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这个卖香包的小娘子心里理想的郎君,自然是京城本地的有房一族了,哪怕老点丑点都无所谓,只要有房就好,只有如此才能解决下半辈子的居住问题,才能有一个不错的生活,可京城的有房一族并不多,在人群之中的比例太低了,几乎所有人都把目标锁定在了这些人的身上,这也就造成了大量妙龄女子找不到合适的如意郎君,同时,也有更多的贫民百姓家的儿子找不到媳妇,从而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这种事情一般都发生在后世的发达社会,而通过李安改造的大唐,现在也开始发生这样的事情了,这个问题是很严峻的社会问题,是必须要优先解决的大问题,若是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以后大唐的人口就该暴跌了,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一个强盛的帝国,若是没有足够的人口,是没有办法进行良好发展的,没有庞大的人口就意味着力量的弱小,只有人口足够庞大,帝国的疆域足够辽阔,这个帝国才是了不起的,才是真正不可战胜的,对于如今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的大唐,人口真的非常关键,只有人口逐步增多,大唐才能够有足够的人力来完成很多计划,也才能稳定刚刚开拓不久的边疆,维护大唐核心区的繁荣和安定。
大唐还有很多荒芜的土地等待开发,而所有的土地开发都是需要一定人力的,没有足够的人口,很多计划都难以真正的实行,帝国的边疆也难以发展起来。
其实,此时全大唐的老百姓都往京城涌入,也是有一定坏处的,那就是降低了各地的人口规模,让很多县城变得越来越凋敝,越来越难以发展,自然降低了这些小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只不过,京城现在太需要人力资源了,如此,才允许各地的老百姓离开家乡到京城来谋发展,按照之前的大唐律法,普通老百姓是不能轻易离开自己家乡的,否则就是违法了,只有朝廷要求老百姓迁移,老百姓才能离开自己的家乡,这么做就是为了稳定各地的人口,根据各地拥有耕地的数量进行人口的安排。
京城最近急需人口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李安发明了太多的高科技机器,这些高科技产品对大唐的未来非常重要,而若要制造和研发这些机器,还有一些配套的设施,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仅凭京城本地的劳动力,显然难以满足要求,如此,才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全国,允许所有地方的老百姓进入京城。
那为何不把这些机器作坊拆分到各个地方去制造呢?这样人口就不需要迁移人口了,也不会导致京城的住房紧张。
这自然是因为很多机器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只有这所有的机器聚在相距不远的位置,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才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若是把这些机器作坊分散到大唐各地,那就没有办法发展了,生产的成本就太高了,比如,生产一台机器,需要不少的配件,若是这些配件需要到很多遥远的地方去购买,那么,生产的成本就太高了,而这是非常不利的。
与迁移工坊相比,迁移人口的成本是最低的,也是最方便可靠的,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只能采取迁移人口的办法,至于人口猛然增多所造成的住房紧张的情况,则可以慢慢解决,急不得的,最终总是能够解决的。
另外,随着京城的机器作坊越来越多,最终必然要向别的地方迁移的,而且是整体性的迁移,绝对不是几个工坊的迁移,而是几十几百个工坊一同迁移到某个城池,从而在那里形成一个新的生产基地。
比如在莱州这个沿海州郡,已经聚集了几十万的人口,让原本不太起眼的莱州一跃成为整个河南道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其繁荣程度直逼东都洛阳,相比洛阳也差不了多少了。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莱州的沿海地区,新建了十几处港口,还有五个大型的造船工坊,修船工坊和渔港更是一大片,从美洲和澳洲返回的船只大部分都选在在莱州停靠,而从大唐出发的船只,也同样从莱州的港口出发,从而让莱州成了大唐帝国主要的海运转运中心。
莱州更是京城东向铁路的最东端,是一个铁路的大站,每天从海上港口卸载的物资,可以通过这个大站,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各个地方,各个地方的物资和很容易的就能运输到莱州,如此一来,莱州想不繁荣都不可能。
