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于是磨来磨去,再次收了驻崖办一笔银子之后,张千户最终还是节操不保,同意了由海汉民团出人,暂时顶上崖城卫所驻军空额的方案。当然了,这个“暂时”到底是多久,今后还能不能让这些人离开崖城,那就不是即将退休的张千户能决定的事情了——银子老子收了,黑锅下任来背。
崖城卫所军编制一千一百多人,目前实际在编的只有六百出头,空额几乎将近一半。这么大的空额,反倒是让军方这边感觉民兵有些不够填,毕竟现在民团军的数量也不是很多,要填满卫所军起码得把胜利港的驻军拨一半过去才够,而这显然不符合军方的兵力部署计划。考虑到卫所军的实际战斗力,最后军方决定派出一个连的兵力到崖城——基本上这点兵力也足以控制崖城的局势了,何况崖城外的水寨里也还有民团的一部分水兵驻扎。
以编制而言,不管是对崖城卫所军还是水师,想要彻底的取而代之都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海汉民团短期内还没办法组织那么多的兵力驻扎到崖城去。何况崖城那地方的资源消耗殆尽,也的确不值得大量驻军了,现在执委会想方设法要架空当地的军政体系,主要目的还是控制当地的局势,尽可能以官方力量来压制可能在三亚大开发期间出现的反对势力。
只要能控制住崖城的州府,可以说整个海南岛的南部沿海地带就初步落入了穿越集团的掌控之中。得到官方这层皮的掩护之后,执委会才能放开手脚,对三亚及附近地区开始大规模的开发。而崖城官场上的这两翁婿虽然不知执委会的长远规划详情,但就以他们现在所知的情况来推断,也能料到这帮海汉人所图的可不仅仅只是胜利港这一隅而已。
但知道归知道,他们也无力改变现在这种社会变化的趋势,以崖城今时今日的状况,甚至连跟海汉人翻脸的本钱都不够,只能眼睁睁看着海汉人一天天地扩大地盘。
章通判叹口气道:“事到如今,你我翁婿想脱离崖州,大概也真只有靠着升迁一途了。只是老夫今年才接任知州一职,想要再获得升迁,就不是一两年之内能办到的事了。”
罗升东见老丈人已经解开疙瘩,便劝慰道:“岳父不必忧虑此事,那陶先生曾与小婿说过,只要能在任期内与他们好好合作,便会尽力提供方便,助小婿早日升迁。有小婿在崖城驻守,即便有什么事情,岳父也可以放心托付给小婿应对。”
章通判道:“话虽如此,只是海汉人的扩张速度如此惊人,一年之间便能经营到眼下的规模,若是给他们三四年的时间……焉知他们能干出多少无法无天的事!”
“岳父此言差矣!”罗升东很难得地反驳道:“海汉人讲求法度之细致严苛,更甚我大明。这胜利港一地,若论民间治安,其实远胜崖城。待明日闲暇之时,小婿带岳父在这附近转转,体察一下本地民情。”
“海汉人这治世的本事,老夫难道会看不出来只是这帮人目无官府,心无朝廷,迟早生乱啊!”章通判很是无可奈何地叹道。
当晚的接风宴上,作为崖州官方代表的章通判和王同知也携手露面,再加上罗升东和魏平这两个打下手的,简直就是给穿越集团提供了最好的背书。来自大陆的富商们虽然不能与这几位大人同桌,但并没有人因此而感到不满,反倒是对海汉人的实力更加深信不疑——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是海汉人为了“琼联发”的成立,专门将地方高官请到胜利港,以证明自己对崖州地区的控制力。
这样一来,极少数原本还抱有疑虑的股东也总算放下了心,毕竟这种官员出面为商人助阵的场面,在大陆地区可是极难遇到的。看到几名海汉头目与崖州的高官共坐一桌谈笑风生,这已经足以股东们对“琼联发”的未来有了更多美好的憧憬。
四月四日,终于迎来了此次周年庆的重头戏,也是针对外来的观礼嘉宾们专门准备的节目,海汉民团大型阅兵式及两栖作战军演。
当穿着灰布军装,扛着燧发枪的民团士兵们列着方阵沿港区景观大道向胜利堡进发的时候,已经参加过一次阅兵式的本地民众都拼命地用鼓掌和欢呼来表达心中的兴奋之情。而一部分初次见识到这场面的外来者则是惊讶不已,开始重新审视海汉人的实力。
站在胜利堡门楼上的观礼嘉宾除了崖州官员、大陆商团之外,经过乔装的北越使团代表也同样出席了这一难得一见的盛大活动。看着从胜利堡大门前经过的一队队民团兵和他们所使用的装备,郑柞和郑廷都觉得自己先前对海汉人实力的认识似乎还不够全面。特别是曾经受过海汉军事培训,又与海汉民团有过携手作战经历的郑廷,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海汉民团的军容军纪要远远强于北越军队,这些在当初战场上被忽略的细节,现在正通过队列行进这种方式被重新放大出来。
