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这可不是李安的猜测,这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每一次气候突然巨变都会造成各个方面的损失,这一次倒春寒当然也不会例外,财产和人员的损失都不会小,这是很难避免的,大自然的力量没有人能够抗衡,只能尽量减少损失罢了。
这不,李安刚离开府邸就看到了路上不是传来的咳嗽声,路过药铺的时候,明显发现药铺的生意好了不止一个档次,平常这个时间经过的时候都只有一两个人在抓药,而此刻,路过的每一家药铺都有六七个人在等候,这还是大早上,待会人可能会更多,而这显然是这场倒春寒的功劳,若不是这场倒春寒,肯定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这些开药铺的商人,怕是很希望倒春寒多来几场吧!这样他们就能很轻松的多挣很多钱了。
要说大唐老百姓的体质也是很不错的,总体的抗病能力比后世强多了,但长安城的人数毕竟很庞大,少数身体虚弱的百姓也是一个很庞大的数量,而这些人自然很容易得病。
当然,就算身体很强壮的百姓,在猛然遇到如此温差和如此风力的倒春寒的时候,身体也是很难抵挡的,咳嗽生病都是很正常的,有的随便抵抗一下就过去了,而有的则需要吃药才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遇到的情况也不同。
一些身体特别差的百姓,若是没钱买药,很可能拖延几天就闹成大病,或者说是不治之症了,这个时代得个不治之症是很常见的现象,一个人很容易就会得个不治之症了,伤寒,肺结核这些在后世很普通的疾病,在古代这个社会都属于不治之症,而感冒就很容易引起这些疾病,这些严重疾病,也算得上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吧!
普通人因为这场倒春寒生病,甚至挂掉都引不起不了太大的动静,而皇子若是因为这场倒春寒挂掉的话,影响力自然就比较大了。
这不李安刚刚走到半路,就被一名匆匆赶来的小太监拦住了。
这小太监见车停了下来,连忙跑了过来,恭敬的向李安行礼。
“怎么了,是陛下要见我吗?”
李安好奇的问道。
“不,不是,小奴是内务府的,今日一早庆王他老人家……薨了。”
小太监说着一脸的悲伤,尽管并不是真的伤心,但能做个表面也就不错了,他就是出来传达消息的,算是官方的正式通知,这样,也好让李安有个准备,当然,这么大的事情,就算没有人过来通知,像李安这样的身份也不可能不知道,只是知晓的要晚一些罢了。
“怎么会这样,上个月本官见到庆王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么?完全看不出身体不适啊!”
李安也是一脸的悲伤,其实,一点伤心的意思也没有,这货与自己又没啥交情,就是见过几面而已,可表面的样子还是要做一下的,绝对不能让别人说闲话。
小太监开口说道:“小奴也是刚刚从内务府得知的消息,大总管似乎也不清楚内情,就马上让我们这些小的去各府通报,对了,小的出宫的时候,有四名御医正提着药箱前往十王宅。”
这个小太监自然完全没有撒谎的必要,这个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初步的消息就只有庆王薨了,具体的情况肯定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传出来。
毕竟,皇子不是一般人,究竟是如何突然挂掉的,这没有权威人士给出结论之前,任何人都不敢乱说,否则,那就是散播谣言,是要砍头的,就算是庆王的亲属也不能乱说话,必须要先确定情况,然后统一了口径,才能向外界发布消息,这个过程非常谨慎,不能出一点差错。
在人都已经挂掉的情况下,居然还有四名御医前往十王宅,可见这些御医是去检查庆王死因的,哪怕所有身边人知道怎么回事,那也要等御医看过了才能确定真正的死因。
庆王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挂了,一点预兆都没有,这大概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只有少数知道庆王真实身体状况的人,才会不那么惊讶。
比如那些给庆王瞧过身体的御医,就不会有丝毫的惊讶,另外,李安也知道庆王的去世年份,正好是今年,与历史上的记录基本上是吻合的,差别不是很大。
而造成庆王突然去世的原因,李安的理解就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要是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庆王也不会这么早挂掉,可见这场倒春寒的威力有多大。
尽管李安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但却只能憋在心里,绝对不能说出去,哪怕是在一名小太监的身旁也不能乱说,这是禁忌的话,是万万不能乱说的。
庆王已经挂了,自己也得到了消息,现在自然不能继续去研发中心了,至少也要去十王宅看看,表达一下自己的哀悼之心,免得被别人说闲话。
如此轰动的消息,暂时还没有大面积传播出去,最先知晓的就是像李安这样的高层,然后才能一步步的传遍整个京城。
而在高层中,那些住在十王宅和百孙院的皇子皇孙们,肯定比李安更早知道消息,毕竟,他们就住在那里,只要哭声一响,他们马上就能知晓。
得知庆王薨了,皇子皇孙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高兴,有的伤心,也有的感叹,还有一些是完全没有知觉的麻木。
“长兄薨了?”
