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美食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脑壳疼啊
“这些配料和配菜,并不是一起用的。”墨镜男用筷子指着盘子里摆放在左右两旁的鸭片说道,“左边这边的鸭肉,肉偏多一些,适合用来卷饼,配上面酱,再夹几根葱丝、黄瓜丝和萝卜丝,三种丝把鸭肉铺满,这样的配量是正好的。右边的鸭肉,主要以松脆的鸭皮为主,肉偏少一些,这种鸭肉可以直接蘸着糖食用,也可以放在糖里滚一圈,然后卷进饼里。”
墨镜男刚才挑的鸭肉是左边的鸭肉,所以接下来,他用勺子舀了半勺面酱,抹在鸭肉一旁的荷叶饼上,又用筷子挑了一些葱丝、黄瓜丝和萝卜丝,刚好铺满饼里的鸭肉,然后麻溜的将荷叶饼在手里一滚,卷了起来。
“瞧。”
墨镜男将卷好的荷叶饼给众人看了看,没有一滴面酱漏出来,鸭肉与配料的比例也刚刚好,既没有将饼撑开,也没有显得料太少。
在众人灼热的目光下,墨镜男将荷叶饼一口吃进嘴里。
“吧唧吧唧。”
“咕咚”
众人:“”
墨镜男的墨镜竟然发光了!
它像两只冒着金光的黑色眼睛,望向了众人的灵魂深处!
墨镜男缓缓的竖起了拇指。
“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烤鸭滋味呀!”
墨镜男的话让现场的食客们群情激奋。
人们迫不及待的收回目光,开始对自己面前的鸭子动起手来。
张大爷先是拿起一块卷饼,然后瞧了彭大妈一眼,便挑了几片盘子右边的鸭肉,这部分鸭肉以鸭皮为主,在糖里滚了一圈,卷进饼里,笑嘻嘻的递给彭大妈。
彭大妈笑着接过,咬上一口。
“咔嚓”,松脆的鸭皮爆裂开来。
“滋”,鸭皮里包含的鸭油和果木的香薰一下子涌进了口腔。
鸭油虽然不多,但非常的浓郁,连带着鸭油的香气,瞬间涌进了咽喉。
彭大妈闭上眼睛,只觉得嘴巴里、喉咙里、鼻腔里全是鸭油混合了果木的香气。
这股滋味太上头了!
“老头子,你也尝尝看。”
彭大妈舔着嘴唇,回味着刚才的美味,但依然伸出手去,给张大爷卷了一张荷叶饼。
与张大爷卷给自己的那张不同,彭大妈卷给张大爷的是盘子左边的鸭肉,肥而不腻的鸭肉,肉质滑嫩,按照墨镜男的卷饼方式卷好。
“老伴,张嘴。”
张大爷笑呵呵的张开了嘴巴。
彭大妈将卷饼整个塞了进去。
张大爷立即开心的吃了起来。
“慢点吃,别噎着。”
张大爷吃的嘴巴鼓鼓的,还含糊不清的说道:“卷的真好。”
坐在同一张桌子的食客们快要被这老两口撒的狗粮喂饱了。
陈墨笑嘻嘻的瞧着这老两口的日常行为,早已经习惯了。
大厅里传出一片惊叹的声音,纷纷给这道北京烤鸭点赞,这可馋坏了外面排队的人。
墨镜男吃着吃着,突然叹了口气。
有人问道:“喂,这烤鸭味道不好吗,干嘛叹气呀”
墨镜男回道:“味道当然好,只是”
墨镜男的叹息和欲言又止,让站在一旁观察食客们反应的陈墨也感到了好奇。
“这位是”
见老板主动和自己打招呼,墨镜男受宠若惊,连忙站起来与新晋的冠军厨师握了握手。
“我叫姚正,陈老板你好。”
名叫姚正的墨镜男显然比陈墨还要大上几岁,但态度却似乎受宠若惊,现在的陈墨,已经俨然是春风里的红人了。
“姚哥,刚才你说的‘只是’,下半句是什么呢”
姚正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就是我爷爷的爷爷的那个啥,曾经口口相传下来的,说是烤鸭除了面酱和细糖之外,还有蒜泥和酱油的配料可是使用,但我也只是这么听说过,还从来没有吃过带蒜泥和酱油口味的烤鸭。陈老板你手艺这么高,做的烤鸭又这么棒,我怕班门弄斧,所以不好意思说。”
姚正的语气非常谦逊,和刚才面对其他食客们的傲娇模样可完全不同。
“蒜泥和酱油”
陈墨也是第一次听说,在之前的那个世界,陈墨自己也从来没有吃过蒜泥和酱油的口味。
不过既然是御厨的后人所说
有着强烈的探索欲与求知欲的陈墨,哪能放过这个机会。
来到厨房,陈墨思考了片刻,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动起手来。
这可是完全脱离了食谱的步骤。
从原料柜里取出新鲜的大蒜,去皮清洗干净,掰成蒜瓣放进蒜臼子里。
陈墨一手紧紧贴住蒜臼子扶好,一手握住蒜锤,用力敲击容器里的蒜瓣。
待蒜瓣变成小颗粒后,用蒜锤使劲研磨,直到蒜瓣被磨成蒜泥碎末为止。
加上一小勺香油,搅拌均匀,一盘新鲜的蒜泥就做好了。
接下来是原料柜专供的次元界特制酱油。
陈墨看了看酱油瓶子,没有生产日期,没有厂家,只是一个透明的光秃秃的玻璃瓶。
凭借着经验,陈墨举起酱油瓶。
一瞧,红褐色的酱油,颜色较深。
二摇,摇动瓶子,酱油瓶里立即摇出了很多的泡沫,而且有明显的挂壁性。
三品,陈墨沿着瓶口抹了几滴,放进口中尝了尝,浓烈的酱香味,味道极其鲜美。
这绝对是好酱油!
