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这是全局的执行问题,不管你什么情况,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只要你还没有降落,就必须无条件的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指定的空域。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指挥管制人员是没有时间去具体考虑每一架飞机的情况的,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刀切!
目的只有一个——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部队的命令!
绝对不能打折扣,出了问题你牌照都会被吊销!
在民航空管雷达显示屏上,几十架在指定空域范围内的民航班机、小型飞机、直升机全部都在转向往东往北往南飞,选择最短的航线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管制空域。
这种大规模的紧急调动非常的考验空中管制人员的能力,要不怎么说打起仗来部队的相关人员损失得差不多了,这些人是直接可以拉过来充当空军的空中管制部队的。是对部队的有效补充,就好比海运企业的船员。
三流机场里,所有的航班时刻表显示屏在瞬间全都红了,到达的、出发的、本来就延误的、计划准点起飞的,全他妈停了。那满屏的红色信息里,最后一栏里的俩字让旅客们魂飞魄散——待定。
常年打飞的的旅客知道,一旦出现这样的字样通常意味着延误险发挥作用了,如果买了延误险了的话。
机场所有广播都在播发着:“尊敬的旅客,由于航空管制,本场所有飞行活动暂停,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
一些敏感的旅客怀疑又地震了,可是没感觉到有震感啊!
没多久,每一个航司的所有地服台都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候机厅首先就大混乱了起来。
这个时候还是空军转业过来的一个机场管制领导采取了果断措施解决了混乱的问题。他让播音员紧急播发新的通知:“尊敬的旅客,由于空军训练需要使用本场空域,本场所有飞行活动暂时停止,恢复正常时间待定,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
“哦,部队搞训练啊,等着吧等着吧,别吵吵了。”这是劝同行的。
“空军飞行训练这是,早说嘛,话不讲清楚这机场也真是的!”这是抱怨机场做事不行的。
“急个锤子哦,安逸哈!”这是训斥他人的。
不多时,陷入人民群众汪洋大海里的航司地服小姐姐们终于可以松了口气,呼吸都顺畅多了呢。
候机厅的秩序很快的就恢复了平静,大家都在耐心地等着,有的打起电话来给老婆说老婆我遇到空军搞训练了,什么,我看不到空军的飞机啊,傻婆娘那是咱们老百姓能看的吗懂不懂保密,别瞎问啊,等着吧,今天来不及就改签呗无所谓。
有的则跑道边上去伸着脖子往外场看往天上看试图看到一架让人热血沸腾的新式战机。一个必须要承认的事实是,自从四代机首飞后,人民群众的自豪感更强了,底气足腰杆子硬走路都带着风。
一两万人的航站楼一下子全都恢复到了平常的状态。
李战并不知道为了确保他不会在空中受到非自然因素的任何可能存在的干扰,地面部分已经做了大动作。同时为了提高迫降的成功率临时征用了三流机场的所有跑道。
成洛马机场只有一条跑道,没有其他选择。而三流机场有两条跑道,空间更大余地更大。就算是滑到滑行道甚至平行公路也比冲出外场来得好。三流机场还有一个优势——李战转弯过来之后是要先经过三流机场才能回到本场的,也就是说三流机场更近一些,尽管只有十几公里。
李战以超音速的姿态一头扎进了高原山区那台宽度达百余公里的积雨云里。底下是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最高峰接近六千米,也就是说进山后李战只有两三千米的高度了。
这样的高度对正常飞机来说是有很大机动余地的,可是对于一架动力系统失灵且保持着每小时1988公里空速疾飞的飞机来说就是一种噩梦了。
能见度瞬间降低,李战不得不开启雷达对前半球进行扫描,以求提前获知前方情况提前做出规避。在飞机出现失灵状况的情况下他不能把所有的信任都放在高度仪上,必须要综合各方面的数据做出准确的判断。
进山不久李战就明显感受到了颠簸的强累,气流非常乱,飞机超音速飞行的晃动比音速以下更加剧烈,甚至遇到强侧风的话整个飞机的姿态会被破坏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李战右手稳稳的小幅度掰操纵杆,同时小心翼翼地蹬舵,施加力气非常谨慎。他要做到保证飞机姿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转弯,因此操纵幅度必须要控制在很小的量之内。
这是他为什么完成掉头需要多飞一百公里的原因。另外他还要考虑到燃油的情况,使得他不得不在两个因素之间做一个平衡,而且这个平衡必须要十分精准,否则就会出现燃油耗尽却飞不到机场或者燃油没耗尽飞过头,两种情况都会倒是迫降失败。
地面的努力还在继续,易小易建议临时征用三流机场还有一层用意——李战多了一个距离不远的可以选择迫降的机场。
陈铭举一反三,马上联系方圆五十公里内的所有机场,空军的地方的,只要能起降战斗机的都进行了联系。最后通过军区空军值班室迅速完成了临时的征用。
这个时候陈铭稍稍放心了一些,他呼叫李战,“洞幺!我们临时征用了本场周边五十公里内的所有机场,方圆五十公里机场为你开放!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任何机场进行迫降!记住了,你要先回到第二试飞空域确认情况才进行迫降!”
