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圣师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午后方晴
也有从事大规模养殖业的,如秀州城东一个叫韦十二的人,养了几百头猪,自养自宰,后嫌自己“杀孽”太重,尽毁猪圈,将几百头猪卖与他人,前后数年得钱数千缗。
还有大规模养鱼的,以及胆子大不怕死大规模养鸡的。但尉氏这种“大养殖户”似乎没有几家,那能解决多少油枯,或者去外县外州卖油枯,不要运费与过税了
他想了想,不管卖多少,总比不卖好,于是问:“与酒糟比若何”
刘梁村一般一户人家只养一两头猪,其他地方也有养的多的,或者三头,或者四五头,家里糠秕跟不上,便买酒糟做饲料。
“酒糟胜于酒糟百倍,然其需注意,虽畜禽喜食之,不能任其食多,占其饲料一两成即可,忌独喂之,掺杂麻油枯即可,忌霉变,忌生喂之,用蒸笼蒸之,一柱半香时即可,则可喂猪、鸡鸭鹅、驴、骡、马、牛。”
其实不仅是黄豆饼,麻油饼、菜籽饼、以及后来的棉花籽饼,处理好了,皆是比较好的饲料,麻油饼若是处理得当,还会变成味美的芝麻酱。但李阔海家这些油饼不能胡乱用的,特别是桐油饼,还有蓖麻籽饼,以及后来的茶子饼,不但不能做饲料,即便当成肥料也必须充分发酵后才能施用,否则都能伤害到农作物的种子,除非现在宋朝就有了脱毒工艺,那是不可能的。
“如此麻烦”
“虽稍麻烦,然效果佳也。”
李阔海继续皱眉头。
即便刘昌郝所说是真的,与鞭炮一样,得有一个推广与接受的过程,那不知会花多长时间了,依然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刘昌郝忽然有些心动,手机上没有养殖业的资料,大牲畜牛马驴骡骆驼,刘昌郝熟悉的只有牛,而且在宋朝,武松能买到牛肉……是许多地方能买到牛肉,刘昌郝问朱三,朱三回答说是自宋仁宗后宋朝对杀牛渐渐放
六十五章 大手笔
数量不算多,路修好了,家里又有十辆大车,还有若大闲置的山滩,外面是惠民河,以及李阔海赊给刘昌郝的油饼,场地、交通、饲料,全部解决好了。问题是刘昌郝手机里没有相关的资料,另个时空他老爸每年会养两三头猪。两三头猪能与一百五十头猪相比么刘昌郝心里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他简单地说:“秦叔父,吾向城里李大官人借了许多钱,吾养百五十头猪乃是其借钱条件。”
“猪食何处来”
“猪食吾自有策也。”
刘昌郝开始规划猪圈,像刘梁村,或前世自家那种猪圈,肯定是不行的,特别是卫生,必须要处理好。
他将秦瓦匠带到七家客户东南边,鞭炮作坊的另一边,挨着新山塘,于此盖三十个猪圈,得隔开养,以防万一。不仅盖猪圈,还要买一些青砖,将猪圈的地面垫高,四周开阴沟,猪撒的尿便能顺着阴沟流到猪圈后面的粪池里。再定时打扫猪圈里面的垫草,便能保证猪圈的卫生。再科学,因为没有资料,刘昌郝也想不出来。
猪圈非是房舍,虽然数量多,盖起来也快。
接着刘昌郝不是买猪崽子,而是准备饲料。先是买了许多高粱杆,高粱杆也不能直接喂猪,好在他在手机上查了半天,看到一条简易的方法,先用铡刀将它切碎,再拌上一些盐水,然后将其密封,大约发酵一两天后,便可以用来喂猪。
酒糟喂猪,刘昌郝不陌生,酒糟买回来后,先将它晒上一会,散发酒味,真不行,到各家买一些不要的臭咸菜水,拌入酒糟中,用之改善其味道。
开始是小猪,自家的糠秕也够了,等猪长大后,只好出高价钱,买一些糠秕麦麸回来,以及豆油饼芝麻油饼,还差一样饲料,青饲料。
“难道让我种苜蓿上哪儿种去”