太子李亨眉头紧皱,久久没有说出一句话,这是他得知庆王薨了之后的唯一反应,没有人能看出他的心里在想什么,也许是狂喜,也是是悲伤,也许是感叹,或者是麻木,但就是没有人能猜出到底是什么,在长期的皇族斗争中,他早就学会了隐藏心里活动的能力,要是没有这个能力,他也没法在皇室这种残酷的地方混下去,或许太子之位早就被别人抢走了。
“长兄薨了,怎么会呢?昨天不好好好的么?”
这是荣王听说庆王薨了之后的表现,显得非常的惊诧,甚至还有一丝淡淡的悲伤。
《盛唐不遗憾》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盛唐不遗憾请大家收藏:()盛唐不遗憾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荣王的年纪与庆王相差并不大,毕竟,他是皇六子,与皇长子的庆王相差的年纪应该在十岁之内,此刻,庆王居然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薨了,这怎能不给他一种震撼的感觉。
他与庆王都是一母所生,关系是比较亲近的,同父同母的大哥死了,做二弟的当然要伤心了。
“长兄薨了?”
仪王的表现与荣王差不多,他同样也是刘华妃所生,与庆王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在得知长兄薨了之后,自然也是颇为悲伤,这种悲伤是装不出来的,只有真正伤心的人,才会流露出这样的表情。
“不该啊!长兄虽然身子骨不是很好,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薨了,查清楚是什么原因了吗?”
颖王李璬眉头微皱,一脸的怀疑,眼神之中略微有些愤怒,似乎他的长兄是被别人谋害了一样,而这只不过是他的猜测而已。
永王只是呆呆的发愣,什么话都没有说,什么表情都看不到,这是他得知庆王薨了之后的表现。
“知道了,来人,更衣。”
寿王的表现比较积极,大概是要在第一时间赶往庆王的身边,表达一个弟弟的哀思。
“你再说一遍,谁薨了?”
延王李玢似乎耳朵不太好,又或者不敢相信,眼睛睁的大大的,一脸的震惊。
“庆王薨了,果然……果然是天妒英才啊!我的长兄啊!”
丰王李珙得知庆王去世,显得很是夸张,虽然看着好像是在哭泣,可实际上一滴眼泪都没有,眼睛也只是被自己搓红了而已。
“死就是生,生就是死,长兄操劳一生,已经去长乐世界好好休养了。”
恒王李瑱听了这个消息,闭着的眼睛都没有睁开一下,双腿盘膝而坐,就像一位法力深厚的道士一样,似乎别人的生死都是无关紧要的,生死都是一样的。
盛王李琦,济王李环,信王李瑝,义王李玼,陈王李珪,凉王李璿全都是略微震惊的表情,看不出有其它的情绪变化。
不论他们是什么心理感受,既然大哥薨了,他们自然要过去看一眼的,这是最基本的礼数,要不然就违反了兄友弟恭的最基本原则。
大明宫医术最好的御医都来了,他全都聚在庆王的遗体旁,一边诊治一边商量如何向上面汇报,也就是如何给皇帝和皇子们一个满意的交代。
人都已经死了,而且是病死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在汇报的时候可不能就说一句病死这么简单,皇子可不是小人物,就算是病死的,那也一定要非常具体才行,具体得了什么病,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平常是谁给庆王瞧病的,该当何罪。
在御医进行诊治的时候,除了几名心腹宫女之外,其余的人都在外面,以免打扰这些御医。
一名年老的御医,眉头紧锁的看着其余几名御医,他是宫里最权威的御医,但从未给庆王瞧过病,这是第一次过来给庆王看诊,还是在庆王已经薨了的情况下,虽然之前没给庆王瞧过,但就算庆王已经薨了,他也能看出庆王早就已经患病,而且患病的时间还不短,这么长时间不可能不被别的医师发现。
只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疾病是无法治愈的,病重之前几乎没有什么迹象,就算早一步开始治疗也没啥效果,说不定还会让庆王死的更早,发现的医师只怕也不敢乱说,免得给自己惹麻烦,所以就一直装作不知道,而此刻,当庆王发现自己身体不适的时候,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挂掉了。
虽然庆王突然薨了的缘故找到了,可作为首席御医,他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如实汇报会害死不少人,眼前的几位同僚就有给庆王看过病的,如实汇报会害了他们,大家都是医师,都是在宫里混饭吃的,深知宫中斗争的残酷,也明白同僚的难处,岂能自相残杀,只有互相帮助,他们才能活的更长久一些。
“刘医佐,你怎么看?”