京城有大量的工坊,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促成了京城的持续繁荣,同样的,莱州这里也有庞大的造船厂和配套的工坊,而且数量也很大,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不用多说,有了足够的人口,繁荣自然也就跟着到来了。
现如今,由于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京城,洛阳,莱州等少数地区,所以,这造成了这些少数地区的繁荣,但日后随着发展的持续,这些地方的土地都会不够用的,那么产业也必然要转移到更多的大唐城池,从而让繁荣遍布大唐的每一个角落,而朝廷有钱了之后,还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来建设边关,从而促进边疆的稳定和繁荣。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眼前卖香包的小娘子,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如意郎君,那就只能看她自己的造化了,不过,按照李安的估计,这个难度实在太大了,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毕竟,在京城像她这样的小娘子太多了,而条件优越的年轻郎君却很少,且大部分都因为自己的优越条件而颇为挑剔,甚至不乏沉溺吃喝嫖赌的烂人,想要找到一个如意郎君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也许,再过几年,这个卖香包的小娘子,仍旧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卖香包,也许她一辈子都难以找到如意郎君,成为一名老姑娘,而只要京城的住房问题不解决,像这种悲剧就会一直存在,会有很多人被迫放弃繁育后代,被迫放弃组建家庭,因为根本就负担不起成家和养家的负担,不放弃又能如何,又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这种悲剧在后世的繁荣社会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越是发达繁荣的地方,这种情况就越是明显,而很多经济极为发达的小国,甚至会有一多半的人,一辈子都不婚配,一辈子都在享受奢华的单身生活,这可不是他们自己愿意的,是被现实所逼迫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本,成家只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悲惨,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要婚配呢?自己一个轻轻松松的生活难道不好么,难道不是一种非常惬意的生活么。
也许,很多坚持独身的人,内心都渴望能够有人陪伴,但只要条件不满足,这个愿望就难以获得真正的实现,他们不会为了内心这一点点渴望陪伴的想法,而去降低自己的要求,必须要等条件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之后,才会去考虑有人陪伴,才会去考虑繁育下一代的问题。
后世有一句名言,说房价高是最有效的去胎药,因为房子买不起,没有一个安定的居住场所,所以,也就没有成家繁育后代的想法了,以免自己的后代还要重复自己同样的悲惨命运。
居住的环境过于压抑,同样会造成人内心的抑郁,让一个普通人长期居住在非常狭小的空间内,肯定会导致这个人内心的变化,会让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变成一个抑郁狭隘的人,甚至整天愤愤不平,渴望用暴力来解决生活在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成为一名充满暴力的人。
后世好多地区发生的各种动乱,就是因为贫富差距所造成的居住压力,居住在狭小空间里的人太多了,这就造成这些人的内心非常的抑郁不平,很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只不过改变起来谈何容易,而生活状态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必然会导致内心不满的持续增加,进而一步步的诱发他们暴力的一面,这也就造成了某些地区的动乱之源。
自古以来,老百姓造反的理由,无非就是没法生存了,没有吃的要造反,没有安全感要造反,同样的,没有居住的地方也同样会造反,毕竟,这些都是普通老百姓最看重的东西,一旦这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不存在了,老百姓是肯定要疯狂的,造反也就不远了。