步兵方阵之后,还有新成立的水兵方阵、扛着标准制式长矛的预备役民兵方阵、黑衣藤盔的治安警察方阵、用牛车拖着火炮行进的炮兵方阵、虽然稀稀拉拉但在崖州难得一见的骑兵队,甚至还有一支来自于海外黑土港治安军代表组成的小型受阅队伍。
当然,最为吸引眼球的还并非前面的这些土著部队,而是最后出场,欢呼声最高的海汉指挥官方阵。这个方阵的人并不多,是由军委挑选出的三十六名原军警部成员所组成的队伍。这个方阵由现任的军方一把手颜楚杰亲自带队,三十六人现在全部都在海汉民团中担任了各级指战员的职务,而且全员都参加了两个多月前在安南进行的那一系列战斗,可以说是军方的精英,穿越集团内部的武力支柱。
而与前面的受阅方阵所不同的是,这支队伍的服装及装备就没那么统一了。虽然当初筹委会采购过统一的迷彩作战服,不过这帮曾经有过从军经历的家伙几乎每个人都自行购置了更高级的作战服装,光是迷彩服就有山地迷彩、沙漠迷彩、海洋迷彩、城市迷彩、丛林迷彩、雪地迷彩等数种之多。作战靴也是五花八门,从3515厂出的强人军靴,到各种国外品牌应有尽有,几乎是找不到几双能重样的。而身上的携行载具和头盔也是花样繁多,像爱现的北美帮在战术背心外面就挂满了各种武器装备,头盔上还装了夜视仪,整个就是武装到了牙齿的美帝皿煮范。
至于众
第315章军演展示
“此铁船所费之铁料,只怕要以十万斤计!”在确认过这艘船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是钢铁所造之后,终于有人忍不住摸着比自己大腿还粗的锚链发出了感叹。
以前也有传闻说海汉人造船技术出众,但很多人并不相信这种传闻——既然有那么厉害,为什么还要在外面买船租船自己造不就行了!
但在真正登上这艘钢铁巨舰之后,所有人都再没有质疑海汉人造船技术的勇气了。能搜集海量铁料,打造出如此之大的铁船,还能让它浮在水面上,光是这个工程量就堪称奇迹了。传闻当中,海汉人正是乘坐这种铁船跨海而来,只是这船无帆无桨,众人也不明白海汉人是使了什么法术,才能让这沉重无比的大铁船在海上行驶。在看看旁边,还有数艘较小的铁船停在岸边,就可知道这种铁船绝非只是造那么一两艘出来唬人的,而是真正能够量产的东西。
当下有好奇者便向陶东来提出了这个问题,陶东来笑着解释道:“这种海汉铁船需要消耗某种特别的油脂才能开动起来,而本地又不产这种油脂,所以我们暂时不会动用这些船。至于其中的原理,如果大家有兴趣想知道,可以挑选自家的幼年子弟来胜利港入读我们办的学校,有专门的课程会讲授到相关的内容。”
“那若是我等也想学这技艺,是否也能旁听”人群中立刻就有心思活络的人发问道。
“当然可以,我们对此并没有设置什么限制。”陶东来点点头道:“不过想学这个得有足够耐心才行,先要学习基础课程,不然即便我们肯教,学生也听不懂。”
“敢问陶先生,学这海汉造船之术需要几年”有人不依不饶地追问道。
“我们胜利港造船厂的越厂长也在这里,小越,你来说一下吧。”陶东来把发言权让给了专业人士。
越之云点点头道:“我就是造船专业出身的,从入学到结业,大概学了十六年,再在船厂实习两年,基本就能上岗了。”
越之云说完之后,刚才兴致勃勃那几位立刻就没了声音。若是两三个月的时间,或许还有人能有这个耐心去学一学,毕竟这玩意儿也是个新鲜事物,学了说不定能派上用场。若是两三年的时间,那也可以派手下人去学学看,偶尔做做长线投资也无伤大雅。但这要学上十六年才出师,谁会有这么好的耐烦心难怪刚才陶东来说学生只收幼年子弟,这么长的学习周期的确是得从小学起才行,成年人去学的话,学成出师没几年就该到了退休年纪了,简直就是个大坑,谁跳谁傻。
陶东来笑着补充道:“其实越厂长的话也有不够详尽的地方,前面的十来年课程只是打基础,真正学专业技能也就最后几年的事情,只要基础课程学完,除了造船之外,也可以学其他的专业,比如制作玻璃制品、香皂、火柴之类的东西,或者学习我们海汉所擅长的航海术,探矿术,制盐术……总之,只要是我们具备的技能,都可以传授,只是学习所需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这些在胜利港也都能学到”刚刚冷静下来的人群立刻又沸腾起来。
这海汉的造船之术,学不学也就那么回事,毕竟这大铁船就算有技术也不见得有条件能造出来,手头要是有这么多精铁,谁疯了才会用来造船。但陶东来之后所说的这些,可就都是秘而不传之术了,掌握这些技术的人一般不会轻易收徒,市面上也根本没地方可学,但只要掌握其中一门,那就足以能兴旺一个家族了。
