋,心里顿时明亮了起来。
张大债主名叫张守业,正是张立言的父亲。
“咳咳!”张守业咳了两声,“还不赶紧去上学,迟到了!”
小胖子吓得飞身夺门而出,那速度绝对是李牧生平罕见,看来这张守业平日里没少收拾这小胖子。
“贤侄坐吧。咱们来商量一下婚期。”张守业拉着李牧的手,将他按在椅子上。
“家父至今未归,小生尚且年幼,又无功名在身,还是稍等几年吧。”
张守业的脸立马就变了,“再等几年你父亲何时才能回来你何时又能考得功名倘若这些都做不到,那我这女儿要替你守一辈子不行!给个准数!”
靠!跟我玩这套李牧顿时心里不平衡了,行,那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以退为进,谁还不是老狐狸呀!
李牧看着张守业,张守业也看着李牧,两人大眼瞪小眼,对视了许久。
突然,李牧换了一副笑嘻嘻的面孔,“岳父大人呐,既然您这么着急,那咱们干脆明儿就把这事办了吧。省的夜长梦多,突生变故。小子仰慕婉秋姐姐许久了,您就快点成全我吧。”
张守业愣住了,这孩子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似他这等书香门第
第15章 闪婚
张守业不是吃素的,三言两语就陈清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张守一想了想,似乎现在孙女嫁给李牧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于是就点头答应了这件事。对于李牧,他是十分看好的,那孩子有前途。
李牧晕晕乎乎的跟张守业商量好了明天的事情,从张家出来的时候脚步都有些踉跄。
“全是人精!”李牧带着随从走在回家的路上,嘴里不停念叨,“不用还钱,不用还钱!”
这“不用还钱”四个字,对于李牧来讲,比那佛家的真言和青楼歌妓的小曲都要悦耳动听。也只有这四个字,能让李牧心神安宁。
“少爷,您怎么了”赵得助用手指轻轻推了下李牧,不会是少爷舍不得那些金子吧,这都魔怔了。
李牧这才回过神来,“没事没事。”随即从怀中掏出一叠银票,递给了赵得助,“现在你带着他们,抓紧去办一件事!”
“少爷,您尽管说,我拼了命也会去做。”赵得助还以为是要做点什么见不人的事情。
“拼命那倒不至于。你去采买些婚礼用品,明儿少爷我要结婚。”
赵得助愣住了,“结,结婚少爷,您不会是在开玩笑吧”
李牧将银票塞进赵得助的手里,“谁跟你开玩笑!老子的终身大事还能诓你不成。结婚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我没心情去过问,你跟陈管家他们商量就行,反正明儿我要娶这张家的女儿。缺人手就去张家借用,只要明天顺顺利利的,你们每人十两银子赏钱!”
赵得助听到赏钱,立马来了精神,“少爷,我办事,您放心!”
事实证明,只要给马儿吃饱了草,跑起来确实挺欢的。这不,到傍晚的时候,李家已经有了新模样。大红灯笼、红绸缎、红纸金字的对联等等,全都布置到位。
李家的亲戚少,数代单传下来,再加上各处行商,跟族人早就断了联系。只有一份家谱,李牧拿来瞧了瞧,只见上面记载着,李家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先祖李文瑞洪武年间出身济南卫,兄长李文祥等人,至今已不知所踪。李文瑞因执意经商又为庶子,所以被逐出家门。几世辗转流离,定居杭州。至李牧已经六世。后面全都是记载历代先祖的一些发家事迹,不过这些对李牧来说,都算是废话,看不看无所谓。
“这光棍族谱,还挺省事。”李牧不由得感慨道,亲戚少了也好,省心。这李家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自李文瑞至李牧六世,全都是独苗单传,连一个女儿也没有。
李牧看着这些进进出出的仆人,感慨道:“有钱的感觉真好。还钱是不可能还钱的,哈哈,我李牧这辈子要当个大富豪!富!甲!天!下!”
“少爷真是掉钱眼里了。”萍儿在一旁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商贾之家,不就是为了钱嘛。
这年头,有点什么新鲜事,很快就会传开。历朝历代,吃瓜群众都少不了。这不,李牧要娶克夫的张婉秋为妻,还没到天黑就传遍了杭州城,街头巷尾全都在议论这件事。
“那李牧小儿,也不怕被克死,真是好胆量。”
“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孩儿懂得什么。不过这张家也有点欺人,李家就这么一个十岁当家管事的李牧,懵懂无知。张家再怎么着急也不至于明天就成亲吧,这吃相,委实难看了些。”
“谁说不是呢。洪武爷当年定下的规矩,男大十六方可成婚,这李家小儿才十岁,真是坏了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民不举官不究,这种婚丧嫁娶之事,只要不在规制上有僭越,官府是不会去管的。
当然,张家
第16章 李猴急
听着周围人的吹捧,李牧很是得意。他将后世纳兰性德的词改了改直接用在了这里,倒也算是贴合如今的情境。
“这算是我的开山大作吧,以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膜拜这首作品。哈哈哈哈。”李牧在心里展开了无尽的遐想。
但李牧万没想到的是,跟他这首词一起传开的,还有另一首打油诗。
稀奇稀奇真稀奇,十岁少年豆蔻妻。
海棠初绽香未盛,一枝梨花比猴急。
宋朝时,苏轼调侃张先老牛吃嫩草,作下了:“十八新年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枝梨花压海棠。”如今不知哪位,用这梨花海棠调侃这对年轻新人。
自此,李牧被人私下里称为“李猴急”。
张家的正堂大厅里,张守业和妻子分别坐在上座。
“老爷,少姑爷新作的词。”一个家丁将抄录来的词递给了张守业。这会儿李牧还被拦在门外,不管这门亲事怎么样,李家都算是高攀了张家。这门,不能轻易让他进来。
“一生一代一双人”张守业在脑海里慢慢回想着,“原来是唐初骆宾王的,这小子真是拿来就用。”
旁边张夫人起身凑了过来,由于这里没外人,暂时不用拘礼。“这首词写的真是极好,虽首句用古人言,但后面当真是精彩。这李牧方才十岁,就作出这种词来,才华横溢,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张夫人对夫君这么急着把女儿嫁出去,很有意见,但现在也没多少怨念了。就算李牧小时了了,长大后走不了仕途,那也还可以经商。李家那些铺子也够女儿享用一生了。
那些乱七八糟的礼仪,李牧根本就没去学,一整天全都是在赵得助的指引下,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乖巧至极。
至于酒宴,那就更容易对付了。李牧年幼,以茶代酒豪爽了一番。
喝酒侃大山是大人们的事,李牧这种小孩吃饱了就在旁边闲聊起来。
张立言拿着一只鸡腿,一边啃一边说:“李牧,你还要搬家吗”
“嗯,是说过要搬家。”李牧没多想就承认了,保不齐就是这小胖子泄密,让张守业知道自己要搬家。
“不是说不让你家还钱了吗怎么还要搬家啊。”小胖子毫不留情的道出了真相。
李牧这脸皮登时就挂不住了,“我搬家跟欠你家钱没关系,没关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