年老御医是尚药局的两位奉御之一,平时是不给人看病的,只负责管理和给皇帝看病,他看向曾经给庆王瞧过病的刘医佐,开口问道。
此刻,庆王身边的心腹宫女都还在,他自然不能把事情摊出来,与大家商议对策,只能用名言互相试探。
刘医佐自然能读懂上司的眼神,知道上司要帮他,连忙说道:“张奉御,以属下之见,庆王是操劳过度,身体本就虚弱,又遇到了这百年难遇的倒春寒,染上风寒了,这才……”
几名司医自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他们见张奉御是想大事化小,以免给尚药局惹麻烦,所以,也都点头承认了这一点。
“刘医佐说的对,庆王常年操劳过度,又遇到了这百年难遇的倒春寒,所以,这才薨了。”
“对对对,我们也是这个意见。”
所有人都统一了意见和口径。
既然所有尚药局的大佬都统一意见了,下面自然就要向皇帝汇报了,只有得到皇帝的认可,这个事情才能盖棺定论,然后才能以官方的名义传播出去,否则,谁要是敢乱说,那是要杀头的。
张奉御带着几名司医和医佐,前往大明宫面见皇帝。
此刻的皇帝一脸的悲伤,不论如何,那都是他的亲生儿子,还是他的长子,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薨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怎能不让他伤心难过,尽管他一直在防备和监视自己的儿子,但这些也仍然是爱,就好比后世的很多父母,强迫自己的孩子去学各种技能,还不让他们打游戏,不让他们早恋,把孩子看得死死的,但这些统统都是父母的爱,只是爱的方式有些让孩子痛苦罢了。
总之,不论如何,听说自己的长子就这么突然薨了,李隆基的心里还是很痛苦的,整个人都笼罩着悲伤之中,就连旁边的贵妃都跟着伤心。
“陛下,尚药局张奉御,还有几位司医,医佐正在外面候着。”
一名太监开口说道。
“让他们进来。”
李隆基有气无力的说道。
尚药局张奉御带头,身后跟着七八名司医和医佐,迈步小心翼翼的进入大殿。
“臣参见陛下。”
七八人一直跪着行礼,连头都不敢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悲伤。
尚药局的奉御是正五品的大官,职位确实不低,在医生这个行业已经算是最高的品级了,再高就没有了。
“我儿他到底是怎么了……怎么就……”
李隆基伤心过度,说话都有些哆嗦了。
张奉御官职最大,首先开口说道:“陛下,庆王是操劳过度导致身体亏虚,又突然遇到这个百年难遇的倒春寒,被风寒侵袭,以至于……”
后面的话,张奉御也不敢继续说下去了。
李隆基闻言大怒,呵斥道:“操劳过度?身体亏虚?身边人是怎么伺候的,之前都是何人给我儿看病的,为何不及时指出?”
刘医佐连忙跪着向前,恭敬的解释道:“陛下,之前臣曾给庆王瞧过,已经看出庆王身体亏虚颇为严重,再不调养便有重大隐患,一再规劝庆王要好生休养,千万不可操劳过度,可臣刚才问过庆王身边的宫女,庆王每日都到了子时才睡下,如此熬夜,就算壮实的身体也会伤了元气的,更何况……”
“混账,我儿身体亏虚,为何不告我?”