主要是冬天渐至,即便到山上都割不到野草。准备好了才开始买猪,连扫了三个草市,才买回来一百五十头猪崽子。
…………
“喔喔喔。”
刘家出事后,整个刘梁村都知道县城里李阔海这个“大人物”,但在远处看着李阔海,也被他魁梧的身材吓着。秦瓦匠算是一个超级巨汉,依然比李阔海矮了好几公分。
“阿娘,汝回家。”刘昌郝说。
看着李阔海,谢四娘很是惧怕,刘昌郝只好劝她回去。
“四娘,让汝家小郎陪某走走,汝勿用担心。”
谢四娘回去,也不是回去,而是准备宰鸡款待李阔海,实际李阔海只是过来看一看,不可能在刘昌郝家吃饭,眼下两人等级仍存在着巨大的悬差。
“大官人,吾带汝去看花。”
刘昌郝将李阔海带到花圃,到了这时季,即便有大株,也看不出什么,刘昌郝小心地扒开一个接头。看完后还会载下去,至于活不活,多半是活不起来,李阔海是贷主,还是非常强势的贷主,得让他放心自己借出去的钱,也就是刘昌郝得拿出偿还能力的证明,只好扒出来一个接头让李阔海看。
“几片地皆是牡丹接头,不少乃是名种,汝看,已活矣。”
对花,李阔海不大懂,更看不出砧木是牡丹根还是芍药根,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想过是芍药根,但能看到砧木开始长出细小的根须。
“汝真能接活”
“吾家岂能折腾得起,若无把握,吾岂敢种花,然恐其会退化。”
“成活率几何”
对李阔海不能全讲实话了,刘昌郝答道:“高者或有四五成,低者恐仅有两成。”
李阔海扫了一眼,在心里迅速估算一下,刘昌郝强调了退化,又降低了成活率,李阔海也没有多想。或者他是这样算的,退化了,那也不太值钱,或许养上三两年能售百余文钱,但还要买花盆、过税、运费、抽解,到手可能不足一百文钱。然而数量多啊,能说是一笔较为乐观的收入。
“须多粪肥”
花圃的边上就是沤池、堆沟、沼池,庄父、武父、赵父、褚父四个老汉正在翻堆肥,包括从李家买来的饼肥,暂时只揭开了两条堆沟,但能看到其深度,每条堆沟都会有惊人数量的堆肥,况且这么多条堆沟呢。
“大官人,地瘠,不得不如此。”
“为何如此翻拌”
“若想肥力足,须如此处理。”
“带吾去看猪圈。”
刘昌郝将李阔海带向山滩,此时所有耕地一起深耕出来,王叔正带着一部分人在修路。到了山滩,工程更大,不仅有山塘,还在修建作坊与几间大仓库。
看着这些花,肥料,房舍,以及山塘,作坊与山塘也快到了竣工之时,更能让李阔海看到,刘昌郝那么多钱,花在什么地方。
“汝好大手笔。”
“大官人,吾家三代积善,素日周济孤寡急难,灾年亦会宽减租子,租子亦低。今岁吾村虽受灾害影响,亦不重也,吾家已免掉近八成夏租,然吾回乡,租户即上门来,逼吾家继减秋租。无奈之,吾将地收回,于是有此规模。”刘昌郝说的不完全假,若是刚回来,各个租户不上门闹,刘昌郝还会收地,不过收地面积会小很多,规模自然也会降低。
李阔海也知道刘梁村村风不大好,不言,跟着刘昌郝来到猪圈前。三十间猪圈,整排成三排,规模不小,李阔海看的不是这个,他看了一会问:“油枯占几成比”
“油枯二成五,豆油枯约为一成六七,麻油枯不足一成。余下高粱杆,一成多点,酒糟,不足两成,糠秕四成五。”刘昌郝又说了各种饲料的处理方法,甚至说了青饲料。
“亦烦。”
&nbs
第六十六章 鬼宅
来到宋朝,才明白为什么百姓呼王安石为怮相公。王安石变法用心是好的,宋朝也到了不变不行的时候,王安石本人不贪不拿,操守也行,关键他变法有许多地方是想当然,又认死理,听不得劝。
刘昌郝慨叹,这是宋朝的,若是将王安石与张居正换一下,张居正必然会做得更好,王安石呢,放在明朝那种环境里,都不知道怎么被人给整死的。
“行。”刘昌郝说。
教阅,谁敢不去韩大虎都不敢说不去!