“都能学,但我刚才也说过了,要学习这些技术,所需的时间会很长,所以最好是选派一些头脑聪明的小孩子来我们这里入学。至于具体的手续,明天我们会有一个专门的说明会,我们执委会主管教育的宁先生会亲自向大家说明详细的情况,各位若是有兴趣,届时敬请光临。”陶东来不慌不忙地安抚群情激动的人群。
成立“琼联发”这个机构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大明境内网络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利益相关者。之所以选择了商人这个群体而不是官员、文人,是因为这个群体对利益的诉求更加直接,不像官员有各种条条款款框住,也不会像文人那么迂腐。商人看待社会变化和文化差异的态度,要远比其他群体更为实际一些。
执委会早在筹划“琼联发”的时候,就已经将各种各样拉股东入坑的手段制定出来。除了从经济上要牢牢拴住这些人之外,执委会也不忘同时从多点下手,试图在文化教育领域也逐步对他们施加影响。如果直接让这些人送家里的子弟来胜利港入学读书,他们未必有这个兴趣,毕竟商人想要改换门庭提高社会地位,就只能靠家里的子弟去考科举功名来实现,而海汉的学校显然教不了他们相关的应试知识。执委会思前想后,最后决定用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为诱饵,吸引这些股东用家族后辈来作为长线投资。
执委会所准备的这些科目对于大明商人而言都有极大的诱惑力,如果股东们入了这个坑,那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就越发牢固了,而穿越集团也可以此为渠道,向这些股东灌输更多的海汉文化及价值观。
至于说这样做的话,在十来年之后会不会造成了核心机密外泄,执委会倒真是一点都不担心。首先这个教育计划的实施对象都是学龄期的小孩子,在经过长期有针对性的洗脑之后,这些学员的三观绝对会与穿越集团的利益一致,甚至其中不少人会将自己就视作穿越集团的一员,主动泄密的可能性相当低。
其次就算这些学员在十多年之后学成毕业,去到穿越集团控制之外的地区,也很难在当地运用他所学到的这些本事。不管是航海、探矿、制盐,都需要很多辅助技术装备来实现,而这些东西的制作可不是在哪里都能完成的,必须要依赖于穿越集团提供的技术支持。至于造船或者其他工业品就更不用说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为主导经济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的,穿越集团能在胜利港这个特定环境中实现这一点,其本身所具备的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大明商人都难以通过模仿的方式在其他地方进行复制。
退一万步说,就算某些工艺简单的商品因为技术外流的关系而出现了山寨现象,由于其工业化程度会远远低于胜利港这个原产地,其生产规模和生产成本也绝对不可能达到穿越集团的水平。就算是能山寨出同等质量的产品,最终还是要靠价格竞争来占领市场,而要在工业品上跟穿越集团比拼价格,那场面就真是没法看了。
但大明富商们显然不会想到这么长远的事情,他们所看到的就是海汉人凭借着这些独门技术日进斗金,如今海汉人愿意把这些技术传授出来,那傻子才不学。至于说学习周期太长的问题,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似乎也是可以暂时忽略的小细节了。有人心中甚至已经打起了主意,是不是多选派几个族中子弟来胜利港入学,以后就可以分别去学多门海汉秘技了。
如果不是当下还有一场大热闹要看,或许有的人就已经等不及要下船去找宁先生说道说道了。但随着三声号炮次第响起,所有人的目光又被吸引回到了附近的河口上。
作为此次阅兵活动的重头戏,从十天前开始,田独河入海口东岸的一片河滩便被提前清空封闭,充当两栖军演的战场,并且还为此专门搭建了哨楼、堡垒、城墙和城门等简易目标,以求演习期间能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从“新世界号”的船舷边望过去,正好可以将整个田独河入海口及东岸的情况一览无余。
在众多观礼嘉宾的注视
第316章授奖仪式