李隆基更加的生气。
“陛下,庆王说自己的身体没有大碍,一定会好生休息的,就不用告诉陛下了,以免让陛下担心,庆王是一片孝心,臣不敢辜负。”
刘医佐也是急中生智,把皇帝的注意力给转移到孝道上了。
“哎呦,我的儿啊!你怎么……”
李隆基痛哭流涕,是真的伤心了,也就没有再去追究尚药局的责任,当然,庆王暴毙之前的几天之内,都干了什么,吃了什么,谁伺候的,几点休息,一点起床,几点如厕这些都要仔细的记录好,一丁点的差错都不能有。
既然尚药局的说法已经取得了皇帝的认可,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对外宣布庆王去世的原因了,当然,肯定不能说是累死的,只能说是病死,若不是感染风寒,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薨了,风寒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说是病死了才行。
庆王病重而亡,这个消息很快就传了出来,让等候在十王宅附近的大臣们连连叹息,感叹庆王的英年早逝,当然,其实庆王已经不小了,都四五十岁了,在古代的社会,能活到这个年龄也算是很不错了,算不上英年,只是皇帝现在还好好的,庆王就这么薨了,自然也可以说是英年早逝。”
虽然大部分人都未能进入庆王的房间,去看一眼庆王的遗容,但只要是来过的大小官员,都被记录了下来,有专门的小太监负责统计。
皇子的丧事规格很高,大概要持续好多天,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大小官员和皇亲外戚都要在这里哀嚎好多天,只有最亲近的那些人,会一直守在这里,大部分人是会离开的,只要在关键的时候来送一程就行了,否则,都耗在这里,朝廷岂不是要停摆了。
庆王的长子李俨,养子李俅全都一身孝服,跪在庆王的遗体旁不停的抽泣,身后戴孝的宫女太监哭了一地,而其余的皇子皇孙也有不少在旁边陪着,李安等大臣自然停留在最外面。
“庆王薨了,这也太突然了,一点预兆都没有啊!”
“是啊!是啊!天妒英才啊……”
“陛下白发人送黑发人……”
“两位郡王真是至孝啊!”
“丰王,节哀啊!节哀!”
“荣王节哀,仪王节哀……”
一阵阵讨论和劝说的声音传来,把气氛带入了更加悲伤的阶段。
“长兄已经不在了,哭又有什么用,若是哭能让长兄回来,我情愿哭瞎这一双眼。”
颖王李璬大概是看不惯丰王的夸张哭相,开口就是一顿训斥。
“长兄薨世,难道还不让我哭吗?长兄啊!长兄啊!呜呜呜……”
丰王完全没有理会颖王,哭的声音更大更伤心了,满眼都是眼泪,这一次与刚听到庆王薨世的时候完全不同,是真的把眼泪和鼻涕都哭出来了,而刚听到消息的时候,他是空哭却没有一滴眼泪,很显然,他是要把眼泪都留在人多的地方哭,这样才能显出他的真诚,显示出在他的心里,兄弟之情有多么的深厚。
李安自然听出是丰王的声音,回想老杜跟自己说的话,可以肯定这个丰王是假伤心,心里指不定怎么高兴呢?这货对帝位也有想法,并一直在暗中努力着。
与同僚哀伤了一阵子之后,李安便离开了,很多大臣也都相继离开了,毕竟,大家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肯定不能把时间都耗在哀伤上面。
老杜的级别很低,但老杜的身份是大唐报的主编,所以,这样的场合,他也是可以来的,只不过来的稍微有些晚罢了,他得知消息的时间比较晚,这是级别决定的,另外,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也要把最基础的事情处理好才能过来,这一次他亲自过来,就是要把事情完全搞清楚,一丝一毫的错误都不能有,这不是普通的新闻,是绝对不能出错的,甚至印出来的文字都不能有一个错别字,否则,他老杜就要有麻烦。
“老杜,怎么这么晚才来。”
李安迎面看到老杜,快走一步打招呼。
老杜一脸的严肃,这个时候可不能张嘴笑,被人看到就麻烦了。
“这不庆王薨世了,我不放心让别人过来,所以就亲自过来了。”
老杜开口说道。