李战明白陈铭的用意。
因为有着先进的实时监测设备,许多试飞数据是会实时传输回地面的,现在已经不再需要依靠飞行员用脑子记录数据回到己方反馈给技术人员了。因此试飞员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保住飞机保住试飞数据以身涉险。
先回到第二试飞空域确认,一旦出现其他故障,李战就必须弃机跳伞。那里都是农田,也不会造成地面的人员损伤。这是最后方案里最好的一种。
问题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在得知有更多的迫降机场可以选择之后,李战本人也是稍稍松了口气的,他早已经把区域内的地形什么的记住了,很清楚那些机场的位置。当然,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三流机场都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他似乎没有机会如此顺利地飞出那一大团高原积雨云了。
大国战隼 第679章 看我如何狠狠拉杆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大国战隼最新章节!
“嘟嘟,嘟嘟,嘟嘟……”
姿态感知告警系统在鸣叫,战场态势感知系统也在发出警告。
一阵强劲的侧风掀翻了01号黑丝地,飞机横着翻了几圈随即机头猛然向下坠,李战用力握住操纵杆蹬住舵面。他没有急着拉杆抬机头,空速太快了,稍大点动作都会出现超大过载,飞机会有空中解体的危险。
他只能先顺着机头的方向飞,然后慢慢的改变机头的指向。刚才机头猛往下坠的时候机身已经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了。要知道这可是每小时1880公里的超音速啊!
又一阵急促的告警声响起来,李战迅速一看,前方出现了强大的雷达反射信号,是一座高峰。
他顾不上许多了,在短短的两秒钟时间里把除了减速伞外的所有减速手段都用上了,用力的向后拉杆抬机头,同时冒险加大了向左转弯的角度!
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向着空中解体的方向发展。
与其撞山死不如与心爱的01号黑丝带一起在空中划为零部件。
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困难,从开飞机的第一天起他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生命的准备,没有这份坚决他不可能扛得住那么多险情的遭遇。将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献给国防事业是他的理想。
李战的努力是有限的。
飞机的空速实在是太快了,各种减速手段效果很不好,转弯和抬机头的效果也不好,超音速状况下飞机向前的惯性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李战已经竭尽全力,他甚至恨不得把电传系统拉报废掉,可是飞机斜向下急速飞行的姿态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变。
地面监视雷达一下子失去了01号黑丝带的信号。
陈铭看到心顿时就沉了下去,包冠华看到也淡定不能了,拳头都握紧了起来。其他人更是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站起来盯着雷达显示屏看。
“洞幺,听到回复,洞幺!”陈铭呼叫。
01号黑丝带没有回复,因为通讯系统失灵了。尽管李战能够确定操纵系统没有失灵,但是同样也隐约感觉到飞机的响应是出现了一些迟钝的。
连锁反应出现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李战连启用备份系统的时间都没有,此时飞机已经坠入了群山之中,高度剧降的情况下许多高耸入云的山峰挡住了雷达探测信号。进山后民航班机一般是不会被允许下降到六千米以下高度的,通常需要在八千米以上进行飞行。
01号黑丝带仿佛置身于永远飞不出的积雨云当中,李战看不到外面的情况,只能根据飞机姿态和飞行数据来判断状况。从发突变到撞山李战最多最多只有三秒钟的时间。
在这三秒钟里他完成了十几个操纵动作,01号黑丝带大侧滑迎上高山,骤然增加的空气阻力使得空速骤然下降。李战只能冒着飞机解体的风险这么做,这个时候就更加顾不上发动机会不会因此报废了。
发动机最怕的四种情况中,大侧滑是排在前面的。这种姿态下的飞机等于是用蛮力去和空气阻力对抗,正所谓力量有多大反噬就有多厉害,为了维持空速,发动机就要继续做工,最终进入高负荷运转状态。
空速在瞬间跌到了亚音速,机身机翼发出非常刺耳的声音,飞机的姿态终于被遏制住了,为了减速他甚至连起落架都放出来了!