两人来到梁家。
“昌郝,汝对吾村亦不恶,然吾村如何言汝”
即便刘昌郝将人请了回来,还是让村民去采桑,只是不让他们乱伐枝罢了,买草秸,雇车子,其实许多村民表现太过恶劣,否则刘昌郝必然会从村里请人。
刘昌郝家在垄上,还好一点,呆在村子中间,又是这种环境,不如让梁小乙去军营里闯一闯。况且梁三元也打听过,征兵主要看身高与力气,以梁小乙的资质,足以被拣为上禁兵。一旦成为上禁兵,薪酬还可以。
“京城物价昂贵,居之不易。”
“昌郝,吾知汝是好心,然吾窝在刘梁村,碌碌而无为,实不甘心。”
仅是一句,便将刘昌郝所有反驳的理由踹到肚子里。
刘昌郝去交税。
税非常非常地复杂,先是税种,若只是秋税,宋朝一千多万户农民会乐得睡不着,刘昌郝刻意数了数,包括秋税在内,一共有二十一个税种!
莫急,然后到了税本身,有钱有粮有布帛有草。钱好办,草不值钱,随便怎么折腾,粮可不是一种粮,有稻谷,麦子,粟子,黍子,豆子,布帛有大绢小绢麻布,刘昌郝家有桑园子,还要交生丝。
同样的稻谷,有的好有的差,有的晒得干,有的没有晒好,布帛也一样,有好有差。明显太差肯定不合格了,或者明显太好的,也不能不让通过,这两种现象终是少的,九成多是不好又不差的,那如何通过呢,要不要给胥吏好处呢
刘梁村就在乌头渡交税,这边离京城近还好一点,有的地方,胥吏为了敛财,还会踢斗,用斗装粮,装尖,再一脚踢上去,重新将它装满,这才算是纳了一斗粮食。
刘昌郝买粮买草买丝帛,仅是秋税,就花掉刘昌郝近五十贯钱。
纳完税,回家。
大家商议教阅,各都保教阅时间皆不一。
按照朝廷规定,自十月到正月,轮流教阅,时间为一个月。但是十月农活仍有不少,冬小麦冬大麦种下去,得及时浇灌追肥,明年朝廷复改成自冬月到二月轮流教阅。
二月没有活
相对闲只有腊月与正月,这两个月又沾到隆重的春节。或者集中在冬月半到腊月半,虽然这时比较冷,最不碍农事。然而这么多保丁,教场如何装得下在另个时空,刘昌郝也想过保甲法。别什么防匪防盗了,保甲法推广后,不知催生了多少匪盗。宋神宗与王安石的用意还是全民皆兵,糟就糟在这个全民皆兵,胃口太大上。
若是将保甲数量减少四分之三呢,也是惊人的数字,一百多万准预备军队。减少了四分之三,保丁待遇便可提高四倍,我是给了足够的钱,那么教阅练习、或上番时必须认真,官府也有理由挑选身体强壮的保丁,教阅同样会变得很方便,或者会变为良法。
来到宋朝,才知道当初的想法很幼稚,这得沾到一个执行的问题。或如上番,按朝廷规定,乃是十天或半个月轮流一次上番,十天半个月轮流一次,能耽搁多少农活刘昌郝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韩大虎这是特例,整个尉氏最穷的地方,官府真的无辄啊。为什么庄木匠被活活逼得离井背乡