另外,老百姓的不满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能成事,若是只有少量老百姓缺少吃喝,内心不满,那是成不了什么事儿的,极少数百姓的不满只是蜻蜓点水而已,并不会改变什么,而若是有相当数量的百姓都没法活了,内心都充满了极大的不满,如此,造反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遇到哪个振臂一呼的人,整个天下就都乱了。
比如,自古以来的很多农民大起义,就是因为有大量的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而朝廷却还继续推行苛捐杂税,如此,老百姓不造反就怪了,当遇到天灾的时候,几个省的老百姓全都颗粒无收,老百姓已经饿殍遍野,朝廷还想收税,这是把老百姓往死里逼迫,老百姓不造反就怪了。
现在京城的高房租和高房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的,只不过,很多老百姓都是外地人,各个地区的外地人,甚至语言都不通,就更别提串通起来干啥大事了,况且这是在天子脚下,自古造反没有一个是从京城开始的。
还有就是这些老百姓其实也有退路,那就是离开京城,返回他们自己的家乡,只要返回自己的家乡,那就是有吃有喝,还能住的很宽敞,只是再也享受不到京城的繁华气息的,这让很多快要坚持不下去的外来老百姓很是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不论如何,京城高房价和高房租的问题,都是一定要解决的,因为若是这个问题不能尽快解决,早晚会导致很多新的问题,对京城的治安也是会非常不利的,生活不满的人越多,治安方面的压力就会越大的。
时间越来越晚了,但平康坊十字街的热闹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有一种越来越热闹的感觉,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街道两侧的店铺有一半都是满客,最少的也有一半以上的客人,小贩的生意也都很是不错,街道上的行人或多或少的都会买点什么,否则,岂不是白逛了。
李安逛了老半天,也算是没有白来,不但买了不少小物件,而且,还了解了不少普通老百姓的情况,这算是最大的收获了。
当然,通过这一番逛街,内心的感叹就更深了,使命感也更强了,把改善京城所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成了自己的使命。
由于吃饭和逛街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当李安回去的时候,大部分人都睡下了,只有少数的仆人还在值班。
众人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在李安的强烈要求下才做到的,为了让家里的人都能有一个不错的身体素质,李安要求所有人都要按时休息,只要没有当值的任务,到了晚上的时候就要按时入睡,只有睡的好了,第二天白天才能更加的有精神,若是晚上睡不好的话,第二天就会没有精神的,那样可就糟糕了。
“夫君怎么这会儿才回来。”
李芽儿走了过来,关心的问道。
李安开口说道:“遇到点小事儿,怎么了,你也没睡?”
李芽儿笑着说道:“我们几个姐妹都商量好了,只要夫君不回来,我们要轮流等候,今天就从我开始了。”
“哦,那我要是一夜都不回来呢?你就一夜不睡觉吗?”
李安笑着问道。
李芽儿用手捋了捋头发,点头说道:“这是自然了,若夫君一直不回来,那我就一夜都不睡觉一直就在这里等着夫君。”
说完非常自豪的笑了。
李安轻轻抚摸李芽儿的头发,开口说道:“芽儿宝宝,你这么辛苦,为夫会心疼的。”
见李安笑的非常暧昧,李芽儿心里一阵开心,开口说道:“心疼就用嘴啊!”
李安立马从身上摸出胭脂和香包,放到李芽儿的手上,开口说道:“芽儿宝宝,为夫怎么会只靠嘴呢?这是胭脂和香包,是今晚逛街的时候随手买的,送给芽儿略表寸心。”
芽儿嘴角莞尔一笑,开口说道:“夫君是只给我一个人买的,还是所有人都有份儿啊!”
很显然,芽儿早就摸清了李安的套路,每次买礼物都是人人有份,而且,还都是一模一样的礼物,一点诚意都没有,而这一次多半也是如此。
李安傻傻一笑,开口说道:“这个?的确是人人都有份,不过,为夫多买了不少,可以多给芽儿一些,别人都是一份,芽儿两份好不好,算不算有诚意?”
李芽儿笑着说道:“有诚意,那我就告诉她们,我有两份礼物,而她们只有一份礼物,好不好啊!夫君!”
这声音是挺酥的,不过,李安可不希望芽儿把这个事情给说出去,如此,剩下的众人就该不满意了,一碗水不端平的话,是会引起不满的,而李安显然不愿意发生这样的事情。
“芽儿最好还是别说,若是让她们都知道了,肯定要闹腾了,如此,为夫就需要再去买一些,让她们都有两份,这样是芽儿喜欢的吗?”
李安笑着说道。
“哼,还说自己有诚意,明明就是没有诚意嘛!”
李芽儿笑道。
李安开口说道:“给你两份,怎么会没诚意呢?只要你不乱说,别人可都是一份哦!你占了大便宜了,还说为夫没有诚意。”
“哼,每次买礼物都是所有人都有,为夫可真是博爱啊!”