最终01号黑丝带的起落架擦着山上的树稍过去,机腹朝着山,机身倾斜九十度飞出了相对于山峰的平行线——撞山危机暂时解除了。
此时李战把白森森的牙齿一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冒险到底。因为他非常清楚此时是在山间的浓雾之中,雷达的防撞预警一直在响,说明前方一定是各种障碍,这片的地形比北库山脉的复杂多了!
他把减速伞放了出来。
巨大的阻力再一次让空速降了下来,随即减速伞很快的在巨大的牵引力下自动断开,飘荡着往后飘去越来越远。飞机的空速在这个时候骤降到了每小时六百多公里,让李战获得了更多的反应时间。
使出浑身解数规避前方障碍的同时不断的向后拉杆,此时最重要的是爬升高度,一定要彻底解除撞山的危险。在山中浓雾之中驾驶着一架出了严重故障的飞机,别说返航迫降了,能不能出山都是问题。
可是情况并没有按照李战的意志进行转变,飞控系统尽管有些迟钝但飞机还是可控的,最可怕的是动力系统的情况非常糟糕——推力居然在持续增加。
这说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动力系统并没有因为刚才几个大过载机动而受到影响,既没有恢复正常也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坏。同时飞机机身的刚性结构受到了严酷的考验,飞机撑过来了,这显然是意外的收获。
由此李战强烈地意识到必须要竭尽全力保证飞机的安全了,通讯系统失灵的情况下,飞机上的监测设备与地面的通讯也受到的影响。飞行数据和飞机的各项状态数据是会自动存储下来的,需要回到地面进行导出。
如果飞机摔了,那么这些宝贵的数据将会有损失的危险。数据有多重要?可以说未来将不会有机会获得这样的数据。超音速状况下的大过载机动,在那个瞬间飞机到底经历了什么承受了什么,只能通过当时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不会有人能够飞出同样的机动动作。
这样的机动根本不可能在飞行员的主动意识之下飞出来,也只有在几个极其罕见的因素影响之下飞机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李战没有选择了,只能在崇山峻岭之中穿梭。让他多少有些把握的是机载雷达的反应速度飞出快,但凡是雷达在探测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过程,发射雷达波收到回波这么一个过程。李战用过的最灵活的机载雷达是歼-10b上搭载的那颗aesa雷达,即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歼-16搭载的那颗直径更大的aesa雷达。
但是以上两种雷达都比不上01号黑丝带的机载雷达,一种未知型号的非常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往往只需要半秒钟李战就能通过机载雷达获得反馈信息,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操纵。
得亏01号黑丝带是完整原型机,也就是说飞机的状态就是要交付部队的状态,一般有些原型机不是马上就搭载机载雷达的,随着试飞进度而慢慢完善起来。
除了机载雷达,01号黑丝带的机身上是整合了各种感应器的,组成了战场态势感知系统,比如红外探测比如无线信号探测,非常的叼。这个战场态势感知系统反馈了大量丰富的信息,对李战了解外部情况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有些试飞员说四代机是一种可以盲人驾驶的飞机,虽然夸张了一些,不过反映出来的是四代机极强的态势感知能力。飞行员通过眼睛获取战场态势,但是人的眼睛的获取能力是有限的,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超强的态势感知能力是四代机的重要特征。