即便裁掉四分之三,因为执行无力,情况依然好不起来,朝廷发放的钱粮补贴,多半还是被胥吏与保正拿走,除非保正个个都是韩大虎,但就是韩大虎,也只替各个保丁、保长争取了六成利益,余下四成钱粮拿不回来。有韩大虎终是两样的,如教阅,放在冬月,腊月农活虽最少,也最冷。正月农活也少,都在过春节呢,教头被迫着来教阅,多数皆憋着一肚子邪火,然后冲保丁发作……
先是确定教阅人选。
庄木匠肯定不能去,家里还有一大堆木匠活呢,只好由庄父替代。庄父虽五十多岁,俺算不算丁王安石也没有怮到非盯着当家的丁壮教阅,否则不要等女真人南下,仅是一个保甲法便能真正催毁宋朝的统治。褚氏兄弟的父亲岁数确实大了,快六十岁的人,身体也不大好,便让褚三哥前去教阅。
赵二灶父亲才五十出头,让赵父去教阅,还有韦父,秦父,张父。
“诸位,朱三郎明天会来。”
这也是权宜之计。
若是手中资金充足,作坊也建好了,十月便可以着手生产鞭炮。不但时间会充足,这时天气不冷不热,做工效率也比较高。效率提上去,成本会降低,等于是提高其利润。
尽管未来有山塘,终是在高亢干爽的山滩上,再于仓库地面铺生石灰,白天打开窗户,
第六十七章 白绵纸
“有何不敢”
刘昌郝在前,推开大门,四人走了进去。
刘昌隆家惨案发生已经两年半了,宅子一直空着没人打扫,刘昌郝立即闻到一种霉腐之味。秦瓦匠抬着头看着屋梁:“少东家,刘昌隆夫妇便是于此上吊而死”
刘昌郝点点头。
“与庄氏夫妇何其想象也。”
“与庄叔父彼边保正相比,刘仲高仍不及之,当年其敢行此孽事,乃是此宅略偏也。”
刘昌郝刚说完,屋内突然起了一阵阴阴的冷风。
“有些邪……”韦大头略略变了脸色。
这玩意儿有些说不清楚,如一些凶宅,有的人住进去没事,有的人住进去总会觉得毛毛的。刘昌郝上中学时,一次晚自习回家,在半路上便遇到了鬼打墙,当时他浑身起了鸡皮疙瘩,清醒过来,立即从旁边的路绕着回家。可能是心理错觉,但也不排斥是一些科学暂时还不能解决的现象,如黑猫。
“吾等出去。”
四人走出来,秦瓦匠胆子真大,他还将门顺手掩上。
刘昌隆家只是略有些偏,边上还有人家,几人进去又说话,本来这栋宅子就有许多怪异的传闻,两户邻居开始没有弄清情况,听到说话声,两家人全吓着。
但天才黑下来不久,也看到了刘昌郝四人,梁得进婆娘愤怒地冲出来:“狗子,汝欲作死,天黑了,亦敢进刘昌隆鬼宅。”
“五婶,吾行得端,坐得正,从未有害人之心,刘昌隆岂会害吾”刘昌郝说完,看着梁得进婆娘暴跳如雷的样子,鬼未必能吓死人,但人真能将人活活吓死,自己刚才一行,确实将人家吓着,还是不多说吧,匆匆忙忙带着秦瓦匠三人回家。韦大头胆子显然不及秦瓦匠大,不过他脑子比较灵活,猛然就想到,少东家来鬼宅,是有用意的。
那是,不管是不是心理作用,有必要非探明真假么
天明,作坊上梁。
作坊大,梁多梁也大。
但人更多,不一会儿,梁便上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