李安见周围人多眼杂,把老杜拉到一个没人的小院子,开口说道:“老杜,你上次说的事情看来是真的,庆王果然身体亏虚,才一个倒春寒就薨了,还有那个丰王也很有问题,今天哭的太过了,感觉很不正常,连旁边的颖王都看不下去了。”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李安说的话把老杜给吓了一跳,连忙左右看了看,在确定没人之后,这才大大的缓了口气。
“李侍郎,这个事情可千万不能再说了,万一被人听见就麻烦了,刚听到庆王薨世的时候,下官也是吓了一跳的,非常担心自己的好友,听说他没事才放心。”
老杜压低声音说道。
李安敢说这些话,自然是确定周围没有人才这么做的,虽然这里是十王宅附近,只要声音不大也不怕被人听见。
“老杜,不用这么谨慎,周围十丈都没有人,不会有人听到的,以后有什么重大消息,就别在心里憋着了,都告诉我好了,你现在的身份能得到很多消息,从你那儿一定能得到很多从别处得不到的消息。”
李安笑着说道。
“李侍郎,这种场合您也敢笑。”
老杜紧张且诧异的看向李安,顿了顿,开口说道:“好吧!有些事情憋在心里确实挺难受的,说出来也好,不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有机会再聊。”
说完左右看了看,然后先行离开了。
看着老杜一脸谨慎的模样,李安嘴角微微笑了笑,虽然皇子薨世是一件让人悲伤的事情,不过,这与李安并没有什么关系,庆王薨世的消息,对于李安来说,就是一个普通的消息,几乎一点都没有引起李安心里的波澜,一个皇子的去世,是不会让李安心里悲伤的。
当然,在有人的时候,李安还是不能笑的,就算心里有特别高兴的事情,那也是绝对不能笑的,在皇子薨世这个悲伤的日子里,任何人都不能笑,就算谁家有人要办喜事,那也要临时终止,改个别的日子重新补办,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
皇子薨世虽然不至于像皇帝那样,要举国戴孝,但规格也算不低,至少,皇城的相当一部分人都要戴孝,皇族的晚辈自然全部都要戴孝的,甚至,皇帝都要为此罢朝几日,以显示自己对儿子去世的悲伤,以至于连上朝都做不到。
皇帝不上朝,但朝中的大事还是会过问的,只要是只有皇帝才能解决的大事就不会耽搁,大臣们也会各司其职,并不会耽误什么,只要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就可以了。
庆王薨世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出去了,而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街道上所有店铺都赶紧把门口的红灯笼红绸子这些东西,全都给撤下去了,并换上了白色和黑色的基调,以符合皇子薨世的悲伤。
李安一路上就看到所有的店铺全都在非常慌忙的更换灯笼和门牌,而最热闹的青楼,则直接关门歇业了,青楼外面的红色和彩色的所有装饰物,也全部都收起来了,就连里面的姑娘也改穿素服出门,以免破坏这悲哀的气氛。
这阵仗是大了一些,也非常的浪费人力物力,可皇子的身份高啊!为了体现对皇子薨世的悲伤,街道就是要搞成这样,普通人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了,若是人人去世都这么搞,那生意就没法做了。
这就是待遇的不公平了,有的人死了就要举国哀伤,而有的人死了,一点波澜都不能引起。
庆王就这么突然薨了,有的人确实很悲伤,但也有些人非常的高兴,更多的人是没啥知觉,比如普通的老百姓,表面上表现的非常悲伤,其实是一点知觉都没有,毕竟,死的是皇帝的儿子,又不是自己的儿子,有什么值得伤心的,只是碍于皇子的身份,这才不得不装模作样的悲伤一番。
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庆王薨了,对外公布的消息是病逝,也就是没有人会为此承担责任,曾经给庆王瞧过病的刘医佐等人,全都大大的松了口气。
晚上的时候,刘医佐背着药箱,去了丰王的住处,这位丰王白天哭了一天了,嗓子都要哭哑了,眼睛也哭肿了,自然是需要医师好好的调理一下了。
“哎呦!丰王节哀啊!怎么都哭成这样了,这样下去会把眼睛哭瞎的。”
猜你喜欢