四代机的四大特征总结起来是四个“s”,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隐身、超强战场态势感知,开头字母都是“s”,因此被称为4s。su-35、阵风、歼-10c、歼-16等之所以为被称为三代半,是因为它们具备了部分能力,比如su-35就有超机动能力,而歼-10c和歼-16的航电系统使用了大量黑丝带上的技术。
许多人觉得歼-16一般化,外形是没有很大变化的,看上去和歼-11、su-30没什么区别,甚至不少人无法通过外形分辨出来。但是歼-16的航电系统非常的牛逼,是歼-11家族里最厉害的。
歼-16服役的时间晚于歼-20,不少军迷因此对沈霍伊厂是有相当大的意见的,认为沈霍伊厂除了啃老骨头一点进步没有。真实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对内部的航电系统动了大手术,大量使用歼-20的航电技术,相当的厉害。
借助黑丝带对外部环境超强的感知能力,尽管深陷浓雾,李战依然能够做出非常迅速有效的反应。
当年在北库苦练穿山飞行的回报来了。驾驶歼-7eg在弯多雾多的北库峡谷里进行超低空穿越,往返一趟上百公里,而且经常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进行同样标准的训练。
没有这一身本事他还真不敢来当四代机的主力试飞员。
在无法提升飞行高度的情况下,李战只能在山里飞行,左躲右闪地避开高耸入云的山峰,同时抓住任何一次机会逆时针向东转向。只有向东转向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飞出山区。
他有一个习惯非常好,总是喜欢记航图,记各个地区的气象图以及气候特点,所以他对这片高原区域的地形地貌是烂熟于胸的。在北库的时候搞远程飞行训练也经常往这边跑。
适应了之后李战稍稍空了口气,只要操纵杆没断他就有把握把飞机开回去,当然还需要动力。
他松了口气,地面的人员却都急疯掉了。
ps:后面陆续补更,同时开始准备新书,会是蛮有意思的新作品。
大国战隼 第680章 用自己的雷达探测自己的隐形战机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大国战隼最新章节!
“空军雷达有没有消息?”包冠华站在那里望向西边,却是问身侧的陈铭。
陈铭摇头沉声说,“空军已经启动紧急机制了,部署在高原上的搜索雷达都已经开机,但是还没有任何反馈。”
01号黑丝带已经从雷达里消失了快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包冠华做了很多重要决定,其中就包括请求空军启动应急预案,借助空军先进而全面的雷达网络进行搜索。
但是没有消息传来。
“无线电有反馈吗?”包冠华问,尽管他知道这是废话。
一名参谋一直在呼叫李战,但是没有任何回音。通讯没回音,也无法通过无线电信号来判断01号黑丝带的情况。此时此刻01号黑丝带和地面彻底断了联系,地面人员空有一身本领却只能陷入无尽的等待。
试飞员有多重要此时就体现了出来,当发生严重险情,地面人员的技术再高超也于事无补,一切只能靠试飞员。
陈铭非常清楚李战的处境有多危险。动力系统失控两发全功率运转,通讯中断意味着航电系统也出了问题,而接下来飞控系统出现问题的几率非常大。又遭遇了如此复杂的气象,而且还是在高原山区里,已经失去联系五分多钟的情况下,事实上不管大家心里如何不愿意,事物发展的逻辑都是不会受影响。
李战很可能已经坠机了。
“包厂,是否考虑派出救援队?”陈铭沉声请示。
包冠华非常不愿意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相信李战能应付的。但是理智告知他必须要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他沉沉的点了点头,道,“联系部队,请他们派出救援。高原山区的天气情况很复杂,出动直升机恐怕很难。”
“请部队尽量克服一下吧,我去联系。”陈铭连忙走到一边去给军区值班室打电话。
这一次不是给军区空军值班室请示,而是向军区总值班室请示。这却是没有预案的,所有联系起来可能比较麻烦。但是只要命令下达,部队行动起来是非常快的。
地面能做的,更多是焦急的等待。
李战还不知道备用通讯系统也出问题了,因为他根本腾不出手去开启备用通讯系统,哪怕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他的双手双脚压根不敢离开两杆两舵。