拿起一块荷叶饼,陈墨打算试一试,使用蒜泥和酱油包裹着烤鸭肉,会是什么滋味。
第81章 巷口的早餐店
挑出一小块蒜泥,抹在荷叶饼上,再用筷子蘸些酱油,和蒜泥混合到一起,待蒜泥颜色变深,加入鸭肉,用饼把带着蒜泥和酱油的鸭肉包起来。
用这种新颖的吃法包着的鸭肉卷放入口中,咀嚼片刻,陈墨在心里要为姚正叫个好了。
混合了蒜泥和酱油的鸭肉,在鲜香中增添了一丝辣意,风味独特,蒜泥的口感刚好还可以解油腻,吃完之后,口里没有留下一丝鸭油的油腻感。
“蒜泥酱油调料来了”
陈墨一声高喊,从厨房里拿出了美食屋出品的酱油和捣好的新鲜蒜泥,在三张桌上各摆放了一瓶酱油,两碟蒜泥。
“陈老板,味道怎么样”姚正忍不住开口问道。
陈墨对着姚正竖起了大拇指。
尽在不言中。
姚正的脸上立马笑出了花,如果不是带着墨镜,估计眼睛都能笑弯了。
得到陈墨的肯定,那就是对自己老祖宗的肯定,说明了自己不是说白话,蒜泥酱油口味那可是有根有据的。
“快,尝尝新口味。”姚正自己率先动手卷了一个,放了些许蒜泥,蘸了点酱油,放进嘴里。
“嗯”一边吃着一边点头,“怎么也不会想到,烤鸭卷竟然能吃出鲜辣的口感!”
其他人也纷纷效仿着姚正的新吃法。
“哎呀,这种口感还真是第一次吃到,别说还真不错呢。”
“蒜泥的辣味一下子就把刚起来的那点油腻感给压了下去,我感觉我还能再吃半只!”
“老头子,你胃不好,蒜泥的少吃。”
“哎好,我就吃一块蒜泥酱油的就行。”
过了整整15分钟,第一波进屋的客人,才有两三个吃好了,满意的付过钱离开,甚至没有一个人对于烤鸭的价格有异议。
“说真的,这味道可比全居德的烤鸭好吃多了。”
“就是,这价格不亏。”
两名食客一边交谈着,一边走出门去。
在门口巴巴的看了好久的食客一进门,刚坐下就嚷嚷道:“老板,一只烤鸭!”