芽儿说道。
这说的可不是假话,李安还真是这么一个混人,就怕没得到礼物的生气,所以,每次都把所有人都考虑进去了,哪怕是自己的女仆也一样,当然了,李安府上的女仆都是妙龄的漂亮女子,每一个让人看了都会产生一种怜爱的感觉,丑的和老的女仆,李安是不招的。
而男仆就相反了,几乎都是长的不咋地的,没有一个比李安英俊的,就算比李安年轻的,也没有李安耐看,当然了,整个大唐似乎也找不出谁比李安更有魅力了,若是制定一个招收男仆的标准就是不许比李安英俊,则整个大唐的所有男子都会合格,这个是肯定的,而李安当初制定标准的时候,似乎就是这个标准,倒是把负责招男仆的管家给高兴坏了,因为这个难度实在是太低了,随便在大街上招收一批就行了。
“这个胭脂在哪儿买的啊!多少文?”
李芽儿问道。
“一千五百文一盒,在大街上买的,这个价格,在大街上算是比较贵的了。”
李安开口说道。
当然,这个价格被李安夸大了十倍,实际的价格是一百五十文一盒,把价格说高一些显得更有诚心,反正这种产品的价格差距极大的,几十文一盒,几贯一盒都有可能,甚至还有更贵的,也不好去考证。
“一千五百文一盒?这么贵,那夫君买了多少盒?”
李芽儿开口问道。
“不多,才三十盒。”
李安开口说道。
其实买了四十盒,送给两个青楼的女子四盒,送给护卫五盒,还有一盒悄悄的塞到那个卖香包的小娘子的口袋里,还没让小娘子发现,估计这个小娘子回去之后发现口袋里的胭脂盒,心里肯定会非常高兴的吧!或许,她会非常的好奇,是谁偷偷把胭脂盒塞入她的口袋里的呢?
也许她会想到李安,毕竟,别人买东西都是买了就匆匆离开,或者问香包好不好,很少会有与她聊家常的,也很少会有一下子买很多香包的客人,一般都是买一两个,而李安一口气买了十几个,属于大客户,显得非常的特别,所以,她也许会猜出是李安偷偷塞的。
这天底下恐怕也只有李安会做这种事情了吧!买别人很多香包,不但没要求打折,还额外送给卖东西的小贩一盒中档胭脂。
当然,这还不是因为这个小娘子是妙龄女子么,而且,五官长得还算不错,尽管是穿着男装的,但那股子清秀的模样还是能够看得很清楚的,若是一个臭男人,李安才不会送他一盒胭脂呢?
“三十盒,夫君可真是够大方的,这下怕是这个院子里的丫头都能有一份了,那香包呢?也是三十个吗?”
李芽儿问道。
“香包没有这么多,只有一半,只送给为夫最喜欢的人。”
李安笑着说道。
闹腾一番之后,李安与芽儿去了屋内,坐在卧榻旁边闲聊。
“芽儿,最近家里的工坊都如何?尤其是你们几个姐妹负责的几个工坊?”
李安开口问道。
“挺好的啊!不论是刺绣工坊,还是茶叶工坊,还有做假花的工坊都挺好的,夫君问这个干什么?”
芽儿好奇的说道。
“这不是朝廷最近要改革房产了么,为夫提了个建议,要让新建工坊为八成以上的工匠提供住房,若是我们自家的工坊没有提供这些,会让人说闲话的。”
李安开口说道。
芽儿闻言,笑着说道:“就这么点事啊!我们家的工坊都有宿舍,别说八成,就算所有干活的姐妹全部留宿,那也是住得下的。”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李安自己和夫人们开办的这些工坊,在各方面的条件都要大大优于普通的工坊,不但工匠的工钱比较高,而且,干活的环境也比较好,工坊每天提供的饭菜也非常重视营养的搭配,还有就是住宿方面也充分的考虑过了,所有干活的人都可以住在工坊内
不过,由于有一多半工匠都是老京城人,居住的地方距离工坊也不远,所以,还是更愿意回家来住,这就让工坊的宿舍显得很是宽敞,原本应该一个屋子居住六个人的,实际都只是居住两三个人,李安为工坊所准备的高架床的上层基本上就没住过人,所有人都住在高架床的下层,而上层都被用来堆放各种生活用品了,比如多余的衣服,鞋子等私人物品,这样居住起来更宽敞也更加的舒坦。
而之所以坚持为所有员工都准备一个居住的房子,是因为李安很关心干活的人,明白只有让干活的人住的好住的舒心了,干活的时候才能更加的卖力,才能少一点后顾之忧。
否则,若是一个工匠整天忧虑没钱租房,生活压力太大,干活的情绪也不会很高的,甚至会有怠工的情况发生,李安始终相信人心是肉长的,只有你对工匠友好,给工匠更好的生活待遇,工匠才能好好干,当然,严格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可若是没有良好的条件和待遇,进行严格管理只会让员工充满怨恨,就算对员工进行洗脑教育,那也要有个比较好的条件,才方便进行下去,至少要比别的工坊条件好,这样洗脑的效果便会加倍,会让干活的人充满干劲,而李安的工坊也是有激励机制的,这样就更加的有利了。