魏平的顾忌没有罗升东那么多,他不像罗升东那样上有未来的崖州知州当老丈人,下有数百可以调用的水寨士兵。王同知今年到点退休之后,魏平唯一的倚仗大概就是榆林巡检司这个编制,但实际上所谓的巡检司其实也只是维持着一个空壳,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直接改换门庭,投到海汉人名下做事去了,眼下的巡检司里其实也就几个没去处的老兄弟跟着他而已。所以前些天任亮提出从保安队里调些人手到巡检司当“临时工”的时候,魏平连反对的底气都没有——要是巡检司还不增加点人手,他就快成光杆司令了。
魏平很清楚自己如果没了巡检这层皮,那么在胜利港这地方基本就是个无用之人。别看现在还有些商人每次见到自己都客客气气,甚至三不五时还有那么一点小孝敬,但真要是脱了这身皮,恐怕立刻就会变成透明人。而要把巡检司这个机构继续维持下去,最有用的办法就莫过于老老实实地配合海汉人做事。当然,如果想混得更好一点,仅仅只是“配合”肯定不够,罗升东发家史,魏平已经是一清二楚,从中他也悟到了一些道理,比如说有些时候态度主动一点,就能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眼看着观礼嘉宾们因为震惊而一片寂静,魏平当机立断大声叫好起来:“海汉民团战力如此强盛,定能保我崖州平安无事!在下要替本地黎民百姓感谢海汉执委会出钱出力,组织了这支护乡保民的队伍!”
罗升东在心中暗骂了一声“无耻之徒”,然后不甘落后地开口道:“魏巡检言之有理,自从民团成立之后,崖州一地的治安一日好过一日,以本官之见,海汉执委会与民团都是功不可没!只是崖州海岸漫长,地域开阔,以民团现有的兵力,还难以将崖州护卫周全,本官希望执委会能再多训练一些人手,将这民团发展壮大,以靖地方安全。”
旁边从大陆来的商务考察团这帮人都听傻了,这什么情况地方治安官和驻军指挥争相拍海汉人的马屁就算双方之间有些交情来往,但官方的人看到民团战力如此强悍,不是应该心生忌惮才是正确反应吗
而在另一边,由军方人员单独陪同的北越使团,则是有着另一种不同的感受。郑柞在昨天的宴席上便已经见过了来自大陆的商务考察团和来自崖城的官方观礼团,虽然他碍于身份,并没有与这两方的人员直接接触,但在海汉陪同人员的指点之下,也基本弄明白了这些人的身份地位,进一步确认了海汉在本地乃至大明大陆地区的影响力。
论财力,海汉人自身就有极为强大的经济实力,如今拉来这帮大陆明商,个个都可以说是身家巨万,又有海汉这条地头蛇撑腰,可想而知这“琼联发”成立之后的实力会有多强大。郑柞并非不通民事的纨绔子弟,郑家的经商事务现在大多都是他在打理,这些富商们联合起来之后会有多大的能量,郑柞心里还是有数的。这些富商准备在崖州投资,自然是看中了海汉人的赚钱本事,但海汉人何尝不是在利用他们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海汉人如何能把崖州的地方高官请过来捧场,郑柞不清楚其中的门道,但很显然海汉人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商人们能够放心在崖州投资——今天的军演展示肯定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这么多富商组团来崖州砸钱,地方官员难免也会对其另眼相看,毕竟这中间牵扯方方面面的利益太大。在此期间,海汉人在中间拿捏平衡的本事的确让郑柞感到佩服不已,而且郑柞也很明确地感觉到,自己在海汉人的计划中也并非局外人,否则就不会把时间安排得这么巧,让北越使团赶在这场热闹之前抵达胜利港了。
当然了,与其他两方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作为海汉的军事合作伙伴,郑柞最关心的便是今天的这场军演。正好身边的郑廷在两个月之前亲身参与了那场过程堪称完美的登陆战,可以为郑柞实时进行解说战斗过程和战术安排。郑柞一边看,一边也在心中掂量,现在北越的军队是否能够守得住海汉人的这种进攻方式,但结论让他自己也感到很沮丧——即便是能够提前做一些防御手段,己方军队的表现大概也不会比两个月之前的南越叛军好到哪里去。
原因无他,除了军队训练水平上的差异之外,双方在武器装备上也存在着巨大差距。就算郑廷不说,郑柞也已经注意到海汉民团所使用的枪炮明显比卖给自家的武器更为犀利,民团用的这种火枪,射击速度至少比自家买到的要快了一倍,而民团的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也明显要比海汉人卖出来的货更为厉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