尽管飞机的空速有所下降,但是最终依然维持在了每小时1100公里的水平上。以这样的空速在被浓雾笼罩的山区里穿行,其难度和危险程度可想而知。这是李战所遇到过的最难的一次飞行。
把俄罗斯方块调到最高速也不过如此了。
这也是拥有超机动能力反应灵敏的四代机,若是三代机他估计早就和某一座山峰接吻了。
从两倍音速下降到亚音速,空速的变化看上去是好兆头,然而李战却是更加担忧了。因为这意味着动力系统不仅仅是失灵这么简单,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其他更加严重的故障。
最严重的莫过于发动机空中停车,飞机失去动力。
向左向右都是个死,李战十分的为难。
他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尽快的出山,只要到了平原地区,最坏的结果是迫降或者跳伞,对于是否能够把飞机开回去,他第一次没有十足的信心。
足足十多分钟,在一片灰蒙蒙的环境中飞行了十多分钟后,随着机头最后一下冲击,眼前突然的开朗起来,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非常强烈。李战向四周观察,看到了底下的川中平原。
终于飞出了高原山区!
他一边拉杆一边启用备用通讯系统,发现拉操纵杆的时候飞机没有丝毫反应,随即很快发现备用通讯系统也失灵了。李战非常无奈,估计是此前的超大过载机动中导致了这些系统出现了问题。
他做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决定——断开了自动操纵模式,切换成手动控制。在自动操纵模式中,飞行员拉杆的时候几个舵面是会自动的进行调节的,就是一种傻瓜式智能模式,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量。
在自动操纵模式中,甚至很多时候飞行员不需要用脚去蹬舵,只要操杆就能完成想要的机动。
就像汽车的一键启动,摁一下发动机启动,而不再需要插入钥匙扭动钥匙这几个步骤。
此时李战断开自动操纵模式后,他的工作量增大了,但是他获得了对任何一个舵面、襟翼、鸭翼的单独控制权。拉杆无法抬机头,那么就利用几个活动翼面来显示,同时需要手动配平飞机。
手动配平飞机非常的考验飞行员的技术。
01号黑丝带回到了最原始的操纵模式,但是李战能够控制的地方更多了。他这个决定几乎是决定性了。在许多航电子系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飞控系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大。
他要避免被飞机的电脑带着走,这个决定让他牢牢地掌握了对飞机的控制权。他以前遇到过飞机倒扣无法恢复的情况,就是因为飞控系统出了问题,当时他果断拔掉了飞控系统的硬连接,选择了全手动驾驶模式才把倒扣的飞机改过来。
再先进的智能技术都比不上人的大脑,也做不到完全按照人的意识来行事。归根结底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
也许有人认为,01号黑丝带出山的那一刻就应该被雷达捕捉到。然而事实是残酷的——01号黑丝带是四代机啊,是隐身战机啊!
好几具空军雷达探测到了01号黑丝带,问题在于反应在雷达上的是一只鸟。也就是说01号黑丝带的雷达反射截面只有一只鸟那么大!空军雷达部队的官兵们哪里见过这样的飞机,所以就当成稍大一些的鸟类给放到一边去了。
01号黑丝带通讯系统失灵的原因在于总线断裂,飞机没有办法向外界发出无线电信号,于是敌我识别系统也失效了。虽然是原型机,但却是完整的原型机,是装载了我军的敌我识别系统的。通过敌我识别系统,地面部队是可以知道飞机的位置的。
但是现在01号黑丝带彻底隐身了,无论哪一方面。
塔台上,雷达操作员猛地站起来不顾一切的大声叫道:“我们都忘记了那是一架隐身战机!报告!应该提醒部队注意这一点!黑丝带的雷达反射截面和信号特征都非常的微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