所以,在京城工坊跳槽工匠越来越严重的此时,李安的工坊却是已经很久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就没有一个工匠提出跳槽不干的,除了极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老工匠签了协议不能离开之外,剩下的普通工匠也都非常喜欢李安家工坊的工作环境,都是来了就不愿意走了,并在严格的管理之下,变得原来越能干,没有一个拖后腿的,而只要他们的表现还算不错,工坊就不会开除他们,除非太懒太烂的人,才不得不将其开除出去。
最初的几个核心的工坊,都是李安一手创办的,而后来,家里的几位夫人实在闲着没事,也搞了几个工坊,都是以招收女工为主,只有极少数的男工,而几位夫人显然比李安要善良的多,她们为女工提供的住宿条件比李安给的条件还要优越,而且,她们还根据女工的特殊性,非常贴心的在居住的地方多盖了洗浴的场所,每天都要烧好多的热水给这些女工洗澡,以避免这些女工得病,毕竟,女工不同于男工,是比较容易生病的,只要清洁工作做的不到位,随时都有可能会得病,要知道在古时候,妇人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几乎所有的女子都会得这种疾病,发病率堪称极高,能够一生躲过这种疾病的人少之又少,或多或少的都会偶尔得病的。
而除了特殊职业所造成的缘故之外,大部分普通妇人得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清洁不到位,只要清洁到位了,应该不至于得病,尤其是特殊时期,更是要特别的注意,一定要清洁到位。
另外,其实,男子也是要清洁的,否则也有一定的几率会得病,至少也会得个瘙痒啥的,古代还有一个说法是十人九痔,说的就是这种疾病极为高发,很多人都会得这种疾病,而这种疾病也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得了这种疾病就意味着坐下的时候很疼很疼,简直是要命的疼,而且,一旦得了这种疾病,几乎是很难治愈的,很有可能要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而得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平时的清洁不到位导致的,若是清洁到位的话,应该是不会出现这种疾病的,而清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用温水清洁,使用纸张是肯定不行的,就算是最柔软的纸张也代替不了温水。
李安曾经就有这样的经历,因为学业繁忙,一周才能洗澡一次,而住宿的男孩子是不可能天天洗屁股的,否则定然要遭到别人的嘲笑,甚至被人欺负,就算屁股痒痒也只能忍着,直到周末洗澡的时候才能有所缓解。
而长期得不到清洗的后果,就是李安的菊花越来越痒,最后用手都能摸到一个肉肉的小疙瘩,用手使劲儿捏一捏会稍微舒服一些,有些酸爽的感觉,可过一会就更痒了,真的很想把这个多余的肉球给切掉,可又非常不想去医院,觉得太丢人了。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李安只好放弃住宿,返回自己的家中,这样一来,就算自己天天清洗菊花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了,班里所有人也不清楚这个事情,不但每天睡前清洗菊花,每天一大早便便之后,也是用花洒将屁股给冲洗的干干净净,那滋味别提有多舒服了,之前,总感觉自己的菊花附近有一种湿湿黏黏的感觉,尤其是运动出汗之后,这种感觉就更加的强烈了。
而自从使用花洒清洁之后,就再也没有这种感觉了,走路的时候再也不难受了,坐着的时候也很舒服,整个人都精神了,而最让李安感到吃惊的事情,是半年之后,再去抚摸自己菊花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当初很痒的那个小肉球了,怎么摸都摸不到,看来是真的消失了,而李安显然是不会怀念这个小肉球的,这个让李安又痒又痛苦的小肉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