这冠军菜品的头衔可真不是虚的,加上徐明的饕餮影视在网络上的传播,今天的生意算得上是平时的两倍了。
一直到下午4点多,平时店里已经开始空闲的时候,店里依然坐满了人,只是门口排队的队伍已经都消化完了。
见门口没有排队的人了,店里吃东西的食客们也能安心的慢慢吃着美食。
“哎,你们知道吗巷口那家早餐店关门了。”今儿的小胡子来的挺晚,但来得早不如来的巧,刚到这里的时候,正好没有排队的。
“是吗不过那家味道不怎么样,我在那家没吃过几次。”下午放学的倪帅,一下课就冲到了美食屋来,在朋友圈里一早就看到了美食屋的冠军菜品,心里早就按捺不住了,一个人就点了一只鸭子,让陈墨觉得倪帅的体重应该还有不少提高的空间。
“可惜了,要说那家早餐店是这条巷子里最早开业的,老板原本的手艺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不是因为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早餐店早就做起来了。”有知情的食客接口说道。
客人们的菜都上齐了,忙活了一天的陈墨还没来得及吃上口饭,这会儿自己也向系统买了半只烤鸭,和食客们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你知道那家到底出了什么事嘛”小胡子立即问道。
“哎,这都好多年前的事情了。”食客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要说关系的话,实际上我和门口那家店的老板还是远亲呢。”
这名食客顿了顿,停下了手上卷饼的动作,开口道:“那得是七年前了吧,当时门口那家早餐店,可真是火爆,尤其是早上饭点的时候,那简直是门庭若市,丝毫不比这儿人气差呢。”
“真的假的啊,就那味道,也能吸引这么多人啊”倪帅质疑道。
“那时候开店的老板家里还没出事呢,早餐店的生意的确很好,馒头发的又白又软,米汤的汤汁又浓又香,包子都是当天早起现做现蒸的,吃起来那叫一个鲜美,每天都不够卖呢。”
“生意这么好,怎么会突然不做了呢,我去那家店里也吃过好几回了,就只有一个伙计看店,就没见过老板的样子。”小胡子也停下了吃食的动作,开口询问道。
“哎,这就要从他那不争气的儿子说起了。他那儿子,可真是不行,学习成绩不好,三天两头逃课去网吧,经常一玩就是通宵,家都不回。为这事,他爸也是打过他好几回,可惜,没过几天又恢复原样了。有一次,他那儿子又玩了个通宵,早上回家,拿起刚做好的包子就吃起来,结果被他爸看到,气的一脚踹出了门去,指着他儿子的鼻子骂道,你有能耐的话,就自己去赚钱,要干什么我都不管了。”
“然后呢,然后呢”倪帅一听到这种事情,好奇心就止不住了。
“结果他儿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好几天都没有回家。有人劝他把儿子找回来,他也不听,认为儿子钱花光了就会回来的。结果再听到他儿子的消息,是医院打来的电话,说他儿子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不小心从架子上摔了下来,双腿骨折,恐怕以后只能坐轮椅,再也走不了路了。”
“啊”倪帅惋惜道,“要这么说,他儿子也算挺有种的,竟然自己去工地打工赚钱去了。”
“嗨,说是这么说,但到头来呢,不还是坑了自己的父亲么。听说出院的时候,只能坐着轮椅出院,但他父亲一直没有放弃,还在到处求医,说要让他儿子重新站起来。我记得他儿子住院的时候,他曾经深深的自责,说他妈去世的早,如果不是因为他光顾着店里的生意,忽略了儿子陪伴的需求,他儿子也不会走到现在这一步。后来,他就不怎么在店里出现了,那家早餐店,也就慢慢的成了现在的样子。”
食客终于把故事说完了,摇了摇头,把最后一块卷饼塞进嘴里。
“老板,结账。”
“谢谢,149元。”陈墨连忙站起来。
食客付完钱,转身离开的时候说道:“巷子尾的那家蛋炒饭也搬走了,这下早餐店也没了,以后春风里这条巷子就只剩下美食屋咯。”
陈墨听到这句话,心里泛起异样的感觉,感到哪里似乎不太对劲。
第82章 络腮胡子(求票票)
陈墨的异样感来自于何处,自己也说不清楚。
但就是觉得,在这条小巷子里,不应该只有自己这一家馆子的存在。
在现在这种环境下,更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对于中华料理的发展才更有好处和意义。
“各位,麻烦大家快一些,今天6点就要收摊啦。外面排队的朋友,马上就要关店了,想品尝美食的,明天请赶早。”
来美食屋这里的大多是街坊邻居或者附近的回头客,陈墨发了话之后,大家也都自觉的遵守了。
大厅里的食客卡着时间点,将手头的烤鸭和其它美食消灭的一干二净。
外头几个排队的食客,也只能抱怨了几句,便四下散去。
食客们都陆续走了,但门口还有两个妆容精致的美女始终没有迈开步子。
陈墨来到门口,准备关门。
其中一名身材高挑、衣着时尚的美女上前,站到了距离陈墨很近的位置。
浓烈的香水味让陈墨快要窒息了。
“老板,别急着关门嘛,人家好不容易带了闺蜜过来吃饭,别这么”
“嘭”的一声。
“哎呦喂!”
美女刚做好的鼻子差点被陈墨的门给碰歪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